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在上週搶先推出的 iPhone 6 Plus 橫向介面深度動手玩之後,我們所預告的雙週使用心得報告終於來啦!基本上在 iPhone 6 與 6 Plus 的主站評測之後的跟進報導中,我們主要著重的是更生活使用上的心得,透過包括 Andy 以及小編我(Ross)在這次雙週的借測期間的心得,回答一些網路上普遍可以見到對於這兩部蘋果嘗試「更大與更更大螢幕」手機的生活使用心得與評語,相信可以用不同編輯的角度給予各位參考。抱歉讓大家久等啦!跳轉後一起看看我們這次的雙編輯 iPhone 6 / 6 Plus 雙週使用心得吧。
Q:從 iPhone 5 換到 iPhone 6 / 6 Plus 的心得
iPhone 6 Plus 的差距就要再更大一些,除了電力更耐久之外,專為 iPhone 6 Plus 設計的一些介面元素和功能,讓 iPhone 6 Plus 更像 iPad 了一些。兩相比較之下,我認為原本在用 iPhone 5 / 5s 的人,升級到 iPhone 6 會比較適應;要跳到 6 Plus 的話,可能原本就已經在用大螢幕的 Android 手機,知道自己需要這麼大機器的朋友,反而比較合適呢。 |
至於 iPhone 6,說真的用起來升級感受真的並沒有很大,質感說真的一直以來的 iPhone 手機都有不錯的表現(也難怪大家會搶到翻),然後螢幕是有變大,不過使用起來的差異真的並不大 - 這點其實反過來講也可以當作是優點啦,對於許多之前的 iPhone 使用者而言,應該會很容易上手沒問題,也能很快地感受到新版 iPhone 的優異性能。 |
Q:手感如何?單手模式實用嗎?6 Plus 會否難以操作
|
單手模式的部分,由於 Apple 的設計是將螢幕的上半部往下移,讓人能更輕鬆點到頂端的物件,但以個人手的寬度而言,iPhone 6 Plus 的操作瓶頸是在側向的對面(鍵盤的左右兩側最邊邊的按鈕都很難按到),用單手來操控真的不太方便,平常使用如果不配合 Reachability 大致上以我個人會需要將手機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移動使用(用了單手模式就是中跟下)。 這裡就是 iPhone 6 的優勢了,基本上都可以很輕鬆地觸控到,配合 Reachability 功能我可以讓手賴在螢幕的最下緣使用都沒問題。至於 iPhone 6 Plus 會不會很難操作,單手的話,我想說「是」,但說真的都用到大尺寸手機了,個人會覺得就乖乖地接受基本上都要用雙手來使用吧,單手的話大致上就留到真的是沒辦法的時候再這樣用吧,畢竟 iPhone 一台也不便宜,摔到可就令人無言啦。 |
Q:續航力與前代相比有很大差距嗎?
整體來說,我覺得 iPhone 6 大約比(用兩年的)iPhone 5 多了約 30% 的電力,iPhone 6 Plus 更是多了約 50%,從原本出門一個下午回家就已經差不多沒電,到新機器可以忘記充電,第二天早上還有個 30% 電力左右。為了做實驗,小編也有找一個晚上將 iPhone 6 Plus 連上小米盒子做 3G 分享的持續串流,看了三小時的影片後,還剩下 72% 的電力,相當不錯呢! |
|
Q:螢幕表現?
|
|
Q:原廠保護殼好用嗎?
|
基本上兩種材質個人推薦的還是皮革的,一方面是橡膠的材質真的好容易卡灰塵,自己不太喜歡,另一方面是皮革的質感真的很不賴,配合金色的 iPhone 並且在遮掉了後面的塑膠條後感覺質感有很大的加分,用起來防滑性也很好,選黑色的也比較不會有之前小編購入的紅色殼會摩擦而變黑的問題。 |
Q:喇叭音質 / 音量表現如何?
|
|
Q:相機性能的提升?
|
但對焦的部分就有滿大差異的了,時常遇到的狀況就是在 iPhone 6 / 6 Plus 啟動拍照的時候,還以為需要等相機合焦,想不到其實早就已經對好焦了 -- 但這點有好有壞,遇到稍微偏暗的環境時,如果你還是很信任它對焦還是這麼快,你就會拍出一些失焦模糊的照片了。 此外 iOS 8 鎖定對焦後還可以調整曝光補償的功能真的是不錯,配合對於挽救高光細節很有力的 HDR 功能,基本上要拍出滿意曝光的照片還滿簡單的。然後 iPhone 6 與 6 Plus 最大差異也許就是在影片拍攝的穩定度上了吧,畢竟自己用 iPhone 5 也滿少拍到晃動的照片的,感覺 Apple 的自動模式在一般的狀況下都提供了相當不錯的安全快門時間。 |
Q:真的很容易掰彎嗎?
以生活上能遇到的情況,我認為 iPhone 6 和 6 Plus 的結構硬度都足以應付,至少在測試期間我的直觀感受是和 iPhone 5 差不多的。如果今天硬要說用力掰它的話會彎,就像把 iPhone 故意丟到水池裡然後說「你看,iPhone 果然不防水吧!」意思沒什麼兩樣。如果非常在意手機的防彎性能,那最近有不少標榜這樣能力的手機在廣告,當然防水手機也是有的囉! |
|
Q:放大模式下的顯示效果如何?
圖、iPhone 6 Plus 各顯示模式比較
對於放大模式還有 App 解析度支援的部分,這是個人目前使用 iPhone 6 與 iPhone 6 Plus 最令人感到疑惑的地方。因為原本原先認為這個放大介面應該會與尚未支援 iPhone 6 解析度 App 的放大效果相同,殊不知包括原生解析度、放大介面與放大解析度這三者在螢幕的表現都有所不同,這點在 4.7 吋的 iPhone 6 還不明顯(但還是能察覺),但在 iPhone 6 Plus 上就有滿大的差異了。 最明顯可以從狀態列上察覺到,支援解析度的 App 狀態條會沒有任何尺寸變化,放大模式下會稍微變粗一點,而沒更新支援 iPhone 6 解析度的 App 則是會讓整個畫面看起來像是 720p 的 5.5 吋手機的感覺(直視前方...),總而言之,這部分應該漸漸會在三方開發者逐漸更新跟上解析度之後會得到改善才是。 |
圖、iPhone 6 各顯示模式比較
Q:16GB 夠用嗎?多少才夠用呢
|
基本上正常的使用下,個人認為 32GB 都只能算是堪用而已,但偏偏這次 Apple 硬是抽掉了 32GB,所以個人會推至少要買 64GB 版本才夠用,而依照個人 iPhone 5 上的使用經驗而言,應該也就是這樣囉。 |
Q:運行大型遊戲會不會卡?
然後為了測試這題自己還特別去抓了大型的戰鬥、賽車遊戲等來遊玩,不過在玩了一陣子覺得超順感覺可以給很高評價之後,突然想到... 其實這些 App 也都還尚未更新利用到目前 iPhone 的更高解析度,所以... 會不會卡?個人玩起來是沒有,但未來支援了之後會怎樣,貌似就無從得知了。 |
Q:推薦入手 iPhone 6 還是 iPhone 6 Plus 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