Smartisan T2 評測:成長的煩惱


回首 2014 年,一加錘子這兩個品牌,雖然風格不同,但都以超級新人的姿態,登上了大陸手機市場這個殘酷的舞台。兩者的處女秀一加 1Smartisan T1,皆是非常有特色、關注度很高的產品。只是,後繼的第二代續作,兩家公司都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去打磨。一加 2 讓大家等了 461 天,而本文的主角 T2,更是耗費了將近 600 個日夜(588 天)。

不過,手機並非美酒,「藏」的時間長短並不一定能代表東西的好壞。一加 2 掛著「旗艦殺手」的名號登場,但最終還是一頭撞到了「新秀牆」上。這次換到同樣二年級的錘子,T2 又會拿出什麼樣的表現呢?

外觀、手感及做工


上代的 T1 拿了含金量很高的 iF 金獎,所以無論從美學還是設計延承性的角度出發,T2 本身都沒有大修大改的必要。所以我們看到的,依然是一款造型很熟悉的手機,它仍舊強調對稱但程度沒 T1 那麼徹底(頂上為了跟耳機孔對稱的小圓開關鍵沒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就剩下「三明治」的中間層,即讓錘子自豪不已的「全」金屬中框了。

跟許多用了同類設計的手機一樣,T2 這圈沒有斷點的框,起到的也是天線的作用。其收訊表現如何放到後面再講,光看外型的話,經過噴砂處理的表面無論是光澤還是質感都極為出色。因為沒有被天線條割裂,側面看起來自然是乾淨利落。唯一詬病的地方,在於框體厚度仍不夠理想。同樣的「自帶 bumper」效果其實之前的堅果上也有,但因為其中框、前面板色差較 T2 來得要小,所以隨著使用時間增加會比較容易被慢慢忽略。而 T2 這邊,筆者用了兩週還是覺得黑、灰(雖然是很深的灰)分明,視覺效果上會稍顯臃腫,簡潔程度不如玻璃直接延展到邊緣的 T1。



T2 仍配備了 T 系列標誌性的條型實體鍵和兩側雙 +/- 鍵,樣子幾乎沒變,但集成進了更加多的功能。前面提到消失的電源鍵,開關機現在是由 Home 鍵來完成,不管在什麼介面,長按數秒後就會出現相關的選項。而機身右側的 +/- 鍵,將卡針插入旁邊的小孔後便會看到它整個彈出,Nano SIM 卡托就藏在裡面,設計巧妙(借鑑了 Moto 的做法,之前的 YotaPhone 2 也是這樣),但外側按鍵的壽命仍有待長期驗證。就按下去的感覺來說,「職責」更重的右側鍵會比左側鍵的鍵程淺一點點,但總體手感仍屬出色,可以讓人滿意。而螢幕下方的 Android 三鍵,則跟 T1 上的那三顆沒有分別。裝置拿在手裡的握持感很好,「瘦身」(從 167g 減到了 146g)後的效果體現得還是非常明顯的。


做工方面,筆者手上的這台機器從上到下沒有什麼可挑剔的地方。硬要說的話,可能就是背蓋表面的那層鍍膜有些容易刮花,感覺比 T1 更容易出現劃痕。講到這個,就回想起了之前能換背蓋的好處,劃痕多了可以直接換一片新的,續航力不行還能上背夾電池。

螢幕


T2 的螢幕仍維持在了 5 吋,解析度 1080p,算是小尺寸機種中比較主流的選擇。其亮度、對比度表現都非常不錯,在室外陽光下進行閱讀,基本上不會遇到什麼問題。整體的色彩傾向偏冷,跟偏暖的 T1 形成了強烈反差。對這一改變筆者是持歡迎態度的,因為個人覺得冷一點會更符合整個 Smartisan OS 素雅、安靜的形象。另外,T2 的可視角度較前代也有了不小的改進,但螢幕邊框較寬,再加上外面的一圈中框之後,估計會讓窄邊框黨非常在意。

