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自主完成 Swift 編程作品,引進機器學習靠看 YouTube

課堂上沒有的實作經驗,轉化為難得的學問。

香港學與教博覽
香港學與教博覽

編程 coding 是過去幾年在教育界的一個火熱話題,因為要把一個原先被認為是先進技術的學問,陸續引入中、小學校的課程中,到底成效如何?教材怎樣安排?一個又一個的問號跑了出來。數年過後,教材成熟了,曾經的小學生(小白鼠?)也成長得可以交出功課來了。在香港學與教博覽 2022 的活動上,小編就遇到了一個 5 年級學生以自學方式,弄出了一個結合了機器學習元素的坐姿檢測 app,負責的老師也自愧地表示開發過程也僅能從旁協助,一切還是讓學生透過網路搜尋和 YouTube 教學來自學。

來自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的小五生蔡同學,利用 Apple 的 Swift 語言來編寫一個保護視力的 app。在簡單的網址、YouTube 影片嵌入、隨機出現的是日護眼小錦囊之外,還挑戰自己來加入了檢測坐姿的功能。當中不但涉及 Swift UI 剛剛才支援的 ML 機器學習功能之外,還遇上了 Swift UI 和 UI Kit 兩套編程語言不能直接應用的困局。

對於有經驗的開發者來說,這可能是個小問題,簡單幾行指令就能解決。不過入門新手卻會因此無從入手,只能透過研究他人的編碼、YouTube、討論串來自學。花了 2 個星期的時間,總算拿出了一個能用的原型 app,對於一個小五生來說已經相當不容易。學校老師雖坦承有在旁協助,但畢竟他們也只是教師,編程經驗有限,所以角色就由本來從上而下的師生,變成伴讀書僮一樣的存在。

香港學與教博覽
香港學與教博覽

看過小學生的出色作品,到底其他人要如何現實自己寫 app 的想法呢?雖說有麝自然香,但總需要多一點助力才能讓世界看見吧。因此在大學學界也醞釀了自發的互助組織,讓有志投身 Apple 生態的開發者、學生,能夠在志同道合的群道裡獲得支援。

今年年初在香港城市大學裡正式成立的 iOS Club,首屆主席為兩獲 WWDC Scholar 認可的 Sergent 同學,他曾與海外的 iOS Club 交流,後來就在學系教授的協助下成立本地同類組織。不同於學校課程,iOS Club 更著重互相交流和幫助,不管是編程,還是把成品推廣的營銷計劃都會有涉足,是學生們正式踏進社會前的最後一個挑戰。前副主席 Austin(上圖)更是在投身社會後,繼續回去為後輩後提供意見,帶來不同角度的交流(也包括今天的訪談推廣了)。

香港學與教博覽
香港學與教博覽

到底未來的教學,是否要讓每一個人都懂得從零開始編寫出一個完整的 app?還是只教會學生基礎知識,接下來就讓他們以實作賺取經驗,自行領悟呢?相信不光是教學專家會逐步調整目標,諸如 Apple 的編程語言開發者也要讓工具變得更簡單,彼此配合之下就能讓 app 編寫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技術,而是基本技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