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V30+ 評測:叫人又愛又恨

用起來是很順手,但看著就有點別扭...

很想很想用「年度最佳」來形容 LG V30+(也就是 128GB 儲存空間版本)這一台珊珊來遲的手機,可惜它就真的差那麼的一點。還記得在發佈會上,LG 請來各電影大咖來介紹 V30+ 的新錄影功能;在等候兩個月後的動手玩,更是印象深刻。可是在相處下來之後,就會發現 V30+ 的眾多升級是用了個相當明顯的代價來換取,直叫小編不吐不快。

外觀設計


相較於前代笨重的外觀設計,V30+ 這次可謂脫胎換骨。用上更主流的玻璃背蓋和金屬中框,重量更由 V20 的 174g 大幅減至 158g,在 6 吋手機之中是數一數二的輕巧。V30+ 沿用了圓渾但線條更乾淨、俐落的機身,繼續通過軍用 MIL-STD 810G 摔落測試,以及 IP68 抗水防塵的認證,所以各位朋友都能安心使用 V30+,而不需要過份擔心手機一下子就摔壞。

一如同輩型號,V30+ 的亮面中框四邊都放有按鍵和 I/O,左方的音量鍵、右方的混合式 Nano SIM / microSD 卡槽;3.5mm 耳機孔和 USB Type-C 插口分別放在機頂和機底,而且兩邊各有一個收音麥克風,換 SIM 卡時可別插錯洞啊。

V30+ 用的是 18:9 全面屏的設計,正面更是沒有印上擺放任何多餘圖示,在壓縮邊框至極限之下,所以乍看過去整部手機就是一片只有超細邊框的一片螢幕。當然這並非達至小米 MIX 2 的那三邊「無邊框」,但都已經相當不錯。翻到機背,就會看到 LG 近年手機設計的大方向:稍稍凸出來的雙鏡頭相機、兼任電源鍵的指紋辨識器以及跟據地區版本的不同而有可以出現差異的 B&O 和 LG 圖示,幾個部分就由上至下,好好的放在手機的中軸線上。拿在手上時,V30+ 圓圓的角就抵在掌心,食指也剛好落在指紋辨識上,也不會生怕會摸到鏡頭而弄髒,非常舒服的手感。

螢幕


即使 V30+ 的手感有多好,但拿在手上使用時的第一道關卡 -- 螢幕,就已經把比天高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甚至叫小編有點不滿呢。

規格上,V30+ 用上一片 6 吋的 QHD+(1,440 x 2,880)OLED FullVision 螢幕,並在推出之前就已經獲得 YouTube 和 Netflix 等影片平台的 HDR 播放認證,加上珠玉之前,心想著 V30+ 會有著媲美 G6 那片 5.7 吋 QHD+ FullVision IPS Quantum 螢幕的質素吧。結果就是看到了一片成色有如早年 AMOLED 面板般的螢幕,過高對比、過濃調色,偏灰暗的白平衡,還有就是側望過去會變偏藍調的死症。這些種種都與近乎完美的 G6 螢幕大相逕庭,叫人不禁懷疑 LG 在面板上的能力。

幸好的是,LG 為這片自家生產的 OLED FullVision 螢幕加入了眾多自定化選項,包括是螢幕解析度、螢幕顏色,以及為 Google DayDream 而來「查看 VR 內容」,用於播放 VR 內容時「降低模糊度」或者「降低閃爍」。在一番調整之後,小編都還是沒有覺得成色有改善,心中就只能感嘆一聲:「用起來是很順手,但看著就有點別扭...」

聲效


V30+ 沿用 G6 的 ESS9218+ Quad DAC 晶片,繼續能帶來媲美專業級音樂播放器的解碼能力。這次 LG 更在軟體上加入數碼濾波和聲音預設選項到 Hi-Fi 模式,給予使用者更大的自由度來調出適合自己口味的音色。

雖說兩者都使用同樣的硬體,但不同的軟體設定也會對音色帶來影響。在使用同一對耳機來聆聽同一歌曲的情況下,交叉對比 V30+ 和 G6 的表現,在預設設定的 V30+(標準聲音預設、數字濾波器:Short)有著比較好的立體感,更豐富、具力量感的氣氛,樂器的包圍感也相當不錯。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受惠於 Quad DAC 的解碼能力,帶來足夠乾淨、寧靜的背景。

只是以上的感覺都是小編在用自己的 Polaris 圈鐵耳機試聽而得出的,要是換回隨盒附送的 B&O Play 調音耳機來聽... 評價可是會崩盤啊。音樂鬆散、人聲遠離,感覺比之前的附送的耳機要差一點。幸好的是現在愈來愈多耳機廠商都有推出為智慧型手機而調音的產品,大家不妨去試試看。再不然就善用 V30+ 支援 aptX HD 高解析度藍牙傳輸格式的優勢,買個好點的藍牙耳機也可以啊。