相機


拍照方面的改進,應該可算是 T2 身上的一大亮點。雖然官方沒有明示,但它所用的 13MP 感光元件應該就是 T1 身上的 IMX214。一年半的「Tuning」之後,這顆 CMOS 顯然被錘子的相機團隊吃得更透。在光照條件好的環境下, 它能拍出色彩準確、細節相當豐富的照片。換到白天但光線未必理想的時候,其白平衡偶有跑偏,但成片總體還是比較討好眼睛的。而在夜間拍攝時,光學防手震的加入讓照片亮度有了明顯的改善。不過白平衡在暖色光下會有點偏冷,換句話說就是傾向還原真實色彩,而非所見即所得。同時,細部處理仍有加強的空間,目前 T2 的夜拍還是有點經不起細看。


另外,在許多平價機都已借助相位對焦實現了不錯對焦速度的當下,不具備該技術的 T2 ,這方面的表現雖強過 T1,但跟同期對手相比還是讓人有點失望的。至於功能的部分,比較明顯的變化是加入了 4K 和四倍速慢動作錄影,但很奇怪的是快門聲音沒法單獨關掉,必須要靠整機靜音才能實現...

系統


T2 預載的 Smartisan 2.5 終於是升上了 Lollipop,表面上能看出的明顯變化雖不多,但內裡的改進卻是實打實的(在較低階的堅果上表現得尤為顯著)。而在功能上,螢幕錄製、GIF 製作、語音搜尋鍵直接整合入聯絡人等小修小補都非常貼心,但要論最值得說道的,當然還是在發表會上直接擊中許多人淚點的「遠端協助」。

顧名思義,這個功能就是讓你在自己的手機上,對另一台手機進行協助操作(目前只限於錘子旗下的產品)。就體驗來說,最關鍵的流暢度,只要雙方的網路條件不是太差,基本上半秒到一秒之後你的手勢就能被「複製」到對方的裝置之上。操作的種類沒有限制,但在進入 IM、支付等私密性較強應用的時候,被協助者的畫面上會出現提示,需要確認允許後才能繼續。協助過程中,雙方也可以通話或進行標注,以功能的全面性來說,錘子的「遠端協助」完成度是比較高的。


Smartisan OS Remote Assistant Demo
Smartisan OS Remote Assistant Demo


Smartisan OS 遠端協助功能示範


不過在體驗過程中,筆者也注意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項服務在初次登入時只認手機號,而且在登入過程中要保證對應 SIM 卡插入本機,同時簡訊通道必須暢通。只有這樣,它才會開始之後的聯網操作,不然哪怕你是用另一台手機收到了驗證碼,也是找不到地方輸入(應用只會自動去核對簡訊裡的數字),即便有 Wi-Fi 能上網也只好望機興嘆的。聽起來有點繞?試想一下這兩種情況:一是號碼欠費;二是有 Wi-Fi 但無行動訊號(出國時不開漫遊的人也不少)。遇到這樣的時候,你都是沒法(初次)求助的。當然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就是拿到手機便插卡登入好,不要等遇到麻煩再臨時抱佛腳就是了。

「遠端協助」基本上可說是專為年長者量身訂做,畢竟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浪潮中,他們往往是隨波逐流後卻變得不知所措的那一群人。而錘子在擁有了堅果這樣更有機會被該群體用到的平價產品之後,推出這樣的功能,對情懷至上的他們來說,簡直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過話雖如此,筆者在這裡也必須再一次強調,這一概念並非錘子首創。從很久以前開始,華為的手機上就已經有一個名為「親情關懷」的應用。功能跟錘子的差不多,但很遺憾,官方卻從來沒想過拿它當賣點好好進行宣傳(論行銷的藝術...)。

另外像錘子桌面錘子閱讀錘子駕駛SmartFinder(通用版)這些新應用,基本上大部分其它品牌的 Android 機都可以免費體驗,在這裡筆者僅提供下載連結,就不再多做贅述了。

效能、收訊與續航力


Smartisan T2 採用了 Snapdragon 808 + 3GB RAM 的組合,日常使用流暢、穩定,除去小部分大型遊戲,整體的操作體驗是完全能夠讓人滿意的。當然,在去年高通掉鏈子的情況下,不選擇 S810 也算是情有可原。但問題是,不出意外的話,搭載 S820 的手機再過不久便會大量出貨。到那個時候,T2 在一眾旗艦機裡,無疑就會顯得相當落伍了。

