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1
Devindra Hardawar/Engadget

在評論 Windows 11 之前,我們首先要問的問題是,微軟想要用它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呢?當初推出 Windows 10 的時候,很大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將為了迎合觸控螢幕的使用,而「偏離正道」的 Windows 8 重新導回正軌上 ,但 Windows 10 並沒有這樣的問題。Windows 10 不僅在推出時就大獲好評,而且後來多次的更新,也帶來了不少實用的功能。那到底 Windows 11 能夠帶來什麼呢?

經過數個月的時間測試 beta 版本,以及過去一週嘗試正式版本後,主站編輯的結論是,Windows 11 的改動還真是不多。 它基本上就是將 Windows 10 拉了一下皮而已,在 Windows 10 專注於提高生產力的時候,Windows 11 則是在這之上增添了一點情趣、一點新鮮感,讓工作不再那麼乏味。

新增了什麼?

Windows 11
Devindra Hardawar/Engadget

乍看之下,Windows 似乎在外觀上進行的相當大的改動,甚至可以說是改變了自 Windows 95 以來已經沿用了 25 年的配方。這包括了將所有的 app 圖示(包括開始功能鍵)移到了工具列的正中央,而開始功能表也變得更像行動裝置那樣,可以有釘選的 app、系統推薦的 app、以及開啟所有安裝的 app 的按鍵。

在視覺上,Windows 11 帶來一系列新的設計語言,可以預期未來他們將通用於所有的 Windows軟體。這包括了視窗邊緣的圓角,以及霧化的毛玻璃效果。Windows Explorer 和 Settings app 都經過了重新設計,連音效都進行了升級。 這可以說是 Windows 迄今為止在視覺上最為和諧的一個版本,但想必會有不少人抱怨它長得太像 macOS 了。所幸的是,你還是可以將工作列設定為向左對齊, 如此一來它的使用習慣應該就和過去一樣了。

Windows 11 也重新設計的右下方的任務欄 (又稱系統托盤),現在大部分裡面的項目點擊後,都會開啟對應的 app。例如點擊日期和時間,會打開通知和日曆;而點擊音量和網路,則會開啟一個新的行動中心。這和目前 Windows 10 點擊網路設定的圖示時,會出現網路及網際網路設定的連結,以及包括 WiFi、飛航模式在內的開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你也將可由此處取用某些無障礙機能,像是開啟放大鏡和色彩濾鏡,但也有一些原有的機能不見了,像是 Night Lite 的開關設定。

Windows 11
Microsoft

Windows 11 也重新帶來了 Windows 7 上的「Widget」小工具,由工具列上專屬的按鍵開啟後,他們會顯示在自己獨立的畫面上。從某些程度上來說,這也可以視為是 Live Tile 的一種延續,而就像 Live Tile 一樣,現在其實是有很多替代方式可以取得這些 Widget 上顯示的資訊的。別的不說,很多時候其實只要低頭看一下手機就行了。 所以 Widget 的實用性究竟如何 還真要打上個問號。

在各別的 app 的部分,首先是新的 Windows Store。由於未來這個改版也會來到 Windows 10上,因此嚴格來說這個不是 Windows 11 獨有的新功能。它在左邊新增了一個導航列,並且將 app 放到了自己專屬的小卡片中 ,但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未來我們也將可以在這裡找到 Android 的 app,但那要先等到 Windows 11 支援 Android 模擬器,不知道還要等多久呢。

同樣的, Windows 11 會率先搭載最新版的 Xbox App,而 Windows 10 的用戶未來也能獲得更新的。但僅有 Windows 11 才能在 PC 上使用 DirectStorage 技術來加速遊戲載入,就像在 Xbox Series S / X 上那樣。

簡單的安裝

Windows 11
Microsoft

在新 PC 上的 Windows 11 安裝流程,簡單到像是在看廣告型錄一樣。只要連上 WiFi 或插上有線網路,再輸入帳號密碼之後基本上就沒有你的什麼事了。會要你做設定的部分,大概就只有是否關閉廣告追蹤,以及是否送錯誤診斷資訊給微軟而已,其他一路到桌面出現為止都是自動化的。

值得注意的是,微軟對於 Windows 11 Home 版的用戶,在設定上有額外的限制 —— 除了要有網際網路連線外,還要有微軟的帳戶。在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之前,你將無法設定本機帳戶,而 Windows 11 Pro 版則沒有這個限制。

Windows 11
Microsoft

不過大部分的用戶應該都是由 Windows 10 升級,而非設定一台全新的電腦。 不幸的是,主站編輯雖然有拿到最終版本的 Windows 11,但卻僅能用來安裝到新電腦上, 而不能用來升級。就目前能獲得的資訊來說,只要你的電腦符合 Windows 11 的最低硬體要求(相容的 Intel、AMD 或 Qualcomm 處理器、至少 4GB RAM、至少 64GB 儲存空間、並且啟用 Secure Boot 與 TPM 2.0),安裝的過程應該和 Windows 10 透過 Windows Update 的更新沒有什麼兩樣, 下載好之後再交給系統自己跑就可以了。

