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技 Prodigy 系列遊戲週邊動手玩評測

年輕人的第一套遊戲週邊?

在連續出了多款高單價的遊戲鍵盤、遊戲滑鼠、遊戲耳機等周邊後,羅技終於將目光放回了入門級的遊戲週邊上,一口氣發表了一系列以「Prodigy」為名的電競新品。這包括了稍早在國外發表的 G403 滑鼠(有線/無線)、G213 鍵盤、G231 耳機、以及台灣額外加入的 G102 滑鼠。Prodigy 系列希望提供首次踏入遊戲週邊世界的玩家一個相對低價的選擇,然而和其他「高價」的產品相比,究竟它們的表現如何呢?小編這次一口氣借了(題圖由左到右) G213、G403(有線版)、G102 和 G231 回來,全部寫在一篇評測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羅技的這一系列新品究竟如何吧!

G403 Prodigy 遊戲滑鼠(有線版)




G403 其實是整個產品線中,「屬性」與其他人最不合的一個 -- 真要說的話,它應該要和 G303 和台灣沒有推出的 G Pro 歸類到一塊才對。為什麼這樣說呢?羅技主打前衛的外觀這麼久之後,最近終於回到了產品的本質,了解到了滑鼠的「形狀」和「功能」應該是要被分開看待的兩件事情。有些人的手比較大、有些人的手小、每個人握滑鼠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但對功能的須求是一樣的。羅技(和大部份的遊戲週邊廠商)過去一直以來都陷入了一個奇怪的邏輯,讓功能、位階與滑鼠的大小畫上了等號,似乎最好的滑鼠非要同時是最大、最重的滑鼠才行。在這裡羅技終於跳出了這個框框,推出了 G303、G403 和 G Pro 這三隻按鍵數一樣、感應器也一樣、僅大小做區分的產品。所以 G403 顯然在設計當初並沒有讓它當作「入門」選擇的意思在,有線版在定價上也與 G303 接近,無線版更是完全超出了一般人會認為是「入門」的範圍了。(不過和 G900 相比,說是入門好像也沒錯?)

G403 在外觀上比過去的羅技 G 系列產品要收斂很多,甚至丟到一堆類似的滑鼠出都很難挑得出來(雖然很不願意這麼說,但滿滿的 Deathadder 既視感啊...)。它左高右低,僅適合右撇子使用,但這卻是最為穩妥的設計,提供手大的人穩定、舒適的握感。有線版的 g403 重 87g,算得上是羽量級的輕巧,即便是長時間進行激烈動作的遊戲(像是射擊遊戲)也不容易疲累。如果喜歡滑鼠重一點的話,G403 在底下有個用吸鐵石吸住的小「蓋子」,推出來後可以在裡面安放一顆 10g 重的砝碼,將 G403 增重到近 100g。這是個立意非常好的功能,但恐怕對於用習慣的大型趴握鼠的人來說,這還是太輕了。如果能多幾顆砝碼,讓重量選擇的上限來到 130g 左右就更好囉!



G102 Prodigy 遊戲滑鼠




G102 Prodigy 就完全符合 Prodigy 系列的形象,是一隻以經典的 G100s 外形為基礎的中低價位遊戲滑鼠。它外型應該是和 G Pro 完全相同的,相較於 G100s 要來得寬了一點點(它的兩側向外延伸而出,再向下收入),並且多了左側的兩顆按鍵。有些意外地,它並沒有捨棄掉 G Pro 的 RGB 燈光,只是將線材由編織線改成了橡膠,並且原本最高 12,000 dpi 的 PMW3366 感應器,被換成了一顆最高 6,000 dpi 的不明感應器。對大部份的玩家來說,這點差異應該不會太大,可以說 G102 才是真正繼承了 G100s 的位置。

和 G100s / G90 相比,G102 實際握感稍微飽滿一點,兩個左側的按鍵位置相當高,不容易誤按的同時也不難按到。唯一讓小編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它的滾輪感覺不是很「清脆」,除了阻力偏大之外,兩「格」之間的距離有點短(外露的部份就有八格),用滾輪換槍的的時候,偶爾會一激動就滾了兩格過去。



G231 Prodigy 遊戲耳機




俗話說「沒壞掉的東西,就不要修理了」,這套在 G231 上或許再貼切不過了。事實上,小編研究了很久,似乎除了加上顏色、Logo 的不同外,G231 和三年前推出的 G230 唯一的分別似乎只有它的接頭 -- G230 是直接分岔的耳機 / 麥克風雙頭,而 G231 則是合併的單頭(像手機用的耳麥那樣),再附上一個一轉二的轉接頭。這並不是說 G230 有什麼不好的,只是羅技有許多 G633 / G933 上面的技術和設計(例如 RGB 燈光效果或布質的單體)可以考慮下放,但最終沒有實行有些可惜了。

正是因為和三年前的 G230 一脈相承,「Overwatch」色的 G231 在外觀上和其他 Prodigy 系列成員的低調略顯格格不入,而是保持了羅技前幾年張揚的設計。大部份的組件是以硬塑膠為材質,耳罩也是比較「堅挺」的泡棉,像小編這樣頭大的使用者可能會覺得夾頭的壓力有些偏大了。耳罩可以 90 度旋轉收平,除了更符合頭型之外,也方便攜帶,麥克風則是可以垂直向上收起消音,桿子本身有一點點的彈性,可以稍微調整與嘴巴的距離。耳機線上附有一個小線控,可以獨立調整音量及控制麥克風靜音,而插頭是麥克風與耳機共用的 3.5mm 頭設計,盒裝內也有附一個小轉接線,將耳機和麥克風分離成兩個頭,方便 PC 使用。G231 其實嚴格來說就是一組特別大號的耳麥,並沒有內建擴大器或是 USB 音效卡,所以一方面是簡單,不用安裝什麼軟體,插上就能用;但另一方面在 PC 上的音效好壞將有很大一部份取決於電腦裡音效設備,沒什麼能調整的了。

