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cus IN810、IN610 綜合評測:手機新品牌搶攻台灣市場真空帶之作



InFocus 繼與中華電信合作推出大尺寸電視,2013 年暑期中更帶來他們在行動裝置上的初試啼聲之作。而且一次送上 IN810 和 IN610 兩款手機。前者具備 Qualcomm Snapdragon APQ8064 1.7GHz 四核心處理器、2GB RAM 及 1,300 萬畫素,配合 5 吋 1080p 解析度螢幕等級,進軍台灣平價市場的真空地帶。另一款 IN610 則採用 6.1 吋 720p 解析度螢幕、聯發科 MTK6589 1.2GHz 四核心處理器、1GB RAM 及 800 萬畫素相機。

其實郭台銘領導的鴻海集團與 InFocus 有相當密切的合作關係,旗下負責「第一屏」手機業務的富智康,可是這兩款手機在軟硬體開發,甚至維修體系的後盾。究竟這位行動裝置新鮮人的首發之作,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特色?我們將一次評測這兩款支援 WCDMA / GSM 電信系統的全新手機,跳轉過後進入評測全文。

評測目次

· 外觀與硬體
· 螢幕與聲效
· 拍照與錄影
· 系統與軟體
· 效能與電力
· 總結

外觀與硬體


評測影片


從外型而論,無論是 5 吋主流路線的 IN810,或 6.1 吋大螢幕的 IN610,都各有它機的影子。IN810 的正面似乎遺傳了 Sharp SH930w 的風格,1,920 x 1,080 解析度的面板上覆 2.5D 帶點弧面的防刮玻璃,延伸到機身四周皆以圓潤的收邊,增加不少手持的舒適感。這樣的外型加上僅提供黑色款式,可以說相當保險,但不會給人亮眼的第一印象。正面聽筒的左邊是 190 萬畫素前置視訊相機,各式感應器也隨伺在側。銀色的 InFocus 商標字樣打印在手機下方,從配置上可以看出 IN810 並沒有實體電容鍵,上下邊框的縮減,也是它雖然來到 5 吋螢幕大小,但機身尺寸仍適合單手握持的原因之一。



IN810 的背蓋使用黑色亮面烤漆處理,讓指紋油汙或刮痕比較容易被看見。上方的 1,300 萬畫素主相機、LED 補光燈及內建揚聲器擺放在同一個位置,上面以一片金屬黑色髮絲紋的護蓋裝飾,墊高鏡頭與桌面接觸的空間,也為背面單純的設計增添一些質感。手機整體厚度控制的還不錯,主要歸功觸控螢幕和機板設計的進步,加上 2,200mAh 鋰電池,在現今標準中也不算大容量,好處是 InFocus 採用可更換式設計。原廠並沒有推出獨立充電器,而是預告會有選購的無線充電套件。這個套件目前尚未公布售價,但我們認為或許提供座充結合第二顆電池同步充電的底座會更加實用些。

打開 IN810 的背蓋,機板上的黑色護蓋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修飾,但相比不少大陸平價手機,顯示出組裝細節上的最基本講究還是有的。你在這裡可以看到 micro-SIM 卡槽、micro-SD 卡槽及幾個金屬接點,在電池正下方兩個接點,連結了背蓋 NFC 近場通訊天線,靠近側邊的則是未來更換無線充電背蓋的接點。手機側邊也沒有任何裝飾,銀色鍍鉻的電源鍵和音量鍵同時置於左側,鍵感還算清晰明確。3.5mm 標準耳機麥克風插孔與 micro-USB 連接埠分別位於上下兩側,這裡各有一個麥克風做為收音與抗噪之用。



接著來看大尺寸的 IN610,相比 5 吋的 IN810,它的握感明顯受到螢幕尺寸的影響。6.1 吋 720p 解析度螢幕對單手握持稍嫌緊張了些,即使男生也不容易用大拇指觸控到另一側,可以說是需要雙手操控的取向。但論及 IN610 的造型,則相當容易讓人混淆它與 Samsung,甚至大陸北斗青蔥手機間的差異。雖然我們認為設計交互參考的問題是廠商間的事情,但對一般消費者來說,或許牽涉到品牌認同感的部分,不過若轉念一想,考慮到價格定位等問題,那麼真的有人在乎嗎?

