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6000 / Alpha 6000 評測:對焦性能大進化!


在 Sony 宣告自家可換鏡式相機全面進入 Alpha 品牌世代之後,我們看到了低階入門的產品如接替 NEX-3(也許也包括 NEX-5)系列機型的 A5000,還有一部不知道哪來而且在本地沒有任何上市消息的 A3000(XD)。而大家也都非常好奇,在同樣採用 E-mount 的 Alpha 7 / 7R 全幅無反相機壓在頂端的狀況下,以往 Sony NEX 上的中高階機,像是 NEX-6NEX-7 的後繼機將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很令人感到好奇。Sony Alpha 6000 / α6000 / A6000 的出現給了我們解答。它擁有著 NEX-7 剛登場時令人驚訝的 24MP 畫素,不過機身等級卻與 NEX-6 較為接近;儘管 Sony 給了 A6000 一個類似 NEX-7 的三轉盤設計(其中一個轉盤其實是被改為曝光模式轉盤),但不具備高階機型才擁有的麥克風埠的規格,也讓人確定了 A6000 其實還是偏中階的定位。

是說,在全幅的魅力與更多無反相機如 Panasonic GX7Olympus E-M10 的進擊之下,Sony 要如何讓自家的 APS-C 機型吸引力不落人後呢 -- 該廠選擇為 A6000,帶來了號稱「世界最速」的 0.06 秒超高速對焦系統,搭配 11fps 的連拍,整體而言在規格上的確有著勢如破竹的感覺。甚至在價位上,在台灣也以 NT$26,980 的 Kit 鏡組售價讓人感到眼睛一亮(NEX-6 之前單機價就要 NT$24,980 了呢,NEX-7 就別提了...Orz 要四萬)。

而雖然在先前動手玩中我們早就見識到了 A6000 在對焦上的突飛猛進,但我們還是希望可以更深入地測試一下這樣的對焦系統,以及最新設計的 24MP CMOS 感光元件,在長期的測試之下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就請跳轉後透過我們這次的評測報告來深入了解吧。

目次

· 重點規格
· 外觀手感
· 介面操作
· 對焦測光
· 續航與連拍
· 實拍畫質
· 競爭對手
· 優缺分析
· 結論

重點規格


Sony Alpha 6000 評測影片


規格而言,A6000 的畫素追上了 NEX-7 的 24MP。實際的表現如何,接下來的文章將會有與 NEX-6 的逐感度比較,所以應該可以一目了然。與前代相比它的感度範圍並沒有什麼突破,不過 Sony 選擇直接將之前需要付費才能擁有的多框除噪功能給內建到了 A6000 之中,所以可以透過此功能讓帳面數字可以到達 ISO 51,200 的規格。

對焦機能方面則是新增了 AF-A 功能,還有很有意思的斑馬紋輔助機能。對應 0.06 秒高速對焦反應的還有增加到 179 個的相位對焦點,這讓 A6000 的相位對焦點範圍涵蓋率大幅提升到幾乎整個畫面。11fps 連續對焦 / 測光的連拍規格,也讓 A6000 的拍攝規格一整個上看 DSLR 旗艦機的等級,而且還跟著 5T 順勢升級到了 Wi-Fi+NFC 的規格了(比起 5T 只加了 NFC,貌似 A6000 的誠意高很多呢!)。

整體而言,大概只有不能外接麥克風(雖然可以透過多點熱靴擴充啦...)還有 EVF 降到了 144 萬點有點讓人感到有點遺憾了吧?不過其實筆者還有發現一點,就是 A6000 不再擁有雙軸的水平儀了... 更多重點規格請見下列列表,也別忘了看看我們的評測影片唷!