至於前面沒細講的收訊表現,筆者帶著 T2、iPhone 6s、Moto X Style 三台手機,用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 SIM 卡(沒在用中國電信...),在上海市中心、地鐵沿線以及一些個人所知的訊號死角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除了最後一種極端情況,T2 的數據載入不如另兩款理想以外,大部分時間內都是互有勝負,所以日常使用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另外,Wi-Fi 和藍牙訊號都是穿透背面玻璃射出的,是不是無斷點的全金屬中框,對其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續航力方面,T2 的 2,670mAh 電池只比 T1 大了一點點,在筆者慣用的測試之後剩餘電量不足 30%,掛「尿袋」基本上是跑不了了的。隨裝置附帶的充電頭僅為 5V 1.5A,完全灌飽需要 2 小時 50 分鐘。換功率更大的充電頭也不見有什麼起色,在已經快充遍地的 2016 年,這可是有點說不過去啊。


這個部分要從兩個角度看,類似規格的最大對手,毫無疑問就是小米 4c。它的價格差不多只有 T2 的一半,而且有大電池、雙卡雙待、USB Type-C 等很實惠的優勢,論性價比是要更勝一籌的。而在相近的價位段中(2,000 至 2,500 人民幣),高配版一加 2 有著較不錯的競爭力,其效能更強、拍照更好,同時有指紋辨識這個 T2 沒有的功能。當然,如果願意再加點錢的話,魅族 Pro 5Moto X Style 以及 LG G4 都會是不錯的選擇。


從成立伊始,錘子就決定要走精品路線,首款手機 T1 也確實是朝著這個方向去打造。雖然有分 3G、4G 版本這樣多少讓人有點費解的決策,但整體規格放在當時仍能排入主流旗艦行列,加上獨特的軟、硬體設計和各種小心思,光從產品層面來講,是可以稱之為一款成功的處女作的。當然,發售後遇上了產能風波比較可惜,不過儘管如此,真正入手的那些消費者,回過頭來對這款手機的滿意度,總體而言還是比較高的。

之所以敢這麼說,並非只是聽信了官方在發表會上的自誇。現實生活中筆者有好幾位並非「錘粉」的朋友都在用 T1,他們對這款手機的評價差不多都是「好用」。至於對 T2 的期待,基本上集中在拍照和續航力這兩項的改進。現在結果出來,至少有一項得到了幅度不小的加強,雖未能完滿,但多少也算可以接受。不過問題是,T2 此番卻在硬體上落了口實。用 S808 不是問題,指紋模組可能破壞美觀也可以先不做,但高 RAM、大容量、USB Type-C、快速充電這些加分點卻一個都沒有?先具備不輸人的配置,再靠差異性來讓人買單的道理,明明有過一次經驗的錘子,這次怎麼就有點本末倒置了呢?


另外,雖然有一個歷時 588 天開發出來的奪目中框,但無論從包裝、配件、價格還是手機本身,個人總覺得 T2 身上的工匠氣比 T1 少了,商品味更濃了。之前在預覽時,筆者曾將此看作是為了活下來的成熟。但細想之後卻又不禁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地問:在如今已有堅果跑量,而且積累了一批肯花錢回頭客的基礎上,因為一次的曲高和寡就要讓 T 系列變得「親民」,關鍵是身段放得還有點不上不下,這樣的決定真的是明智之舉嗎?

回到開頭,其實跟一加 2 一樣,Smartisan T2 的身上,反映出的也是一個究竟該如何定位的問題。誠然,它仍是一款精品,但跟上(T1)比,它精「緻」得不夠;跟下(如小米 4c)比,又顯得精「貴」了一點。筆者自己,是希望錘子未來能向他們的初心靠攏。只談性價比的市場會很沒意思,既然說好要「以傲慢與偏執回敬傲慢與偏見」,那就請繼續不俗下去,別讓自己堅持的東西貶值才行!

競爭對手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