回到手機本身上,你可以依據下方的三個電容式觸控鍵來辨識出 IN610。好吧,小編還是要承認就連中央的電容首頁鍵圖標,也像極了 Note 的實體鍵。除此之外,位置的安排也如出一轍,右邊是返回鍵,左邊是設定鍵。這想必是因應大尺寸螢幕的操控性所達成的共識吧!正面上方的聽筒護網是採下凹設計,右方會看到 130 萬前置相機、感應器元件及一個亮度相當高的 LED 提示燈。



IN610 的側面部分,嗯...「依然」使用霧銀色烤漆邊框,可喜的是這個塑料邊框相當厚實堅固,拿在手上的實在感相當強。音量鍵和電源鍵分布於左右兩側,由於幾乎和邊框齊平,鍵感稍不明確。耳機麥克風和 micro-USB 插孔同位於上方;雙麥克風在 IN610 上也沒有被犧牲,你可以在手機下側和背面找到它們的蹤跡。

這款手機的背面也帶點 Sharp SH930w 的味道,主要來自於塑料背蓋上的喇叭開孔。IN610 提供雙喇叭的配置,但同位於上側則讓人預期會少了一些立體聲感受。它與 IN810 一樣將主要元件集中在一起,喇叭中間可以看到 800 萬畫素主相機及 LED 補光燈。打開背蓋之後,整個背面護蓋依然是蠻清爽乾淨的,在看過不少手機打開背蓋後的狼狽模樣,證明平價手機要給人好印象的基本要求還是要有啊! 而這裡有將近 2/3 的面積被高達 4,050mAh 的鋰電池佔據,讓人在測試前就頗為期待它的續航力表現。SIM 卡插槽使用目前越來越少見的 mini-SIM,並與 micro-SD 卡槽整合在一起,而兩者都需要關閉電源、取下電池後方可更換。

螢幕與聲效



InFocus 打頭陣的兩款手機直接切入 5 吋及 6.1 吋兩個 Android 陣營中相互較勁最為激烈的地帶,而這裡已成為旗艦機的灘頭堡,非螢幕大就是贏家了。IN810 搭載 5 吋 1080p 解析度 Sharp 面板,由於虛擬功能鍵的緣故,讓實際顯示尺寸大約等同於 4.7 吋。

除了高解析度帶來清晰的文字顯示效果,這片螢幕的色澤及可視角表現相當不錯,而 2.5D 弧面玻璃的透光表現可媲美其他高價位旗艦機,表面的滑順及抗指紋能力也屬於優秀範圍。系統另外內建「標準」和「鮮豔」兩種色彩模式,但我們比較喜歡前者的自然風格,後者增強對比及顏色飽和度則會讓人覺得過於艷麗。



具備 6.1 吋 720p 解析度的 IN610 採用平面式的觸控玻璃,觸感和滑順的程度則屬於一般水準。約 240 ppi 的像素密度,在字體顯示部分並不會粗糙,螢幕可視角比 N810 窄,可以感覺玻璃層影響了透光度和帶來較多的反光。也由於背光範圍較大的緣故,整體亮度也比 N810 高上不少,在昏暗的室內使用最低亮度仍會感到有些刺眼的情況,這也是不少大尺寸手機或平板會遇到的現象。我們建議使用者可以先自行下載「Lux」或其他亮度調整軟體,並希望 InFocus 未來能針對最低亮度設定進行更新。

在內建喇叭效果上,N810 的表現普通,內建揚聲器受制於單體大小和空間等因素,一般撥放鈴聲或中等音量聽聽音樂是還可以接受的,但開到最高音量則會感到有些刺耳。插上耳機聆聽音樂時,整體的音色表現偏向暗沉,低頻偏多但聲線並不明顯,中頻人聲則顯得不夠清亮。總體來說還有賴使用者後續從等化器方面進行調整。

而 N610 雖然內建兩個喇叭單體,但因為擺放位置的緣故,無法感受立體聲的效果,而這對喇叭調整至最大音量後挺容易出現破音。用耳機聆聽的話,N610 依然是低頻走向,此外預設的耳機最低音量仍相當大聲,有待 InFocus 後續更新調整。

