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ung Galaxy S9+ 評測:專心致志

放緩升級步伐,仔細雕琢才是正道。

早有預言新一代旗艦手機型號不會有明顯外觀改變的 Samsung,果然是在 MWC 2018 的舞台上端出一台乍看之下跟 Galaxy S8 系列大同小異的新世代旗艦 Galaxy S9 系列。雖然同樣是以大、小雙機配搭登場,可是這一台的 Galaxy S9+ 和 Galaxy S9 卻不再只有螢幕尺寸上的分別,而是在功能上也有些許不同。亦因為 S9+ 是在 S9 之上再加添功能和配置,所以這次的評測文章也會集中在大台的 Galaxy S9+ 之上。

硬體設計


Samsung Galaxy S9 系列幾乎都繼承前代的 Infinity Display 無邊際顯示的設計主軸,以超窄邊框和雙曲面機側的錯覺來做到無邊框的視覺效果。來到 S9+ 的 5.9 吋 18.5:9 螢幕,由於與前代同樣的把正面 Samsung 字樣都拿走了,看過去就只剩下「髮際線」和「下巴」。顯示面板沿用 QHD 解析度的 Super AMOLED 材質,在 YouTube、Netflix 等串流服務上也支援 HDR 畫質顯示。

繼去年 Samsung 推出 Bixby 語音助手之後,他們就在 Galaxy 旗艦型號上加入一顆專屬的 Bixby 按鍵。S9+ 也當然不例外,專屬的 Bixby 鍵放在左側的音量鍵下方;相對的右側放有電源鍵。Samsung 依然只有啟用和關閉 Bixby 實體鍵的選項,還沒有放出自定義按鍵的權限予使用者。也因為它還沒有支援廣東話語音辨識的關係,Bixby 在香港就變得尤其雞肋,讓這實體鍵的存在變得有點多餘的感覺。


Galaxy S9+ 的機背放有了雙相機、指紋辨識器和補光燈模組,不同於較早前的水平放置,S9 系列的機背佈局是在中央靠上的位置垂直擺放雙相機和指紋辨識器,而且是加入了隆起少許的防呆設計,這樣使用者也能單靠手指頭來摸索指紋辨識器,因而避免經常錯摸到鏡頭玻璃。因為指紋辨識器的位置變得更順手,所以 Samsung 也引入了不少大陸廠牌早已有的滑動手勢,現在只要輕輕在辨識器往下滑動就可以快速拉下通知列,彌補了長形螢幕比例不方便單手摸到頂端通知列的不足。

整體來說,雖然 S9+ 是與前代 S8+ 大同小異,但同樣具 IP68 防護能力的機身線條卻更俐落,弧度也比較輕微,有更重的陽剛氣。S9+ 的電池容量同樣保持在 3,500mAh 的大小,重量卻稍稍增加了 16g 至 189g,不過拿在手上卻一點都不覺得累贅。它當然也有支援 Qi 無線快充,不過這就要配合專用的無線快充板了。

Samsung 再一次把旗艦手機交給由 AKG 作調音,而且在 S9 系列之上的雙喇叭除了增加 40% 音量外,還支援 Dolby Atmos,音訊播放就會有更佳的臨場感覺。在手機界各廠商都陸續把 3.5mm 耳機孔除掉的今天,Samsung(和其同鄉)是少數還會保留這音訊輸出孔的品牌,各位有需要用有線耳機的朋友,記緊要珍惜啊。

軟體系統


預載於 Galaxy S9+ 的是基於 Android Oreo 而來的作業系統,功能上與 Note 8 的接近,不過這次 Bixby 的能加卻有增強不少。小編借測的香港版本 Galaxy S9+ 當然也有支援 Smart Octopus 的手機錢包功能,可以把手機當作八達通一樣使用。手機資料安全部分,同樣也是受著 Samsung Knox 的保護,使用者可以把重要檔案鎖在安全資料夾之中,而且也可以獨立雙開 Facebook、WhatsApp 和 Messenger 等社交帳戶。

智慧掃描解鎖



Samsung 的瞳孔掃描功能推出了一段時間,幸好的是沒有太多這功能被破解的新聞傳出,不過有實際使用過的朋友都可能會發現它的辨識速度並不快。為了改善這不足,Samsung 就把近年(突然再次)大熱的面孔掃描與瞳孔掃描結合一起,帶來同時應用兩種生物辨識技術的「智慧掃描解鎖」功能。

Samsung 的出發點是非常簡單,就是同時應用兩種對於環境因素需求各走極端的生物辨識技術,看哪個方式比較快能對上生物辨識資料就會把鎖打開。瞳孔掃描的原理是透過讀取瞳孔特徵而解鎖,因為這裡採用近紅外線影像技術,所以它在昏暗環境的表現會更好;相反,面孔辨識系統則是對照使用者的面孔輪廓而解鎖,所以在環境光線充足的時候才能發揮作用。

