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360(2015)評測:錶裏有「山河」


初代 Moto 360 推出以來,這款智慧型手錶市場中長得最像傳統手錶的產品,在許多人心中就一直牢牢佔據著「最美智慧錶」的位置。只是,儘管它有著出眾的外觀,但在效能、續航力上的表現著實不夠理想,而且直徑 46mm 的大錶盤,也並非所有用戶都能輕易 Hold 住。對於這些不足,Motorola 顯然也都非常清楚,於是在本文主角,即二代目 Moto 360 的身上,便出現了許多有針對性的改變。

那麼,在許多人真正開始考慮購買智慧錶的當下,新 360 算不算一個好的選擇?如果你心裡正好有這樣的疑問,不妨點擊跳轉繼續讀下去吧。

外觀及螢幕



就設計語言來說,2015 年款的 Moto 360 跟前代一樣,走的依舊是偏簡潔的路線。錶身上並沒有過多的額外裝飾,看起來很乾淨,應該能符合大部分人的審美。當然,如果你想要多點個性的話,在購買的時候廠方會提供多色錶框、錶身以及不同材質、配色的快拆式錶帶以供選購(應該是市面上除 Apple Watch 以外花樣最多的了)。如果是女款的話,手錶主體還有玫瑰金色可選,錶帶也會從男款的 22mm / 20mm 縮窄至 16mm,要是你喜歡,甚至可以挑那種類似 Apple Watch Hermès Edition 的雙環扣式樣喔。

說到錶帶,之所以這次能有較過去更大的靈活度,與新引入的小尺寸錶盤以及錶耳設計是有很大關係的。首先,二代 Moto 360 除繼承原有的 46mm 錶盤外,還專門為女士和手腕沒那麼粗的男士準備了新的 42mm 版本(筆者測的就是這款)。毫無疑問,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改進。因為如文首所說,初代那麼大的錶盤,尤其在東方人中,能很好駕馭的相對來說還是少數。縮小一圈後,適合配戴的用戶會多出許多,而較細的女款錶帶,搭配起來也不會顯得突兀。至於錶耳,除了能讓裝置看起來更像傳統手錶外,也進一步降低了使用者自行更換錶帶(無論原廠還是第三方)的難度。可以說,既方便了用戶搭配,也為錶帶配件銷量提升增加了更多可能。



二代 Moto 360 另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就是錶冠從原來的 3 點鐘位置稍稍向上移了一點。這看似是個不起眼的改動,但在使用當中,其實是大大改善了操作體驗的。筆者在評測期間對身邊不少人做過調查,錶戴在左手,要按錶冠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會擺出右手拇指抵住手錶一側,然後靠食指去按錶冠的姿勢。那這個動作,當錶冠在三點鐘方位時,完成起來就會非常地彆扭。而像新 360 這樣的設計,手指擺上去自然而然就可以按到,相比之下顯然要順手很多。可能有人會覺得,這麼做會顯得不太「手錶」(畢竟傳統手錶大多數都是把錶冠放在 3 點鐘位置),但筆者認為,既然智慧型手錶的錶冠大多都是供按壓之用,那在不影響美觀的前提下進行一些微調,只要效果好,就是值得提倡的事情。

顯示的部分,大小兩種尺寸的二代 360,分別採用了 1.56 吋 360 x 330 和 1.37 吋 360 x 325 的 LCD 螢幕。兩者的解析度都比前代更高,如果有見過後者的話,應該能感受到清晰度上的提升。亮度方面,在室外陽光下的可讀性也變得更強,但自動調節的速度還是不夠迅速。至於色彩,只能說比較一般,但考慮到抬起手腕時基本上都只是看一下時間、通知而已,筆者對此並不會有很高的要求。


最後,那個討厭到讓許多人直接放棄購買的底部黑條... 至少靠 Moto 現有的技術,想要細邊框就依然無法擺脫它的存在。以實際體驗來說,只要有合適的錶盤圖案,看多了之後還是可以習慣的。

Android Wear 及 iPhone 支援


在 Motorola 選擇將二代 Moto 360 引入中國大陸市場後,對應的「大陸版 Android Wear」也應運而生,所以說這部分要分為兩個方面來講。首先,國際版 360 所搭載的「普通版」Android Wear,在最新版的系統中,Google Now 仍是作為核心功能存在,建議卡片和語音指令是綜合體驗中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主站同事在美國那邊的使用情況來看,語音搜尋的效率還算不錯,但在不同環境中裝置對「OK Google」的辨識成功率有點讓人無法滿意。另外,卡片的推送速度有時不是很理想,而且建議資訊有很多都跟用戶已在 Google 上搜尋過的內容重複,感覺並不是那麼有用。當然,這是 Google Now 整個服務的問題,只要官方能繼續對其進行改進,手錶端的體驗就會越來越好。

除了 Google Now 以外,在最新版的 Android Wear 中,全新的互動錶盤可謂非常之實用。在這項新特性的加持下,開發者在設計錶盤時,可以讓其包含諸如未讀消息、天氣、健身狀況之類的資訊,想要擴展出塗鴉、emoji、照片顯示之類的功能,現在也都成為了可能。與此同時,系統對應用的支援度也變得更加完整,不少之前要在手機上做的事情,如今在手錶上也可以完成了。