拍照與錄影



IN810 和 IN610 分別具備 1,300 萬畫素和 800 萬畫素主相機,拍照介面呈現不同的編排。IN810 在拍照和錄影上需要點擊獨立的切換圖示,功能區提供四個快速捷徑格,使用者可自行拖動四個常用的功能到此處。「測光模式」提供「觸控點對焦」、「平均測光」和「中央重點」三種模式。IN610 則能單鍵直接拍照或錄影,在使用速度和便利性來說比較好。功能捷徑直接擺放著「HDR」、「美顏」、「全景」及「多角度檢視」等功能,其中「多角度檢視」有點類似全景模式,但可以像 Google Maps 的實景功能一般,用手機左右擺動瀏覽照片,不過所產生的特殊格式檔案並沒有辦法在不同裝置間流通,趣味性意味比較重。



照相素質方面,兩款手機在晴天皆能拍出色彩飽和的相片。不過 IN810 在寬容度上比 IN610 來的好一些,高亮度場景下對相片整體的影響較小。而 IN610 在自動白平衡部分,比較容易有色偏的情況。兩款手機在夜拍性能上則屬普通,利用自動 ISO 所產生的噪點和抹除感蠻重的,但符合一般水準。而 HDR 模式雖然可以看出亮暗部有所加強,但整體效果則沒有太多戲劇感,屬於自然走向,另外在藍天背景下容易在主體周圍出現白色光影,這是在不少相機中會出現的現象,使用時可以儘量避開以獲得較完美的成品。兩者的快門反應都算快速,但 IN610 的對焦速度稍微慢一些,尤其在夜間拍攝會明顯感受到與一般水準的差距。



兩款手機皆都能錄製 1080p / 30p 影片,IN810 所使用的 MP4 格式,IN610 則是 3GP 格式,且皆支援錄影中拍照功能,過程中也能點選螢幕切換對焦主體,但並不會改變曝光值。我們發現 IN610 進行夜間錄影時掉格的情況挺嚴重,原始檔案大約會落在 15 至 20 格之間。

此外,IN810 在未開啟螢幕自動旋轉的狀態下,進入相機軟體中也不會自動依照手機方向自動調整介面擺設,所以橫向攝影時的介面仍會保持直式狀態。這應該是一般手機都會具備的功能,在 IN610 並沒有發現這個問題,或許 InFocus 日後會修正這項小問題。


系統與軟體




這兩款手機具備相同的使用介面,大體上基於 Android 原生架構並做出一些細部調整。解鎖畫面提供電話、簡訊、郵件三個快速啟動捷徑,可惜使用者無法自行做更動。你也可以在上方左右滑動放上一個桌面小工具,或快速開啟相機。

比較有趣的是,從桌面向上滑動,你會看到出現「桌面增加」、「桌面設定」、「系統設定」及「螢幕編輯」四個選項。點擊「桌面設定」就能調整滑動特效,或開關「下滑手勢」和「捏和手勢」。前者讓你不需將手指點到螢幕上方的下拉通知區域,從桌面任何一處向下滑動即可拉下通知欄,這對大螢幕的 IN610 來說是相當實用的功能。另外主桌面最多可以增加至 9 個,開啟手勢後,雙手向內捏可以調節數量、安排順序或設定首頁桌面。桌面間滑動並不提供循環瀏覽,所以桌面一多就會顯得不是很方便。



下拉通知欄採取 Android 4.2 的風格,分為訊息提示和功能捷徑兩個切換頁面(支援單、雙指變換)。不過你無法自行調整設定捷徑的種類,且 IN810 的捷徑數量少於 IN610,讓實用性減低甚多。



點擊程式集頁面圖示,你會發現和 Android 原生介面稍有不同。程式集和小工具標籤頁中間多了「正在運行」頁面項目,在這裡你能一覽系統內正在運作的軟體和 RAM 使用量,點擊垃圾桶圖示就能一次刪除非必要常駐的軟體。這裡同樣支援向上滑動手勢,「白名單」和「編輯模式」,能防止特定軟體被一鍵清理或刪除個別軟體的常駐狀態。



此外,IN810 和 IN610 在功能設定列表中分別具備不同的特色。IN810 的「通知」能將特定程式的通知隱藏起來。「節電器」提供一定電池比例下,調整或關閉手機螢幕亮度,和連線等狀態。「動作設定」則利用硬體感測器達成體感操作,可實現聯絡人卡片中靠近耳朵直接撥號、反轉手機拒接來電、和訊息提示(關閉螢幕時,會震動提示尚未查看的未接來電或簡訊)等功能。IN610 雖然沒有上述這些功能,但卻擁有「定時開關機」設定,習慣深夜關機的使用者應該會感到相當便利。

