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導,波音將與挪威公司 Norsk Titanium 合作生產 3D 列印的鈦合金飛機部件,並預期從 2018 年起,可以因此為每架 787 飛機省下 200~300 萬美金的成本。787 機型因為是較新的設計,相較於前輩們有更多的零件採用鈦合金等先進的高科技金屬,然而這也意味著它們用傳統生產工藝打造的話,費時又費工。如今改成用 3D 列印的方式,可以大幅簡化奇形怪狀零件的製作,而且工序愈少,品管也就愈容易,零件品質也能更穩定。
不過 3D 列印畢竟是新技術,在這之前航空界只有 GE 的引擎油料噴嘴採用,不過那畢竟不是支撐飛機的結構組件,在審核上也就要輕鬆許多。波音這邊則是從 2016 年初一直到 2017 年二月,花了一年的時間才和 Norsk Titanium 一起通過了美國聯邦航空署(FAA)的審查,但有了波音開的先例,表示 3D 列印金屬部件的技術已經開始被業界所接受,在未來應該會愈來愈常見才是吧!
不過 3D 列印畢竟是新技術,在這之前航空界只有 GE 的引擎油料噴嘴採用,不過那畢竟不是支撐飛機的結構組件,在審核上也就要輕鬆許多。波音這邊則是從 2016 年初一直到 2017 年二月,花了一年的時間才和 Norsk Titanium 一起通過了美國聯邦航空署(FAA)的審查,但有了波音開的先例,表示 3D 列印金屬部件的技術已經開始被業界所接受,在未來應該會愈來愈常見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