· 2,430 萬畫素 APS-C Exmor APS HD CMOS 感光元件
· 感光度範圍 ISO 100 至 25,600(採多框除噪可達 ISO 51,200)
· 179 點相位對焦點與 25點對比偵測對焦點
· 新增 AF-A 對焦功能,支援斑馬紋圖案輔助與峰值對焦
· 快門範圍 30 秒至 1/4000(錄影最慢 1/4 秒),支援B快門
· 閃燈同步速度 1/160 秒(可關閉 LiveView 預覽功能)
· 支援 USB 電腦連線遙控拍攝功能
· 連拍在連續對焦下可達 11fps
· 可錄製最高 1080p / 60p or 50p 影片(28Mbps),支援 AVCHD 與 MP4 格式
· 搭載 Wi-Fi+NFC 無線規格,支援 PlayMemories Camera Apps
· 螢幕採 3 吋 92.1 萬點 TFT(可上翻 90 度、下翻 45 度)
· 搭載 144 萬點 OLED 電子觀景器(放大率 0.7x),可自定色溫 / 亮度
· 支援 Memory Stick Duo / SDHC / SDXC 記憶卡(兼容 UHS-I)
· NP-FW50 鋰電池 CIPA 標準下可拍攝約 310 張(EVF)/ 360 張(LCD)照片
· 機身含電池記憶卡重約 344g,尺寸 120 x 66.9 x 45.1mm
· 單機身建議售價 NT$21,980 / HK$5,990
· 單鏡組(SELP1650)建議售價為 NT$26,980 / HK$6,990
· 雙鏡組(SELP1650、SEL55210)建議售價為 NT$34,980 / HK$8,990

外觀手感


這次我們特地借到了顏色上感覺較為少見的銀色機身版本 -- Sony NEX 高階機幾乎都沒有太多顏色選擇(萬年黑),所以這次推出的銀色版本,感覺上似乎特別吸引人!而且實際摸過之後,也覺得 A6000 的銀色,似乎比起之前該廠無反系列中的銀色機身,有著截然不同的氣質。儘管機身外殼不意外地,採用的是塑料的材質,但實際握起來的手感與外觀質感都不會讓人有廉價的感覺,十分不錯。


即便是裝上了較為大顆的鏡頭,像是上圖的這顆 ZEISS 16-70mm,也不會覺得有什麼違和感,就筆者的個人感覺,這次 A6000 的銀色機身在外型上真的帥氣很多,也會是比較推薦選擇的機身顏色。直接跟 NEX-6 放在一起比較,可以發現 NEX-6 的機身上有較多斜角設計,看起來會有一種比較小台的錯覺,而實際拿著兩部機身直接比較,其實兩者之間的尺寸差異不是很大,這點也反應在手感之上,A6000 與 NEX-6 在手把握感上都很相似。


是說,兩部機身在手感上還是有著細微的差異。由上圖只要細看,應該可以發現兩者在蒙皮與機身塑料材質的差異。說起來個人覺得 NEX-6 的蒙皮較粘手一點,而機身材質的話,看到筆者前幾段這麼讚賞這次的仿金屬塑料,應該不難發現個人是更偏好 A6000 的外觀質感一點。


這次 A6000 最令人感到有「NEX-6 混合 NEX-7」感覺的外型變更,應該就是上圖的這個轉盤設計了 -- 將 NEX-6 的層疊式轉盤設計(嗯?這不是最近流行嗎),改成了 NEX-7 經典的三轉盤設計 -- 只是其中一個轉盤變成 NEX-6 上首見的專用模式轉盤這樣,真的很有一種 Hybrid 的感覺啊!不過轉盤的手感方面,還是 NEX-6 上的比較好用且安靜。A6000 上這個在 5R / 5T / 7 上都能見到的轉盤,除了在趕著調數值實會容易「欲速則不達」,轉越快選項越容易停滯不動外,操作的聲音也比較大聲一點,有點不利錄影時使用。


A6000 機身背後的蒙皮少了下半部的包覆,視覺上而言可以看到更多銀色的機身部分,還新增了一個 C2 的自定按鈕,其餘的按鈕配置大致上沒有太多改變,只有 MENU 按鈕與影像回播鈕換了個位置。另外必須要說,電子觀景窗的屈光度調整機制,在 A6000 上變得難調不少,然後內閃按鈕倒是變得比 NEX-6 要來的好按非常非常多。


圖、猜猜看哪個是 A6000 的電子觀景窗?(應該很明顯吧...)


