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isan T2 預覽:一款由企業家羅永浩為你帶來的手機


一年半前,非常不 Android 的 Android 機 Smartisan T1 橫空出世,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大陸科技圈討論的熱點。而在其誕生至今的這些日子裡,既有過產能不足的低谷,也有過登頂 iF 金獎的輝煌,但期間始終繞不開的還是它背後的那個男人羅永浩。即便在他宣佈不再「發聲」以後,只要是跟 T1 有關的消息,這個名字依舊會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

時至今日,後繼者 T2 終於正式登場。而如 T1 明顯帶有老羅的印記一樣,從這款(初始價降到 2,499 人民幣的)新品的身上,你也能感受到其創造者在手機行業摸爬滾打了近四年以後所發生的那些改變。

在真正見到 T2 之前,其過於「簡陋」的包裝首先讓筆者吃了一驚。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過去 T1 的開箱過程,會給人一種在迎接工藝品的感覺。而 T2 的盒裝風格走的是跟堅果一樣的路線,相較之下,不管是儀式感還是精緻程度都差了不少。誠然,對廠方來說這樣的調整能節省許多成本,從而達到降價吸引更多買家的目的,但 T 系列本來的初期定位是不怕曲高和寡,想好要賺小眾的錢,如今去掉了那些大眾眼裡很「虛」的東西,在銷量面前,可見錘子最終還是做出了一些妥協目標取向的轉變。


手機本身則仍繼承了上代的設計語言,T2 依舊是類似 iPhone 4 / 4s 那樣的三明治結構,只不過這次不光是背蓋,連前面的 5 吋 1080p 螢幕也用上了 2.5D 玻璃,滑觸的時候能提供更好的手感。而且,儘管 T2 也是雙面玻璃,但裝置整體的重量卻減到了 146g,T1 為人詬病的過重問題總算是得到了解決。至於中框,則是這次 T2 最大的變化所在,首先其材質由原來的玻璃纖維變成了金屬,表面經過噴砂處理,不論是光澤還是觸感都相當出色。此外,這個中框從頭到腳都沒有斷點,整體性很強,不像市面上許多其它金屬手機那樣,側面看過去中框會被天線條割得四分五裂。

不過,中框本身雖然是很美觀沒錯,但加上前面板之後乍看之下還是有點顯厚,恍惚間又給人以堅果那種「自帶 bumper」的感覺。關於這點,可能是看慣了 T1 玻璃直接延展到邊緣的筆者有點敏感,但不管怎麼說,可以確定的是 T2 肯定不會再像上代那樣脆弱,玻璃的邊邊角角現在都被保護到,摔碎的機率應該會降低不少(儘管背面依然很滑就是了...)。



實際上,錘子這次在中框上做的文章還不止這些。之前我們在看到工信部「爆料」時,有關右側 +/- 鍵集成了卡托(Nano SIM)的猜測,最終果然也成為了現實。不過,這種設計並非錘子首創,Moto 其實已經在部分 Droid 機種上用了很久(話說錘子的確有很多前 Moto 工程師)。但不管怎麼說,它在 T2 上的實現效果還算令人滿意,耐用性有待考量,但至少按鍵的手感是非常不錯的。


說到按鍵,原本在 T1 上為了跟耳機孔對稱,做成小圓圈造型並不是很好按的電源鍵此番直接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方案,是將開關功能加入到 Home 鍵中(三顆實體按鍵造型、手感都跟 T1 沒有分別)。所以說,現在要關機的話,按住 Home 鍵,你會在約 1 秒之後先看到螢幕熄滅、裝置鎖定,然後再過 2 秒,螢幕會重新亮起,並顯示關機、重開機的選項。就操作邏輯來說會比單純的電源鍵來得稍複雜一些,但考慮到手勢簡單,而且使用頻率不會很高,應該不會對日常使用造成什麼影響(當然,強迫症看到少了些對稱元素或許會有些難受...)。


T2 在外觀上的變化基本就是這些,而內部的系統,筆者手上的這台已經升級到了最新的 Smartisan OS 2.5。它最大的不同,在於將 Android 版本提上了 5.1.1。功能上較為明顯的變化,一個是出國時可以不用更換 SIM 卡就直接購買的漫遊服務,另一個則是類似華為「親情關懷」那樣的遠端協助操作功能,方便用戶為同樣使用 Smartisan 系統的長輩解決使用中遇到的問題。至於今天發表會上公開的「錘子閱讀」和「錘子駕駛」,目前還是以獨立應用的形式存在,尚未被整合入系統。

T2 所採用的 Snapdragon 808 + 3GB RAM 組合,至少在初步體驗的過程中,運行、開啟應用都十分流暢、穩定。而 13MP 的主相機,雖然有光學防手震這樣的改進,但可能因為裝置還是工程機的關係,成像水準暫時還沒讓人有很驚喜的感覺。當然囉,最終表現如何,還是要等測過之後才能見分曉。值得一提的是,錘子這次並沒有「跟風」轉用最新的 USB Type-C 連接埠,而且 T2 的電池只有 2,670mAh 且不支援快充(充電頭是 5V 1.5A),續航力方面可能會讓人有點擔心。



總的來說,Smartisan T2 跟 T1 相比,給人的第一印象更像是一次求穩的升級。設計跟規格的更新幅度都不算大,但在一些前代沒有做好的細節上(比如說重量、防摔、價格等),都出現了一些用戶應該會樂於見到的變化。只是,在經歷了風風雨雨後,老羅 / 錘子似乎已經放下了一些 T1 時期的堅持(比如說包裝、極致對稱、價格等)。在市場面前,先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所謂成熟,或許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