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美國禁令,傳華為將在上海投資晶片廠

跟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進行合作,但初期產品估計將多用於電信基礎設施。

A Huawei logo and a 5G sign are pictured at Mobile World Congress (MWC) in Shanghai, China June 28, 2019. REUTERS/Aly Song
A Huawei logo and a 5G sign are pictured at Mobile World Congress (MWC) in Shanghai, China June 28, 2019. REUTERS/Aly Song

為克服美國禁令帶來的潛在長期影響,華為似乎已經要開始採取實質性的應對措施了。早些時候金融時報從線人處獲悉,華為接下來可能會和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進行合作,一同開設全新的晶片工廠。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是由上海市政府支持組建成立,未來據稱會負責新工廠的營運。在真正能做出華為可用的晶片以前,這間工廠都會保持實驗性計畫的定位。

按照消息來源的說法,新工廠會從比較老的 45nm 製程做起,預期在 2021 年末時轉向 28nm。到那個時候,產出的晶片應該已經能滿足一般智慧型電視和 IoT 裝置的需求。在 2022 年末時,工廠預期能步入 20nm 製程,這時的產品估計已經能被運用到「大部分」5G 電信硬體上了。有了新工廠的供貨再加上華為自己的存貨,未來幾年內華為的電信硬體業務估計不至於受到太大的束縛。當然以技術來說,在 2021 年之後華為估計會落後於國際上的對手,但滿足中國國內的市場需求難度不大,再往後就要看華為追趕的速度能有多快了。

對於金融時報的報導,華為和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都選擇不予置評,其中研發中心給出的理由是話題「比較敏感」。不過就算雙方能夠達成合作的話,華為的麒麟手機晶片開發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是無法從中獲益的。想要保持在手機市場中的競爭力,華為還得盡早另謀出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