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為就算天變地變,Sony 手機的外觀都會萬年不變,可是來到今年的 MWC 2018 上,這家日系手機廠牌居然就帶來一款叫人耳目一新的 Xperia XZ2,好好地封住不少批評者的嘴。單看外觀,大家都會以為 Sony 終於要在這台算是第三代的 Xperia XZ2 上完成蛻變時,在細玩這台手機之後卻會發現這是個過激的反彈,變成了白白的努力過頭。
從外觀上,Sony 是完全擺脫了過去所用的 Omni-Balance 設計,徹底起用新的 Ambient Flow 語言,所以能看到 Xperia XZ2 的機身上帶有很多「圓」的元素:正面的 2.5D 曲面玻璃、鼓鼓囊囊的圓弧機背。這活像一片玉石的機身,手感是很讚的,可是放在桌上卻是別的故事。這種弧形機背的設計的手機當想要被平放使用時,只要手指輕輕用力,就會使得整台手機滑走;要是配合他們主打的新功能動態震動系統來看影片,手機就只會像跳蚤一樣彈開。所以各位有意入手 XZ2 或是相同設計語言的 XZ2 Compact,務必要多準備一個好的手機支架。
XZ2 的 5.7 吋 18:9 螢幕總算沒有被厚厚的邊框包圍著,雖然還是有一定的存在感,但比較從前也算是順眼很多。金屬中框上,就只留下音量鍵、電源鍵、USB Type-C 孔和一個小小的麥克風。要聽音樂的話,就只好使用 Type-C - 3.5mm 轉插或是無線耳機了。看來 Sony 應該要趁機會好好推廣一下支援 LDAC 的高解析度無線耳機產品才對啊。

說是邊框不厚,但機身卻要比前代 XZ1 漲了接近一半,由 7.4mm 增至最厚處達 11.1mm、重量由 156g 升至 198g!說是電池也從 2,700mAh 增加至 3,180mAh,但這樣直接對比之下,XZ2 未免是胖得太誇張。本來還想著因為指紋辨識器會從邊框拿走,手機就會隨之變更輕薄,萬萬想不到減肥不成功之餘,更出現反彈。
翻到機背,那是一種叫 Sony 粉絲新鮮,但叫老手機玩家一股既視感的佈局。從上而下垂直分佈的是補光燈、鐳射對焦系統、19MP 相機,以及放在中央位置的一個圓形指紋辨識器。先不說這帶有 HTC 和 Lumia 手機影子的設計好看與否,這兩個圓圈的擺放實在太叫人摸不著頭腦!要是這台是其他品牌的手機的話,一般人拿起它的時候,食指就會很完美地落在後置指紋辨識器上;問題就是這一台 Sony Xperia XZ2 的指紋辨識是在靠近機身中央的位置,要是以平常的方式拿起手機的話,手指所按到的就會是相機鏡頭... 所以要使用 XZ2 的話,就算害怕會失去重去讓手機往後翻也好,還是需要拿著手機稍下方的位置,才能順利按到指紋辨識器啊。

這個 Ambient Flow 的意念,原來在外觀之外,還有體現到軟體裡。在這基於 Android 8 Oreo 的系統上,Sony 把前代開始引入 Xperia Loop 視覺效果——即會在充電、解鎖、系統通知時出現的線圈特效——變成了一個能單獨開關的功能。這樣使用者就能因應自己的口味和手機主題的風格而選擇要不要這動畫;還有像是以對話機器人一樣的設定和疑難排除的 Xperia 助手,為這看似原生 Android 介面的環境加入一點活力。
在前代 Xperia XZ1 的評測中,小編當時發現 Sony 並沒有完全善用它做為首台正式預載 Android Oreo 手機的優勢,部分新功能都未能使用。來到 XZ2 上的系統,Android 8.0 Oreo 的所有功能都能夠使用,包括是通知點及快捷鍵。小編這次最欣賞的是 Sony 首次使用的「提起喚醒螢幕」的功能,雖然這並非手機首現的,但就不知道為何在這 XZ2 上顯示的黑白單色畫面,是有一種莫名的好看,可能是預設的 Xperia Loop 主題時鐘的簡單線條吧。而且,這個黑白畫面也能直接看到和滑走鎖屏通知,不需要每次都點亮螢幕來操作,感覺更是簡便。