在調校上,G231 和之前評測的 G633 一樣,都非常突出中音域,在人聲的部份非常清晰,但在高音域和低音域都有所壓制。這是一組在遊戲中戰鬥正酣時可以確保與隊友間的溝通的耳機,立體聲音場也相當地廣,有助於聲音來源的定位,但用來看電影或聽音樂的話,會覺得有點「乾」,缺乏一些飽滿的感覺。羅技非常明確地知道 G231 的定位,以它的價格和用途來說,是一組相當不錯的遊戲用耳機,只是可能遊戲以外的用途就比較欠缺就是了。



G213 Prodigy 鍵盤




最後,是以 G810 / G610 遊戲鍵盤為藍本設計的入門級遊戲鍵盤「G213 Prodigy」。表面上 G213 繼承了 G810 的外觀與 RGB 燈光,但價格只有後者的一半,似乎是個非常划得來的產品,但仔細看才會發現兩者的不同來。最主要的一點,就是 G213 採用的是薄膜鍵盤的按鍵結構,而非機械式的按鍵。仔細想想,這好像是自 G910 以來,第一個非機械式的羅技遊戲鍵盤呢!薄膜式鍵盤本身不是什麼問題,如果你一直以來都是用薄膜(基本上市面上非機械式的都是薄膜了)的話,G213 手感中規中矩,沒什麼特出之處,但用機械用慣了回來就比較難適應了。由奢入儉難啊!
G213 說是有 RGB 燈光,但這裡也稍微打了點折扣。相對於前幾個產品都能對個別的按鍵做燈光設定,G213 只是後粗略地將鍵盤分成了五個垂直的「區域」,色彩設定只能對整個區域進行。「數字鍵區」和「六塊肌+方向鍵區」這兩塊做同步設定小編可以理解,但主按鍵區很粗略地分成了三塊,似乎沒有什麼意義啊?以遊戲鍵盤來說,把 WASD 另外設定才是遊戲玩家比較樂於見到的吧。分成五區後,「波浪」的色彩變化也變成是整區一起換色,在色彩的接續性上比各別按鍵發光的 G810/G910 等要差一點,自然「星光」、「按鍵點亮」這種特效也沒了。另外,中間上面的四個指示燈(Caps Lock、Num Lock、Scroll Lock 和 遊戲模式)是白色的 LED,因為不與其他按鍵做色彩連動,顯得有些突兀啊。

有趣的是,G810 沒有附腕墊,而 G213 卻自帶了一個固定式,無法拆卸的腕墊。能有個腕墊不是壞事,但在空間比較不足的桌面上可能會平白佔去不必要的空間就是了!在右上角的位置 G213 倒是有加上媒體控制按鍵,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僅有「停止」一顆按鍵做成方型的,和四週的按鍵顯得格格不入啊...?



結語



G403 繼承了羅技高階滑鼠的血統,為等待一隻低調、大尺寸、但又輕便的遊戲滑鼠的用戶提供了一個好選擇。只是雖然說是「入門」的 Prodigy 系列,它的定價依然是高了點 -- 和 G900 相比或許算得上入門,但如果和同屬一個系列的 G102 相比的話,又高了一大截了。

G102 恐怕是羅技最飽受期待的一個更新了,而在這裡羅技並沒有讓我們失望 -- 在保持了傳統的外型的同時,對按鍵、滾輪、感應器等都做了更新,還再加上了兩個左側鍵和 RGB 燈光。唯一可惜的,就是台灣並沒有引進採用 PMW3366 感應器的 G Pro,但以它的價位來說,不光是初次踏入電競領域的用戶,就算是正在用 G100s 的老玩家也能開心地升級才是。

G231 和前代的 G230 功能上差異不大,但台灣卻有一點點微妙的價差(NT$100,香港售價相同)所以購買前要考慮清楚是否真的需要耳機 / 麥克風共用的插孔。就耳機本身來說,它的調校強調人聲清晰度,而非整體的平衡性,所以不太適合當泛用型的耳機使用,但做小隊間的溝通,甚至視訊通話都是極好的。

最後是比較難以評價的 G213。和其他機械軸的遊戲鍵盤相比,它確實是便宜許多沒錯,但另一邊,又很難說出它和普通中高階的薄膜鍵盤差在哪裡,畢竟過去羅技的遊戲鍵盤是以額外的 G 鍵和上方的小螢幕出名的呢。到了 G213 上稱得上「遊戲」的元素似乎就只剩下它的 RGB 燈光而已(而且還是分區的,不是單鍵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它 NT$2,290 / HK$549 好像又不是那麼入門了?

不論如何,羅技顯然想透過 Prodigy 系列一次就把潛在的「第一次升級電競套組」客戶綁在羅技的戰車上,就這點來說,G102+G213+G231 的 Prodigy 組合應該足以讓大部份的客戶滿意,也可以省掉為不同廠牌產品裝不同軟體的麻煩。如果羅技能推出合適的套裝價販售就更好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