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Xperia Z Ultra 評測


大螢幕手機的定義,由 2006 年的 2.8 吋(O2 XDA II mini)、一直經過 2007 年的 3.5 吋(iPhone)、2008 年的 3.8 吋(HTC Touch HD)、2009 年的 4.3 吋(HTC HD 2)、2011 年的 4.7 吋(HTC Titan)到 2012 年末的 5 吋,甚至中間出現過的 Phablet 如 5 吋的 Dell Streak 和 5.3 吋的 Samsung Galaxy Note,看來通通都已經不能滿足胃口越來越大的使用者了。近來如華為 Ascend MateSamsung Galaxy Mega 等等 6 吋級手機,雖然定位不算高階但也不乏捧場客。那麼我們這次的主角、瞄準最高階定位並配備 6.44 吋 1080p 螢幕的 Sony Xperia Z Ultra,能否為大螢幕「手機」定下新的標杆?廢話就不再講了,讓我們直接跳轉評測吧。

外觀設計


評測影片(廣東話)


在開始評測前,先讓我們看看 Xperia Z Ultra 的規格:其為首部使用 Qualcomm Snapdragon 800 處理器的手機,擁有四個 2.2 GHz 的 Krait 400 核心,並配備 Adreno 330 圖像處理晶片;RAM 大小為 2GB,6.44 吋的 1080p 螢幕配備了最新的 Triluminos 和 X-Reality 技術,當然也有全貼合式的結構;電池容量為 3,200mAh,相機則只有 800 萬像素的解像度,且不設補光燈,幸好其使用了最新的 Exmor RS 感光元件,可以拍攝 HDR 影片。

外觀來說,Xperia Z Ultra 大致上和 Samsung Galaxy Mega 一樣,都很像同廠 5 吋旗艦手機(Xperia Z / Galaxy S 4)的放大版,但相對於 Galaxy Mega,Xperia Z Ultra 和 Xperia Z 有一個很大的分別,就是前者使用了金屬邊框,質感和亮面的 Xperia Z 有明顯的分別;另外,左邊的充電佐接點也有所改變,使用了磁吸式而非度機定造的設計,這也將會成為往後 Xperia 手機的標準,所以由這手機開始,大家只需要購買一個底座,就可以在其後所有 Sony 手機上使用了。轉念一想,如果廠方可以考慮將這個標準推廣出去,讓所有 Android 手機都可以使用到這種規格的充電座,應該會是一件不錯的事呢。

手感


Xperia Z Ultra 作為一部螢幕超大的手機(不用懷疑,廠方一直都很強調它是一部手機),擁有達 92.2mm 的寬度,老實說要單手抓緊,難度真的會非常高。不過相比起 Xperia Z,其機邊稍為圓了一點,所以也沒有很壓手的感覺;當然,我們會比較傾向不把手機抓緊,而是利用微濕的手和玻璃面的機背作防滑去托住裝置,如果手真的是全乾的話,只要向機背呵一口氣就可以了 :P。當然,不管使用哪個握法,都是不可能完全使用單手操作的(這類機器的定位根本不是這樣),所以在這前提下,就只好選一個自己握得比較舒服的方法了。

系統

主介面



評測影片(國語)


隨著 Xperia Z Ultra 使用新的 Android 4.2.2 系統,其主介面也作出了升級。雖然廠方沒有特別去提到其主介面的名稱和版本,但我們還是可以在設定中看得到主頁名為 Xperia Home,而版本則是 6.0。當然這包括的只有主頁,而不像 HTC Sense 或是 TouchWiz 般代表全套操作系統,但這邊就先稱 Sony 的介面為 Xperia Home 吧。

和以往的 Xperia Home 一樣,Xperia Z Ultra 上的新版本也是非常簡潔,並沒有加入太多自家的原素,甚至連其他廠商間很流行,以多點觸控方式開啟總覽介面的功能都沒有,連小工具總覽也刪除了。有的,只是按住空白部份開啟的編輯模式,可以選擇主介面的位置,以及對頁面的數量進行增刪(最多 7 版),此外也可以設定小工具、背景和主題。只是,Xperia Z Ultra 上的背景圖片並不能設定為不捲動,彈性上就有點不足了。



既然使用了如此大、像素也高的螢幕,Xperia Z Ultra 在介面顯示上也和其他手機有所不同。首先在主介面的空間上,其使用了 6 x 6 的矩陣,可以安放更多或更大的小工具,以及不同的圖示或資料夾。程式列表的大小則為 5 x 6,而且透過在最左頁或由螢幕左緣向內滑的動作,可以打開功能表,設定不同的排序方式、刪除第三方 apps 以及開啟 Play Store 等;當中使用者自定排序更可以設定使用資料夾分類呢。

其他介面方面,我們留意到雖然 Xperia Z Ultra 是一部手機,但由於螢幕較大的關係,所以一些介面顯示可以看得出和一般手機有點分別,好像在 Play Store 中,Xperia Z Ultra 就將我下載的程式鍵和目錄分離,而在安裝非 Play Store apps 時,其也使用了彈出式的視窗而非全螢幕的安裝介面,這些都是一些平板化的元素,是其他手機上見不到的。