拿走了 3.5mm 耳機孔的 Xperia XZ2,卻換入了一片尺寸更大的震動回饋器,帶來有如 PlayStation DualShock 4 手把一樣的回饋手感。這名為動態震動系統(Dynamic Vibration System)將會隨著螢幕上的畫面和聲音,讓手機有著相應的震動,更妙的是這功能可以應用在不同的影音、遊戲 app 之上。小編隨意在 YouTube 上找到一段有關日本造刀職人的示範影片(居然剛好是 Sony 的出品...),XZ2 還真的會隨著鍛煉師傅每一下的敲擊而有震動,而且其震動更能模擬打鐵的感覺。

比較奇妙的是,如果用音樂 app 聽歌時螢幕也亮著的話,這個震動功能也會啟動,但是當然是關掉比較好吧。因為承上文提及過的,XZ2 的機背是滑得有如跳蚤一樣,配合那具有力量的震動回饋,整台手機就會在桌面上「跳舞」,這樣的聽覺和視覺享受,相信並非一眾想要靜靜享受音樂的朋友所樂見的。值得稱讚的是 XZ2 的立體聲道雙喇叭有相當好的輸出表現,音量足夠日常環境使用,播放時也有更好的包圍感,適合獨樂樂地享受週末電影時光。
繼承 Xperia XZ Premium 以來的傳統,Sony 後續的旗艦機種都有搭載具有 HDR 顯示能力的螢幕。來到 Xperia XZ2 更是一片 5.7 吋 18:9 的 FHD+(1,080 x 2,160)面板,除了是順應近來更長顯示比例的潮流之外,理論上應該會帶來更浸沉的視覺效果。可是就在想著點進 Netflix 來好好享受一下以 HDR 畫質播放的《碳變》之時,居然就發現 Xperia XZ2 跟 OnePlus 5 / 5T 同樣的錯誤... 沒有支援 HD 畫質和 HDR 畫質!播放影片時就像回到 VCD 年代一樣看到起格的畫面。希望 Sony 會盡快交出合適的解決方案,不會要使用者把剛剛到手的新手機又送回原廠就好了。在這之前,小編就只好在 YouTube 找 HDR 內容來看 XZ2 的螢幕效果了,結果就是回到上面提及過的那段鍛刀影片中,在漆黑的背景之下其炎舌相當鮮明、立體,所以說在有對應的內容播放的話,Sony 所應用的黑科技還是能給予使用者出眾的使用體驗。
繼續糾纏在 XZ2 取消了 3.5mm 耳機孔後的補救措施,使用者除了可以使用轉插器來重新補回 3.5mm 插口之外,還可以善用高解析度無線耳機。因為搭載了新世代的高通 Snapdragon 845 SoC,所以 XZ2 除了支援 Sony 自家的 LDAC 無損音訊傳訊編碼之外,還可以使用有更多第三方廠商選用的 aptX HD 高解析度無線耳機。兩個藍牙音訊編碼都支援高於一般 CD 擷取的無損音訊傳輸,所以即使是對音質有追求的朋友也可以透過手機享受音樂啊。
要注意的是,雖然 Sony 自己推出的 USB Type-C 二合一轉插器能同時補回 3.5mm 和 USB Type-C 插口,不過據產品頁面的描述,這轉插器的電力輸入只有 5V 0.5A,不單沒有快充能力,即使當作一般充電用途也叫人卻步。

放在 Xperia XZ2 之上的,是經改進的 19MP Motion Eye 相機,其升級重點是在感光元件加入存取記憶體的設計,讓手機在拍攝相片和影片是更具彈性。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升級就是 XZ2 在 960fps 超慢動作錄影的解析度,由 XZ1 的 720p 的高清提升至 1080p 全高清影片,拋離了現在才有 960fps 720p 錄影的 Galaxy S9 系列。這樣就算要把超慢速影片剪輯在一般影片之中,或是直接分享到社交平台之上都再沒有違和感了。