智慧掃描解鎖則是各取兩個極端的優點來補足對方的缺點,不過這樣會否讓手機的安全性減低?我們就只能交由時間來證明囉。目前能夠肯定的是,能同時應用多種不同生物特徵解鎖的 S9 系列,是最能平衡和配合到不同使用情境而解鎖的裝置,像是戴著生病口罩的時候也能透過瞳孔辨識解鎖。可惜的是,Samsung 的智慧掃描解鎖還是不能對應戴著墨鏡時的面孔,要是能解決這問題就可以勝過 Apple 的 Face ID 了...

Bixby



為了趕上人工智慧助手熱潮的 Samsung 以自家 Bixby 應戰,可惜它出師未捷,去年甫推出就因為功能性、語音支援度都不及市場上其他對手而需要砍掉重煉。來到今年的 Bixby 2.0,支援的語言有英語、韓語和新增的中文(簡體),功能也變得更為豐富多元,讓使用者會有更大的新鮮感來試用。

當中最大變化的是 Bixby Vision,這個畫面辨識功能除了前代已有的地標和紅酒辨識能力之外,這次在辨識影像後還懂得自動在 Pinterest 找到同類相片,以及趕上網購的龐大需求,會直接交出相關的購物連結,同時也借用了 Google 的實時畫面翻譯功能來進一步滲透至使用者的生活中。


小編隨意用 Bixby Vision 來辦識手邊的物件,發現它都能在 Pinterest 找到不少相似的相片;可惜的是可能香港並沒有一個像 Amazon 般的大型網購平台,所以 Samsung 就只好給出淘寶網的購物連結。雖說馬雲曾表示淘寶無假貨,只是家住香港的卻更想買到香港網店的商品,希望 Samsung 能快點跟本地的網購平台談合作。

前代已經有的 Bixby Home 當然也有繼承下來,在這負一屏的頁面裡集合了眾多服務,包括天氣、新聞、Facebook 更新、活動追蹤記錄等。說是可以在同一個版面獲得足夠的資訊,不過人工智慧的屬性呢?有趣的是它有一個「Bixby 等級」的欄目,用以計算使用者使用 Bixby 助手的「經驗值」,每當使用一次 Bixby 相關的功能之後,使用者就會獲得經驗值,就像玩遊戲打怪升等一樣。不過這是否代表當 Bixby 滿等之後就會進化成真正的 AI 呢?不見得吧。可是這卻能變相訓練使用者習慣使用 Bixby 的語音指令吧,像是「open calendar and show me my meeting」之類的。

相機


iPhone X 拍攝(左);Galaxy S9+ 拍攝(右)
iPhone X 拍攝(左);Galaxy S9+ 拍攝(右)

以 iPhone X 拍攝(左);以 Galaxy S9+ 拍攝(右)


Galaxy S9 雙機都放有了具備 Dual Pixel 高速對焦能力的 12MP OIS 廣角相機,而且更是智慧型手機市場上少數能支援可變光圈能力的相機,使用者可以按需要在 f/1.5 和 f/2.4 之間切換,更能迎合進階使用者在拍攝上的需要,帶來真正的手動模式。同時,Samsung 也善用了大光圈的優勢,以及他們在 CMOS 上獨立加入 RAM 的設計(是仿效 Sony 的做法吧),讓 Galaxy S9 系列可以在低光下會懂得以 f/1.5 大光圈模式快速連拍多張相片,最後就能合成一集低雜訊、高亮度的相片,感覺完全不像在昏暗環境拍的。與小編平日在用的 iPhone X 來比較一下,發現 S9+ 的夜景表現顯而是更好的;可是回到日間,反而 S9+ 的成像因為對度比較低,有色調偏淡的感覺,與 iPhone X 的較高飽和度成對比。


要注意的是 Samsung 這個可調式光圈,只會在 f/1.5 和 f/2.4 之間切換,並非像真正的相機般能逐格調整,不過這也算是個極大的進步了。因為在手機廠商都盲目追求更大光圈相機的時候,其實還是有些人(像是小編)會希望能以較小的光圈來拍攝成像更實在的相片,從來就沒有對能在手機上可以拍出超淺景深效果而趨之若鶩。所以現在 Samsung 提供了可調式光圈的功能,有需要的朋友就能在專業模式中,把 ISO、快門都鎖定,只有調整光圈大小配合實際拍攝需要。

雙相機的玩意,Samsung 除了現時必備的人像背景虛化之外,還有加入不同形狀的散景濾鏡效果(星星、愛心、多邊形、雪花等),增添玩味。當然,去年 Note 8 有的 Dual Capture 也有保留下來,所以大家在拍攝淺景深相片之後,還可以後來再調模糊度以及同時翻看廣角的版本啊。大家有進實拍範例的圖集裡看相片的話,就會發現有一張拍攝我們主編大大的人像相片,除了有淺景深之後,還給自動施加了更高的美顏濾鏡呢!



