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華為提前為美國禁令做了非常充分的應戰準備

海思晶片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另外華為似乎也已經囤積了超過六到十二個月供應量的關鍵組件。

不要以為面對美國提出的「國家緊急狀態令」,華為的回應就只是以聲明「好言相勸」而已。今日凌晨,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公司(就是他們負責麒麟 Kirin 晶片的開發)的總裁何庭波向全體員工發出了一封信件,其中提到了在華為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實體名單後公司的應對舉措。按照他的說法,華為在多年前就預計到日後可能會出現「所有美國先進晶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的情況。而為了這個原本「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海思早早便開始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以便在最差的情況發生時仍能為客戶持續服務。

隨著美方禁令的出台,海思也第一時間宣佈原先「一直壓在保密櫃裡面的備胎」,一夜之間將全部轉正。而且這次的變故,也讓海思確信「不會再有另一個十年來打造備胎然後再換胎了」。所以他們未來每開發出一款新產品,將都會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China Huawei
China Huawei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不光如此,為了未雨綢繆,華為除了加大自研力度外,對一些暫時還需要藉助外力供應的組件,他們似乎也提前做好了充實庫存的準備。據日經從知情人士處得到的消息,華為可能從半年多前開始便已經開始囤積各個種類的電子元件。對於那些比較可能受到出口限制的高風險產品,其囤貨的程度可能已經超過了六到十二個月的供應量。即便是相對來說沒那麼關鍵的組件,也至少都有三個月的量。

與此同時,據稱華為從今年年初起,就一直積極在美國以外確立晶片、光學組件、相機技術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對象。原本他們的習慣是只跟行業前一到兩位的供應商簽訂協議,但今年範圍擴大到了三到四家。這樣即便在華為供貨商清單上佔到超過三十個位置的美國公司,未來因為禁令的關係無法與華為繼續交易,華為還是能保持一定的進貨彈性。

另外,雖然在華為前七十的供應商中,有大約 60% 都是來自亞洲,但這些企業可能仍會因為授權協議等因素受到美方禁令的影響。包括台積電、Sony 在內的多家大小公司,目前均已表示會關注事態發展並對合作情況進行評估。

來源: 人民日報(微博), Nik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