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360 Sport 評測:保守的領跑者


至今為止,Motorola 前後共推出了兩代Moto 360 手錶。在其身上,你更多能看到的是「典雅」二字,相對而言大多數可穿戴裝置注重的健身屬性,倒是一直都沒有被很好地體現。直到去年末,更「術業有專攻」的 Moto 360 Sport 才終於登台亮相。它是 Android Wear 時代 Moto 在運動錶領域的首度嘗試,所以在發表伊始,便吸引了不少人好奇的目光。

那麼,這款 299 美元 / 2,388 人民幣的產品,Sport 的部分是否足以撐起比 Moto 360 更貴的售價?筆者體驗了一段時間後的心得,大家不妨來聽聽看吧。

外觀及螢幕


作為 Moto 360(2015)的改款,在 Sport 身上,你是可以找到一些設計上的相通之處的。就尺寸來說,錶身直徑 45mm,厚度 11.5mm 的它更偏向大號的 360,但 1.37 吋的螢幕卻是跟錶徑 42mm 的小號一樣。而在細節方面,兩者的錶冠都被放在了右側斜 45 度角(不過表面的花紋不同),錶身另一邊同直徑上對應的位置是麥克風,然後錶扣的造型也沒有變化。最明顯的不同,在於 Sport 去掉了這代 360 上頗受好評的錶耳,其一體化的矽膠錶帶可說是「箍」在錶身之上。這種在運動錶上很常見的做法,好處是能讓手錶底下的手腕皮膚有更多的透氣空間,不用緊貼著悶汗。但代價當然也有,360 豐富的客製選項,到了 Sport 這就沒法繼承。黑、白、橙三種配色都是買定離手,至少用正規方法,日後是沒什麼 DIY 空間的。


不過 Sport 所用的矽膠錶帶,無論是品相還是觸感都能令人滿意。只是在日常配戴時,它比較容易黏到衣服上的毛灰,像筆者體驗的白色款就尤為明顯,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拿到水下沖淨(比擦省事嘛)。說到這個,Sport 跟普通版的 360 一樣,防塵防水等級也是 IP67。Moto 沒在這方面專門加強,個人是覺得有點意外。所以只好在用的時候,提醒自己別太肆無忌憚囉。



顯示的部分,Moto 此番在這塊解析度 360 x 325 的「混合」螢幕上,使用了名為 AnyLight 的特別技術。在室內時,LCD 面板的表現已經能做到不亞於其它 Android Wear 產品,而到了室外以後,AnyLight 的優勢就更加能凸顯出來。它對外部光線的反射,的確保證了很出色的螢幕清晰度。新款 360 原來在太陽底下的可讀性已經不差,但對比之下,還是可以感受到兩者之間的差距。

不過有些遺憾的是,亮度的自動調節功能依舊不夠迅速。再來就是底部黑條,可能還是會成為某些強迫症患者的購買障礙。最後,個人不太喜歡的一點是,螢幕周圍的圓形錶框,外圈表面使用了條紋。雖然說它增加了一些視覺層次感,但美觀效果不算明顯,跟給滑觸手感上帶來的斷裂感相比,私以為是有點得不償失的。

Android Wear 及健身記錄


之前在評測 Moto 360(2015)的時候,橫亙在大陸版 Android Wear 前面的那道「山河」,真是讓筆者在使用時傷透了腦筋。現在差不多半年過去,情況已經有所轉變,但無奈大陸內外的兩套系統依舊不能互通,所以沒法體驗到的國際版系統,仍舊需要結合主站同事的感受來講。

其實拋開運動部分的特性先不論,單就系統功能來說,Sport 的軟體用起來跟其它 Android Wear 手錶是沒什麼不同的。而且跟過去的版本相比,可見的變化也不是很多,相對新一點的 Wi-Fi 支援、手腕手勢、emoji 繪製等等,實話說都不能算是重大的更新。當然,前面提到的這些都只在國際版的系統裡有,大陸版都是直接閹割,也不知是出於哪方面的考慮。



如果你有印象的話,應該記得筆者在 360 的文章中,有提過大陸版手錶對不同版本 Android Wear 應用會區別對待。而這次在 Sport 身上,Moto / Lenovo 乾脆就直接禁止大陸版裝置連接國際版的軟體,「Android Wear 中國版」已經成了唯一選擇。不過往好的方面看,至少它如今補齊了語音功能上的殘缺,用來替代 Google Now 的「出門問問」,不管是文字輸入還是聽辨指令都已能正常工作。而這也連帶到地圖、資訊類服務都被一併激活,加上不再有問題的通知推送、錶盤更換,和後來的 WeChat 支付做錦上添花。現今大陸版 Android Wear 的完整性,比之過去已經好很多了。

