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科技:Olympus OM-D E-M5、iPad mini、Nikon X Millet 信差包

「活.科技」,一個以生活為出發點的專欄,我們在此說說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 Apps、產品或玩具等一切與科技有關的東西。與洋洋千字的報告不同,「活.科技」集中在編輯們的個人感受,也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看科技產品。

又到新一期的活.科技」啦,今期的相機含量比較重,首先會有 Danny 講述他跟 Olympus OM-D E-M5 的愛恨交織,種種經歷;然後就會有 Ross 講一下他使用 Nikon 與登山品牌 Millet 聯名信差包的使用感受。最後就是非相機狂的小編講一下入手了一個多月的 iPad mini(Wi-Fi + Cellular)如何在他生活上佔了重要的一席位,對上述任何一件產品感興趣的話就到繼續閱讀看看吧。

Danny:Olympus OM-D E-M5



這次的活.科技,小弟想和大家談一些(對自己來說)比較沉重的事。因為偏激點說,E-M5 對小弟來說,由開始到終結,都是充滿著錯誤的 -- 會買下 E-M5,有一系列的原因,當中包括之前的 Panasonic DMC-GF1 已經使用兩年半以上,其最高可用的 ISO 400 - 800 對小弟經常在低光工作,而不能使用外閃補光的條件力有不逮,而在不想放棄手上的 20mm f/1.7 鏡頭之下,當然想找一部同樣屬於 Micro 4/3 系統,而又能滿足自己需要的相機替代之。就以上條件,擁有 5 軸 5 級防手震,以及最高可用 ISO 在 1600 - 3200 間的 E-M5 自然就成為首選了。不過,真正讓小弟買下此機,卻是因為得知身邊有人突然用掉數萬港幣(超過 10 萬台幣)取悅自己,受不了刺激下,就只好把 E-M5 買下來平衡一下啦(反正就是買下了 XD)。

其實使用大半年下來,小弟對於 E-M5 的表現是非常滿意的,不論是機內曲線調節、外接的音源輸入還是將高 ISO 和防手震配合影片拍攝使用,都可以用得心應手四字來形容,而且以前使用 GF1 時,一直被批評相片成像太暗的問題也有所改善。其他還有出色的對焦能力,以及復古外型帶來的回頭率,也是加分的因素。要說缺點也不是沒有,好像平時拍攝要補光的話必需外接閃燈、只有蒙皮沒有手把導致手感不佳,又或是接無線麥克風需要外加支架等等,不過總括來說,還是瑕不掩瑜的。不過,美好的日子並沒有維持很久。作為黑銀配色的復古風相機,由於不是直接讓金屬外露,而是使用了烤漆,小弟的 E-M5 在使用數月後軍艦部就刮到了。另外,隨著機主間的共通問題出現,小弟的相機也是中了不少的槍,包括螢幕下方螺絲位置的裂痕,在十二月中看到以後,小弟第一時間確認...證實中槍了。不過,既然大家都說這問題並沒有對防潑水效能造成影響,加上廠方有答應免費更換,所以就想有時間才去更換吧。


可是,一月發生的重大錯誤,才是小弟決定放棄的最大原因。大家應該都知道,小弟剛剛有到美國為大家報導 CES 的消息,而細心的朋友,應該可以從主站 CES 總結文的主圖中,看到小弟右腳有受傷,甚至再細心一點的話,看看部份小弟主講的動手玩影片,其實是坐在(電動)輪椅上拍攝的 -- 會讓小弟落得如斯田地的,沒錯正是 E-M5。事情是這樣的:到美國第二天,小弟和一班中文版的同事相約外出晚飯開會,在離開酒店,過了一條馬路後,突然發現頸上掛著的 E-M5,轉盤的蓋子竟然丟掉了。由於當時小弟戴著手套,所以懷疑是剛剛一路拍照時被手套卡住弄掉的,為避免回頭不知往哪找,所以就即時跑過馬路想去拾回...然後...就捱撞了。更冤枉的是,住院數天,做過手術後回到酒店,打開背包一看,蓋子不就在裡面嗎?!換言之它並不是小弟弄掉,而是無故自己掉下的!再上網看看,原來又是一個共通問題,也就是我又中槍...不,簡直是中核彈啦!


