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哈佛大學從 2013 年起就一直在開發的 RoboBee 嗎?這個迷你飛行機器人在去年掌握了粘在牆上的技能,現在科學家們又幫助它再度進化,成為了上天、入水都沒有問題的「兩棲小蜜蜂」。鑒於 RoboBee 只有大約 2cm 高、不足 200mg 重,要完成降入水中、從水面起飛等動作其實遠比聽上去難度更高。那為了做到這些,來自哈佛韋斯研究所(Wyss Institute)和鮑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Joh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的科學家想出了一套新的機構,讓 RoboBee 得以在空中和水中都暢行無阻。

具體來說,研究者們首先結合理論模型和實驗數據確定了 RoboBee「翅膀」在兩種環境下的最佳搧動頻率,空中和水中分別為 220 至 300 赫茲以及 9 至 13 赫茲。接下來,他們還要解決的是機器人如何破壞水面張力的問題。在這部分科學家最終選擇了一個兩步式的系統,RoboBee 會在游向水面的過程中先將水注入浮力艙。然後艙內的電解板會把水轉化為氫氧混合氣來給機器人提供浮力,艙內還有一個點火器最後用來點燃混合氣「燃料」,這樣一來 RoboBee 就有足夠的動力從水中重新起飛了。

在有了這樣的能力以後,類似 RoboBee 的微型機器人未來將能被更多地用於遠距離搜尋、監控等用途之上。研究團隊希望「透過對重量、表面張力等方面的研究來激發未來多功能微型機器人的開發靈感」,令其能適應「更複雜的地形」並「完成各式各樣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