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技 G400s 遊戲滑鼠評測


羅技在一個多月前的發表會上,全面「更新」了整個 G 系列的遊戲周邊,這自然也包括了差不多整個遊戲滑鼠的產品線。大部份的改動都不大,像 G700s 和 G500s 分別只是 G700G500 這兩隻老滑鼠的「表面塗料重新處理版」,並沒有做什麼規格上的大更動,在某些程度上也意味著以這些產品的技術力,羅技有再戰一個世代的信心。

所以當要挑選一隻新的 G 系列產品來評測的時候,小弟將眼光放在了(相對)低階的 G400s 上面。從售價,從外觀來看,這似乎都是羅技產品線當中頗低階的一個選擇,但其實 G400s 出自名門,有著許多了不起的前輩。究竟這個搭載了最新「Delta Zero」技術的最新一代「FPS 玩家級光學滑鼠」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講古


在遙遠遙遠的過去(好吧,大約是 2002 年),羅技推出了一顆新的光學滑鼠引擎,取名為「MX」,並且以這顆引擎為核心,專門設計了一個符合人體工學的新滑鼠設計。當年推出的系列產品一共有三個:有線光學滑鼠 MX500、無線光學滑鼠 MX700 和藍芽無線光學滑鼠 MX900。小弟當年是直接衝了一隻 MX700 回來,但是 MX700 沒用幾天就要放到充電座上充電,而且電池又重,充電座用一段時間後還會接觸不良,所以沒過多久就又去買了一隻形狀完全一樣,但輕得多的有線鼠 MX500 回來。MX500 不貴(至少和 MX700 比較起來是如此),所以當家裡又有滑鼠需求的時候,小弟自然就去選了它的後繼產品 MX510,一隻稍微加強了光學引擎解析度(其實用起來沒啥差),然後外觀炫到爆表的滑鼠。MX510 之後,當然就是接著用 MX518 囉。

MX518 現在是個傳奇,但當初買的時候倒也沒有想這麼多,只知道它是羅技第一隻專門為遊戲而做的光學鼠。相較於舊的 MX510,它做了幾個針對遊戲的改變,包括將滾輪上下的卷動鍵改成了 DPI 選擇的按鍵、將光學引擎提升到(以當時來說)超高的 1,600DPI、並且捨去了「休眠」模式,讓光學感應器永遠在運作狀態,不會因為省電而有回復時間的 lag。MX518 的光學引擎當真不愧是光學鼠這條路在被鐳射鼠取代前的最後一批傑作,在追跡能力上完全不輸,甚至還略微超過,差不同多時期出來的第一隻鐳射鼠 MX1000。現在回想起來,還真記不得有多少遊戲時光是和一隻接著一隻的 MX518 一起渡過的呢!

MX518 的設計在鐳射世代被有線的 G5 和無線的 G7 所承繼,但很多玩家都認為鐳射鼠在追跡穩定性上,還比不過光學的 MX518,因此 MX518 在之後還賣了許多年,直到被 G400 取代為止(G5 則是被 G500 所取代)。羅技完全了解 MX518 在愛用者心中的祟高地位,因此除了光學引擎解析度達到符合當代標準的 3600DPI,更新率提升,以及表面材質/花樣改回比較沉穩的霧面灰黑之外,其他一切都選擇不予改變,從外型到配重到盒子上的「全新的 MX518」,一切都是表明了這還是原來的那個 MX518,大家別誤會的意思。

如今,G400s 則是靠著再更新的 Delta Zero 感應器,將 DPI 數再提高到了 4000,成為一隻擁有最新光學引擎科技的 MX518。對小弟來說,這是和 MX518 說再見約五年後,與其後代的再重逢呢!

盒裝


講古完畢,讓我們回到滑鼠本身上吧!G400s 的盒裝和所有其他 Gs 系列的兄弟們一樣大,是一個大約只有以前一半大的盒裝。除了正面有很炫的半隻滑鼠 X 光圖之外,這片「蓋子」也是可以打開的,讓你多少可以隔著一層塑膠片試試看滑鼠的手感。整個盒裝主要以紙為材質(環保),也沒有任何特別難拆的地方,是個設計相當好的盒子。

除了滑鼠本體外,盒裝內就只有一份說明文件而已,和大部份的羅技產品一樣,軟體功能必需要上網下載才能取得。不過 G400s 簡單的 DPI 調整功能是內建的,滾輪上下兩顆 DPI 調整鍵不安裝軟體就有四段的可調整範圍。G400s 沒有附綁線帶我覺得蠻可惜的,不過這實在是構不上不購買的理由啦。



