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Z、Z Play 評測:孤膽英雄

模組化的路,只剩 Motorola 在走了...

因為某些原因,我們沒能在去年 Moto ZZ Play 推出後第一時間對這兩款兄弟機進行評測。時至今日,隨著 Motorola 品牌重回台灣,以及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熱過幾年的模組化手機現如今就只剩 Moto 這一棵獨苗... 回過頭來再對 Z 和 Z Play 重新審視一番,應該還是很有必要。如果你也這麼想的話,那就隨著筆者的思路,來看看 Motorola(Lenovo)近些年最大的野心之作吧。

外觀、手感及做工





筆者對 Moto Z 系列外觀的評價,經歷了一個由低到高的過程。一開始電腦圖爆出來時,會覺得這外型是不是有點太過粗獷、誇張;然後是看到主站同事拍的照片,心想真機的樣子果然看起來和諧了不少;最終拿到產品之後,不由得佩服 Moto 在塑造質感這件事上的功底。實機的樣子,要比螢幕上看到的更加精緻,而且這個造型足夠獨特,很容易就能一下子抓住別人的眼球。

是說,照片無法傳達產品美感的情況,其實在 Moto 近幾年的手機上屢有發生,比如說(某些版本的)2014 年款 Moto X,真拿到手裡看還是挺有味道的。不過,有一個不太好的「傳統」,此番也被 Z 繼承了下來。那就是白色面板,或者說淡色系的機器,在個人眼中遠不如深色系的好看。筆者自己最欣賞黑金色版本的 Moto Z,背蓋中段的橫條紋明顯、別緻,中框和背後的金色點綴則是恰到好處,不會給人以俗氣之感。正面的黑色面板,也能掩蓋掉開孔、方形指紋區等很容易破壞一體性的元素。不像白色面板那樣,額頭、下巴上都快能組成顏文字了。



說到那個方形的指紋辨識區,最早是在 Moto G4 Plus 上出現。這次又被沿用,看來廠方是有把它做成標誌性設計的打算。但問題是,其收到的反響並不算好,外觀上的突兀前段已經提過,唯有靠黑色正臉才能拯救。而在使用上,辨識的速度是很快沒錯,但在這個位置放這麼個東西,換誰都會以為它能當作按鍵來用吧?但實際的情況卻是不能,你還是得依靠螢幕內的虛擬按鍵來操作。整個體驗就是很反直覺,真的要花挺長時間才能完全適應。

做工的部分,兩台裝置基本上沒什麼可挑剔的地方。至於手感,5.19mm 厚、136g 重的 Moto Z 拿在手裡的感覺比預想中要好,雖然跟弧線背蓋更貼合手掌的 X 系列還差得很遠,但跟前兩年一陣風似的那批超薄手機相比,握持感是要出色不少的。而更厚重一點的 Moto Z Play(6.99mm,165g),相對來說手感就比較一般,但放棄苗條的好處也是有的,那就是 3.5mm 插口能夠得以保留。在 Moto Z 上面,得靠隨機附贈的 USB Type-C 到 3.5mm 耳機孔的轉接線,才能連上常見的耳機。但這根短短的線是很容易被遺忘的,例如筆者自己,在寄還評測機的時候就把它忘在一邊了...

螢幕





Moto Z 和 Z Play 都配備了兩塊 5.5 吋的 Super AMOLED 螢幕,不同點在於前者是 Quad HD(更新 Nougat 後已經 Daydream-ready 囉)解析度,而後者只達到 1080p 而已。就顯示效果來說,兩者的色溫都偏冷,Moto Z 的程度會稍厲害一點。亮度表現基本符合對 AMOLED 面板的預期,自動調亮時有「雞血」模式,拿到戶外陽光下使用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另外,Moto 這次在色準上控制得也比較好,而且能提供不同模式供用戶選擇,應該可以滿足不同取向消費者對色彩的需要。