AR Emoji



為了抗衡 Apple 的 Animoji,各家 Android 廠商都在各出奇招。Samsung 就來讓使用者利用前置的 8MP 相機(主相機也可以),以 AR 方式創建卡通版的自己,並且會自動生成一系列 AR Emoji 動態貼紙,可以即時應用在各個通訊軟體或是社交平台上。AR Emoji 可謂是 Sony 的 AR Effect 公仔和 Apple 的 Animoji 混合得出的結晶品,它的創建需要先以相機記錄輪廓,所以使用者必須要摘下眼鏡和整理頭髮才可以,不然後就會在 AR Emoji 上有奇怪的印記;AR 角色生成之後,它同樣可以隨著使用者的面部表情來互動,而且更會有距離的分別,就像在照著一面會把面孔變得卡通化的鏡子般。

AR Emoji
AR Emoji


可是這 AR Emoji 在把使用者的樣子變卡通化時,小編是感覺它的像真度完全是因人而異,有的人可以做出一個很相似的 AR Emoji,但小編的卻感覺不太像... 無論如何,這也只是個小玩意而已,不要太認真對待就好。當然,如果怎樣都不滿意 Samsung 把你的樣子卡通化後的成果的話,他們還是有提供不同的 AR 角色來讓你過一下癮的,更妙的是他們找了迪士尼來授權提供米奇老鼠和其他大熱角色,像是《Frozen》和《The Incredibles》。

超慢動作


超慢動作錄影是 Galaxy S9 系列一個後發而至的相機功能,Samsung 雖然是晚了一年才在他們的旗艦手機裡加入 960fps 超慢動作錄影,而且其解析度也僅停留在 720p。可是在 S9+ 上要使用到這超慢動作錄影卻要比別家的更容易喔!


不同於 Sony 家的只有手動啟動這 960fps 超慢動作錄影,Samsung 聰明地加入一個自動化模式。當啟用超慢動作時,自動模式下的觀景器就會多出一個正方格,S9 就會重點偵測在這方格裡的動作,並由手機來判斷啟動 960fps 錄影的時刻。在多次的拍攝下,發現 S9 所捕捉的時機也相當準確,只要注意著移動的對像需要在方格裡就可以,同時手機會因為在切換至 960fps 而明顯裁切一部分畫面,所以持機者也需要往後遷就一下焦距。同時,一如 Sony 的超慢動作錄影,S9+ 在錄影 960fps 影片時也是需要有極好的環境光才能獲得好的效果,不然就只會有昏暗的畫面啊。



DeX Pad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能力愈大,它所要分擔來自電腦的工作也愈來愈多,其中最多人會在手機上完成的,少不了是文書處理的工作。因此 Samsung 自去年伴隨著 S8 系列推出了 DeX 底座,支援接上大螢幕、滑鼠和鍵盤,讓手機也能帶來電腦使用體驗,今年他們更是帶來新設計的 DeX Pad,省卻了滑鼠的需要,把 S9 系列的大片螢幕直接當作是觸控板來使用。

DeX Pad 的設置非常簡單,只要接上原裝變壓器和外接螢幕的 HDMI 線,基本上就可以獲得基本的原生大螢幕使用體驗,足夠影音娛樂和的用途,並有需要的話當然可以接上鍵盤來滿足文字輸入的用途。不過小編比較不滿 DeX Pad 的線材管理,因為所有線材的插口都放在長方形 DeX Pad 的短邊,而且即使把 S9+ 放在上面增加一點重量,但還是抵消不了線材的拉扯力量而擺得歪歪斜斜的,強迫症表示不舒服啊。


接上 DeX Pad 後就會詢問使用者是要當作鏡像投射還是 DeX 模式,前者就只是一般的把手機畫面投射至大螢幕上顯示,後者才是啟用原生大螢幕介面的使用體驗。進入 DeX 模式後,大螢幕上顯不的就是一個有如 Chrome OS 或是 Windows 般的電腦介面,底端是狀態列和通知列,桌面可以放置 app 捷徑。這個 DeX 模式支援多視窗顯示,換句話說,使用者可以像 PC 般的隨意開啟多個不同的 app 同時使用。不過跟 PC 不一樣的是,同一個 app 是不可以重覆啟用,即你不可以同時打開兩個 Google Chrome 的視窗。如果你是有需要打開兩個網頁併放一起(像是一邊看電郵,一邊看網頁),那就只好使用兩個不同的網頁瀏覧器囉。在得知這個限制後,其實就能很輕鬆上手使用這個有原生桌面體驗的 DeX,可以單靠一台手機和一個轉接器,就痛快地完成文書工作了。

