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試用心得



發表至今已有近半年的蘋果新超薄 MacBook 是一台優點和缺點一樣顯著的機器 :在一方面,它擁有極為輕薄的機身、漂亮的 Retina 解析度面板、和與其體型不相符的長效電量;但另一邊,為了達成這輕薄和電量,它的鍵盤鍵程很淺,而且(大概最讓人抓頭的)整台機器就只有唯一的一個 USB Type-C 插孔,不僅要負責連接 I/O 裝置,而且連充電都是透過這個插孔進行。

但我們不想就這麼對 MacBook 下斷定論 -- 畢竟在高度雲端化的今天,說不定這唯一的一個 USB Type-C 就足堪使用了呢?為了對 MacBook 所走的這個方向是否合適下斷定論,我們向蘋果借來了一台 MacBook,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實際上用它來工作,除了下一個動手玩的結論之外,也看看 MacBook 就這麼捨棄了所有的連結選項,究竟有沒有太早?

外觀


雖然說各位讀者們想親身體驗 MacBook 並不困難,不過還是照著文章習慣的順序來吧 XD。MacBook 重 920 克,雖然在筆電界我們也不是沒有見過同級,或甚至更輕的機器,但是它們大多採用的是碳纖或鎂鋁合金材質,在 MacBook 的 Unibody 鋁機身面前,不僅是 MacBook 的質感完勝,而且更有一種「這裡面真的有零件?」的感覺。


MacBook 注重細節就更不用說了,從緊貼左右邊框的大尺吋鍵盤,到上方細密的鑽孔,再到下方巨大的觸控板和面前做了抗反光處理的窄框鏡面螢幕,整台機器的質感滿到都漫出來了。雖然說在硬體工業設計的能力上,各大筆電廠都有自己的風格和強項,但蘋果一再地證明了在鋁單體機身上,其設計能力依然是其他人只能追趕的對象。


然而,這個「極緻」的機身,卻是做了非常多妥協後才達成的成果。有些妥協影響不大,有些則有著深遠的影響,接下來小編由影響最小到最大的功能,一項一項為各位做分析。

螢幕


最沒受到影響的,應該就是 MacBook 的螢幕了。這片 12.5 吋的面板解析度高達 2,304x1,440,但因為是窄邊框的設計,所以機身其實只有普通 11 吋 Ultrabook 的大小。自然,在可用空間上並不若 13 或 15 吋的機種寬裕,但蘋果的多桌面系統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善,所以只要有習慣的操作模式的話,問題其實並不大。



螢幕本身因為是鏡面的,所以自然帶有鏡面螢幕顏色漂亮、畫面感覺清晰銳利的優點;但反面就是會有反光的問題。MacBook 的鍍膜消光效果低調,但似乎頗有效,小編一個月來在各種環境下(記者會、咖啡店、辦公桌、家裡等),並沒有任何時候覺得反光惱人的。

音效


第二個沒怎麼受到影響的,是音效的部份。Macbook 的耳機輸出清晰沒雜訊(相較之下 MBA 因為耳機孔接近電源供應,是聽得到電流的雜訊的),但更讓人驚豔的是它的內建喇叭。和它微小的機身給人的印象不同,MacBook 的聲音無論高音、中音、甚至是低音,都有超出一般 Ultrabook 的表現。從 iFixit 的拆解 來看,喇叭其實在只能用寸土寸金的 MacBook 機身內不僅佔去了不少的空間,而且似乎竟然有四個單體的樣子。這樣看來,有如此的聲音表現好像就不是那麼令人驚訝囉。

觸控板


受限於機身空間,MacBook 的觸控板在按壓時可以活動的空間被壓縮了許多,但經過了半天的使用,基本上就已經完全習慣過來了。觸控板本身保有了 Mac 一向的優良傳統,除了面積大之外,表面的觸感在指尖的回饋與阻力上都是恰恰好,軟體在判斷輸入與誤觸迴避上也是無比精準。如果說每次回去 Windows 筆電時有什麼最無法割捨之處,就是這個觸控板了吧!