相機





前兩年的 Moto 旗艦在拍照這方面都有不小的進步,但到了這次的 Z 身上,卻給人一種不夠上心的感覺。不知出於什麼原因,Motorola 選擇了 IMX214 這顆已經屬於上上代的感光元件。儘管在光學防手震和 f/1.8 大光圈的加持下,它可以拍出觀感還不錯的照片,但這個「不錯」並沒有跳脫 IMX214 的標準,跟這一代普遍開始玩雙鏡、大畫素的新旗艦相比,還是存在著不小差距的。其在光照條件好的環境下,白平衡控制得不錯,缺點是拍紅色容易過豔,然後細節保留得不夠理想。而到了夜間,照片的亮度不差,但放大之後能感受到明顯的油畫感。



與此同時,Moto Z Play 的主相機倒是帶來了一些小小的驚喜。雖然官方沒有公開,但從軟體顯示的資訊中可以看到,這款手機所採用的感光元件是 16MP、畫素尺寸 1.3μm 的 Omnivision OV16860。它白天的表現,在同級別手機中堪稱上佳,白平衡基本準確,照片細節豐富,美中不足是有一點點過曝的傾向。而到了夜間,成片乍一看還挺像回事,但細看之後會發現細節丟失嚴重,缺少光學防手震的弊端還是顯現了出來。



另外,筆者手上這兩台手機都有一個嚴重的毛病,那就是對焦有很高機率都會跑偏。在拍攝樣本的過程中,真的是為此吃足了苦頭,個人懷疑是大陸版的系統在這上面沒有做好,因為同事 Ross 在用國際版手機測試哈蘇 Mod 的時候,似乎並沒有遇到這方面的困擾。

系統





其實自初代 Moto X 問世以來,Motorola 手機的軟體特色基本上沒有變化太多,總結一下就是三點:貼近原生、全時語音助理以及諸如轉手腕開相機之類的手勢操作。到了 Z 這一代,依然是繼承了這些特性,新的功能大多是受惠於原生 Android 的進化,Moto 自己的獨到之處嘛,哎... 三年半前的老本吃到現在,會不會也有點太久了啊?

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大陸版這次的系統好像是 Lenovo 拿回來自己做的。雖然就程度來說更多是集中在 UI 視覺上而已,但新版本推送的速度還不錯,今年頭上 Moto Z 就吃到了 Nougat,Z Play 好像也已在準備當中了。

效能及續航力





Moto Z 採用了一顆 1.8GHz 的 Snapdragon 820 晶片,主頻沒能衝到頂有點可惜,但個人估計這應該是為 2,600mAh 小電池考慮的結果。搭配 4GB RAM,日常的流暢度可以保證,但極限效能不是很夠力,發熱控制一般,而且溫度高的地方集中在手機底部的位置,握持避不開讓人頗為困擾。至於 Moto Z Play,S625 + 3GB RAM 的組合表現符合預期,平時操作游刃有餘,加上超強的能耗比,應該是能滿足大部分普通用戶的需求了。



續航力部分,標準化的影片循環,Z 和 Z Play 分別持續了 11 小時 5 分和 13 小時 20 分鐘。筆者慣用的三小時混合測試後,剩餘電量分別為 35% 和 58%。所以對 Moto Z 來說,行動電源的 Mod 背蓋幾乎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投資,而 Z Play 的使用者,大可放心地把錢花到其它模組上去。而在充電速度這方面,Z 和 Z Play 標配的都是 5V 3A 的充電頭,並沒有達到 Z Force 那樣最高 30W 變態快充功率。Z 半小時可灌入 44%,70 分鐘能完全充滿;而 Z Play 半小時能充 35%,從零灌到飽需時 110 分鐘。



Moto Mods



前面相機的部分已經劇透過,Mods 這部分,最受關注的哈蘇模組是由我們的相機編輯 Ross 來負責。其實他另外也有借到投影的模組,所以這一塊的體驗也是由他來分享。而筆者自己,則會談一談 Incipio 的充電 Mod 和材質背蓋。沒借到的 JBL 喇叭,則會用主站編輯的心得補上。

Hasselblad True Zoom 相機



必須說,同樣是以相機模組而言,Moto Z 的哈蘇模組的確是有在為拍照思考,對比搶先發表的 LG G5,在握把手感、快門按鈕 / 轉盤位置的就手程度、換上模組的反應速度、氙氣閃燈以及 10x 光學變焦,都使 Moto 在這塊領域上搶盡了風頭。Hasselblad True Zoom Camera 哈蘇相機模組具備 18.9MP 的 1/2.3 吋感光元件,雖然因為光圈不大的關係(f/3.5 - 6.5)造成即便在大白天拍照,好像銳利度等畫質表現也還是沒有 Moto Z 或 Moto Z Play 機身相機要好,白平衡準確度也是頗不穩定。不過一旦到了需要變焦的時候,就會覺得這玩意真是個好物啊。

