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 能源專訪:「目標 · 全台灣」


營運即將屆滿一週年,我們找到機會與 Gogoro 進行深入的對談,探討包括該公司能源網路的相關資訊,設計面以及這次的能源服務方面的相關話題。很開心地,針對能源的部分我們邀請到了 Gogoro 能源服務的副總經理 Alan Pan。希望能讓許多對該公司能源網路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深入了解營運已經一段時間,全球總里程數也已經正式破千萬的這個智慧城市能源網路的進展,當然還有一些大數據可以分享 -- 像是從 GoStation 換電時間的趨勢看來,其實 Monday Blue 是真的存在的啊!因為大家週一還真的早上的時候會稍晚一點點換電呢。有意思吧!那就點擊繼續閱讀看看我們的專訪整理報導吧。累積了更長時間,屬於所有車主的「大數據」

訪談的一開始,Alan 先與我們分享了一些營運至今的大數據資料,包括平均每日換電的次數有超過 2,000 次,而且大多數車主其實約 3 天就會換一次電池、換電的平均電力都還有 30% 左右。可以看出其實換電的使用習慣,還是與里程焦慮有極大的關係。畢竟,Gogoro 在大約剩下 10km 左右的續航電力時便會有明顯的限速,想必大家應該都是希望盡量避開這樣的狀況發生吧。然後還可以看到週一會早晨會比較晚換電;週五晚上會往後延的這種符合想像的有趣趨勢。

而根據官方的資料,還可以發現其實 Gogoro 車主的使用習慣的曲線大多還是與政府公佈的汽油車數據接近。不過平均一週騎乘的公里數字,Gogoro 的平均里程是相對較高的(100km vs 88km),也顯示這樣設計的電動車其實是更讓人樂於騎乘的(感覺真的很有愛呢)。


圖、Gogoro 能源服務副總經理潘璟倫(Alan Pan)



大數據讓能源利用更有效率

Gogoro 會針對行政區做服務範圍的細分,並且決定這一個區域的密度並且針對車主的數量去調整資源(大到 GoStation 的建設與增減調整站體座數,小至電池的數量調整與 GoCharger 的搭配使用)。不過 Alan 也提到了針對電池數量的調整措施,真的是分析過數據的做法,希望能達到更優化的負載平衡,可以更智慧更聰明地管理這套系統,讓能源使用效率更高也更為環保。

也因為這樣的關係,會希望車主們也能體諒也許某些站點的電池數量不一定足以應付大團體的出遊車輛。但其實大家也可以回想一下加油的使用模式,就是使用者也不見得每次加油都會加到全滿,所以先換個電,雖說不見得全滿,但其實一般狀況下也已經夠到下個換電點了(坦白講日後用 GoCharger 快充移動的時候,大家應該就會習慣可能要等充電的狀況,還有會覺得換電真的是太方便了?)。至於是否會考慮撤除使用效率較低的站點,關於這點,他們則是表示暫無這樣的打算,除了市場也才剛剛起步無法確定站點使用率低是否有別的因素,還包括了這種的舉動可能會引發車主不安的考量。


能源網路的鋪點策略

「換電」這種使用方式其實之前並不是沒有廠商嘗試過,但 Gogoro 之所以能夠在台灣發展的這麼強勢,GoStation 建設策略算是有起到不錯的推波助瀾效果 -- 根據官方的數字,Gogoro Smartscooter 總銷售數量已經破 7,000 台,這在電動車市佔率已經第一了,跟汽油車 PK 的話則是有望上看前三。Alan 表示,初期他們希望能讓換電站的建設點盡可能符合傳統汽油車的使用習慣,沒錯!就是加油站。

現階段接近 180 站的 GoStation 總數中,共有 99 站是設置在加油站周邊(超過半數)。而小編認為這樣的策略除了可以符合習慣外,一般加油站的位置通常也都會在交通樞紐的關鍵位置上,對於擴展營運區域自然是會有不錯的效果。

然而,Gogoro 的目標不僅如此。在喊出大台北都會區「一公里一站」的豪語之後,他們積極地與加油站以外的商家合作,朝著更貼近車主生活圈的方向努力。除了已經漸漸擴點的餐廳與便利商店外(後者還預告會有更多喔!),去年底更宣佈與台北捷運局合作,日前也已經被人直擊到了最近已經有許多捷運站正在施工當中,貌似約莫在五月底左右就可以看到這些 GoStation 開花結果。