兩款手機對於字體和介面圖示的呈現方式也略有不同。IN810 走的是手機風格,在字體調整到最大時的尺寸差異有明顯的改變。而 IN610 則傾向平板風格,圖標和字體都以最多的顯示空間為主,所以字體調到最大仍不會感覺差異懸殊。所以長輩若想挑選大螢幕的 IN610,盡可能還是先到現場體驗看看比較保險,避免後續還要 root 調整系統字體大小的情況。

撥號介面部分,兩款手機採用類似原生撥號軟體的版面,但加入撥號鍵盤大小調整的功能。IN810 可在設定中對撥號鍵盤進行縮放;IN610 則是使用手指向下輕掃撥號鍵盤,即可切換為單手使用的小型鍵盤,且依據你輕掃的左右位置不同,也會決定它靠攏的方向。

另外從內建軟體的種類上,能看出 InFocus 對兩隻手機的定位落有不同。除了一些共通的免費版第三方文書軟體外,IN810 的內建「NFC」可以從圖庫、錄音或錄影等本機來源近距離以背部 NFC 感應後,透過藍牙傳送檔案。


「裝置協尋」藉由 Android 內建的 C2DM(Cloud to Device Messaging)服務來進行位置資訊回報,讓使用者遺失手機後能在網頁上找到相關位置資訊,也可以遙控手機發出鈴聲、上鎖甚至將手機回復到初始狀態。其中上鎖功能不會因為系統重啟有所影響,所以遺失手機後建議你先使用上鎖功能,再來尋找手機或格式化保護隱私。

IN610 附帶的軟體就沒有那麼豐富。其中具備「防火牆」功能,能針對通話或簡訊分別設定阻擋名單。也因為接近平板的取向,「無限輸入裝置」可管理藍牙滑鼠或鍵盤等輸入設備。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 IN810 內建「KineMaster」影片編輯軟體。Android 平台一直以來極缺乏完善的視訊編輯應用,而這套軟體提供剪輯、影片主題版型甚至配音等進階應用,無論是功能的完整性和運作的流暢度都具備一定水準。前段 IN810 的相機錄影樣本,即是用這套軟體剪輯而成。效能部分,2 分鐘左右的 1080p 解析度短片,約 11 分鐘可轉換輸出完畢。

雖然它放在 IN810 上,會受到螢幕大小和電力的限制,不方便編輯長時間的影片。但未來若能用在 Android 平版上,想必會是殺手級的應用。這款由韓商「NexStreaming」公司推出的產品,目前沒有在 Google Play 上架的計畫,我們希望日後能取得安裝檔為大家做更完整分析。

效能與電力

InFocus
IN810

HTC
Butterfly S

Sony
Xperia Z

Samsung
Galaxy S 4

(Snoadragon 600)

Quadrant

12,394

12,633

8,019

12,035

Vellamo 2 HTML5

2,589

2,575

8,198

1,799

安兔兔 3.x

24,423

25,386

19,876

23,374

SunSpider(ms)

838(0.9.1)
1380(1.0)

1115.4(0.9.1)
1513.6(1.0)

1,900(0.9.1)

1,231.3(1.0)

GFXBenchmark
Egypt HD C24Z16
Offscreen(FPS)

40

42

29

40

CF-Bench

27,335

23,322

16,079

24,844

電力

6:48

7:48

5:35

9:15(3G)
5:10(LTE)

SunSpider: 分數越低約好

InFocus
IN610

Huawei
Ascend Mate
(2GB RAM)

ZTE
Grand Memo

Samsung
Mega 6.3

Quadrant 2.0

4,835

5,050

6,880

7,001

Vellamo 2 HTML5

1,514

1,618

1,852

1,715

安兔兔 3.x

13,541

10,833

18,820

12,648

SunSpider(ms)

1,363(0.9.1)
1,576(1.0)

1,536(0.9.1)

1,010(0.9.1)

1,052(0.9.1)

GFXBenchmark
Egypt HD C24Z16
Offscreen(FPS)

10

na

33

17

CF-Bench

13,224

13,262

14,479

13,859

電力

10:07

10:15

9:25

7:32

SunSpider: 分數越低越好


IN810 搭載 Snapdragon APQ8064 1.7GHz 四核心處理器,這個時脈與架構在 Qualcomm 的商業分類中,屬於 Snapdragon 600 的產品。與搭載各家旗鑑級對手相比,跑分可說是平起平坐。不過回到實際使用狀況,IN810 開啟程式或進行切換時,雖不會有卡頓的情況,但會讓人感到系統反應速度沒有那麼敏捷,轉場之中少了一點隨傳隨到的迅速感,我們推論主要因素在於系統校調仍有待原廠持續更新加強。做為日常生活的機種,IN810 足以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

