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專欄:萬元以下的EeePC與三萬五以下的MacBook Air(上)

[撰文:Bobby Tung]


Macbook Air 11.6
吋推出後,筆者曾經在Twitter上發了一句:「Asus作出台幣萬元以下,讓人買下手不坑一聲的EeePC;Apple作出四萬元以下,讓人買下手不吭一聲的MacBook Air。」被不少推友Retweet,後來仔細想想,這一句並不是調侃Asus,仔細想想,從2007年底EeePC起的輕、薄筆電風潮,為什麼會在2010年底被Apple所收割,其中PC廠商有著不少機會......


MacBook Air 11.6吋以34,900元的價格推出,不僅有著許多Mac User打算購買當作隨身機(儘管其中多數都已經擁有iPad),也有許多Windows User打算買來當作第一台Mac(儘管其中多數可能玩玩就賣掉)。如果用iPhone與「I don't care」的邏輯來看,各位科科們可能會調侃地說:「反正就是掛上蘋果標,醜小鴨也會變天鵝。」

的確,在實際拿到MacBook Air 11.6吋把玩前,看到那Core 2 Duo 1.4GHz、2GB DDR3 1066,FSB還僅有800MHz的廢材規格,筆者也是這麼想的。但是跑科技線這幾年來,摸到Unibody MacBook Pro也好、iPhone 4也好、都未曾感受到MacBook Air 11.6吋所給我這種如同觸電的感受。外觀、材質的洗練精緻是一回事,重要的是Apple怎麼能將這種規格的零組件打造成具有如同魔法般的性能表現。回頭想想,Apple不過是擷取了打從EeePC 701起所有PC生產商累積的嘗試與經驗,加上自家的所有優勢,做出MacBook Air 11.6吋這樣的產品,以極高的毛利率和破表的價格,在輕、薄筆電這塊已成焦土的田地中,種出豐碩的麥穗,並且收割。

筆者試著不以編年史的方式來提這段歷史,而是以分開的零組件來談談,希望能拋磚引玉,給讀者更多 捅刀 指正的空間。



首先,是有關於CPU



回到2007年,Asus當時推出EeePC 700、701時,使用的CPU是Intel Celeron M ULV 900MHz。當時的主流筆電CPU是Core 2 Duo 2.0GHz以上,Asus膽敢倒退採用這種維持一個作業系統底限運算能力的推出產品,並且熱賣,從今天看來,還是PC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而從2007年到2008年前半,那是一個有趣的時代,除了Intel Celeron M以外,VIA C7-M、AMD Geode LX 800等等...使用的系統從SUSE到Xandros各式各樣不同的客製化Linux,彼此各有所長短。但2008年中,Intel Atom N270這顆1.6GHz CPU出現一統江湖後,老實說,其實是阻礙了這一塊市場的進步。

人們都要購買12吋以下的小筆電,鮮少購買14、15等標準尺寸的筆電時,你不做,市場就被其他家搶去;儘管獲利不多,但還是要在這風潮下推個一兩台機種,Intel Atom結構下,又能差到哪去?記憶體1GB或2GB、硬碟80GB或120GB,沒有人要不熟悉的Linux系統,於是又看到熟悉的Wintel共同體。當然不是沒有驚艷之作,像是微星的U115,在當時使用Atom Z530 CPU,加上SSD + HD來延長使用時間。不過在殺成一片的紅海中,價格就是一切,創新也因此沒受到注意。

當時的Apple做了什麼?Steve Jobs從紙袋中拿出MacBook Air,同樣的輕、薄,但是不是朝向那片低價的紅海,而是以ULV投入商務高價市場的藍海。

把那用來宣示技術地位、表現與眾不同的初代MacBook Air放到一邊去。那時的PC廠商無不希望小筆電熱潮趕緊過去,讓市場回到主流。好死不死,2008年底發生金融危機,在那個充滿無薪假和失業狂潮的黑暗時刻,又要怎麼回歸主流?於是我們看到了CULV的誕生。

如果你覺得MacBook Air 11.6吋的C2D 1.4GHz(SU9400)是個垃圾,那麼別忘了一年前,比垃圾還差的Core Solo、1.2、1.3、1.4GHz這些幾乎是ULV CPU瑕疵品的CPU是怎麼配上獨立顯示晶片成為主流。也因為CULV筆電這種想要撐過金融黑暗時期的產品在先,讓Apple了解這樣的配備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是可以接受的,於是在大家開始擁抱Core家族,繼續規格戰的同時,MacBook Air 11.6吋出現了(當然,你說這是Apple撿便宜賣過期CPU也行)。



