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week 科技七日談(13.4.7):「閱讀」夢境、雷射戒毒、Skylab II、軟體進化論


大家好,又到了這週 Alt-week 科技七日談的時間,本次我們先帶大家去看一看日本研究者是如何「閱讀」夢境的,然後去瞧一瞧怎樣才能利用雷射來戒除古柯鹼毒癮,接著去看看可能會成為 Skylab II 的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最後去瞭解下之前聞所未聞的軟體「進化論」。跳轉後可以看到完整的科技七日談。

夢境真的能被「閱讀」嗎?一些來自日本的研究者們正在努力達成這一目標。他們具體的做法是在實驗對象清醒時向其展示各類圖像,在整個過程中對象的大腦活動會被記錄下來,以便與對象睡眠時的大腦活動進行比對,從而尋找出兩者的聯繫、規律。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會在掃瞄對象夢境後迅速將其喚醒,然後詢問後者在夢境中看到的景象。接著他們會把得到的回答與 MRI 記錄下的結果進行比較,再加上文字和圖像數據庫的幫助,閱讀夢境便成為了可能。但話雖如此目前研究者所取得的成果依然有限,暫時他們只能確定實驗對象在夢境中所看到的顏色,更深層次一些的內容(比如說實驗對象的情緒)仍有待揭曉。實話說,我們還真的蠻好奇未來會不會有類似「Inception」那樣的情節發生呢...


即便沒有親身的體驗,許多人也都應該知道戒毒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戒毒者往往需要擁有驚人的決心和毅力才能成功走出毒品的陰影。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這些人群更好地戒毒呢?美國公共衛生署(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和 Ernest Gallo 臨床研究中心(Ernest Gallo Clinic and Research Center)最新的研究成果說不定能起到一些作用,他們透過用雷射刺激大腦前額葉皮質特定區域的方法,讓實驗用鼠成功戒除了古柯鹼毒癮(用這種方法也能讓它們染上毒癮)。這項成果顯示出了前額葉皮質在戒毒過程中的重要性,對人體實驗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雷射起到作用研究者在老鼠的神經元內注入了具有光敏感性的蛋白質,而這種做法相對來說並不適合人類,所以在進行人體實驗時研究者會將雷射換成治療憂鬱症時所採用的穿顱磁刺激技術(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以此來達到和雷射同樣的效果。據悉再過不久公共衛生署就會開始臨床試驗,戒毒者每週需接受數次治療。不管怎麼說,祝願這些朋友能早日擺脫毒品的困擾。


NASA 在 1973 年時把 Saturn V 運載火箭的一部分改造成 Skylab 並將其送上了太空,如今 30 年過去了,研究者們覺得是時候準備 Skylab II 了。這一次他們找到的「候選者」是最新的太空發射系統火箭,研究者們認為其上層氫燃料箱非常適合改造成可循環利用的太空實驗室。據悉它的大小為 495 立方米(和兩層樓的住宅相當,比國際太空站大多了...),能夠容納 4 名太空人在其中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太空發射系統並不需要像過去的 Skylab 那樣在太空中對接組裝,相對來說其需要的發射次數就更少,再加上它現有的製造架構(manufacturing infrastructure)也頗為成熟,總體來看可以節約不少的經費呢。


一般來說,我們並不會把生物的進化過程和軟體的發展聯想到一起,但來自布魯克赫文國家研究所(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 Sergei Maslov 和來自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的 Tin Yau Pang 卻相信兩者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似之處。他們對各版 Linux 及細菌基因體的演變進行了一番研究,試圖找到那些被重複使用的程式碼或代代相傳的基因資訊。最終的結果非常令人吃驚,原來「適者生存」這句話並不僅適用於生物界,在科技領域中同樣可以找到類似的規律。Maslov 和 Pang 發現無論在細菌基因體還是 Linux 中,只要是有用、被依賴性較強的部分都會在演變過程中得以保留,同時他們還表示自己已經掌握了一種運算方法,可以推算出這些關鍵組成部分的數量。容格曾說:「萬事萬物皆有聯繫。」大家怎麼看呢?

經由: enga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