圖、與家樂福合作的 GoStation 第一百站


如同小編於 SmartScooter 生活體驗中所提到的心得一樣,GoStation 可小可大的擴充特性,也讓該公司的建設彈性大上很多,即便是店面大小較吃緊的豆花店或洗車中心,都還是能夠完成建構,增加能源網路的密度 -- 今年的 CES 時,我們更是看到了可以增加更多「微型站點」的有力武器 GoCharger,更是增加了建構站點與擴展營運範圍的建設彈性。只可惜充電器的相關細節在這次專訪中官方還是表示,希望能保留到規格更為確定之後才跟大家一起宣布 GoCharger 的相關細節。這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能體諒一下,家充這種產品,真的是呼應大眾的要求才推出的產品,所以一些配套都僅在很短期的時間內才誕生,所以真的還有待最後的規劃。



自評現階段的建設進展:好還要更好

針對網路建設的自我評分方面,Alan 先是表示「我們希望好還要再更好,Gogoro 目前已經超過 175 站正在建置當中,我們可以透過大數據來分析說,到底網路還可以做做些什麼樣的調整進行優化,這個我們一直都有持續在做。全台灣的佈建我們也都依循自己的佈建計畫在前進,所以你也可能很快地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區域,再看到新的 GoStation 陸陸續續會佈建出來。」

「全台灣的佈建我們也都依循自己的佈建計畫在前進」


全台灣!小編直接追問了這個關鍵字。Alan 表示「對我們來講台灣這個市場是我們自己的 Hometown,我們的目標當然希望說可以完成整個台灣的佈建,但是時間點還是要看市場的狀況,但這的確是我們的目標。」事實上,現階段的建設進度早就已經在有點瘋狂的老闆與 Gogoro 團隊員工的操刀下,進度超前了很多很多。他們已經以非常快的時間內完成了許多里程碑(跟其他業者的比較,真的是沒錯啦!),但還是希望台灣的消費者可以體諒一下,他們也真的很想要快,但事情還是需要腳踏實地的做。


圖、GoStation 現階段全台分佈示意(截圖自熱心車友 Mowd 的地圖資訊


Alan 認為,如果以傳統加油站佈建的歷史來看,從 1949 年開始到現在來看,Gogoro 的建設速度其實是快過加油站很多倍的。「在我們最 Rush 的時候,曾經是以 1 天 1 站的速度在建設,是蓋的非常非常快的。」他還預告,從五月開始新竹的站點將會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地蹦出來。據稱新竹的 GoStation 站點總數近期應該會來到 22 站;桃園則是接近 40 站,屆時 Gogoro 現階段在各城市的換電站密度將都可以來到一定的水準。至於跨入苗栗之後,「下一站台中」的相關細節,官方就請我們拭目以待了。


智慧城市最終樣貌

Gogoro 心目中的智慧城市最終樣貌有許多面向,其中包括六種網路包括行動網路、手機通訊、大數據雲端、網路公司、IoT 物聯網、智慧電網與交通運輸網,就像 iCash 也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一樣,這些特性讓 Gogoro 具備許多面向的發展性與潛能,可以有機會發展出各種不同的應用可能。但重點還是在如何去連結這些網絡,而這就是 Gogoro 希望扮演的角色。而這種先進且已經正式營運證實可行的做法,自然也吸引了許多先進的城市願意找他們合作,阿姆斯特丹就是一個例子,他們很希望藉此讓汽油車的數量減少,讓城市更為環保,而 Gogoro 所提供的這種在世界大城市都可以快複製的解決方案自然十分吸引人。

智慧城市下一階段的關鍵,是一定數量的電池壽命降到低於一定程度之時才會觸發。Alan 提到營運接近一年後,其實電池壽命下降的速度真的很緩慢,而現階段電池的狀況其實都非常好(除了被敲到損壞的那種),所以暫時沒有下一步的具體時間點可以分享。是說,之所以電池能夠這麼「勇」,一方面是 Panasonic 的電池的確在品質與安全上的表現都很好,而特別被 Panasonic 選為在電動機車的合作夥伴的 Gogoro 的充放電管理能力,自然也是被看重的主要原因。所以希望消費者可以對這樣的合作抱持很高的信心,沒必要再回到買斷電池的使用方式,將電池的管理交給 Gogoro,他們有自信能夠維持電池良好壽命與品質。



海外營運擴點計畫

手上握有展售 / 維修中心、GoStation 再加上新的成員 GoCharger。Gogoro 海外擴點可以用的武器(彈性)多了不少。Alan 表示他們擴點的基本策略其實會遵循當初 GoCharger 發表時所提到,類似母雞帶小雞的模式,依據不同城市地區來互相搭配。推廣方面,他認為台灣初期的 Pilot 城市新探計畫應該是可以依循的模式。由此看來,在台灣開疆辟土的試營運經驗,應該是真的對 Gogoro 有不錯的幫助吧。至於有沒有不同國家城市間進行的串聯活動,這方面的細節他們還是希望能夠賣個關子(眨眼)。