電力部分,在我們標準測試之下,設定螢幕亮度為 50% 並關閉自動亮度調整、開啟 Wi-Fi (未連線)與 3G 連線、關閉所有低電量省電模式、維持 Facebook 每小時與 Twitter 每 15 分鐘更新和 Gmail 即時推送的情況下,重複播放儲存在手機內的影片。IN810 獲得 6 小時 48 分的成績,表現屬中等,大約就是2,200mAh 電量下的正常表現。回到生活使用,四核心加上 5 吋 1080p 解析度螢幕的耗電速度會讓你有電量直線下降的感受,假如重度連續使用的話,大約 4 至 5 小時就必須注意。而開啟約一小時的網路分享,不時查看訊息和瀏覽網路,大約 7 - 8 小時會進入低電量狀態。而使用原廠充電器約能在 3 個小時充至 98% 的電量。

至於 IN610 所搭載 MTK6589 1.2GH 四核心處理器,內部所用的是 Cortex-A7 架構,在跑分上稍落後於 Samsung Galaxy Mega 6.3 所使用的 Snapdragon 400 雙核心處理器,而稍優於華為的海思 K3V2 四核心處理器。實際系統操作感受與 IN810 有一些類似,撇除執行大型程式的差異及 1GB RAM 在運用上較拮据外,過場反應令人覺得稍有拖泥帶水之感,也是有待官方接下來的調整。

IN610 裝備 4,050mAh 的電池,在硬體支援快速充電和 2A 充電器的幫助之下,能確實在 3 小時充電至 98% 的水準,算是蠻方便的優勢之一。在標準電力測試下,IN610 能獲得 10 小時又 7 分鐘的成績。而生活使用上,一般使用你幾乎不可能在一天內耗盡電力,偶而開開熱點分享並上上網,有時候還能撐過兩天的使用時間。

總結



中華電信合作的高補貼綁約方案,是 IN810 和 IN610 在銷售上的最大優勢。有鑑於遠傳引入小米手機,擾亂台灣市場一池春水,InFocus 在台灣直接將戰場提升至 5 吋與 6.1 吋地帶。從外型設計來看,這兩款手機沒有新意,一般來說吸引不到行動裝置的高階用戶群,但對預算有限,或當第二台手機的消費者來說,具備一定效能水準且符合市場流行的螢幕尺寸,價格的確是一大競爭力。

對換機或初次購機的消費者來說,兩款手機其實彼此之間具有潛在競爭,畢竟手機大小皆來到一定水準,綁約後的單機價格差異大約在兩千元。若你是強烈需要熱點分享(電力優先),或想讓手機與平板裝置合而為一的消費者,那麼 IN610 是比較好的選擇。缺點是要能接受稍弱的處理器效能、較小的記憶體。而 IN810 能帶來較為全面的行動體驗,無論是顯示細緻度和防刮玻璃的觸摸質感,後者很容易被忽略,但其實它是每個人使用觸控手機最常用到的東西啊!加上效能足夠且具備旅行時的 LTE 連線能力,唯一的弱勢在於續航力不夠突出。換句話說,這兩款手機存在一種優缺點彼此互補的差異化。

無論如何,InFocus 做為行動裝置的新興品牌,目前看來它與富士康的戰略調整,將手機放在第一屏,並延伸至平板(第二屏)甚至更多消費性產品的計劃有密切關聯性。資料顯示富士康已取得 InFocus 在大中華地區的品牌業務,包括手機、平板、甚至筆記型電腦等消費性項目,此外富士康旗下的富智康可說是這次軟硬體部分的幕後推手,而該公司包辦的製造及維修體系,也成為新品牌不可或缺的後盾。InFocus 曾表示近期會擴展至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後續的競爭力表現就待時間來證明。回到產品本質上,希望一些小缺點能夠盡速修正。雖然在測試期間已收到一些系統更新,但像 IN810 的相機介面自動轉向功能、IN610 低光攝影的掉格問題,或是系統反應速度,都需要再加強一些,才能發揮高性價比的優勢。

更多資訊:Consumer Electronics DailyTaipei Timesu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