如果不符合的話,可能只有自行下載 Windows 11 的 ISO 檔,再手動安裝一途。如此一來應該能避開 CPU 之類的限制,但就要懂得硬碟分割、設置開機磁碟等比較複雜的手動動作了。此外,如果不是微軟「認可」的硬體配置的話,也有可能未來將無法獲得 Windows Update 更新,但微軟似乎還沒決定好這個規定有多嚴格。

使用心得

Windows 11
Microsoft

Windows 11 用起來的感覺,簡單來說就是「輕鬆愉快」。Windows 10 算不上醜,但 Windows 11 這邊則是能提供更加舒適的視覺享受。新的設定 app 雖然又要重新習慣一次每個設定的位置,但相對於之前來說,好像是更直覺了一些。如果將滑鼠停留在「最大化」的按鍵上的話,會出現選項,讓你將視窗塞到畫面指定的位置,你甚至可以將數個 app 和它們的視窗位置設定為「群組」,方便由工具列一同開啟。

就目前來看,Windows 11 新增的功能或修改的外觀,對電腦的流暢度並沒有什麼影響,但當然這是因為有微軟的最低硬體限制擺在那邊。要真正找到低於微軟要求的電腦,或是比較老的電腦(五年以上),大概才能真的比較出差異來了吧。

Windows 11
Devindra Hardawar/Engadget

不過雖然主站編輯喜歡新設計的簡潔性,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到受限。最主要的一點,是為了求簡單,所有的 app 都只剩下了圖示,而沒有標題的文字。Windows 其實已經朝這個方向前進很多代了,但之前都還能透過設定將標題文字重新開啟,而 Windows 11 則是完全拿掉了這個選項。對於像 Chrome 或檔案總管這種在一個圖示之下可能有很多視窗的應用來說,就少了最直觀的方式,要將滑鼠移到圖示上,才能看到個別的內容了。將工具列圖示化確實是有降低畫面混亂程度的作用,但是當電腦是生產力工具時,應該著重的是生產力,而不是美觀。這點本來可以說是 Windows 相對於 macOS 一個較大的優勢,但現在變成兩邊都一樣了。想要更直觀地選擇視窗,還是多使用 Alt+Tab 和 Win+Tab 吧。

開始功能表的改動,大概也會引發不少人的反感,畢竟它由過往展示所有的 app 之處,變成了更多要自己設定釘選,或是交由微軟來決定推薦給你哪些「最近工作」的文件。這個改動是好是壞倒是見仁見智,主站編輯已經習慣了按 Windows 鍵後打字來搜尋軟體,而這個機能在 Windows 11 上也有保留,因此反而不常看到開始功能表了。

Windows 11
Microsoft

Windows 11 的觸控螢幕體驗會是另外一個重點,而整體來說主站編輯覺得比 Windows 10 要容易點觸目標。微軟讓 app 對觸控反應更靈敏,特別是在改變視窗大小時,能夠更滑順。Windows 11 倒也是沒有弄到變成觸控式的介面反客為主(大家還記得 Windows 8 嗎…),但對於有觸控機能的二合一筆電或是像 Surface 這樣平板來說,Windows 11 無疑是個比 Windows 10 更好的體驗了。

但是主站編輯只是一個人的意見,最終 Windows 11 這些改動是否合理,還是要看大眾的反應。大部份 Engadget 的編輯都是在一陣不習慣後,最終也就這樣用了下去,但至少有一位將工作列改回了向左對齊。微軟面臨的困境是任何對 Windows 的改動都勢必會引起反彈,想必 Windows 11 一開始不會太受歡迎大概也在微軟的意料之中,接下來只是看過一陣子後,大家是就習慣了,還是像 Windows 8 一樣反彈到下一版又修回了原樣。

所以,該不該升級呢?

Windows 11
Devindra Hardawar/Engadget

其實與其說該不該升級,不如說升級是無可避免的。從新出廠的電腦開始,到現有電腦的逐步升級,Windows 11 的佔有率只會持續升高而已。以本質上來說,除了要重新適應工作列和開始功能表的一些使用習慣之外,Windows 11 在表面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而且還會帶來更高的安全性、更快的遊戲載入速度、以及(在未來)直接的 Android app 模擬,這些都是足夠升級的理由了。

所以 Windows 11 算是比較保守地向前踏了一小步,給人一種「如果東西沒壞的話,就別去修它」的感覺。或許微軟需要的只是讓人「覺得」Windows 升級了,能抓取老電腦用戶的眼球,讓他們會想要換新電腦,就已經達到推出 Windows 11 的目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