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記事:看手機包膜


這次的記事還是在先達,但價錢的事就先放在一邊(反正最近的新機比較少),我們來看看一些香港人比較少接觸到的東西 - 包膜。會這麼說是因為包膜這回事其實在台灣是頗為盛行的,只是香港人由於常常換手機的關係,大多會為手機配上較便宜而且可更換不同款式的機殼,而不會選擇不能隨意更換而且價錢一般較貴的包膜。不過小弟卻一直偏好使用這個方案,因為它可以讓手機的外觀設計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所以這次就乘着要為 Nexus 5 包膜的機會和大家介紹一下這項服務囉。


這家包膜專門店是之前借出 Pantech Vega Secret Note 給我們動手玩的星暉電訊,而收費方面其實也不會比貴價的保護套貴,手機的話最多也是大約 HK$250;另外平板和筆電(僅限 MacBook Air)也可以包,但價錢當然會貴一點,畢竟機身大這麼多,不論是難度、時間還是物料都會增加的啊;一次包膜所需的時間一般為半小時左右,但視情況是會有所變化的,像小弟的 Nexus 5,它們沒有包過,所以結果花了近一個小時呢。

至於工具方面,其實並不會很複雜,首先當然是主角,也就是膠膜本身 -- 據店方說,其使用的物料來自日本,好處是伸縮性比其他來源地的要高,對圓角位置的處理會較美觀;另外要用到的還有之前膠膜使用後的底紙、美工刀(也就是𠝹刀)以及暖風機等等。和一般螢幕保護貼一樣,開始前都要先為手機做好清潔,包括用美工刀沿正面機邊和面板的空隙將灰塵挖出,然後在一些大面積而不會貼到的位置(如螢幕),以膠紙將膠膜底紙貼上封住。



接着當然就是開始包了,一般來說手機都是只包背面和機邊,所以就由大面積的機背開始;貼的時候還得用卡片將膠膜壓平,以確保不會有氣泡出現。面對機邊轉角的位置,就是暖風機出場的時候了 -- 其用處在於將膠膜軟化,再利用其高延伸性,以拉伸的方式讓單一片膠膜同時和機邊及機背貼合。這個拉扯的工序一直會拉到機面,然後師傅就會用美工刀沿面板邊緣割下去,在分開面板和膠膜之餘也將膠膜包到空隙裏面;完成後還要再沿機邊加多一片膠膜,以作鞏固之用。



當然,整個過程還沒有完 -- 因為在包好後,還得將不同的開口分割出來 -- 這時候就是美工刀出場的時候了,不過這個過程實在有點觸目驚心,因為在割開膠膜時,美工刀是很容易會割到機身的,而挖孔時也有機會刮損機身。其實在整個包膜過程中,美工刀都可說是佔了很重要的位置,途中我們也見師傅替換刀片的次數非常多,旁邊也有一瓶用過的刀片;查問之下,才知道其實並不是刀片已經不鋒利了,而是只要覺得差了一點點就得更換,因為一旦不習慣鋒利度,就很容易用錯力而刮損機身。也正因如此,要成為包膜師傅一點都不容易,得經過一年的訓練,由模型機、到自己的手機都可以處理到,才算滿師可以為客人的手機包膜。

其實在這些以外,整個過程還是有一些讓小弟注意的地方:好像很多時要用到膠紙、不能防止太銳利的東西刮到機身以及一般都不會包到機面等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如果是使用白色(或淺色系)手機的話,也可以選擇為手機包廂有顏色或圖案的膠膜,選擇會更多呢。好了,這次就說到這裏,下一次應該又會回到報價如尋找稀有手機的循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