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 Google Maps 中文動手玩


在看過我們主站編輯在 Google I/O 上的新版 Google Maps 動手玩之後,是否會對這個新版地圖服務在中文地區的使用狀況感到很好奇呢?既然我們都已經為各位讀者在這次大會期間,提供了第一手的實況整理報導,理所當然也第一時間就在「新 Google 地圖」試用頁面登記了自己的名字。而就在今天早上,筆者也收到了試用的確認信。以下,就讓我們看看我們試著用中文介面來試用的第一手的動手玩吧。


哇!看起來真棒不是嗎?很可惜地,這只是小編在開始動手玩之後,深刻了解「世界是平的」道理之後,將畫面切到「地球」檢視方式時,調整到比較美觀立體的角度才拍下這張美好的照片。事實上,我們在發表會中見到的斜視立體視角,目前看起來在台灣還只有地形起伏的顯示支援而已。所以一旦我們將角度調整到斜視的角度,就會像下圖一樣,細長的台北 101 看起來就變得有點... 扁 -- 地形的起伏則是可以從遠方山谷看出來。


撇除「地球視角」還沒辦法讓我們體驗到華麗的立體空照這點,事實上這次新版的 Google Maps 介面,的確令人感到耳目一新。首先最大的差異,就是以往有點佔空間的左側功能列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左上角,隨時會根據關鍵字帶出預測搜尋結果的搜尋框 -- 對喜歡使用直立視窗或螢幕的朋友而言,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螢幕空間 -- 與以往相同,你可以搜尋任何自己想要尋找的地理名稱 / 地址 / 餐廳 / 食物等,而畢竟圖資沒有太多變化,所以搜尋後的結果表現也跟以往沒有什麼差距,但新版優異之處是會將地點用類別的小圖示讓使用者可以快速掌握地點的種類差異。


舉例來說,同樣搜尋「小籠包」這個關鍵字時,舊版會在左側功能列將結果列出,而新版的 Google Maps 則是會直接在地圖上用紅點顯示有關鍵字的地點 -- 放遠一點看會是一顆紅點;放大近一點則會顯示出分類的圖示(像是刀叉的餐廳圖示)。點擊後便能看到地點的基本資訊,導航至該地點或是點擊星號來儲存地點的功能也在這找到。

主站動手玩中所提到的與 Google+ 整合的部分,則是假若你點擊某地點的評論,便會被帶往應該是系統自動為該地點創建的 Google+ 頁面,讓你可以更深入了解該地點的更多資訊 -- 也讓使用者可以在這個頁面上創建參觀此地點的 Google+ 活動。甚至假如你是該地點的店家的話,也可以直接在此申請管理此頁面。這部分真的可以看出 Google 在社群網站整合地圖服務的企圖心真的非常的大。


感覺得出來 Google 有認真接受使用者意見,並且再次調整啓用 WebGL 的地圖元件過,因為比起以往啓用此功能的桌上版本,這次的新版地圖服務在道路名稱的顯示上,已經沒有以往中文字型有點過粗有點不夠整齊的感覺,基本上則是與以往的地圖顯示相近。除了可以很輕易無痛適應新介面上的元件外,整體的使用經驗也感覺十分順暢,功能按鈕都能適時地在需要的時刻出現,算是相當直覺。

提一下少了具備縮放格數的放大 / 縮小功能按鈕的體驗部分,其實少了這個調整棒有些麻煩沒錯,不過以往透過滑鼠滾輪的縮放功能也還保留著,所以如果很介意這功能的朋友,也許挑顆滾輪段數明確的滑鼠會是個解決方案囉。


既然都看到了從左上角被移到斜對角的縮放按鈕介面了,就來介紹一下這部分的功能吧。這個反 L 型操作介面的頂端是用來確認地圖檢視方向的指針按鈕,一旦點下中央的指北針按鈕便可讓地圖回歸北方歸零,左右的弧形箭頭則是用來調整旋轉地圖角度的按鈕。下方感覺有點像是 Windows 新的磚塊 Logo 的,則是在「地球檢視(Earth View)」時,可以提供兩段不同斜度的功能按鈕(+ / - 的縮放按鈕應該就不需要提起了吧?)。