說是在 CMOS 裡加入了記憶體,但 XZ2 還是保持一貫的 Sony 手機在拍攝的特色——快門有非常明顯的延滯感。雖然它並非整個螢幕都變黑,但是在按下快門後,和手機再一次準備好拍照的回充時間是相當突兀,不過相信這問題是能透過調整軟體而改善,只是要看 Sony 方面能不能聽到這聲音了。
可是來到不可能再有改動的硬體部分,Xperia XZ2 卻出現了一個不可原諒的缺陷。這又要回到前面對於 XZ2 機背設計的不滿,就是在垂直拿著手機的情況下打開相機,手指頭很大機會就會落入這個 25mm 廣角的相機取景範圍內。因為一般用家很少會在手機拍攝相片時注意到相片邊緣(包括小編...),所以回看作品的時候就會發現相片怎麼會有出現鬼影的呢?原來就是手指頭擋到。
這顆新的 Motion Eye 相機的確有在畫質上再花工夫,在試拍的過程中都發現成像色彩討喜,整體細節都能保留下來,只要多花點耐心就能拍出不錯的相片啊。

在 Xperia XZ1 首現,其後被人移植至 XZ Premium 之上的 3D 建立工具,當時就只能使用後置的主相機來拍攝,想要自行拍攝一個 AR 效果公仔的話,卻要找個朋友幫助,說實話,麻煩程度完勝它的趣味性。來到 XZ2 改良後的 3D 建立工具,總算可以用 5MP 的前置相機為自己掃描面孔,而且這次把掃描結果轉化成為 AR 公仔的流程也變簡單了,相信大家也會更願意試玩這個功能的。

至於製成品的優劣,小編實在說不出來 Sony 的 AR 公仔有沒有比其他家手機廠商推出的 AR 玩意好。因為 Sony 的這個是著重於真實感,把掃描對像的面孔如實地放在 AR 模型上,感覺比起 Samsung Galaxy S9 卡通化的 AR 頭像要穩當一點... 吧?起碼不會出現與真人面孔有明顯差距的落差。

Xperia XZ2 配備了高通 Snapdragon 845 SoC、6GB RAM、64GB 儲存空間、3,180mAh 內建電池,同時也因為換上了玻璃機背而獲得支援 Qi 無線充電功能。在硬體規格表的直接比較之下,XZ2 並不會遜於其他同期對手,總算是少了一個被人評批的論點。在各個效能測試工具上,都能看到 XZ2 受惠於當代最旗艦硬體而獲得高分數。到了 Sony 手機著墨最多,但小編往往都感受不到的續航力,於 PC Mark 的電池測試中獲得了 8 小時 43 分的影片播放時長,比前代 XZ1 延長了 2 個小時之多,證明 XZ2 的「增磅」並非徒勞。

就像被批評太久的孩子一樣,Sony 在今年的 Xperia XZ2 上一口氣爆發,也是回應了外界對他們手機設計上長年的指責:狠心砍掉過於習慣的 Omni-Balance,轉以 Ambient Flow 重新上路。可惜的是這種急於回應期待的後果,卻讓 XZ2 的外觀設計有如脫韁野馬一樣衝過頭,有種為變而變的感覺,也出現了很多不該出現的設計缺陷。
其實在外觀設計以外,Sony 對症下藥地改進了 3D 建立工具、超慢速影片的不足,是反映了他們是有這種逐步改善作品的匠人精神;同時在小細節上的創意,像是震動回饋系統的加入,也能看到 Sony 其實是有這種小心思的。可是要讓他們突然從新出發,原來是會如此有心無力,這裡我們是欠了索尼的一個道歉。
現今世代要打造一台旗艦級的智慧型手機,因為硬體部分都被主流標準化,所以要做到差異化是不簡單的。以機論機,XZ2 並非一台如此不堪的手機,只是在實際使用時出現了太多不該有的失誤。幸好的是 Sony 近年真正的旗艦都會排在下半年才推出,上半年的機型不妨就當作示範,讓大家期待一下「XZ2 Premium」將會如此彌補不足吧。
硬件設計