只是,具體到 Sport 上的運動相關功能,廠方卻又一次犯了幾乎跟上回一樣的錯誤。儘管數據可視化的運動錶盤、Moto Body、Moto Body Running 在兩版系統內使用起來並沒有差異,但手機端配套的 Moto Body 卻還是分出了國際版和大陸版。後者不支援對第三方運動平台(如 Google Fit、Fitbit、Runkeeper 等)的數據分享,而且匪夷所思的是,應用內居然還不會顯示跑步經過的路線圖。要知道,Sport 可是一款以 GPS 功能為主要賣點的產品,堂堂官方應用直接對此棄之不顧,廠方的決定,實在是讓人有點難以理解。要說國際版的 Google Maps 可能是沒法整合,但手錶預載的「搜狗地圖」已經可以正常運行,為何不把它也做到手機應用裡去呢?



所幸後來,筆者自己去 Lenovo 開設的大陸版 Android Wear 應用專區裡找來了「點點運動」這款第三方服務。其功能雖然簡陋一點(不能像原廠應用那樣在跑步時顯示速度、距離、心率等即時資訊),不過至少可以把 GPS 利用起來,而且還有騎行、登山等原生應用不具備的運動模式。但毫無疑問,這種沒必要的捨近求遠是本可以避免的,希望廠方能儘快更新軟體,得讓用戶看到更多的誠意才行啊。

至於跟 iPhone 間的連線,就算是大陸版的 Android Wear 現在也可以實現了。只不過,無論是哪版系統,能用的功能其實都非常有限。再加上 Moto Body 沒有 iOS 版本,它裡面的運動數據又無法共享給 Apple 的 Health 平台,少了這部分的支撐,用 Sport 的意義就不是很大了。

硬體及續航力


Moto 360 Sport 採用了跟 Moto 360(2015)同樣的核心硬體,Snapdragon 400 處理器 + 512MB RAM 的組合,使用起來體驗其實也幾無二致。日常操作的流暢度基本都沒有太大問題,只是在連續點入錶盤各部分查看不同身體數據時,切換過程會有點慢,偶爾會考驗一下你的耐心。

至於續航力的部分,Sport 的個頭雖然偏大號,但內建電池大小卻跟 42mm 版本的 360 一樣都是 300mAh,0 到 100% 充滿需要近兩個小時。只拿它當普通智慧錶來戴,保持螢幕開啟(即看的時候顯示彩色,放下手腕顯示黑白),IM、郵件通知頻率不低的前提下,正常過完一天能餘下超過 30% 的電量。但若是再算上運動時間,開啟 GPS 在外面跑個一小時左右的話,日間就必須抽空為 Sport 補充電能,否則它怕是不會有足夠的「精力」陪你撐到最後的(更別說有人會往 4GB 儲存裡傳歌帶著聽了)。

競爭對手


在 Android Wear 陣營中,跟 Moto 360 Sport 同樣定位的手錶其實寥寥無幾,真要說威脅最大的,可能還要算是同樣內建了 GPS 功能的 Sony SmartWatch 3。相較之下,Moto 的產品外觀更漂亮,顯示效果更好,而對手則在續航時長及錶帶更換上更有優勢,同時價格也會來得更低一點(現在買可能都要便宜一半了)。

除此之外,Apple Watch Sport 的競爭力自不必說,Samsung 家的 Gear S2 因為造型好看,其實也有著不小的吸引力。但兩者都缺少 GPS 這一關鍵的運動功能(4G 版 Gear S2 是有,但沒在幾個地方賣啊),至於其它,就是生態圈的選擇了。當然囉,上面所說的這些追求專業性的使用者估計都不會考慮,要說這些人的真愛,那還得是 Garmin 啊。

結語


實際上論做智慧運動錶的資歷,Motorola 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上一回嘗試的 MOTOACTV,儘管最終的市場反響平平,但在許多科技迷的心裡,仍是一款相當經典的作品。而到了這次的 Moto 360 Sport,給筆者的感覺卻頗為複雜。這主要是因為,產品的最終定位並不像名字那般明確,多少有一絲常規、運動錶兩不靠的味道。

以普通手錶的角度出發,它的外觀場合限制要來得比 Moto 360 更多;但要是將其當作純運動錶來看,相關功能又顯得有點不夠全面、到位。尤其是續航力,一次充電不能保證撐過一天(算上運動的時間),這在日常使用中會讓人相當頭疼。考慮到這些因素,Sport 的受眾範圍就會被劃割得很小。而在 Android Wear 陣營目前幾乎沒什麼同類敵手的大環境下,Moto 這次只選擇在現有產品上小修小改的保守路線,個人覺得是有一點可惜的。或許 Moto 360 Sport 已經是當下同平台上運動錶的最佳選擇,但那可能,更多是因為同行的襯托吧...

相關報導: Enga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