至於「大陸版 Android Wear」,也就是筆者在評測期間長期使用的這版,雖然可見 Lenovo 在推動 Google 回歸大陸這件事上起到的積極作用,但不得不說,目前的成果,火候還真的是遠遠不夠。因為無論筆者怎麼嘗試,至少在目前,大陸版系統都始終無法提供完整的體驗。首先,如果你按照 Motorola 的建議,在手機端使用從 Lenovo 樂商店中下載的「Android Wear 中國大陸版」應用來進行同步的話,用來替代 Google Now 的出門問問(包括語音功能、和跟搜狗整合在一起的地圖服務等)是可以使用沒錯,但通知基本上就只剩下來電和簡訊,諸如 WeChat、電郵等很常用的東西,直接就是不見蹤影。大陸版的 Android Wear 應用專區,內容寥寥無幾,而且玩智慧錶的一大樂趣 — 換錶盤,到了這裡也只有系統預設的那幾款可以選擇。

不過,要是你另闢蹊徑,所用的手機已經裝上了 Google 框架的話(大陸正常發售的產品都是去除所有 Google 相關內容的),去 Play 商店中下載「普通版」Android Wear 再連,就會發現各種通知推送都可以正常工作了。但問題是,因為手錶端的系統中並沒有 Google 的語音功能,預設的出門問問此時就會出錯。說出語音指令、語音轉文字輸入都將得不到任何回應,搜狗地圖也是一整個癱瘓的狀態。而且,不管你使用哪一版的 Android Wear 應用,手錶的 Wi-Fi 功能都是沒有辦法啟動的。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 Motorola 在系統中直接透過軟體方法進行了屏蔽,這對同步功能造成的影響,還是非常之大的。



而在 iPhone 支援的部分,國際版的二代 360 可以很方便地連線,只是相對來說,應用的功能、選項會沒有 Android 上那麼豐富。而大陸版的產品,用 iPhone 是沒法找到的,也不確定廠方未來有沒有做修改的打算。最後,至少在現階段,似乎還沒有出現給大陸版機器刷國際版韌體的方法,所以如果你決定入手,一定要考慮好購買哪個版本喔。

健身記錄


跟前代一樣,這次的 Moto 360(2015)也支援心率監測功能。正常情況下,它跟計步感應器都能提供較為準確的數據。只是,初代測心率沾汗不靈的問題似乎仍沒有被徹底解決,準備買來在運動時佩戴的朋友,或許轉投其它產品會更加合適一點。


說到這個,其實筆者一直都覺得,Moto 對 360 上那些感應器以及 Moto Body 作用的定義,與其說是「運動輔助」,不如稱為「身體狀態記錄」,會來得更加貼切、準確。個人認為,Moto 360 本就不適合健身、鍛鍊場景,無論是金屬還是皮製的錶帶跟這樣的環境都是格格不入。它要做的,其實只是讓佩戴者對自己日常的活動有一個大體的了解,至於那些有針對性的細節,你們看,今年不是還出了一款塑膠錶帶、內建 GPS 的 Moto 360 Sport 嗎?

硬體及續航力


在所有第一代 Android Wear 手錶中,初代 Moto 360 所搭載的 TI OMAP 3 晶片,以效能來說肯定是算不上強的。如今它的後繼產品,處理器升級到了 Snapdragon 400(跟同時期的 LG Watch Urbane 一樣),搭配 512MB RAM 和 4GB 儲存容量,基本可以保證日常使用的流暢度。只是,在滑除卡片的時候,偶爾會出現一些卡頓。

續航力方面,46mm 和 42mm 的版本分別內建了 400mAh 和 300mAh 的電池。筆者在用的後者,一天下來在保持螢幕開啟(即看的時候顯示彩色,放下手腕顯示黑白圖案),有較多 IM、電郵通知的情況下,平均都能剩餘 35% 左右的電量。當然,每晚一充還是逃不掉的,但日間的使用壓力應該比過去要小了不少。0 到 100% 的充電時間為 1 小時 50 分鐘(半小時灌入 38%),因為沒有睡眠監測功能,快充倒也談不上是必需。

競爭對手


跟初代 Moto 360 問世的時候相比,如今的智慧型手錶市場,競爭程度無疑又激烈了許多。拋開不同平台的 Apple Watch 不論,Android Wear 這邊,同為圓錶盤的 LG Watch Urbane華為 Watch,都有可能會對二代 360 構成威脅。這兩款產品的「圓」都是不存在缺口的真圓,其中前者更是有目前 Android Wear 平台獨一份的 LTE 版本可選。當然,手錶這種東西,最終多半還是以個人對外觀的喜好來做購買決定,所以說,哪款更合適,還是取決於你對設計的偏好啦。

結語


去年三月末的一個凌晨,筆者照慣例準備最後掃一遍新聞然後上床睡覺。不成想,一款名為 Moto 360 的手錶跟 Google 的 Android Wear 平台突然就這麼被發表了出來(LG G Watch:被遺忘了好心酸...),以致於我只好強打精神,重新坐回電腦前開始寫稿。但是,在看到 Moto 360 外型的一刻,對熬夜的抱怨以及漸來的睡意瞬間全無,「好漂亮!買買買!」雖然當時手在敲鍵盤,但腦中其實已經只剩下這幾個字在不停迴響了。

彼時彼刻的驚艷,哪怕到了現在,回想起來依然讓人激動。而此次評測的二代目,非常有針對性地改良了許多初代為人詬病的地方,尺寸更合適,搭配更靈活,錶帶更易換,續航更持久...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讓產品值得購買的程度,較之前又再提高了許多。



不過,上面這席話僅適用於不準備購買大陸版 360 的消費者,畢竟大陸版系統的特殊現狀造就了非常高的使用門檻。這道錶裏「山河」的存在,讓哪怕是玩機人士,都無法打通 360 的「任督二脈」,以獲取真正舒心的使用體驗。而對普通用戶來說,影響顯然更甚,花兩千人民幣買一個目前幾乎只能當加強型電子錶來用的東西,面對這樣的抉擇,或許真不如再加點錢去買別人都認識的 Apple Watch 來得更為實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