至於蘋果大肆推廣的 Force Touch,就使用起來的感覺,觸控板像是有兩階的按壓一般,或許最合適的比喻就是相機的半按快門,只是「前半階」按下去就有一個「點擊」的感覺,這時放開就已經算是點擊成功,如果再更用力的話,就會開始進入 Force Touch 的壓力感應範圍,直到用力超過一個程度後,會再發生第二階的「點擊」感,有種壓很用力後戳破了什麼的感覺。這個第二階的 Force Touch 點擊其實小編用到的機會不大(畢竟習慣的操作都是普通點擊而已),只有偶爾點開字典或連結預覽還蠻好玩的而已。隨著 Mac 機種全線搭載 Force Touch,想必未來的應該會更加豐富,但即使是用不到,也不會影響日常操作就是了。

處理器與電力

Intel 推出的 Core M 系列處理器,是 MacBook 得以存在的根本。這顆低功耗、低散熱的處理器,不僅讓 MacBook 可以把主機板做得非常小,騰出更多空間來放電池;也讓 MacBook 可以做到無風扇,僅靠機身就完成散熱。省電的 CPU,搭配上蘋果專門設計來塞滿所有可以利用的空間的階梯式電池,應該讓 MacBook 可以達到超長效的電力表現對吧?是...與不是。

問題是這樣的。MacBook 是台非常「敏感」的機器,也就是說因為沒有一個耗電量大而固定的單一元件,所以每個元件做一點細微的調整,都會對最終的電量造成影響。螢幕的亮暗、從機器上播放音樂或是從網路上串流、CPU 使用的多寡、甚至於用的是 Safari 還是 Chrome,都可以明顯地影響電池壽命。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偏暗的螢幕、僅用 Safari 瀏覽網頁),MacBook 可以達到蘋果宣稱的 9 小時電力沒問題;如果是在一般工作的情況下(中等亮度的螢幕、串流音樂、上傳檔案)的話,電力大約是六小時;高強度的工作(玩點小遊戲)下則是只有三個多四個小時而已,差距不可謂不大。

在一般文書工作的範圍內,Core M 足夠勝任愉快,OS X 操作起來也很順暢,除了 4K 影片播放略顯吃力外,並沒有遭遇什麼特別大的瓶頸,機身的溫度也從來沒有上升到「熱」的程度,最多就是底面溫溫的。

鍵盤


於是我們就講到鍵盤了。MacBook 鍵盤在大小上差不多是全尺寸的,按鍵本身面積大而舒服,真要說的話,只有右下方的方向鍵設計和過往有些不同,小編花這麼久也沒習慣過來,但其他按鍵都少有誤按的情形。然而,為了減輕厚度,MacBook 的鍵盤按鍵鍵程非常非常淺,差不多是一碰就撞底了。


對於這個鍵盤... 實話說小編蠻兩難的。一方面我很想照著第一次打字的第一印象,直接罵「這種鬼東西,這麼難用也拿出來賣?」;然而另一方面,我又不得不承認,在經過一個月的使用後,我好像...習慣了。現在在 MacBook 上打著這篇文章,出錯率很小,雖然遠遠說不上「舒適」,但做為一個需要大量打字的文字工作者,習慣後倒也沒有工作上的困難。當然,每個人打字習慣都不同,小編也不敢說自己的經驗就會複製到所有人身上,但經過一段適應期之後,MacBook 這觸感無比詭異的鍵盤,其實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呢。

連接埠


最後,還是不能不說到連接埠。其實,這倒不是蘋果第一次和連接埠有仇了,遙想當年的第一代 MacBook Air,也是只有孤孤單單的一個 USB,而由後來的 MBA 都好歹配備兩個 USB 來看,這個決定顯然是不成熟的。當年的 MBA 至少電源和 Micro DVI還是獨立的,而今天的 MacBook 卻更變本加厲,USB、電源、和影像輸出都共用唯一的一個 USB Type-C,整台機器就只剩一個 Type-C 和一個耳機插孔而已。蘋果到底哪來的信心,認為已經可以做這樣的轉變?

