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 5T 評測:「無印」良品

公司成立四週年,當初的目標實現了嗎?

盡管高通今年沒有在下半年推出數字 +1 的旗艦晶片,但一加從未保證過每年都會有的 T 系產品更新,還是像許多人預期的那樣「如約」上演了。顯然在廠方看來,就算是沒有 Turbo 的處理器,為了 Taller 的螢幕也值得出一款新品。那這次的 5T,裡裡外外的變化能帶來哪些體驗上的不同?接下來就由筆者跟大家分享下心得吧。

外觀及手感


既然是 T 字頭的升級,5T 的整體外型風格會跟一加 5 相似也就算不上是什麼意外。最明顯的差別,當然是比例被拉成 18 : 9 的螢幕和被放到背後 Logo 上的圓形指紋辨識區。除此之外主相機模組比之前更凸了一點,然後機身輪廓也微微大了一圈,不過這些在日常使用時就沒有那麼容易覺察得到了。

一加 5 出來時被拿去跟 Oppo R11 對比一樣,5T 也免不了被人拿來跟 R11s 做比較。在筆者看來,某些人口中「就是變個牌子舊瓶裝新酒」的說法顯然是太過誇張、站不住腳的(哪怕是一點小變動都得新開模具來做啊)。但要說一加完完全全沒從真・友商 Oppo 的設計中獲益,恐怕很多人在看過這兩款手機之後也是不會那麼容易相信的吧?



盡管現階段有不少人都對純 18 : 9 螢幕(只是拉長,沒有一側能延伸到邊)的所謂「全面」效果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新的比例在初看之下確實能帶來更強的視覺衝擊力。基於這點,筆者認為原本在廠方計畫外的 5T 確實有其存在的價值。加上這次一加在產品配色、聯名合作上也比較用心(熔岩紅《星戰》版),在年末這個時間點上,出這麼一款看上去比一加 5 更有「新」意的產品是有利於刺激銷量的。

至於手感的部分,因為機身變化很小,所以螢幕加大帶來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7.25mm 厚、162g 重的 5T 握在手裡還是相當好拿的,哪怕是套上保護殼,感覺也依舊十分輕巧。5T 的背蓋也是像一加 5 那樣做了兩側收起弧線的處理,殼子的表面觸感舒適,平常使用時也能很好地貼合手掌。美中不足還是略微有一點滑手,「裸奔」的時候需要多注意一點防止跌落。

螢幕


單論顯示觀感,一加 5T 這塊 6.01 吋的 2,160 x 1,080 AMOLED 面板表現其實跟一加 5 頗為相似。在標準色彩模式下,它的色溫偏冷,風格豔麗,屬於一眼看過去容易討好眼睛的類型。但如果你追求顏色準確度的話,也有 sRGB 和 DCI-P3 模式可選。剩下的兩個模式中,一個是過去就有的自訂模式,用戶可以根據喜好來調整冷、暖色溫。另一個的名字叫「自適應」,開啟它之後手機會根據 RGB 感應器蒐集到的周圍環境光數據,來自動對色溫進行調節。

除此之外,5T 的面板在細緻程度上還是跟過去兩年同一個水平,屬於夠用但還稱不上很好。平時看螢幕亮度也沒什麼問題,至於調暗之後的螢幕頻閃,之前也說了筆者自己的眼睛對這方面不算敏感,但根據相機拍到的情況來看是比一加 5 有所改善。另外,夜間模式、黑白模式這些額外功能也都繼承了過來,後者在閱讀的時候還是比較實用的。

相機


跟 Oppo R11s 針對 R11 主相機的調整一樣,5T 相較一加 5 盡管仍沿用了 16MP + 20MP 的 CMOS 組合,但兩顆鏡頭都變成了 f/1.7 光圈,而且 20MP 的那部分模組起到的效果也跟之前有所不同。原先在一加 5 上是廣角 + 長焦實現光學變焦的玩法,到了 5T 上嚴格來講雙鏡沒有主次之分,16MP 和 20MP 的感光器分別負責明、暗環境下的拍攝。其中後者會將畫素「四合一」來增加拍攝時的進光量,從而達到提升夜拍亮度的目的。

在實際體驗過之後,可以說這個畫素合成的技術是的確有用的。畫面被提亮後明顯改善了照片第一眼的觀感,不過相對應的缺陷是合成畫素也帶來了細節上的損失,這就導致 20MP CMOS 拍出來的東西相對而言會沒有那麼經得起細看。所以說這次改造可謂有得有失,同樣的事情放在 R11s 上因為提升了「傻瓜」程度所以感覺還是利大於弊。而 5T 的使用者個人認為在需求上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可能的話還是希望一加明年能拿出基於光學防手震的更好方案。



回到光線理想的環境中,5T 的表現基本跟一加 5 沒什麼太大的分別。白平衡的準度還是可以讓人滿意,色彩取向豔麗,同時也有著不錯的寬容度,對焦和拍攝的速度照例非常迅速乾脆。總的來說,5T 在現有的陸產手機中拍照仍可排到第一梯隊,但跟幾家大牌的頂級旗艦相比,一加今年的進步幅度還是有點小了。

系統


在軟體的功能上,為了適應引入長條螢幕、指紋模組後置所帶來的變化,新版的氫 OS(中國大陸)和氧 OS(大陸以外)都加入了一些新的特性。首先自然是幾乎已成為新機標配的面部識別,在一加 5T 上這項功能的體驗不錯。速度夠快,昏暗環境下也基本能用,在解鎖的時候為後置指紋提供了比較好的補充(支付時還是要用比較可靠的手指才行)。