從外觀上,Sony 是完全擺脫了過去所用的 Omni-Balance 設計,徹底起用新的 Ambient Flow 語言,所以能看到 Xperia XZ2 的機身上帶有很多「圓」的元素:正面的 2.5D 曲面玻璃、鼓鼓囊囊的圓弧機背。這活像一片玉石的機身,手感是很讚的,可是放在桌上卻是別的故事。這種弧形機背的設計的手機當想要被平放使用時,只要手指輕輕用力,就會使得整台手機滑走;要是配合他們主打的新功能動態震動系統來看影片,手機就只會像跳蚤一樣彈開。所以各位有意入手 XZ2 或是相同設計語言的 XZ2 Compact,務必要多準備一個好的手機支架。
XZ2 的 5.7 吋 18:9 螢幕總算沒有被厚厚的邊框包圍著,雖然還是有一定的存在感,但比較從前也算是順眼很多。金屬中框上,就只留下音量鍵、電源鍵、USB Type-C 孔和一個小小的麥克風。要聽音樂的話,就只好使用 Type-C - 3.5mm 轉插或是無線耳機了。看來 Sony 應該要趁機會好好推廣一下支援 LDAC 的高解析度無線耳機產品才對啊。
說是邊框不厚,但機身卻要比前代 XZ1 漲了接近一半,由 7.4mm 增至最厚處達 11.1mm、重量由 156g 升至 198g!說是電池也從 2,700mAh 增加至 3,180mAh,但這樣直接對比之下,XZ2 未免是胖得太誇張。本來還想著因為指紋辨識器會從邊框拿走,手機就會隨之變更輕薄,萬萬想不到減肥不成功之餘,更出現反彈。
翻到機背,那是一種叫 Sony 粉絲新鮮,但叫老手機玩家一股既視感的佈局。從上而下垂直分佈的是補光燈、鐳射對焦系統、19MP 相機,以及放在中央位置的一個圓形指紋辨識器。先不說這帶有 HTC 和 Lumia 手機影子的設計好看與否,這兩個圓圈的擺放實在太叫人摸不著頭腦!要是這台是其他品牌的手機的話,一般人拿起它的時候,食指就會很完美地落在後置指紋辨識器上;問題就是這一台 Sony Xperia XZ2 的指紋辨識是在靠近機身中央的位置,要是以平常的方式拿起手機的話,手指所按到的就會是相機鏡頭... 所以要使用 XZ2 的話,就算害怕會失去重去讓手機往後翻也好,還是需要拿著手機稍下方的位置,才能順利按到指紋辨識器啊。
系統軟件
這個 Ambient Flow 的意念,原來在外觀之外,還有體現到軟體裡。在這基於 Android 8 Oreo 的系統上,Sony 把前代開始引入 Xperia Loop 視覺效果——即會在充電、解鎖、系統通知時出現的線圈特效——變成了一個能單獨開關的功能。這樣使用者就能因應自己的口味和手機主題的風格而選擇要不要這動畫;還有像是以對話機器人一樣的設定和疑難排除的 Xperia 助手,為這看似原生 Android 介面的環境加入一點活力。
在前代 Xperia XZ1 的評測中,小編當時發現 Sony 並沒有完全善用它做為首台正式預載 Android Oreo 手機的優勢,部分新功能都未能使用。來到 XZ2 上的系統,Android 8.0 Oreo 的所有功能都能夠使用,包括是通知點及快捷鍵。小編這次最欣賞的是 Sony 首次使用的「提起喚醒螢幕」的功能,雖然這並非手機首現的,但就不知道為何在這 XZ2 上顯示的黑白單色畫面,是有一種莫名的好看,可能是預設的 Xperia Loop 主題時鐘的簡單線條吧。而且,這個黑白畫面也能直接看到和滑走鎖屏通知,不需要每次都點亮螢幕來操作,感覺更是簡便。
影音
拿走了 3.5mm 耳機孔的 Xperia XZ2,卻換入了一片尺寸更大的震動回饋器,帶來有如 PlayStation DualShock 4 手把一樣的回饋手感。這名為動態震動系統(Dynamic Vibration System)將會隨著螢幕上的畫面和聲音,讓手機有著相應的震動,更妙的是這功能可以應用在不同的影音、遊戲 app 之上。小編隨意在 YouTube 上找到一段有關日本造刀職人的示範影片(居然剛好是 Sony 的出品...),XZ2 還真的會隨著鍛煉師傅每一下的敲擊而有震動,而且其震動更能模擬打鐵的感覺。