設定



由於 Xperia Z Ultra 運行的是 Android 4.2.2,所以其通知列也是可以在任何地方向上滑動關閉;而通知列的頂部,則是以最多兩列共十個設定捷徑,取代了原本 Android 4.2 上用兩指觸控開啟快速設定頁的方案。同樣和 Android 4.2.2 有關的,就是鎖定螢幕上的小工具。Xperia Z Ultra 基本上和原生版本一樣,都是支援鎖定螢幕小工具的,只是在操作上有一點點分別 -- 在切換小工具時,Xpeira Z Ultra 會預設每一個小工具都是縮小顯示,方便使用者在瀏覽不同資訊時,也可以隨時快速地將裝置解鎖;而右移一頁開啟相機的方案,也因應 Android 4.2 而加入了和原生相似的動畫效果。

至於到系統設定的部分,Xperia Z Ultra 除了改用了白色作背景外,在整體的介面上和一般的 Android 手機分別不大,特色的設定也不多,除了招牌的 Stamina mode 外,就只有在個人設定中可以選擇不同的佈景主題,以及通知列的快速設定項目。當然,作為運行 Android 4.2 的 Sony 手機,Xperia Z Ultra 是可以支援半透明的通知和控制區的。這邊要一提的是,Xperia Z Ultra 並沒有內建和 Xperia Tablet Z 一樣可以利用點兩下螢幕方式喚醒的功能,作為大螢幕裝置是有點可惜的。

Apps



由於介面比較簡約的關係,Sony 給人的印象一直都和「自家元素」關係不大,連帶其內建的 apps 也較少人去留意。不過,Xperia Z Ultra 上就內建了一些自家及合作的 apps,包括本地化,用來看雜誌的 MagV 和電子書 app BookU,不讓 Samsung 的 S Mag 等等專美;當然,其也內建了之前就看到過的 SocialLife,可以用更美觀的方式看到不同社交網絡的更新。不過要說最重點的,當然就有配合其筆控功能加入的手寫筆記 Sketch 了,雖然介面比較簡單,但還是可以支援不同的筆觸和寬度、格線以及內嵌圖片等。

日常使用


在上文我們提過,要單手操控 Xperia Z Ultra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我們就先再說說雙手操作的事吧。剛剛提到的筆控功能就是這方面的重點,其可以支援使用任何寬於 1mm 的導電物體進行觸控,但我們可以說,這個數字並不非常準確,因為實際上,因為螢幕的感應度非常高的關係,所以物件離開螢幕約 1mm 左右還是可以控制的;在這個前提下,筆狀物體即使寬度低於 1mm,也還是有部份可以使用,像我們曾嘗試用 0.38mm 的墨水筆也可以使用。

當然,要試的話就得試些不同的東西。正如之前流出的圖片,我們要透過一張紙來操作 Xperia Z Ultra 是沒有問題的,也就是說它有「數碼透底」的功能;只是在這使用方式下,我們就不能使用鉛筆了,因為此機對觸控的判定,並非以感應的先後次序決定,而是以導電量的大小為標準,也就是說,當我們用鉛筆在紙上書寫再讓螢幕感應,在紙上遺留的石墨也會讓螢幕感應到,然後出現位置錯誤的問題。最後在這邊也來說一下,其實我們即使是用盒裝飲品或較薄的塑膠水瓶(當然裡面要有水),都是可以操作 Xperia Z Ultra 的,所以一邊喝水一邊使用是沒有問題的啦 XD。



雖然說日常要單手操作是不可能,但我們總有些時間是不得不單手用機的。幸好我們在輸入時都還有一點彈性 -- Xperia Z Ultra 的輸入法中有內建了迷你鍵盤模式,可以讓使用者選擇讓鍵盤縮小,然後擠到左邊或右邊;雖然不及 Samsung 可隨意移位的飄浮鍵盤,又或是 iPad 上的分離鍵盤方便,但其勝在即使縮小了還是可以輕鬆地用兩手打字,所以可以長時間開著而不用切回正常模式。最後就要提一下其設計上的小敗筆,由於其機身過寬,而且聽筒的位置做得很高,再加上距離感應器的位置沒有安放得很好,所以在聽電話時會出現距離感應器沒有反應而誤操作螢幕的情況,我們已經不只一次因為這樣而錯誤掛線了。

多媒體

音樂



音樂播放一直都是 Sony 手機的強項,這次他們在 Xperia Z Ultra 身上也加入了 ClearAudio+(也可以選用自己的均衡器設定)和用來減少歌曲間音量差異的動態均衡器。至於 Walkman 播放器的介面也是如以往一般華麗,而且也支援到歌曲資料下載;只是在視覺效果之外,其卻還是不支援定時關閉音樂功能,而且揚聲器的音量還是和以往一樣小,我們將手機放在包包裡幾乎都聽不見鈴聲了。

