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原廠 Bumper 般輕巧,犀牛盾「耐衝擊」邊框殼動手玩 + 開發團隊訪談



保護殼的首要任務,當然就是要好好「保護」手機無誤,所以市面上除了一些基本防刮傷的保護殼配件外,我們也看過了不少號稱能夠防摔 / 耐衝擊甚至是防水都沒問題的產品。基本上他們都可以保證手機在一般摔落的情況之下依然能安然無恙。不過,除非能在材質上能有特別的突破,不然這類殼較難擺脫外觀厚重的印象 -- 採用 D3O 做為邊框材質的 Tech21 保護殼則是我們最近接觸到,可藉由特殊材質提供衝擊並能兼顧輕薄的保護殼產品。

這次我們則是找到機會試用到了以「地表最強保護貼」,在消費者間打出口碑的台灣品牌犀牛盾(Rhino Shield),他們藉由使用在保護貼內層的特殊材質所打造的最新保護框產品,也是一款兼顧了輕巧設計的保護框,看起來就如同 iPhone 4 / 4s 那時的原廠 Bumper 一樣,卻有著十分強悍的防衝擊能力。

至於這款顏色選擇超級豐富的 Bumper 到底用起來感覺如何,就請點擊繼續閱讀觀看我們的動手玩心得;我們這次有幸與這群十分喜歡在測試影片中帶入台灣風景、展現愛台灣精神的犀牛盾愛進化實驗室(Evolutive Labs)進行簡短訪談,希望也能讓大家更深入了解該團隊的開發理念。

動手玩心得


該團隊藉由其應用於保護貼的特殊聚合物(polymer)材質,打造出了一款與 iPhone 原廠 Bumper 般輕薄的「耐衝擊」邊框殼。外觀上,它就真的與一般的橡膠保護框沒有什麼差別。至於是什麼讓它可以在這樣的厚度之下擁有神奇的防衝擊功能?根據原廠的說法,透過他們的 Egg Drop 落蛋防破技術(可以看看他們的示範影片),號稱可以吸收將近 90% 的衝擊力,並透過其邊框內側的蜂巢設計,額外提供更好的衝擊吸收力。


防摔的效果部分,坦白講小編真的沒那個心臟去摔跟蘋果借來的手機(自己買的更不用說了...),雖然還是有膽小的丟在自己的書桌上試試,但從前段裡原廠的示範影片看來,裝上這個保護框,即便從一層樓以上的高度似乎 iPhone 都還是完好如初;甚至還測試了被車輪碾壓的狀況,藉此號稱可以防彎折。是說,這款殼的本體其實硬度比起一般市售的保護框而言,是真的硬上不少(所以原廠也釋出了拆裝的教學,避免大家刮傷搞壞自己的手機)。

加上保護框內側的弧度都有切實地包圍住 iPhone 6 圓弧邊框的上下緣,看來的確是提供了相當不錯的支撐力。小編直接拆下保護框來嘗試用力彎折其中一邊,除了音量鈕的部分,基本上都要需要相當力道才能讓框有彎曲形變,算是相當堅固。不過... 還是建議沒事不要去嘗試掰手機啦,畢竟要是失手去凹到手機本體,大概就會欲哭無淚了。


保護框對手機連接埠與按鈕都能保留完整原廠功能,揚聲器部分有著單排的圓形開孔、Lightning / 3.5mm 孔亦有足夠的開口。在插上小編自己的線控測試之下可以正常使用沒問題,不會因為防摔而犧牲連接性。按鈕的部分則是都有被邊框覆蓋,唯有響鈴 / 靜音切換鈕是用開孔的方式。

這次犀牛盾保護框最令小編讚嘆的,是在螢幕邊緣接續到保護框的手感。有別於類似保護殼 / 框幾乎都是用較強勢包覆到螢幕玻璃邊緣的方式,阻斷了觸控螢幕的手感。他們選擇接續螢幕平面、以斜邊的方式讓觸控的手感不會受到阻礙,加上犀牛盾保護框的質感相對一般橡膠殼要來地平滑不黏手(也不黏灰塵,但是淡色系感覺還是要顧一下清潔避免沾上污漬),用起來的手感堪稱小編使用過保護殼裡面,對此細節做的最好的一款。