這答案,自然就是週邊的無線化。在現在,無線網路已經是辦公室和大部份的人家必備的配備,而透過無線網路,可以存取 NAS 或雲端的資料、可以連接無線的隨身儲存裝置、也可以串流畫面到顯示裝置,大幅減少了對有線連接的需求。可以說 MacBook 上的 Type-C 是以「充電」為第一優先的,其他功能都是「順便」。這點從盒裝內並未附上任何 Type-C 到 Type-A 的轉接器,或是網路、螢幕輸出等轉接器,就可以看出端倪。


然而,理想是這樣,現實呢?以小編的工作來說,確實大部份的工作都是在網路上可以完成,最大的困擾,其實是在沒有 SD 卡讀卡機的這點上。透過無線網路讀取相機中的照片或甚至是影片,那操作速度實在是只能用不堪來形容,所以變成必需隨身帶著 USB Type-C 的轉接線和讀卡機。這負擔倒是不大,但就讓 MacBook 原本極出色的攜帶體積優勢失色不少。




說到攜帶體積,也順便提一下 MacBook 使用的新變壓器。和 MacBook 系列筆電過去線是連在變壓器上的不同,新的 MacBook 的 USB Type-C 線和變壓器是獨立的,像 iPhone / iPad 的 Lightning 線和小白豆腐的關係一般。變壓器本身和過去所有的變壓器皆不同,為 14.5V/2A(29W)的輸出,體積大約介於手機平板的小白豆腐和 MBA 的變壓器之間,極為小巧。然而這種特規的額定輸出,表示了雖然 MacBook 是從USB Type-C 孔充電,但並不表示所有的 Type-C 變壓器都能提供足夠的電力啊!同時,因為其使用的新 Type-C 線,MacBook 失去了 MagSafe 和充電電源指示燈的功能,實在有點可惜。

最終,MacBook 只有一個 USB Type-C 埠是個嚴重的缺點嗎?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要看每個使用者和使用環境了。如果你的日常環境足夠無線化、雲端化,那 MacBook 缺少連接埠可能不是什麼問題;但如何你還是經常會需要插插 SD 卡、插插隨身碟、插插投影機的話,那 MacBook 可能就不是最好的選擇了。

結語


搭載這樣怪異的鍵盤、而且還只有一個 USB Type-C,這樣的機器要怎麼用?小編抱著這樣的疑問開始了一個月的試用。然而,在一個月結束的今天,小編發現其實我們日常生活無線化的程度已經比想像中要來得高上許多,除了用無線傳輸照片還是個瓶頸之外,只有一個 USB Type-C 這點,其實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困擾。出門工作時,MacBook 的電量也足以支撐一整個下午不用帶著充電器,所以即使加上了 USB 線和讀卡機,整體的重量也依然只有輕鬆可以形容。

做為比較,蘋果這邊最接近的機器大概是外型久未更新的 MacBook Air 11 吋。與之相比,MacBook 更薄、更輕、螢幕更大、解析度也更高;但相對地,Core M 和 Core i 相比在高強度的應用上終究是有些吃力,同時本來就不深的鍵程變得更淺,在連接埠上的選擇也薄弱許多。

最終,MacBook 放棄所有的連接埠是不是太早?其實我覺得現代人是有放棄有線連接,只在無線的環境中工作的條件的,而蘋果(和往常一樣的)無疑想把大家往這個方向推一把。如果你已經建立好,或有心要建立一個適合使用 MacBook 的使用環境的話,這是一台非常好的隨身工作伙伴;但如果還需要遷就傳統的使用環境的話,那小編覺得就算稍微重了一點,還是只能選擇 MBA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