外觀



雖然多了一些花俏的花紋,任何用過 G400,乃至於 MX518、MX510 的人,都會立即對它的外觀感到無比的熟悉。G400s 的高度比羅技的一些高階遊戲鼠矮上許多,適合玩 FPS 那種手懸空的抓握,而不是 MMORPG 或 RTS 的那種長時間緊抓滑鼠的靠握。拇指的上方有兩顆功能鍵,預設是網頁的上一頁/下一頁;而除了前面提到滾輪上下各有一顆 DPI 選擇鍵之外,滑鼠中段還有一顆應該是程式切換鍵的按鍵,但在安裝軟體前似乎沒功用。自然,軟體安裝完畢後這些按鍵每個都可以分配各種不同的用途,自然就不局限於特定的功能了。



羅技似乎特別愛在這系列的外觀上做文章,從 MX510 的絨布感,到 MX518 的月球坑洞 (?) ,到 G5 的紅銅、G500 的鐵鏽,似乎只有 G400 的單調灰色是唯一的例外。如今羅技給了 G400s 一個相當深的灰藍色調(遠比官網上的圖片看起來的要深),和當年的 MX1000 類似,卻要再更深一點。上面的紋路對材質並沒有影響,而屁股上大大的「G」字則是昭示著 G 系列家族的新身份。


滑鼠底部是自 G5 以來,本系列滑鼠都一直沿用的三塊式鼠腳設計,除了上下兩塊大的之外,拇指下方的側面還有塊比較小的鼠腳。不得不說,當年原版 MX518 承襲自 MX510 的那個五個豆子大的鼠腳配置真的是相當地失敗,常常用沒多久鼠腳就自己掉了,還好新的都是採用這種大鼠腳的設計。

操作



操作的部份沒什麼好說的,就跟我印象中的 MX518 一樣輕、靈活、精準。不過小編畢竟是用了 MX518 多年的人,對於準備新購入的朋友,還是有幾點要注意的。最主要的,是雖然不很明顯,但它是一隻右撇子用的滑鼠,左手握勉強可以,但是會容易誤觸左側的兩顆按鍵。再者,我覺得相對於許多競爭對手的產品,G400s 的設計算是偏長也偏寬的,手小的人握起來可能會比較辛苦些。

G400s 的光學引擎一如既往的強悍,不論是木紋、布料、透明塑膠、甚至是玻璃都一點問題也沒有(想當初雷射還特地主打過透明玻璃可用...)。現在新的最大 DPI 數來到 4000(不確定是原生的還是插點的),但對小編這種久久不玩 FPS 遊戲的人來說,實在是嚇人了點,但就算高到了 4000,整隻滑鼠還是有確實掌握在手裡的感覺,游標不會亂跑,畫出來的線也沒有什麼抖動。

G400s 的滾輪是用這麼多年的那個老滾輪,不是 microgear 的,但普通滾輪有頓點非常明確的優點,換槍之類的應該很輕鬆愉快才是。因為沒有用過 G400,所以無法與 G400 的表面做比較,但相較於小編的 G700,G400s 的表面滑上許多,卻也不到 MX518 直接是塑膠的那種滑溜度。羅技官網上稱它「掌心部分則使用疏水性良好的覆膜以防止手部濕黏。對於接觸頻繁的區域,我們在主要按鈕上增加抗指紋覆膜」,我想這要用久一點才會感受出差別來吧!

結論


從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MX500 推出到現在,已經經過了超過十年的時間,而當年 MX500 的經典設計,也一直傳承到了現在。這傳承之久遠,或許只有延續 MX300 的 G100s 差可比擬呢!這麼久的時間以來外觀設計都沒有改變,從一方面點出了當初設計之優良,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習慣 MX510/MX518/G400 握感的人,可以放心地再繼續用下去。除了換了個顏色,增加了個「防滑塗料」,和改進了光學引擎之外,這還是大家熟悉的那隻 MX518 滑鼠,擁有以光學鼠來說極佳的追跡穩定性,在很多表面材質下不僅不輸,甚至還有可能超過鐳射鼠的表現。

以遊戲鼠來說,它的定價算是相對親民,NT$1,390 就提供了專門的 DPI 調整鍵和三顆自定義鍵,對於尋求一隻上陣殺敵的好伙伴,又不想荷包大失血的朋友,可以考慮看看這隻滑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