而儘管 A6000 的 144 萬點電子觀景窗在放大率與解析度都遜色於前代的 NEX-6,但在反應上,貌似 A6000 的 EVF 有得到不錯的進步(這點在我們的評測影片中有詳細的測試)。此外,這次 A6000 的電子觀景器還新增支援了色溫的進階調整功能。A6000 同樣具備 92 萬點的 3 吋 TFT 螢幕,可視角方面還不錯,基本上很斜角都還是可以構圖使用,不過亮度部分貌似並沒有太多改進,不過好在如果遇到大太陽,我們還是可以倚賴電子觀景窗,就不會有構圖的問題囉。至於螢幕的色彩表現上,可以調整色溫的 EVF 就略過不談,不過機背的螢幕個人覺得好像有一點偏綠色,所以拍攝的時候會覺得顏色有點髒髒的。

返回目次

介面操作


優異的 Alpha 速控介面

A6000 操作與介面的最大改進,就是導入了 Alpha 時代的最新速控與選單介面。其提供了多達 12 個可自定 FN 選單,並且可以直接在速控選單上用前後滾輪調整不同的選項 -- 像是在動態範圍最佳化的部分,透過便能透過兩個轉盤分別調整 DRO / HDR / OFF 與相應功能的最佳化等級 -- 而且這個自定 FN 選單的反應很快,想要做出更細部設定時也可以在按下確定後進入該功能選單進行選擇。



Menu 的部分則是改為非層疊式的功能表,讓使用者可以一路旋轉滾輪從第一項功能檢視到最後一項(想要用回下圖右邊 NEX-6 這樣的層疊選單也有選項可以打開)。Alpha SLT 上可以見到的 LCD 資訊介面也能在 A6000 的顯示資訊中找到,可惜的是,可能是定位或價格考量的關係,A6000 並沒有麥克風收音調整與雙軸水平儀的規格。


進階的操作

個人十分欣賞幾點這次 A6000 跟上現有 Alpha 機種的操作邏輯。像是可以直接將雙轉盤擇一指定為曝光補償的操控盤,在 P / A / S 模式下都支援直接調整 EV 的操作 -- 這點在之前必須按下後轉盤的「下」才能使用,真的讓拍照變得直覺許多!因為有可以在錄影時使用的 AEL 獨立按鈕,所以我們也建議各位可以將半按快門鎖定曝光的功能關閉。如此一來,在半按鎖定對焦的同時,還可以讓相機聰明地幫你適度地微調或反應出當下的最佳曝光值 -- 而若是希望固定曝光,只要按下 AEL 便可鎖定曝光值(個人是選擇「保持曝光鎖定」,就不用一直按著囉)。


這次我們借到的測試機是還不能安裝 PlayMemories Camera Apps 的版本,所以相關的測試就請參照之前的機種如 NEX-6 或 NEX-5R。另外,也因為不打算測試這方面功能的關係,筆者這次嘗試開啟飛航模式來關閉 Wi-Fi+NFC 的功能,也因此獲得了不錯的續航表現呢。此外,可能是測試機的關係,個人會覺得 A6000 的開機速度並不是那麼優異,不過貌似最近 Sony 對 A7、A7R 都放出了韌體提升了開機速度,所以這也可能會在之後的更新中有所加強吧?