為了環境,始終不排除與三方廠商配合的可能

Gogoro 的首次大軟硬體更新,對維修體系有著相當大的考驗與負擔。我們詢問了官方是否有因此打算調整維修點的擴點策略。對此,Alan 表示維修中心是他們策略中的極重要一環,未來除了積極建設之外,未來也不排除與夥伴合作,並且有考慮將維修外包給其他對提供 Gogoro 車輛維修保養有興趣的廠商。

就改變世界環境的這個目標而言,大家都是合作夥伴


除此之外,目前儼然已經成為在各城市節點擁有純淨電網建設優勢的 Gogoro,未來是否願意將這份資源拿來與其他電動車業者合作的這個部分。官方表示,他們一點都不排斥與傳統廠商分享使用這個平台,並且不把他們視為競爭者來看待。認為就改變世界環境的這個目標而言,大家都是合作夥伴,衷心希望能有更多人來參與,讓更多人有機會用到相對環保與節能的電動車產品。至於是否願意從電源端把建設與他廠共享(像是提供 Tesla 的充電座電力),官方表示這樣的合作模式可能還有待商談。



出乎意料?台灣人還滿適應月租費的收費模式的

與電信公司很像的月租付費方式,在交通工具特別是兩輪車中算是相當特別的,原本個人預設消費者應該比較難適應。不過也許是訂車時說明的夠明白的關係,就官方的說法是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沒有什麼不能適應的狀況 -- 其實小編自己也是這種感覺,就當成是新型態的交通工具吧?而會有這樣的付費方式,當初是希望能夠盡可能地簡化在換電站前的操作步驟,解除交易的麻煩不需要 刷卡結帳或者是按按鈕,也造就了這個 6 秒鐘即可完成換電的 GoStation 換電站系統。

至於是否會有小編提到的「高用量方案」,關於這點 Gogoro 除了現階段已經再推出更高基本里程數的「自在 599」方案外,Alan 也表示他們一直都有持續地在參考數據來進行規劃中。小編也好奇當初到底這個月租是怎麼被訂出來的。關於這點,他們表示曾經有參考過北部地區的公開交通數據,考量每週騎乘的里程數、範圍等,未來也會在蒐集到更多數據之後考慮調整。


更延伸的智慧城市應用可能


最後,我們詢問了 Gogoro 這套能源網路系統的進階使用可能,像是有沒有可能在緊急災難來臨時,將電池或者是 GoStation 的電力反過來放電,做為供電照明、維生器材等救生用途。Alan 表示「Gogoro 的確可視為能源載具,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去使用這些能源,我覺得這都可以再規劃與應用... 我們有很多發展的可能性。對於 Gogoro 而言,在不同的時間點我們可以發展出很多不同的經營模式,這不見得單純是針對買我們車的人,也可能是社會大眾或政府單位... 技術上而言是很容易克服的。」

結論

做為這一次專訪系列的首發之作(沒錯,還會有另一篇),坦白講小編還滿驚訝即將踏進國際的 Gogoro,居然會有繼續在台灣持續紮根到涵蓋全台這樣的目標,雖說具體的時間表示並沒有對我們提到,不過當初單是決定跨出大台北的發佈就已經令人感受到,該公司的確是對台灣這個「主場」有著相當的感情,並且真的是很願意投入更多資源來實現他們讓地球更好的目標。

而回到技術面的部分,這套創新的 Gogoro 能源網絡,它的應用可能目前看來也是令人感到非常期待 -- 最棒的是,Gogoro 並不排除各種合作方式!雖說從設置換電站的策略看來,該公司的確還是秉持著自己的步伐,所以貌似真的要跟別人合作出個什麼,也許還有得磨。不過單就這樣的未來性而言,現今的科技公司也沒幾間能夠像他們那麼讓人期待他們的新產品或新想法,各種方面(產業、教育、替代能源等)都不失為一個可以刺激各種想像的有趣團隊,至於他們的下一步會是什麼?就請期待他們的出招吧。

對了,剛剛也提到了本篇是專訪系列的首篇,另一篇我們將會注重在 Gogoro 的設計部份 -- 但其實也聊了不少其他的故事 XD。就姑且讓小編也賣個關子(其實是還在拖稿),再等等另一篇專訪的內容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