Rhino Shield Crash Guard bumper 的外型就如同 iPhone 原廠 Bumper 一樣輕巧,僅在手機四周邊框繞一圈的設計,也讓人依然可以摸到 iPhone 的背殼,享受原廠手感 -- 不過小編必須要說,自己並沒有那麼喜歡 iPhone 6 / 6 Plus 的手機背殼設計(天線那條更是 XD),所以其實是沒這麼愛這樣的敞開設計啦。而對於擔心手機前後會有刮傷的朋友,他們也有提供附上前後保護貼的版本,建議售價為 NT$1,360(約 HK$330);純 Bumper 的版本則是 NT$680(約 HK$170),iPhone 5 / 5S / 6 / 6 Plus 版本都是相同價錢。

購買方面要注意的是,因為該公司希望回饋台灣消費者的關係,所以價位上台灣官網會比英文官網要來的便宜一點,香港讀者要買的話,雖然要負擔一點運費,不過建議可以在較便宜的台灣官網上購買唷。

開發團隊問與答


圖、犀牛盾開發團隊(來源:RHINOSHIELD


我們這次也透過郵件訪問,與犀牛盾的開發團隊進行了產品的問答,希望可以更深入了解關於產品的相關細節與開發歷程,以下是我們這次的問答整理:


Q1. 雖然保護貼跟保護殼都是為了避免手機受損的產品,但是是什麼契機讓犀牛盾決定推出 Bumper 這樣的產品?

我們在做完 Rhino Shield 犀牛盾保護貼後,發現保護貼最大的極限是在於邊緣的地方完全貼不到,特別是iPhone 6 系列的弧形螢幕。雖然我們大幅降低了面朝下掉落的機率(面朝下是最容易破的,一樣高度邊角掉落能夠承受的撞擊會比面朝下高),但是無法保護到側面邊框的部分,也因此讓我們萌生了做出「最小體積、最大防護」產品的念頭。也很幸運之前開發保護貼的經驗也能應用,目前也順利量產 Rhino Shield Crash Guard bumper(犀牛盾耐衝擊邊框殼)。


Q2. Rhino Shield 的保護貼複合了六層材質,這次的 Egg Drop 技術的 Bumper 從外觀上大致上有兩層,實際上是否有更多我們看不出來的技術在其中,才能讓它在這樣的薄度表現下可以具備這麼高的耐衝擊強度?

先提有兩點常見的誤解:

1. 硬殼耐衝擊性高,軟殼較弱
2. 兩種材質結合,抗震效果就一定很好

其實答案的關鍵其實都是決定於材料。材料是我們實驗室的強項(創辦人之一剛拿到英國劍橋大學材料博士學位)。但是市面上產品有太多無法量化的行銷術語,很容易造成消費者誤解,i.e. high grade、bullet proof、9H 硬度等。

簡單來說,我們獨家研發的聚合物,在成型固化時會形成一個這個由兩種結構組成的型態: 一個極易形變, 另一個則是會阻抗形變。在撞擊的過程中會造成兩個結果:

1. 形變過程,部分動能會被吸收為形變的能量
2. 阻抗形變的結果會把直接衝擊力道,轉變成分散的力道,所以也會分散一點力量,降低直接衝擊來的傷害。

以上兩者加乘就能達到消除衝擊動能的結果

此部分是我們研究聚合物配方的成果。當時在做 Rhino Shield 犀牛盾保護貼時最大的難度是,若要將塑料在擁有吸震效果的同時,很難同時兼具高透明度與輕薄等特性。而殼因為沒有透明度上的限制,我們也更有發揮的空間,舉例來說就是 Egg Drop 材料裡這些微結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材料能夠在同樣體積下提供更高吸收衝擊能力的原因。


Q3. 官方示範都是貼著保護貼,請問若是排除螢幕被直接衝擊的狀況,單靠 Bumper 本身是否就足以達到宣稱的防摔落等級?

我們在設計上有特別墊高前後的高度,讓平放時,玻璃跟鏡頭都不會直接接觸到其他平面。而 Rhino Shield 犀牛盾保護貼是在預防摔落到地面像是柏油路、水泥地等有小石子凹凸不平的表面時,提供保護效果。兩者共同使用則有全方面保護之效。

Q4. 除了 Z3 Compact、Nexus 6 與 One Plus One 還有考慮哪些其他手機型號的支援?個人覺得 HTC Desire Eye 應該非常符合貴公司的設計走向,是否有考慮呢?

我們非常希望能夠觸及各牌手機,這部分也還仰賴更多使用者支持。站在營運的立場,我們也需要夠高的需求量去支持我們基本開發的成本。

Q5. 未來的計劃?有考慮踏入防水防摔外殼的領域?
除了手機保護殼外,我們今年也會推出其他利用材料特性應用的產品,還請各位拭目以待!

來源: Rhino Sh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