HB4116
HB4116



哈蘇相機模組的防手震表現也相當不錯,基本上在望遠變焦的狀態下可以明顯感到對於穩定性的幫助(文後有影片)。此外,這次在我們的測試中最驚訝的是這個模組的近拍表現出乎意料地好,在拍攝上可以具備更多的彈性。你如果問我這個模組值不值得入手的話,個人覺得如果你手邊沒有一台專屬的相機的話,那麼入手這個模組將是個很棒的選擇。外出旅遊就多帶一片小小的模組即可滿足大部分的拍照需求,而若是遇到太低光源的話就拔下這個模組,靠 f/1.8 或者是 f/2.0 的 Moto Z 與 Moto Z Play 上的主相機撐著使用。

HB4116
HB4116


圖、近拍比較(左:哈蘇模組、右:Moto Z)



整體而言雖然模組相機與手機本身的畫質落差並不明顯(特別是在手機上面看),所以不要奢望買了一個要價才 NT$9,900 / HK$3,399 的模組,就能夠拍出單眼的實力,不過對照一般手機很難獲得的遠拍功能(坐在後排拍個簡報什麼的),這樣的產品無論是新奇度或者是實用度都還是很好的啊。更別說,哈蘇 Mods 裝上機,取代了 Moto Z / Z Play 的主相機後,一整個就讓直播之類的應用擁有了更強悍的後盾,也是個很好的優勢。


圖、100% 截圖比較。好像 Moto Z Play 表現突出些?(1400px 原圖


Hasselblad True Zoom Camera 哈蘇相機模組錄影測試
Hasselblad True Zoom Camera 哈蘇相機模組錄影測試

%Vidible-5881d4b485263144a7ddf212%
影片、哈蘇模組錄影樣本




Insta-Share 投影機


坦白講,沒用過投影機之前自己是覺得「這模組,誰要啊」。然後躺在床上把這模組一裝插電朝著天花板投影後,就覺得,天啊好想要買一組。Moto Insta-Share 投影模組的最大敵人,應該就是 Sony 的 MP-C1 了,不過比起來 Moto 的解決方案雖然需要吃到手機的電(模組上有電池,但好快就沒電了),但除了亮度稍微贏過 Sony 外,在易用程度上 Insta-Share 投影模組更是非常強大。


Insta-Share 投影模組使用起來非常簡單,上圖的右邊有著電源按鈕,左邊就是調整焦距的對焦調整鈕,模組的底部可以翹起來作為調整角度的腳架使用,然後,然後就沒了... 相對於需要在選單中做很多設定的 MP-C1,Moto 這邊的解法就是直接透過手機的陀螺儀來判別投影機面對的角度,並直接做出變形校正(當然,還是得要自己對焦)。雖說解析度方面 Sony 1,920 x 720 對上只有 480p 的 Insta-Share 投影模組,後者感覺好像弱上不少,不過認真講其實拿來看看網路影片是還 ok 的,重點還是在它真的設置起來相當便利。

儘管小編看起來好像很愛不釋手,但因為裝上 Insta-Share 後手機播放影片時畫面會固定同一個方向,小編想要卡在床頭板子上就因為剛好上下相反而作罷改採別的方式,這就有點頭大。不過印象中有應用是可以強制畫面方向的,所以真要這樣用應該也不是問題。另外亮度也會是個問題,基本上還是需要在較昏暗的環境下才可以在投射較大尺寸時看的爽快,否則就得要靠近牆面一些來取得更大的觀賞反射亮度了。

Incipio 充電背殼



筆者在前面說過,充電背殼幾乎會成為 Moto Z 使用者的標配,而這次體驗到的 Incipio,就是現有兩種選項的其中之一。它的優點是在需藉手機充電的標準版外,還會多一個無線充電的型號。同時其還支援聯名訂製,目前已經有 Tumi 和 Kate Spade 這兩牌子的版本在售。至於缺點前一句中其實已經提到,那就是標準版只有在吸附到手機背面時才能充電。這毫無疑問會影響到使用手機的自由度,畢竟兩個一定要放在一起充的話,在很多情況下,為什麼不直接給手機充電呢(手機 5V 3A 的功率還比它 5V 2.2A 的功率要高呢...)?