其次,是作業系統


前面提到,07年到08年這段時間,小筆電大多以Linux作為主要作業系統。當時Asus也與多數台灣在地開源碼社群緊密合作,那是一個可能性極大的年代,雖然還是無法打造出與Windows、Mac OS X相抗衡的作業系統,但卻有著潛力無窮的機會。直到現在,Canonical依舊推動Ubuntu Netbook Remix,並且為各家小筆電打造專屬的作業系統(但是台灣看不到,你知道的,微軟)。而LxDE與xPUD,還是讓家中那些10吋以下小筆電起死回生的台灣之光。

Steve Jobs總愛用簡單的二分法:PC vs. Mac,然而PC是指什麼?就是微軟,微軟以外的指稱也會被微軟所排除。所以08年後,我們看到的是Windows XP Starter到Windows 7 Starter,由於Windows 7 Starter太陽春,於是有的機種乾脆換上Windows 7 Home Premium。使用者需求與微軟壓力並不是絕對的原因,使用Linux的機種到了消費者手上,遇到問題時無不回到製造商的客服部門上頭(奇妙的是:如果是Windows的話,他們會自己上網找辦法解決)。做不做得出作業系統是一回事,做出來以後能不能引導消費者轉移到作業系統上是更重要的一回事,Apple開了300多家直營店並不完全是為了賣商品,很大一部份的工作是維修與教學。

MacBook Air 11.6吋能跑Windows,不過僅限Bootcamp安裝Windows 7,你也可以用Parallels來安裝Virtual Machine。但是這些體驗都很糟糕,C2D 1.4GHz執行Virtual Machine大概只能應付Mac OS X無法做的事;而Bootcamp安裝Windows 7後,你大概會考慮賣了再買一台半價的同尺寸筆電。說明白點,MacBook Air就是要使用者轉向Mac OS X的一台筆電 - 在他們今年底到明年掏出錢購買Chrome OS筆電前 - 先吸引他們投入Apple的懷抱,引導使用者轉換平台的工作,Apple早準備好了。



第三,是有關SSD



電腦效能的關鍵,目前十之八九是卡在I/O上。買顆Intel Core i5-760,值得;DDR 3 4GB插個四條,值得;顯示卡衝個AMD Radeon HD6870,值得。花個6800元買顆Kingston 128GB 200/160MB/s的效能SSD,有那氣魄說「值得」的人大概沒幾位。

筆電上你能更換的零件更少,頂多換個8GB攻頂,捨棄500GB 7200轉硬碟換上128GB SSD的人少之又少。要不是這樣的話,Seagate Momentus XT內建4GB SSD的買家可不會這麼多。

早先的小筆電使用SSD是個正確的作法,但可惜的是並未延續下去。當Intel在2009年初用力推自家SSD時,曾經有幾款機種,像是HP的mini 2140、Acer的Timeline搭配了Intel X25-M 80GB SSD,但熱潮一過,清一色所見還是硬碟機種。SanDisk曾經在連續幾年的Computex場上大力推行自家的iSSD,卻始終沒看到使用它的產品上市,也許是成本考量、也許是整合不易,但我想有機會因為MacBook Air的出現而變得受歡迎一點。

MacBook Air於改款前,是一款受I/O限制所苦的筆電。要是你省點錢購買低階款,1.8吋、4200轉的硬碟速度一定讓你痛不欲生,開機、關機之慢,會讓你根本不想關機,闔上蓋子休眠算了。想當年,使用SSD的高階款則不是一般人買得下手的,第一代發表時,搭配64GB SSD的價格是111,900元(別說Apple貴,Thinkpad X300也這價格)。直到後來降價,2009年中款式價差僅10,000元才比較合理。

既然受I/O所苦,解決的方式也就從I/O著手,去年Toshiba發表64GB NAND記憶體模組(連結: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9/12/16/toshiba-announces-64gb-nand-packages-apple-winks-gives-a-nudge/),今年Apple就用在MacBook Air上頭了。是的,開機、關機之快,還是讓你根本不想關西,闔上蓋子休眠還能達到30天之久。同時也讓Apple繼續使用Onboard 2GB記憶體,反正SSD I/O夠快,SWAP Page In/Out讓使用者根本感覺不出差異,也就沒什麼必要升級到4GB,有需要的自己會加價3465元購買,Apple也省得讓通路商賺一筆。

這邊先打住,之後再談談別的角度。當然啦,也希望PC製造商能夠從一台34,900起跳的11.6吋小筆電重新看看SSD之於效能的可能性。畢竟大量集體採購,才是CostDown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