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2 我們一直在期待 Canon 端出他們的無反光鏡式相機,而忽略了 Nikon 竟然在大感光元件的隨身機上面,竟然也幾乎算是最後一個出手的廠商。今天,他們總算正式端出了自家 DX 格式(APS-C 尺寸)感光元件的固定式鏡頭相機,而且一出就是一部在焦段上與其它機種有所差異的等效 28mm 廣角定焦鏡。不過目前市面上類似的產品已經百花齊放的狀況下,到底 Nikon 這部 Coolpix A 大感光元件數位相機,與其他廠商不論是變焦或者是同屬定焦規格的機型,在規格上相比有什麼優勢或劣勢,就讓我們透過接下來的超級比一比表格來見真章吧!
Nikon Coolpix A Sony RX-100 Sigma DP1M Canon G1X
畫素 16.2MP 20.9MP 15.4MP 14.3MP
感光元件 CMOS
(移除低通濾鏡)
CMOS CMOS
(Foveon X3)
CMOS
感光元件尺寸 APS-C 1 吋 APS-C 1.5 吋
鏡頭 定焦鏡 變焦鏡(3.6x) 定焦鏡 變焦鏡(4x)
焦段 18.5mm 定焦(等效 28mm) 等效 28-100mm (3:2 格式下) 19mm 定焦(等效 28mm) 15.1-60.4mm(等效 28-112mm)
光圈 f/2.8 f/1.8-4.9 f/2.8 f/2.8-5.8
近拍距離 10cm 5cm - 55cm 20cm 20 - 70cm
自動對焦系統 Contrast-detect TTL AF 無資料 無資料 TTL Autofocus
防手震
快門 1/2000-30秒 1/2000-30秒 1/2000-30 秒 1/4000-60 秒
連拍 4fps 10fps 4fps 4.5fps
LCD 3 吋、92.1 萬點 3 吋、122.9 萬點 3 吋、92 萬點 3 吋、92.2 萬點
可翻轉螢幕
觀景窗 選購 OVF 選購 OVF 內建 OVF
ISO 100-25,600 100-25,600 100-6,400 100-12,800
原生 ISO 100-3200 無資料 無資料 無資料
錄影 最大 1080p / 30fps 最大 1080/60p AVCHD 最大 640 x 426 最大 1080 @ 24fps H.264 (MOV)
麥克風 雙聲道 雙聲道 單聲道 雙聲道
無線 WU-1a
電池 EN-EL20 NP-BX1 BP-41 NB-10L
續航時間 230 張 330 99張 310 張
熱靴
外接裝置 USB、HDMI USB2.0、HDMI USB2.0 USB2.0、HDMI
記憶卡支援 SD/SDHC/SDXC SD/SDHC/SDXC/
Memory Stick Duo
SD/SDHC/MMC SD/SDHC/SDXC
尺寸 64 x 111 x 40 mm 101 x 58 x 36 mm 122 x 67 x 64 mm 117 x 81 x 65 mm
重量 299 g 240g 330 g 534 g
建議售價
(單機)
US$1,100
(發表時)
US$650
(發表時)
US$999
(發表時)
US$800
(發表時)
特點 1.可支援 Wi-Fi 無線 1.小巧
2.整體規格平衡度高
3.f/1.8 廣角大光圈
1.X3 感光元件 1.可翻轉螢幕
2.有光學觀景窗
3.變焦範圍廣

簡單比較了一下這幾部都是標榜大感光元件的機型,可以發現,Sony RX-100 基本上在整體的表現上還是極為平均的一部機型,擁有比較好的近拍、螢幕、小巧等優勢,至於 Canon G1 X 倒是承襲了 PowerShot G 系列的真傳,除了體積大了一點點外,在各項操控與表現上都有一定的水準。至於在畫質上就壓倒群雄(至少在低感度是這樣啦)的 DP1 Merrill 倒是更特殊的一部機器,他也跟 Nikon Coolpix A 擁有相同的鏡頭焦段與光圈,但體積跟重量倒是都略遜一籌。此時我們回頭看看這部 Nikon 新推出的 Coolpix A,基本上它在這幾部機型中比較下,並沒有太搶眼的規格表現,雖說在機身體積上比不太過 RX-100,但 Coolpix A 卻擁有 APS-C 的大感光元件,與 G1 X 相比就更不用說了,遇到了規格差異不大的 DP1 Merrill,倒是在近拍與機身尺寸上有著一定的優勢,雖說在畫質表現上應該還是很難勝出,但在高感度的領域,相信 Nikon Coolpix A 應該可以拿出與自家 DSLR 差不多的實力才是。另外,雖然續航力方面有勝過 DP1 Merrill(這很難不贏吧),但整體而言 Coolpix A 在這幾部機型中也不是表現特別強大就是了。

不過,整個看下來 Nikon Coolpix A 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在價位了吧...(看起來 RX-100 還真便宜 Orz),坦白講,要是外形不要這麼像 P330 而是設計的像底片機 Nikon 28Ti 一樣的話,那應該會有不少人就這樣手滑給它買下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