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 6 評測:穩守反擊

近幾年最均衡的小米手機,能幫助他們奮起直追嗎?

小米這兩年,被華為 / 榮耀、Oppo、Vivo 蠶食掉了不少市場份額,而這背後,其始終沒有成功提升品牌形象、屢次衝擊高階市場未果,應該是市佔節節下滑的主要原因。不論是頂配版的小米 Note小米 5 還是小米 Note 2,幾番嘗試都不能算真正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現如今,來到讓雷總「等了七年」、終於從人民幣 1,999「畢業」的米 6(最低價跳到了 2,499 元),已經頗有些 Underdog 相的小米,能上演逆襲的好戲嗎?

外觀、手感及作工



小米 6 的設計,可以說是將 5 系列幾款手機的優點拿出來放在一起糅合重造。它擁有小米 5 那樣經典的玻璃或玻璃 + 陶瓷前後面,而且背蓋在左右兩側的曲線外,上下邊緣也增加了弧度,進一步提升了觸感和觀感。與此同時,它也借鑑了 5s 的前臉,用上 2.5D 玻璃,彌補了當時米 5 造型上最大的遺憾。除此之外,腰圓形的指紋辨識 Home 鍵看起來也跟 5s 一樣,和米 5 的細長條相比更加好按。而且,小米這次也換掉了成熟度不夠高的超音波方案,轉用更傳統的電容式後,掃描成功率也比 5s 高了不少。最後,米 6 的不鏽鋼中框,與前後兩面間不同材質的過渡也處理得相當平滑。機身整體的線條更趨圓潤,而這一點又跟 5c 的大方向是保持一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新機是小米第一次嘗試在防水機能上做文章,雖然一上來的效果沒有 Sony、Samsung 那麼猛,但能做到「生活防潑濺」,也已經有不錯的實用性了。而個人覺得比較麻煩的變化,還是被廠方放棄的 3.5mm 耳機插孔。小米聲稱此舉是為了「給其它組件留出空間」,但因此而付出的代價究竟是大是小,就得看個人的使用習慣而定了。話說,他們這次儘管也跟其它廠家一樣隨盒附送了 USB-C 到 3.5mm 轉接線,但並沒有同場推出 USB-C 或者專門的藍牙耳機新品,據筆者的了解,相關計畫其實早就在進行,不趁熱打鐵跟手機一起出,給人的感覺還是挺奇怪的。



就作工來說,筆者拿到的這台尊享版體驗機,從上到下基本是沒什麼可挑剔的地方。但從網路上的回饋來看,似乎在供貨初期,螢幕邊緣漏光、側面接合處存在縫隙等問題還是會有,所以不急的話,可以等生產成熟一點之後再入手。最後,就 5.15 吋這個大小而言,小米 6 的 7.45mm 機身是不算厚,但玻璃版 168g / 陶瓷版 182g 的重量,實話說就有點過分了喔。

螢幕



總的來說,小米 6 的顯示效果依舊保持了自小米 5、5s、5c 以來一直都還算不錯的水準。它所使用的 5.15 吋 1080p 面板,依舊有著令人滿意的亮度、色彩表現。要說不足的話,可能會有人覺得色溫有點偏冷會需要做一些手動調節。另外一個就是 LCD 螢幕這兩年越來越多被詬病的斜紋問題,如果你跟筆者一樣對此不算敏感那到還好,容易糾結的話,那現在挑起手機來恐怕就有一定局限性囉。

廠方這次為小米 6 加入的兩項顯示新功能,個人體驗下來覺得都頗為實用。首先是那個護眼模式,沒那麼黃以後的確看起來要順眼許多,而且小米也找大陸的國家眼科專業機構做了認證,照理說應該也是能真正起到保護作用的(反正眼睛長時間看沒什麼不適就對了)。接著是在小米 5c 的 2,048 級亮度調節基礎上再度升級的 4,096 級方案,環境變化時螢幕的亮暗過渡非常自然,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米 6 還把亮度下限降低到了只有 1 尼特。其實此前魅族在 Pro 6 上也做過一樣的事情,但筆者直到最近,睡前偷偷看動畫被太太罵了兩次學乖以後,才真正體會到了這種超低亮度的價值啊...

相機



在用紅米 Pro小米 5s Plus 分別嚐試過景深記錄跟黑白 + 彩色兩種雙相機方案後,小米最終決定,在米 6 上再試一下跟 iPhone 7 Plus 一樣的廣角 + 長焦雙鏡組合。具體來說,它在 f/1.8 的廣角端選擇了一顆 12MP 的 IMX386 作為主感光元件(畫素尺寸 1.25μm),配合 f/2.6 長焦端的 S5K3M3 CMOS 一起來使用。長焦的部分,毫無意外也能實現類似 iPhone 的無損 2x 光學變焦,虛化背景的人像模式也是如今新機必備的功能了。



就具體拍攝表現來說,小米 6 較之前產品的提升更多集中在功能上,單純論畫質進步並不算特別明顯。日間拍攝時,整體的成像風格偏真實,並沒有刻意為討好眼睛把顏色弄得非常鮮豔。白平衡表現還是會有一點偏綠的情況存在,但程度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嚴重。裝置的解析力不算特別強,在某些場合下沒有辦法很好地呈現細節。此外,小米 6 的寬容度相對一般,明暗強反差的環境下比較仰仗 HDR 來救場。而到了暗光拍攝時,儘管加入了光學防手震,但米 6 的成像質素還是比不上感光元件底子太好的米 5s。整體的塗抹感略重,畫面的純淨度難言理想。