返回目次

對焦測光


這次 A6000 主打的就是神速對焦的部分,而這次個人的使用感想是,不要在太嚴苛的光源環境之下,A6000 真的會讓我有一種拿到高階 DSLR 的感覺。但必須要說,這種程度大致上可能只算是追上了 MFT 的表現。因為暗部對焦,雖然在一般夜間的街拍上並不會有太多問題,但這應該會是 A6000 的最大弱點(會是下次擠牙膏改款的目標?)。畢竟之前個人還滿訝異 A7R 儘管對焦速度慢,卻依然可以在微光環境下順利對焦的低光對焦能力。而在同樣的極端環境下,A6000 就真的是不太跟得上了 -- 但即便如此,它搭配連續對焦與曝光可以達到 11fps 的規格,市面上還是沒有太多這樣價位區間的機種能夠追得上,而這也是 A6000 的最大優勢之一。


圖、A6000 相位對焦點作動示意


179 點的相位對焦點的分佈,幾乎佔滿了整個 APS-C 的 CMOS 之上(這點在我們的評測影片中可以看到)。重點是即便邊邊角角的相位對焦點,也都有不錯的對焦可用度,搭配對比對焦甚至可以玩出非常強悍追蹤功能的 Lock-on AF 追焦功能。A6000 還新增了斑馬紋(Zebra)對焦輔助功能,而以往 NEX 機型上可以見到的峰值對焦則也有保留。


圖、A6000 的斑馬紋對焦輔助功能


此外,新增的 AF-A 功能雖然沒有 A99 上的 AF-D 結合了追蹤功能的對焦模式那樣的強大,但搭配可用度大幅增加的全區對焦模式,竟可延伸出一個很有意思的拍照模式 -- 就是可以在半按對焦拍攝完成之後,直接前後移動改變構圖,然後此時無需重新對焦,便可直接透過相位對焦點來進行對焦並且再度拍攝,有一種延伸版的 AF-C 功能的感覺。

在這次 A6000 的操作設定上,個人十分建議大家保留 A6000 在後轉盤中央按鈕預設的「標準」設定,因為這個設定在各種對焦模式之下都有很彈性的用法。像是在九點組合對焦點模式、單點對焦與彈性追蹤對焦功能下,只要按下這顆按鈕,就可以快速調整對焦點的位置,算是有點彌補了沒有觸控規格的缺憾;而前段提到的全區對焦點下,則是可以提供單點鎖定對焦的支援 -- 這也是讓 A6000 得全區對焦點變得更可用的關鍵。


因為 A6000 的對焦偵測邏輯還是比較偏向會去追蹤距離較近的物體,所以一旦拍攝者想要拍攝較遠物體的時候,在此模式下的相機便還是比較容易去對到前景的被攝物。而若是以往的解決方式,可能就要進選單將對焦點改為單點,並且改成 AF-S 來對焦後構圖,或者是慢慢設定移動對焦點才能拍到想要的影像,而若是希望再跳回全區對焦便又要逆向設定回來。但在 A6000 上,就只要按下中央按鈕,便能快速地使用到中央單點對焦的功能,而且只要你持續按著按鈕,對焦便會保持鎖定 -- 基本上就類似 AF-On 的功能 -- 這樣的操作功能,說真的讓筆者在這次評測期間,很難得的不會特別想切回單點對焦了呢。


EXIF:ISO 1250、f/4.0、1/60s、等效 51mm、+1.7 EV


接著我們來提一下測光的部分,以個人的使用經驗而言,A6000 拍照成功率比起 A7R 真的高上很多,配合這次使用的兩顆具備防手震規格的鏡頭,加上自動測光邏輯會很聰明地根據現在的焦段,提供相應的相當保守的「安全快門」時間,所以手震失敗的機會真的很少遇到。基本上 A6000 給我的印象是個很適合無痛入門攝影的相機。至於測光的正確度來講,必須說,在能夠透過 LiveView 預覽拍攝成果的狀況之下,個人並不會覺得無反相機在測光上面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除非看螢幕誤判啦,但也可以參考即時的色階圖囉),不過以往 NEX-6 上容易測光偏暗的感覺倒是在 A6000 上比較沒有感覺了,但這點可說是有利有弊呢。