不過,目前一加在 5T 上設定的是必須先點亮螢幕手機才能開始辨識人臉的邏輯,相對來說更適合那些不想在點亮螢幕看時間時一不小心就進到系統裡面的用戶。但個人還是希望廠方可以增加一個抬腕點亮螢幕的選項(點亮鎖定螢幕,而不只是 Always-on Display),這樣像筆者這樣追求進入系統速度的人,就可以省掉先手動喚醒裝置的步驟了。畢竟,哪怕有雙擊喚醒這樣的方便手勢在,但多一個動作始終還是會讓有些人抓狂啊。


除此之外隨著螢幕被拉長,5T 也就沒法像過去的一加手機一樣,讓使用者任意選擇虛擬或是實體的按鍵方案。現在能用的,就只有螢幕內的按鍵而已。而且廠方在這方面的優化只是多加了一個下拉隱藏 Android 三鍵的選項,不知未來他們有沒有像 Oppo 或是 Vivo 那樣引入滑動手勢來取代按鍵的打算。值得一提的是,裝置背後的指紋辨識區是可以用來進行操作的(上下滑開關通知列,長按可拍照)。筆者過去就一直說這樣的「兼職」在大螢幕手機上很實用,這次能在 5T 上見到算是個意外驚喜吧。

最後,有些奇怪的是 5T 出廠預載的居然不是基於 Android 8.0 Oreo 的系統。根據之前的情況來看,這估計跟廠方不加入 Project Treble 的事有關(新發的機器預裝 Oreo 一定要 Treble,但從 Nougat 升級到 Oreo 不一定要)。個人倒是覺得,在這件事上如何取捨是一加自己的決定。如果他們真能做到 CEO 劉作虎口中比 Treble「更好」的升級方式那當然是最好,但倘若完成不好的話就要有面對用戶質疑的覺悟了。

效能及續航力


跟一加 5 一樣,同以「極速」為口號的 5T 也採用了 Snapdragon 835 加 6GB / 8GB RAM 的標準旗艦配置。在輕量化的系統中,它的遊戲、日常體驗還是只有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快」。平時各類啟動、切換操作時,筆者仍能體會到使用一加 5 時那種快到有點不真實的感覺。除此之外裝置對發熱的控制也基本不會讓人煩心,打遊戲時手指能摸到的基本還是個溫熱的狀態。



而在續航力的部分,5T 內建的 3,300mAh 電池跟一加 5 一樣,使用起來表現也是頗為相近。標準化的影片循環它可以維持 13 小時 24 分鐘,在 4G 網路下 IM、同步全開、一小時影片、一小時離線聽歌、半小時瀏覽網頁、半小時游戲之後電量剩下了 52%。手機標配的充電頭照例支援 5V 4A 的 Dash 快速充電,半小時後電量能充到 60% 左右,完全灌飽需時 1 小時 15 分鐘,時間上基本跟一加 5 保持一致。

競爭對手


上面也說了,光就手機效能論一加 5 其實跟 5T 不分伯仲。要是你對所謂的「全面屏」不感冒,或者說更喜歡前置指紋、用實體按鍵來操作的話,那麼原先官方價同樣是 HK$3,688 起(約 NT$14,000)的一加 5 實際上是個不錯的選擇,唯一問題就是官方通路已經售罄,想買得找到可靠的零售商或是二手賣家。

如果是其它品牌,對那些只看重處理器、RAM、儲存等核心規格,沒那麼在意諸如真・全面屏、無線充電、AI 加持、拍照特效等特殊賣點的消費者而言,大牌諸強沒有哪家的旗艦機能賣到 5T 這樣的價格。所以在大陸以外,看重硬體的使用者估計可以把一加的新機列為首選。而在大陸市場中,同樣的價位上小米 MIX 2 和華為的榮耀 V10 應該是 5T 的最大對手。對比這兩款,一加 5T 最大的優勢估計還是效能、拍照以及手感吧。

結語


回想當初第一代一加手機發表的時候,CEO 劉作虎告訴我們他「想把一加打造成科技界的無印良品」。在其看來 MUJI 的產品雖簡潔但做工精細,只是售價對許多地方的年輕人來說還是略有些高。而一加的目標是將無印良品那樣級別的品質以更低的價格帶給更多用戶,哪怕市場中有小米那樣素以價格戰見長的對手,劉作虎還是相信一加能靠自己獨有的風格吸引到消費者。

時至今日,一加已經走過了四個週年。期間推出的數款手機,至少在 CP 值上,確實如劉作虎所願的那樣成功樹立起了「旗艦殺手」的形象。不過在成為「科技界無印良品」的路上,一加今年出的兩款手機 5 和 5T,價格上的優勢仍在(雖然不像過去那麼大),但產品自身的風格卻讓人看到了一點迷茫。兩者身上的一加印記,跟過去相比沒那麼強烈,坊間不絕於耳的 Oppo R 系列兄弟機吐槽也印證了這一點。


不過,消費者吐槽歸吐槽,根據筆者了解到的情況,一加 5 的銷售數字倒是前所未有的好。所以歸根結底,很多人的身體錢包還是很誠實的,5T 接下來的銷量多半也依舊會延續不錯的勢頭。但就算如此,面對一加這個筆者自入行以來,唯二從誕生至今一直高度關注的中國大陸品牌之一,個人還是希望看到其未來的產品能保留更多自我的特色。對一家手機廠商來說,CP 值恰恰是最容易被取代的東西。MUJI 之所以能成為今日的 MUJI,靠的不僅僅是商品「無(品牌)印記」的概念,更關鍵的是其塑造出來的形象和生活方式能讓人「有印象」啊。

這個道理很簡單,筆者相信劉作虎也懂。但願在今年銷量不錯的基礎上,來年的一加能多放開一些手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