按下最下面的「探索」即可拉出切換回「地圖檢視」的抽屜,這底下還會提供附近景點的照片列。另外,以上功能在地圖檢視時便不會有角度與旋轉的功能按鈕出現 -- 這有點可惜,畢竟我們早已在行動裝置上,享有多角度觀看地圖的功能(利用雙指向下的手勢啟動),不過既然目前將地圖檢視放到一定的倍率時,還是可以看到虛擬建築物的向量立體構造,所以相信在斜角度觀看在此檢視方式的支援應該會陸續提供才是。


這次最令筆者好奇的就是新的導航功能了,在地點卡片之上,只要看到「規劃路線」的按鈕即可開始以往我們非常熟悉的路線規劃功能。有趣的是,到了導航的時候,筆者才發現新版地圖並不支援右鍵選單的功能(應該是為了與行動裝置統一操作的考量吧?),所以在點擊按鈕之後該地點便會變成 B 點,並且會將游標指到 A 點的輸入欄位。所以,以往那種可以再慢慢翻地圖並且用右鍵標定「起點」的用法在此就不適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在現有地圖上點擊設置或移動 AB 點的方式達成,或是直接輸入地址資訊也可以完成。

這個地圖服務的試用版本在台灣地區可以支援汽車、大眾運輸與行走的運輸方式,至於在 I/O 上示範的自行車導航,則是呈現為灰色無法使用的狀態。新版的 Google 地圖在路線標示也提供了相當直覺易辨識的實虛線條顯示,讓我們可以很輕易地判別這路線在地圖上是何時改為步行,又何時改成乘坐大眾運輸工具,每條路線上也會有標籤顯示交通工具的類型與可以乘坐的路線等 -- 這看起來真的很直覺啊!個人非常讚賞。

深入選擇大眾運輸導航的「更多選項與時間」後,便可進入上圖這個專門用於導航的頁面,也讓我們看到這次地圖功能中筆者認為最眩的時間軸功能。相較於以往可以選擇出發時間的設定方式,這次 Google 透過這個時間軸功能,讓我們能夠快速掌握轉乘的各時間點與耗時 -- 左右的箭頭可以調整時間的先後,讓使用者拋開枯燥的數字設定,而直接用圖表展現出所有大眾運輸到站的乘坐時間估算 -- 儘管,在台灣的朋友應該跟小編一樣,發現 Google 抓到的到站時間好像都不是很準確的感覺... 所以,這應該這裡應該還是僅供參考的狀態,如真的要確定班次,基本上是建議使用其他專門的 App 來確認比較好。

比較值得改進的地方,也許是舊版可以運用 Wi-Fi 來定位的功能竟然消失了(也許是筆者沒有找到啦),而且每次開啓時都只會呆呆的把地點放在美國。這裡有趣的是,以往使用 Google Maps 網址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但這次只要你做出一些地點搜尋或縮放變動,網址便會有所變動(還滿長的...)。但這卻反而彌補了前面的缺點 -- 基本上你只要存下搜尋特別關鍵字的網址在書籤中,下次開啓便會定位到特定的地圖頁面了(個人是把搜尋「台灣」的網址設定為新版地圖的首頁啦!),基本上這也許是測試版本的 Bug 之一,但事實上以往想將地點分享給別人的人,相信應該也都複製過 Google 地圖的定位網址,感覺兩者應該是類似的東西囉。


這個自 2005 年以來的最大 Google 地圖改版,筆者認為改變的方向相當正確,整體而言已經習慣了舊版界面的朋友應該都不會覺得太難上手,而這以一個改變幅度這麼大的改版而言,算是非常成功的事情。幾項常用功能,都不會讓人在畫面上尋找很久便能找到使用方式,像是在使用街景服務時,雖然小黃人找不到了,但你每點地圖上的一個點便會在左上角的搜尋框下方出現地點資訊,也會在有支援的狀況下跳出有照片截圖的「街景服務」按鈕,點擊之後還會搭配相當炫目「跳傘」感覺的降落動畫效果,也算增添了不少樂趣。

試用過這次新版 Google 地圖桌上電腦預覽版後,個人真的非常期待這次改版內容登上行動版本。該公司將自己的 Google 地球與 Google 地圖結合,在這個地圖服務上帶來了相當有趣炫目,但又不失操作性的新版介面,搭配與 Google+ 的社群整合,讓筆者用起來感覺十分順手,也很期待它正式版本的降臨。聽到這還等什麼呢?快一起申請試試這個全新的 Google 地圖服務試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