比較奇妙的是,如果用音樂 app 聽歌時螢幕也亮著的話,這個震動功能也會啟動,但是當然是關掉比較好吧。因為承上文提及過的,XZ2 的機背是滑得有如跳蚤一樣,配合那具有力量的震動回饋,整台手機就會在桌面上「跳舞」,這樣的聽覺和視覺享受,相信並非一眾想要靜靜享受音樂的朋友所樂見的。值得稱讚的是 XZ2 的立體聲道雙喇叭有相當好的輸出表現,音量足夠日常環境使用,播放時也有更好的包圍感,適合獨樂樂地享受週末電影時光。
繼承 Xperia XZ Premium 以來的傳統,Sony 後續的旗艦機種都有搭載具有 HDR 顯示能力的螢幕。來到 Xperia XZ2 更是一片 5.7 吋 18:9 的 FHD+(1,080 x 2,160)面板,除了是順應近來更長顯示比例的潮流之外,理論上應該會帶來更浸沉的視覺效果。可是就在想著點進 Netflix 來好好享受一下以 HDR 畫質播放的《碳變》之時,居然就發現 Xperia XZ2 跟 OnePlus 5 / 5T 同樣的錯誤... 沒有支援 HD 畫質和 HDR 畫質!播放影片時就像回到 VCD 年代一樣看到起格的畫面。希望 Sony 會盡快交出合適的解決方案,不會要使用者把剛剛到手的新手機又送回原廠就好了。在這之前,小編就只好在 YouTube 找 HDR 內容來看 XZ2 的螢幕效果了,結果就是回到上面提及過的那段鍛刀影片中,在漆黑的背景之下其炎舌相當鮮明、立體,所以說在有對應的內容播放的話,Sony 所應用的黑科技還是能給予使用者出眾的使用體驗。
繼續糾纏在 XZ2 取消了 3.5mm 耳機孔後的補救措施,使用者除了可以使用轉插器來重新補回 3.5mm 插口之外,還可以善用高解析度無線耳機。因為搭載了新世代的高通 Snapdragon 845 SoC,所以 XZ2 除了支援 Sony 自家的 LDAC 無損音訊傳訊編碼之外,還可以使用有更多第三方廠商選用的 aptX HD 高解析度無線耳機。兩個藍牙音訊編碼都支援高於一般 CD 擷取的無損音訊傳輸,所以即使是對音質有追求的朋友也可以透過手機享受音樂啊。
要注意的是,雖然 Sony 自己推出的 USB Type-C 二合一轉插器能同時補回 3.5mm 和 USB Type-C 插口,不過據產品頁面的描述,這轉插器的電力輸入只有 5V 0.5A,不單沒有快充能力,即使當作一般充電用途也叫人卻步。
相機
放在 Xperia XZ2 之上的,是經改進的 19MP Motion Eye 相機,其升級重點是在感光元件加入存取記憶體的設計,讓手機在拍攝相片和影片是更具彈性。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升級就是 XZ2 在 960fps 超慢動作錄影的解析度,由 XZ1 的 720p 的高清提升至 1080p 全高清影片,拋離了現在才有 960fps 720p 錄影的 Galaxy S9 系列。這樣就算要把超慢速影片剪輯在一般影片之中,或是直接分享到社交平台之上都再沒有違和感了。
說是在 CMOS 裡加入了記憶體,但 XZ2 還是保持一貫的 Sony 手機在拍攝的特色——快門有非常明顯的延滯感。雖然它並非整個螢幕都變黑,但是在按下快門後,和手機再一次準備好拍照的回充時間是相當突兀,不過相信這問題是能透過調整軟體而改善,只是要看 Sony 方面能不能聽到這聲音了。
可是來到不可能再有改動的硬體部分,Xperia XZ2 卻出現了一個不可原諒的缺陷。這又要回到前面對於 XZ2 機背設計的不滿,就是在垂直拿著手機的情況下打開相機,手指頭很大機會就會落入這個 25mm 廣角的相機取景範圍內。因為一般用家很少會在手機拍攝相片時注意到相片邊緣(包括小編...),所以回看作品的時候就會發現相片怎麼會有出現鬼影的呢?原來就是手指頭擋到。
