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Park:Fitbit 和 HTC 的合作只是開始,可穿戴裝置仍不可替代


可穿戴裝置如今勢頭正勁,在本屆 MAE 的展場內,自然也缺少不了此類產品的身影。而在其中,最耀眼的無疑是剛剛在上週正式進入大陸Fitbit。除了大搞活動推廣自己的產品外,CEO James Park 更是親自飛赴上海坐陣,對新市場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既然如此,我們當然也不會放棄和他好好談談的機會,聊聊 Fitbit 與 HTC 間的合作,以及 Park 本人對可穿戴裝置未來的看法。

首先,出於對 HTC One(M8)的喜愛,我們十分好奇在發表會時被大書特書的 Fitbit 究竟在雙方的合作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對此 Park 表示 Fitbit 的主要策略,是將自己的應用和技術「直接融入」到智慧型手機中去。而與 HTC 的初步聯手現在看來「頗有成效」,雙方都從中看到了美好的前景,Fitbit 「非常期待」進一步的合作。

以目前市場中可穿戴裝置的熱度來看,Park 的自信不是沒有根據的。但儘管如此,像是 iPhone 5s、M8、Moto X 這些產品都已經開始引入了協同處理器的設計,手機的內建感應器越來越多地承擔起了原本屬於可穿戴裝置的職責。隨著科技發展,最終手機完全能取而代之的可能性不是沒有,那作為可穿戴裝置的廠商,要如何才能保證自己產品的不可替代性,怎樣才能挖掘出新的亮點讓消費者買單呢?



顯然在 Park 眼中,這並不是個問題。在我們拋出自己的疑問後,他先拿 M8 來舉了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最新版的 Fitbit 應用專門針對 M8 的 Smart Sensor hub 做了最佳化,但就算是這樣,按照 Park 的說法兩者搭配使用也只是能提供「入門級」的 Fitbit 體驗而已。因為這樣的組合雖說能讓用戶較容易地接觸到活動狀態追蹤這一概念,但它畢竟有自己的局限性,在許多情況下是無法帶來可穿戴裝置那種完整的體驗的。

「比如說,手機是不可能隨時戴在身上的。」Park 說道,「許多人回家後就是把手機往桌上一放,無論是運動還是睡覺時都不會把它戴在身上。」而可穿戴裝置全天候的優勢,在此刻便能完全展現出來了。除此之外,他還堅信未來會湧現出更多更先進的感應器,而其中有許多是「無法用在手機上的」。「那如果手機本身就發展成可穿戴的了呢?」在聽完 Park 的一番話後,我們按下了心中的這個想法。現在問這個問題的時機似乎還沒到,或許,再等等真正能彎曲的柔性螢幕吧。




接著,我們把話題轉到了 Fitbit 新開拓的大陸市場。對許多在全球範圍內發售的產品來說,在地化程度如何會對其能否成功起到很關鍵的影響。之前在日本發售的時候,Fitbit 專門針對當地飲食創建了一個全新的卡路里計量數據庫。而在大陸這邊他們也做了類似的事情,因為在 Park 看來,能為用戶提供簡單、易用的感受是他們此前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關鍵。

不過,光是簡單、易用就夠了嗎?相信大家身邊應該不乏那種只是把可穿戴裝置當作一件潮物,但實際上並未靠其獲得多少健身效果的人。我們很期望廠商能做出些什麼來改善這種情況(比如說能真正起到督促作用的殺手級應用),此番面對 Park,自然也不會漏掉這個問題。只是... 在他看來,對 Fitbit 來說這根本就不算個問題。根據他們的統計,Fitbit 產品的使用者在佩戴追蹤裝置十二週後,運動量的平均漲幅達到了約 43%。這樣的結果無疑為其增添了不少底氣,Park 深信自己的產品能夠真正讓用戶受益:「在這個行業中七年的積澱,賦予了我們讀懂消費者需求的能力。」




最後的最後,我們還是拋出了那個最近應該已經被 Park 回答了許多遍的問題:

「關於 Fitbit Force 的調查進行得怎樣了?」

「嗯... 其實真正受影響的只是一小部分用戶,但我們從一開始就很重視這個問題(所以有了那次緊急召回)。雖說目前我還沒有什麼新的進展可以與你分享,但請相信,對 Fitbit 來說顧客永遠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