在認真工作之後,當然就是稍作輕鬆的時候了。DeX 可以讓使用者在大螢幕上觀看影片,並且透過螢幕輸出聲音。不過能夠看什麼內容,就要看 app 有沒有支援 DeX 了。部分兼容的 app,像是 YouTube app 是可以縮放視窗大小,甚至是全螢幕播放,可是小編最常用的 Netflix 卻沒有支援,只能在一個小小的矩形裡播放。幸好大家還是可以換在網頁瀏覧器上播放,這樣大家就知道為什麼小編會測試能否同時打開兩個瀏覽器吧。


除了看影片,有的朋友可能會想在大螢幕上玩遊戲的,所以小編也獻出第一次去「吃雞」給大家,試試在 DeX 上能否打遊戲。結果發現《絕地求生》雖然能對應鍵盤的 A、W、S、D 來當作方向鍵,但射擊、伏身等按鍵還是需要用鼠標來點。禍不單行的是,DeX 上的鼠標其實有相當的遲緩,並不是真正有如 PC 般的靈敏,各位有研究這遊戲的讀者朋友,知道這遊戲有支援外接手把嗎?有的話可能也能用耶。

效能 + 續航力



香港版本的 Galaxy S9 系列雙機都是使用 Qualcomm Snapdragon 845 SoC,不過 S9+ 卻再配上更多的 6GB 和最高提供 256GB 內建儲存空間(支援 microSD 卡擴充),所以今年度的 S9 系列雙機的差異就不再只有螢幕大小,而是連硬體規格都有所不同。Galaxy S9+ 與前代的 S8+ 同樣用上 3,500mAh 的電池,續航力在 PC Mark 的測試中獲得 8 小時 57 分鐘的成績,在旗艦手機之間也算是不錯的。

Galaxy S9+
(S845 + 6GB)

Xperia XZ2
(S845 + 4GB)

LG V30+
(S835 + 4GB)

Galaxy Note 8
(S835 + 4GB)

CF-Bench (overall)

71,840

74,146

64,580

66,658

3DMark Sling Shot Extreme

4,662

4,706

2,885

3,646

Vellamo (Chrome)

8,418

8,280

4,659

6,654

PC Mark(電池使用壽命)

8 小時 57 分
(3,500mAh)

8 小時 43 分
(3,180mah)

9 小時 36 分
(3,300mAh)

9 小時 42 分
(3,300mAh)


結論



雖然在 Galaxy S9 系列推出之前 Samsung 就早早放話表示新一代的旗艦手機並不會有不大改變,不過最終端出來的雙機——尤其是小編借測的 S9+——卻是在「相似」的外觀裡給塞進愈算愈多的好玩新功能(不然也不會寫出這一大篇的評測...)。有的功能是針對市場上的需求而來,有的則是為了回應對手新功能而加入的,有的更是 Samsung 獨家的殺著。在不需要多花額外力氣到外觀設計的時候,Samsung 反倒可以專注於慢慢鑽研旗艦手機在智慧型功能上的可能性,也是再一次提醒我們這家韓國電子巨擘其實有著不遜於最頂尖歐美品牌的創造力,只是我們都被過去的醜聞和偏見所影響。

說回這台 Galaxy S9+,它做為當代的旗艦級智慧手機絕對是夠格的,甚至有可能笑到最後,成為本年度最佳手機之一。不光是頂級的硬體規格,還有是它各種不同的實用、有趣功能。可是,來到人工智慧潮流當道的今天,Samsung 自家的 Bixby 還是未盡人意,即使是這次引入了 Google 的實時翻譯功能到 Bixby Vision 之中也好,AI 的屬性感覺還是未能及得上 Google 家的,只能說它是個更強的語音辨識助手而已。想要順利生存至下一波智慧時代的話,Samsung 必須要儘快把 Bixby 訓練成真正的人工智慧助手才可以。如果省卻了換新外觀的力氣就可以加速軟、硬體功能上的改進,那樣 Samsung 就請放心專注於琢磨裡在。反正來到今天的這個手機市場,不管是看正面還是看背面都沒有明顯的品牌辨識度,那就不如保持今天的仍有一定個性的設計,多花力氣到精進人工智慧,藉此搏得大家的掌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