拍攝 / 攝錄


好了,其實 V30+ 最主打的賣點應該是其強大的錄影能力才對。規格上,V30+ 用上 16MP f/1.6 鏡頭 + 13MP f/1.9 超廣角鏡頭組成的雙相機。主相機最外層的一顆鏡片更是用了透光度更佳的玻璃鏡片,配合 f/1.6 特大光圈,理論上能彌補因為用了畫素尺寸只有 1μm 的感光元件的不足。實際使用時,V30+ 在低光環境下的確勝任有餘,拍攝時的對焦速度爽快、色調準確,高對比時的光源位置也沒有過曝,加上 OIS 的輔助,拍出相片都具有一定水準。而用上 Samsung 感光元件的 120 度超廣角相機則是支援 EIS,畫素尺寸同樣只有 1μm,雖然成色稍比標準相機差一點點,在邊緣位置會有一點點油畫化,但整體而言仍是水準之作。



落到錄影的部分,V30+ 真是一部非常好玩的機器,除了手動模式有新增收音來源的選項外,還有就是方便專業人士作後製之用的 LG-Cine Log 格式儲存、讓門外漢也能拍出具電影感的 Cine Video 模式,以及定點縮放 Point Zoom 功能。但要注意的是以上三個新功能都僅限在標準鏡頭使用,並不能用超廣角鏡啊。



因為小編也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所以也只能略述以 Log 風格拍攝的好處,就是它會錄下較偏平、鈍化的畫面,讓後製師可以有著更大的彈性去調整畫面的色彩、銳利度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另文參考。


而 Cine Video 模式則讓大家都能享受化身大師級攝影師的簡易工具,簡單來說就像是套用了相片濾鏡的錄影工具,我們可以調整影片的色彩、風格,而且再可以微調濾鏡的強度,再配合電影般的定點縮放,要自家拍攝大片也不是問題。

軟體


V30+ 預載的是客製化的 Android Nougat,預設的主頁是沒有 app drawer 的風格,但有需要的話還是可以選回其他顯示方式。大致上的功能就跟之前的 G6 相若,有個能按使用者需要而顯示資訊的 Smart Bulletin,主頁面往下拉就是應用程式搜索的頁面,可以進行 app 裡的資料深度搜索。

在預覽文章裡有談過的 floating bar,其實還真的沒有很大的用途,要不是要試用的話,我也不會啟用這功能。Floating bar 是為了彌補拿走了第二螢幕而來的功能,所以其用途同樣是擺放 app 和聯絡人的快捷鍵、音樂播放器,以及比較有用的擷圖工具。擷圖工具有四個,除了擷取整版螢幕後編輯、長螢幕擷取以及區域擷圖外,還有個新的 GIF 擷圖。這取材自對手產品上有的功能,其實也不錯,尤其是想要給對方展示一些操作時的步驟,就能應用。不過整體而言,第二螢幕在評測前代機器的時候,也沒有覺得很好用就是了,現在改成可選用的功能,反倒更好。

硬體效能 / 續航力


說起來有點意思的是,LG 的上一台旗艦機 G6 還是停留在高通 Snapdragon 821 的等級,要到這台下半年才推出的 V30 才應用到 S835。配合 4GB RAM,V30+ 在硬體效能上也不亞於其他對手。其 3,300mAh 電池的續航力也在 PC Mark 的測試中,以 80% 電量運行了 9 個半小時以上,是台相對稱職的旗艦手機。對了,V30+ 還支援 QC3.0 和 Qi 無線充電,能按需要採用不同的充電方式。嗯,小編現在都用無線充電了。

LG V30+ (S835)

Xperia XZ1
(S835)

Galaxy Note 8
(S835)

LG G6 (S821)

CF-Bench (overall)

64,580

67,346

66,658

28,274

3DMark Sling Shot Extreme

2,885

3,450

3,646

2,425

Vellamo (Chrome)

4,659

7,127

6,654

4,142

PC Mark(電池使用壽命)

9 小時 36 分

6 小時 43 分

9 小時 42 分

6 小時 49 分


競爭對手

推出在百花齊放的下半年,V30+ 的競爭對手不但多、而且各自身懷絕技。在相近定價的水平,Sony Xperia XZ1 與 V30+ 都以其拍攝能力為主要賣點,可是兩台手機其實都有明顯的分別,前者以拍攝靜態相片和超慢動作片為武器,但後者則是搭載著全面、專業的拍攝工具而來,就看大家是有著甚麼用途才能決定哪台較適合。

而當與同鄉的 Samsung Galaxy Note 8 相比,V30+ 的螢幕表現立馬被比下去,尤其是兩者都有相近的硬體規格,差的就是價格和主觀的外型設計,還有就是你比較需要 V30+ 的超廣角還是 Note 8 的 2 倍縮放了。

最後也拿 G6 出來比一下吧。說實話,兩者各有千秋,而且就像文章開首所說的,V30+ 是台以螢幕為代價而升級的 G6。要是你對於螢幕成色的表現沒有太大執著,那當然是買較新的 V30+ 了。

總結


要總結 LG V30+ 的表現,應該能用到「既愛又狠」來形容吧。V30+ 在經過兩代的摸索後,外形設計由獨具一格變成更為人接受,但硬體配置依舊強勁,配合市場上無人能及的拍攝能力,正好迎合到影片內容當道的潮流。可惜的就是其螢幕實在叫小編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即使是有著很對口味的高音質播放能力也好,差勁的顯示效果也使得 V30+ 未能在娛樂用途上叫人滿意,甚至有著影響拍攝、錄影時畫面質素的隱憂(難怪會有 Log 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