EXIF:ISO 4000、f/5.6、1/125s、等效 105mm、+0.7 EV


為了解釋這點,我們就先談談接下來的實拍部分會提到的拍攝心得吧。基本上,個人覺得 A6000 的動態範圍並不是特別強悍 -- 特別是高光的部分感覺比較容易過曝犧牲。所以即便測光看起來都很正常,拍照的時候建議還是盡可能保守一點,將高光的部分壓低較好。因為配合 DRO 在暗部的動態範圍增進,其實是會比較容易得到細節豐富的照片成果的。

返回目次

續航與連拍


個人這次有一點被 A6000 的續航力嚇到 -- 不是差,是好到有點誇張... 這點也許是因為這次乾脆不特別測試它 Wi-Fi 功能的關係,所以,相較於之前評測 NEX-6 的 400 張左右的數據,這次得到的續航力表現,幾乎每次充電 A6000 都繳出了平均 500 張以上甚至逼近 600 張的強悍續航表現。必須說,除了建立在開啓飛航模式的使用狀態下,降了畫素規格的電子觀景窗也可能有幫上忙(也或者是因為這次評測常測試 11fps 連拍,所以快門使用的張數也會有比較懸殊的增加?)。

實測下,A6000 搭配 Sandisk Extreme Pro(95MB/s)記憶卡連拍時,JPG 最高畫質可以連續拍到約 67 張才慢下來;RAW 則是可以拍攝約 26 張;RAW+JPG 則是有約 25 張,而要恢復選單功能則是需要約莫 15 秒的時間,期間是可以再度按下快門拍攝的(然後機身底部的紅色讀寫燈會一直亮著,此外,A6000 單張 RAW 的檔案尺寸大約 24MB 左右)。必須說這樣的表現有點超乎我的期待,畢竟印象中之前的 NEX 機種印象中都一下子連拍就停住了,貌似 A6000 拿來拍運動應該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呢!

此外,儘管這次購買 A6000 的消費者會獲得專用的充電器,不過它也維持了近來 NEX 與 Alpha 相機的傳統,可以提供 microUSB 直接充電的功能 -- 這次我們想要試試它能不能像 MV1 那樣可以直接供電拍照,不過很可惜地,在嘗試過幾個線組與充電器的組合後,發現似乎是不支援這樣的功能啦。看來有類似需求的朋友還是得要靠專用的假電池套件囉。

返回目次

實拍畫質

除了對焦性能的大幅度增進外,這次 A6000 的另一項提升是從 NEX 中低階系列萬年的 16MP 解析度「升級」到了 24MP。但這裡的前提是 A6000 是 NEX-6 的後繼機這點,因為假設就如同 Sony 官方所說的這部機器就是 NEX-6 與 NEX-7 的後繼機來看,貌似這 24MP 就與後者的規格打平了。不過即便如此,官方也還是號稱 A6000 的 24MP 比起 NEX-7 的表現要好上了不少,但真正的表現是否能讓人看到進步呢?

這點從本篇後段與 NEX-6 的 ISO 感光度比較圖表看來(別急,等等就看到囉),貌似 A6000 在這樣的高解析度下,感覺即使跟 16MP 的機種相比,在高感度上甚至還有些微的進步表現。看來在 NEX-7 推出之後的兩年後,Sony 在感光元件技術的研發腳步依然是沒有停歇啊!以下我們就用這次評測期間所拍攝的照片做為開場,來搶先看看 A6000 的實戰表現吧。

註:本篇評測照片亦有提供原圖打包下載

實拍分享


EXIF:ISO 100、f/11、1/80s、等效 87mm、M 模式、防手震關閉



EXIF:ISO 800、f/4.0、0.3s、等效 79mm、M 模式、防手震關閉



EXIF:ISO 800、f/4.0、0.5s、等效 24mm、M 模式、防手震關閉



EXIF:ISO 800、f/4.0、0.3s、等效 24mm、M 模式、防手震關閉
LV6 的 HDR 模式開啓(點圖可以觀看未開啟的對照照片)