基於這個原因,個人會更推薦另一個選項:Mophie 的 Juice Pack。它的電池更大(3,150mAh 對 2,200mAh),本體的充電效率也更高(5V 3A),而且你可以透過 USB Type-C 單獨給 Mod 充電,這顯然就要方便許多了。

Style Shell 材質背蓋



這部分的內容,其實不多說大家也已經很熟悉了。基本上 Moto 就是在新瓶裝舊酒,玩的還是以前客製化的那一套。實木、皮革、尼龍... 過去有的現在基本也都還有,喜歡哪個,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啦。

JBL SoundBoost 喇叭



JBL 的這個喇叭模組,音量十足,內建的電源一次充電能使用差不多十個小時(本體的電用完後會用手機的電)。就音質來說,似乎會比較適合聽 Podcast 和偏向中頻、高頻的歌曲,但在這個售價上,其實也有許多不錯的藍牙喇叭可以選擇。不過,這款 Mod 背後的支架是個很實用的設計,在看片的時候它能派上不小的用場呢。

競爭對手





放到幾個月前,筆者會覺得這個部分非常好寫。市面上能玩模組化的手機,除了 Moto Z 系列就只有 LG 的 G5 和 G5 SE 了。但時至今日,南韓巨頭已經確認下一代旗艦 G6 將重回常規,不會再玩什麼拆拆換換的花活。那就意味著想體驗模組化,短時間內多半就只有 Motorola 家的手機可以選擇了。當然,如果硬要拋開這個最大賣點來談的話,Z 和 Z Play 的實力在同價位段中基本上就很難討得什麼便宜了。跟大部分旗艦相比,Z 的拍照和續航力都是短板,外觀設計則是見仁見智。而 Z Play 雖然有很大的續航優勢,但它的價格,其實都已經可以買到不少陸產旗艦了。

結語





Moto Z 系列初登場時,在模組化手機這個陣營裡面,還有 LG 的 G5、G5 SE,以及 Google 旗下大名鼎鼎的 Project Ara。但時至今日,Google 已經徹底放棄,LG 那邊至少短時間內也不會再動模組化的腦筋了。如此一來,Motorola 就變成了在這個世界裡獨自前行的孤膽英雄,你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勇氣,但同時也會擔心其未卜的前途。

是說,單純看 Z 系列體現出的產品力的話,Z Play 的超長續航,Z 的輕薄美觀,以及本文沒細寫但是集大成者的 Z Force,每一款都擁有自己獨特的賣點。在此基礎上,結合 Moto Mods 這套當今市面上最優雅、方便的模組更換方案,至少在玩機人士眼中,應該是不乏吸引力的。但是,模組化之所以迷人,其根本還是在豐富的可玩性。而在 Moto Z 發表後半年多的時間裡,廠方只更新了一款 Mophie 的電池蓋和 Incipio 的車載支架。這麼慢的推新節奏,要如何說服消費者花比平時更多的錢跳到你這個生態圈裡去?



還有一點,可能大陸讀者相對更了解的潛在風險就是,Moto 背後 Lenovo 的內鬥情況相當嚴重決策變化非常頻繁。從 Moto、Vibe 雙品牌,到 Moto、Vibe、ZUK 三駕馬車,再到 Moto 變成手機業務唯一品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 Lenovo 的策略一變再變。如果模組化這一把沒賭贏的話,誰敢保證 Z 系列就一定會有下文呢?

面對這些不確定性,用戶的購買決定搞不好便會動搖。那如何令這些問題有一個讓人放心的答案,就是 Motorola、Lenovo 接下來的課題了。另外在行銷上,什麼公開嘲諷、貶低其它廠商的奇怪路子,在新掌門人上台後最好也能改掉。私以為 Moto Z 系列現有的生態資源很適合以商務市場作為切入點,懷念當年「明」系列極強功能性的人,其實一點都不比 RAZR 的粉絲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