至於那顆 52mm 等效焦距長焦頭的光變表現,實用性不多說,拍出來的效果肯定比數位變焦要好。用它拍攝時,照片的色彩、白平衡跟廣角端相近,但測光結果會偏亮一些。米 6 的人像模式,也是靠長焦端來進行拍攝,它對相機與被攝目標間的距離要求較高,要多嘗試幾次才能拿捏好那個尺度。不過,就算你練熟了之後,效果最多也就是「偶爾拿出來拍拍玩玩」的水準而已。筆者上面拍的這張,老實講看起來真的很像那種電視主持人站在藍幕前合成出來的效果。當然囉,模特的著裝和後面的海盜船佈景是可能會給人一個「假」的先入為主概念,如果你這麼想的話,來來,再看看這兩張雷總自己曬出來的照片吧...

系統



最近幾款產品,MIUI 的更新幅度都比較小。在小米 6 預載的系統中,各種雖然能手動關閉但依舊見縫插針的推廣內容還在,哪怕是筆者這種一直在不停換小米新機的人,還是難免會在第一次進系統的掃除後,又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那麼一個兩個「驚喜」。比較好的地方,是小米錢包裡虛擬交通卡的功能如今已變得越發成熟,但支援 NFC-SIM 的選項先有後無,廠方這種故意限制的做法,個人覺得實在沒有必要。

另外,小米 5s 上雞肋的 3D Touch,沒被繼承下來應該也算是一件好事?話說,當初跟風 iPhone 甚至刻意要趕在 Apple 前拿出壓感功能的這些大陸廠商,時至今日,有幾家真正把它好好當一套人機互動給一直認真做下來的呢?(魅族?)

效能及續航力



作為陸產品牌中第一款搭載高通 Snapdragon 835 晶片的產品,小米 6 的效能表現,可以說完全沒有讓人失望。不論是日常操作還是大型遊戲,S835 + 6GB RAM 的組合都能應對得當。而且裝置在發熱這方面控制得也還算不錯,初期因處理器優化不完善導致的自動重開機、Wi-Fi 斷流等問題,在經過後續的軟體更新後也已經有了較明顯的改善。另外,不管是 64GB 還是 128GB 的手機,都確確實實採用了 UFS 2.1 的儲存晶片,速度令人滿意,但如果能把檔案系統從 EXT4 換成隨機讀寫更強的 F2FS 就更加好了。



話說,小米 6 這塊 3,350mAh 的電池,在 S835 那 10nm 製程的低功耗加持下,展示出了比米 5、5s 更出色的續航能力。標準化的影片循環它可以維持 13 個半小時,在 4G 下 IM、同步全開、一小時影片、一小時離線聽歌、半小時瀏覽網頁、半小時游戲的慣用日常測試後,它還能剩下 57% 的電量,成績相當優秀(所以應該會比較少面臨「耳機和行動電源到底插哪個」的難題...)。至於充電的速度,使用標配的 QC 3.0(18W)充電頭,半小時能灌入 53% 的電力,要完全充滿則需時一個半小時左右。

競爭對手



跟去年小米 5 的情況類似,現階段小米 6 的價位上還沒有同樣使用 S835 的手機(SamsungSony 的產品都要貴得多),而且在中國大陸最強高通晶片先期獨佔的紅利仍在,從這點出發,它目前確實還找不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對手。因為顏值的提升和線下門店的擴張,售價 2,499 人民幣的普通版米 6,甚至有一絲機會可能從價格相近的爆款機 Oppo R9sVivo X9 那裡爭取到一小部分用戶。而賣到 3,000 元的尊享版,可能會讓本來看中魅族 Pro 6 Plus 的人抉擇一下吧。

是說,本來 P10 是可以成為小米 6 最勢均力敵的對手的,但出了「混用門」這樣的事情,怎麼看華為的底氣都不會很足了。

結語



近兩年裡,業內常常會有人喊出「小米不行了」的論調,但在去年 MIX 橫空出世以後,這種聲音變得少了許多。靠著一款潛心開發多年的「概念機」,小米終於讓人重新審視了他們的品牌形象。而在這樣前提下做出來的新旗艦小米 6,除了不夠驚艷(但其實也抓住了主流賣點)的相機以外,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均衡且不乏亮點。哪怕是漲價了,但相對來說倒也沒聽到太多的微辭,因此筆者可以說,真正面向大眾消費市場的小米 6,在體現品牌價值這件事上應該是幫助小米取得了一些切實突破的。

當然,這一定程度上也得感謝對手華為的自亂陣腳,P10 的「混用門」簡直是給所有其它廠商都送了一個體現自己良心的機會,更何況小米的頭上還有 S835 的光環加成。同時,在對小米 6 的規劃上,官方顯然也針對從去年開始大力發展的線下渠道做了考量。不論從質感還是配色來講,這款手機應該都屬於「百聞不如一見」那一型,越開越多的小米體驗店,估計也能給米 6 的銷量帶來不少助力,如果能再簽下一位合適的代言人,那效果估計就會更好了(為何要找偉仔來代言小米 Note 2 這麼款手機...)。

總而言之,這次的小米 6 佔到了天時地利,憑藉過硬的產品力,看來也不用像過去那樣擔心人和的問題。好不容易頂過了風浪,是時候開始反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