螢幕



至於 Sony 一直最被人詬病的螢幕,廠方有特別提到其採用了 Triluminos 和 X-Reality for Mobile 等技術,和以往的 Reality Display 是不同的;我們在實際測試下,也發覺這一次 Xperia Z Ultra 的螢幕進步了不少,和以往相比,低視角下泛白的問題大大改善了,而當我們用它和 HTC Butterfly S 比較時,也發現 Xperia Z Ultra 的顏色和其非常接近,只有很不明顯的偏藍而已;而在低視角下,則可以看到其上下方會有點失光,但情況不嚴重 -- 至少比以往好得多就是啦。

相機



測試影片


Xperia Z Ultra 的相機,大概會是讓使用者比較失望的地方 -- 和同期的手機動輒配備 1,300 萬像素相機不同,此機只使用了 800 萬像素的 Exmor RS 相機(大致就和 Xperia L 一樣),而且還不附設補光裝置;介面功能等等和同系的手機一樣,都預設有 Superior Auto 功能,並支援 HDR 相片及影片拍攝。使用上,我們認為大家盡量還是不要太倚賴 Superior Auto 模式,因為我們在實際使用時,這功能很多時都不能切換到正確的場景模式,好像我們在晚上拍攝,它卻會切換到運動模式,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至於拍攝的質素嘛,雖然我們常說像素不等於相質,但 Xperia Z Ultra 的 800 萬像素效果卻真的有比 Xperia Z 等等的 1,300 萬像素要差 -- 正常日拍都還可以,頂多就是對比度高了些,以及有一點油畫化而已;可是一到夜晚,拍出來的照片就真的難以讓人接受了:一部如此高價的手機,拍出來的夜拍照片卻出現夜空偏藍、雜訊過多和嚴重油畫化這些現像,直至我們將手機調回普通模式,將 ISO 強制設定為 100,再找東西協助穩定拍攝,情況才有所改善。不過其影片品質相對而言卻算是不錯,對焦速度高而且自動曝光的過渡很順暢,讓它扳回不少分數。

效能與電力

Xperia Z Ultra

Galaxy Mega

Optimus G Pro

Ascend Mate

Quadrant 2

16,223

7,001

12,435

5,050

Vellamo2 HTML 5

2,416

1,715

2,254

1,618

安兔兔

30,011

12,648

19,300

10,833

SunSpider 0.9.1 (ms)

792

1,052

904

1,536

GLBenchmark 2.5 Egypt HD C24Z16 Offscreen (fps)

49

17

27

N/A

CF-Bench

29,362

13,859

20,019

13,262

電池續航力

7:24

7:32

7:30

10:15

SunSpider: 分數越低越好

其實使用 Snapdragon 800 處理器的 Xperia Z Ultra,在效能上應該不用懷疑了,只是我們還是得簡單敘述一下我們的使用狀況:除了一般正常使用完全沒有卡頓以外,連載入途中瀏覽大型網站這類較艱難的動作它都是一整個順,頂多就是玩大型遊戲時(事前沒有清理手機而且才剛看完影片和下載遊戲)出現輕微的延遲而已。至於電量,內建一顆不可拆換式 3,000mAh 電池的它也沒有讓我們失望,在大約拍攝 100 張照片、Facebook、Twitter、WhatsApp、Line 等等全開的一天旅程中還可以支撐 8 個多小時,中間我們還下載或更新了約 10 個 apps 呢。

總結


毫無疑問,Ascend Mate、Galaxy Mega 和 Xperia Z Ultra 等機種的出現,將 Phablet 的定位在螢幕上再往上提升之餘,也一次過完成了低、中和高檔市場的開發(對,所謂低階也要接近四千港幣了)。面對這麼大的螢幕,以及不能單手操作的無力感,我們實在不能再將 Xperia Z Ultra 單純看成一部手機。在這種新的半平板定位來說,我們不得不讚 Xperia Z Ultra 是一部出色的裝置,螢幕比手機大、體積比平板小,而電量雖然比平板差一點,但已經比手機出色很多了 -- 而且平板並不是會常拿出來當主力機使用的裝置,在電量的計算上又有不同的標準。

當然,以上數點也可以詮譯為螢幕比平板小、體積比手機大,這毫無疑問是相對的。所以要讓人往好的方向想,就得好好取悅使用者 -- 這方面可以看得出 Sony 有下很多工夫,對我們來說效果也是出色的,絕佳的螢幕和體積重量、加上出色的電量和效能,讓我們可以很放心地以它作主力機使用。當然,放在褲袋中是會頂到的,相機的成像也讓我們難以接受,但總體來說 Xperia Z Ultra 還是出色的。比較可惜的是其 4G LTE 版本要到 9 月才上市,到時面對可能發表的 Samsung Galaxy Note 後繼機,使用者又會如何選擇?還是到時廠方已經要開始力推下一款手機了?這些都是我們很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