EXIF:ISO 6400、f/4.0、1/30s、等效 66mm、-3.0 EV



EXIF:ISO 250、f/4.0、1/125s、等效 105mm、+2 EV



EXIF:ISO 1250、f/5.6、1/125s、等效 105mm、+1.7 EV



左圖 EXIF:ISO 500、f/5.6、1/80s、等效 60mm、+1.7 EV
右圖 EXIF:ISO 100、f/4.0、1/160s、等效 61mm、+0.7 EV



EXIF:ISO 125、f/4.0、1/125s、等效 105mm、+1.0 EV



EXIF:ISO 125、f/5.6、1/80s、等效 64mm、-1.3 EV



EXIF:ISO 100、f/8.0、1/250s、等效 36mm




EXIF:ISO 100、f/8.0、1/80s、等效 36mm



EXIF:ISO 100、f/11、1/80s、等效 87mm、M 模式、防手震關閉
(點圖觀看 Sony 的清晰變焦 2x 後的照片)



EXIF:ISO 100、f/4.0、1/500s、等效 105mm、+1 EV



左圖 EXIF:ISO 5000、f/4.0、1/60s、等效 24mm、+1.7 EV
右圖 EXIF:ISO 6400、f/4.0、1/60s、等效 52mm、+1.3 EV




EXIF:ISO 160、f/4.0、1/100s、等效 97mm、+1.3 EV



左圖 EXIF:ISO 3200、f/4.0、1/60s、等效 24mm、+0.3 EV
右圖 EXIF:ISO 6400、f/4.0、1/60s、等效 49mm



EXIF:ISO 640、f/4.0、1/60s、等效 28mm、+0.7 EV



EXIF:ISO 1600、f/4.0、1/60s、等效 24mm、+0.3 EV、黑白相片效果




全景拍攝


A6000 在拍攝全景時支援直接用轉盤改變方向的機能,用起來也都跟 Sony 之前的機種相同。不過自己用 A6000 拍攝全景照的時候,無論是用手持或者是以腳架平移拍攝失敗率比起之前的機型都有點高 -- 就是留了一塊灰色段落,或者是乾脆顯示拍攝失敗這樣... 個人認為這有可能是少了電子水平儀輔助的關係,不過也很有可能就是自己技術不精啦(低頭)。




感度比較


Sony A6000 與 NEX-6 感度比較
[夜景 100% 裁切圖表](約 7MB)
[室內 100% 裁切圖表](約 10MB)


這次我們一起借到了 Sony NEX-6,主要就是希望可以直接實測兩部機型實拍上的表現差異。而這回我們也改成透過表格的連結方式來展現測試的成果,主要是希望不要讓超長又枯燥的 100% 裁切圖占據太多版面。連結在上圖的圖說之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點進去另開視窗觀看。

A6000 令人訝異之處,是它的高感度表現好像並不遜色於 16MP 的 NEX-6 -- 在 100% 下筆者大致可以接受到 ISO 1600 - 3200 左右,而縮圖的話大致上同樣在雜訊抑制弱的狀況下,可以接受的感度約 ISO 6400。嗯... 就這樣的表現而言,應該可以吸引不少追求高畫質的朋友升級吧?