這顆新的 Motion Eye 相機的確有在畫質上再花工夫,在試拍的過程中都發現成像色彩討喜,整體細節都能保留下來,只要多花點耐心就能拍出不錯的相片啊。
改良 3D 建立工具
在 Xperia XZ1 首現,其後被人移植至 XZ Premium 之上的 3D 建立工具,當時就只能使用後置的主相機來拍攝,想要自行拍攝一個 AR 效果公仔的話,卻要找個朋友幫助,說實話,麻煩程度完勝它的趣味性。來到 XZ2 改良後的 3D 建立工具,總算可以用 5MP 的前置相機為自己掃描面孔,而且這次把掃描結果轉化成為 AR 公仔的流程也變簡單了,相信大家也會更願意試玩這個功能的。
至於製成品的優劣,小編實在說不出來 Sony 的 AR 公仔有沒有比其他家手機廠商推出的 AR 玩意好。因為 Sony 的這個是著重於真實感,把掃描對像的面孔如實地放在 AR 模型上,感覺比起 Samsung Galaxy S9 卡通化的 AR 頭像要穩當一點... 吧?起碼不會出現與真人面孔有明顯差距的落差。
效能測試 + 續航力
Xperia XZ2 配備了高通 Snapdragon 845 SoC、6GB RAM、64GB 儲存空間、3,180mAh 內建電池,同時也因為換上了玻璃機背而獲得支援 Qi 無線充電功能。在硬體規格表的直接比較之下,XZ2 並不會遜於其他同期對手,總算是少了一個被人評批的論點。在各個效能測試工具上,都能看到 XZ2 受惠於當代最旗艦硬體而獲得高分數。到了 Sony 手機著墨最多,但小編往往都感受不到的續航力,於 PC Mark 的電池測試中獲得了 8 小時 43 分的影片播放時長,比前代 XZ1 延長了 2 個小時之多,證明 XZ2 的「增磅」並非徒勞。
Xperia XZ2 (S845) | LG V30+ (S835) | Xperia XZ1 (S835) |
Galaxy Note 8 (S835) |
|
---|---|---|---|---|
CF-Bench (overall) | 74,146 | 64,580 | 67,346 | 66,658 |
3DMark Sling Shot Extreme | 4,706 | 2,885 | 3,450 | 3,646 |
Vellamo (Chrome) | 8,280 | 4,659 | 7,127 | 6,654 |
PC Mark(電池使用壽命) | 8 小時 43 分 | 9 小時 36 分 | 6 小時 43 分 | 9 小時 42 分 |
結論
就像被批評太久的孩子一樣,Sony 在今年的 Xperia XZ2 上一口氣爆發,也是回應了外界對他們手機設計上長年的指責:狠心砍掉過於習慣的 Omni-Balance,轉以 Ambient Flow 重新上路。可惜的是這種急於回應期待的後果,卻讓 XZ2 的外觀設計有如脫韁野馬一樣衝過頭,有種為變而變的感覺,也出現了很多不該出現的設計缺陷。
其實在外觀設計以外,Sony 對症下藥地改進了 3D 建立工具、超慢速影片的不足,是反映了他們是有這種逐步改善作品的匠人精神;同時在小細節上的創意,像是震動回饋系統的加入,也能看到 Sony 其實是有這種小心思的。可是要讓他們突然從新出發,原來是會如此有心無力,這裡我們是欠了索尼的一個道歉。
現今世代要打造一台旗艦級的智慧型手機,因為硬體部分都被主流標準化,所以要做到差異化是不簡單的。以機論機,XZ2 並非一台如此不堪的手機,只是在實際使用時出現了太多不該有的失誤。幸好的是 Sony 近年真正的旗艦都會排在下半年才推出,上半年的機型不妨就當作示範,讓大家期待一下「XZ2 Premium」將會如此彌補不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