錄影實拍


趁著錄影實拍的部分來聊聊 A6000 的錄影細節吧。首先,它承襲了以往的優秀傳統,就是在各種曝光模式下幾乎都可以直接按下專用錄影鈕開始錄影,也能在錄影的同時調整各項數據,還支援最低到 1/4 sec 的慢速快門功能。有意思的是,因為 A6000 這次對焦上優異表現的關係,Sony 還提供了共三段的對焦速度選擇,避免太快的對焦反應會影響影片的觀感。

返回目次

競爭對手


以 Sony A6000 在台灣剛上市的價位而言,真的是有著相當不錯的競爭條件。從規格上,24MP、高速對焦規格、APS-C 的大感光元件、更好看的機身設計(這見仁見智啦)與依然便攜的機身尺寸,配合簡單好上手的介面與反應,貌似已經註定了它會成為市場熱門產品的命運。不過我們轉頭看看最近水貨單機價降到兩萬的 Panasonic GX7,在周遭朋友之間的反應也非常好的情況而言,還是不得不將它們兩機請出來拍了一下合照,並直接比較了一下兩者的表現。

握感方面,個人是滿喜歡 GX7 的手感,但相對而言具備鎂合金機身材質的它,雖然帶來更堅固的機身外殼與穩固手感,但拿起來還是相對沉手了不少(402g vs 344g)。拍攝對焦反應上,說真的兩者有點不相上下(暗部對焦的話,A6000 就不太行了...Orz),但如果看到收納的便利程度而言,有著一顆超讚高解析度 EVF 的 GX7,卻也因為這顆電子觀景器讓它收納起來相對麻煩了一些(會頂到包包凸起來...)。雖然前段看起來 A6000 好像占不到什麼上風,不過輪到了 24MP 的高解析度與高感度表現上,個人認為 A6000 的 APS-C 大感光元件應該還是占有不錯的優勢喔!

就個人而言,在一機一鏡的考量下,個人會選擇 A6000;但 Panasonic 看起來相對而言有著更多的鏡群選擇,像是可以用來工作的 12-35mm F2.8 與 Leica 定焦鏡群,不可否認的,這是 MFT 的強大優勢之一啊。更多兩機的外觀比較可以參考下方的機身外觀比較圖集。

返回目次

優缺分析


優點
· 對焦速度大幅提升
· 更可用的全區對焦
· 易操作的選單介面
· 強悍的 11 fps 連續對焦連拍
· 聰明的自動拍攝機能
· 進步的續航表現(開啟飛航模式時)

可改進之處
· 無電子水平儀
· 無麥克風插孔
· 開機速度略慢
· 全景拍攝失敗率高
· 需多注意白平衡才能拍出較討喜的色調

返回目次

結論


個人覺得 Sony A6000 是一部表現十分全面的機型,除了缺少比較進階的外接麥克風收音規格這點,令人有點遺憾外,基本上無論你想拍攝的題材是什麼,這部相機應該都能勝任無虞。透過聰明的曝光與進階的機身操作,也大幅度地降低了學習攝影的門檻。而對進階使用者而言,加入 USB 連線拍照機能的 A6000,配合機頂的熱靴,即使想要用來棚拍使用應該也能完成任務。更別說超快的對焦系統反應搭配 11fps 全時測光 / 對焦的規格,也讓它即便用來拍攝運動攝影的題材,也不太會有拖慢手腳的感覺 -- 更何況連連拍緩存都提升了呢!

而結合上述特點的這部機身,其上市的售價竟然只要兩萬多就能買到,也讓筆者不得不相信 NEX-7 的確是被合併到了 A6000 的系列產品中了 -- 畢竟往上一看,貌似對焦表現也不錯的 A7 的價位區間也沒有離得多遠吧... 這中間的空間要再塞一個 APS-C 高階機,好像真的會容易定位不明確了。而對於在煩惱要配什麼鏡頭的朋友,坦白講在實際用過 ZEISS 16-70mm 後,感覺這顆鏡頭開放光圈的表現上,感覺沒有想像中的好。所以真的要我推薦的話,即便 16-50mm PZ 的數位修正會比較重一些,但考量到 CP 值的表現,個人會比較推薦搭配後者的 Kit 鏡組合,可說是既能兼顧對焦速度又有很好的便攜性的好搭檔囉。

返回目次


更多資訊:Sony A6000 評測原圖下載(4sha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