最後的結果,E-M5 當然是「無得留低」啦,小弟已經決定修理好後將它賣掉了 -- 唯一慶幸的,就是捱撞後,E-M5 除了兩個角落嚴重刮損,以及螢幕爆掉以外,居然還可以正常操作,鏡頭則因為有裝上金屬遮光罩的關係,絲毫無損。只能說,果然是全天候的機身哪,小弟可是給撞斷骨頭了呢...


Ross:Nikon X Millet 信差包



在去年的一次日本之旅中,有機會到 Nikon 位在新宿的總部現場摸到了 Nikon 與登山品牌 Millet 的聯名信差包,當場被它的收納性與耐用感給吸引,加上日本的售價相對台灣進口商的定價要便宜許多(日幣定價 18,000 yen,約 NT$5,900 / HK$1,560),所以就入手了 -- 當然啦,不然怎麼會有這篇活科技呢。雖然看起來像是衝動購物,但在此之前其實個人已經有研究過官網上的大致收納示範,所以心裡已經有個底,但心中其實仍然很難相信這個包竟然可以塞得進去一機一鏡的 D700,並且可以放進閃燈等雜物都沒問題。但一切在摸到實包之後才發現這包便馬上理解到這包的確是有這樣的實力。而且,不愧是與登山品牌合作下的產物,這個屬於單肩的斜背的信差包,在主背帶與包包背帶的車線強度與提把設計上都有相當不錯表現 -- 事實上,筆者在實際使用了將近一年之後,目前這個包包除了拉鍊部分的防潑水材質有點剝落外,其本身的各個零件幾乎都運作的十分良好,拉鍊也依然滑順好拉。

這包最令筆者滿意的應該就是很能裝的這點了... 至少,從外觀上看起來,通常都會覺得這不過只是個一般的信差包,但其內部除了擁有可以隔三層的相機內袋外,實際上此包的左右兩側空間分別都擁有一個很大拉鏈口袋空間,其容量出乎意料大到甚至可以塞進筆者具備 18,000mAh 容量的 XPAL 行動電源與線組在其中一邊的裡面(喔,還有試過把 Nexus 7 塞進一側也沒問題...);另一個令筆者驚訝的是,這個包包內袋的前後兩側,還能分別塞進一個 9.7 吋的 iPad 平板電腦與一部 11 吋的 Macbook Air,前方的固定扣也能夾上一般的腳架或雨傘都沒問題... 所以整體而言用來擔綱筆者的工作包與生活用的相機包都算是非常足夠使用。加上其黑色版本的材質雖然是塑膠,但表面的感覺其實是有點類似皮革的感覺,除了好看防潑水外也相當容易清理,此外,包包貼近身體的背面部分,也採用了大面積的緩衝透氣材質所以不易發臭。整體而言算是個人所使用過的相機包裡面相當喜歡,也是陪伴筆者最久的相機包了。

當然,缺點它也不是沒有,像是主要空間的大拉練其實並不具備防潑水的能力,所以若是正常背負(側面向上)的狀態下,其側面應該還是有進水的風險,而且正面外側的收納部分若是雨量過大也還是會滲水進去 -- 不過實際生活使用中其最內袋倒是真的沒遇過進水就是了,這點可能是因為知道這包只有潑水的等級,所以沒有做過太極限的事情吧。最後,雖然不算是缺點啦,但不知道為啥其實有點不想要前面的廠牌 Logo 哩(狀態顯示為,前往 Canon 的相機發表會中...Orz)。

iPad mini


不經不覺 iPad mini(16GB Wi-Fi + Cellular)已經陪伴筆者過了一個多月,是時候說一下它在日常生活佔了什麼席位了,簡單來說它就是非工作時的好侈伴。筆者之前是使用 Wi-Fi 版 iPad 2 的,現在換了 iPad mini 之後覺得真的輕便了不少,過往攜帶 iPad 2 外出的確感知到它的存在,但如果是 mini 的話,它就如袋中一本小小的筆記本,感覺上沒有影響到袋子的總體重量。正如文首所指,它是非工作時的好侈伴,所以平常來說只會用它來上網和閱讀電子雜誌,因此筆者毫不在乎它有多少個核心、顯示有多強和容量有多大。

說到閱讀方面,不得不說一下它的螢幕手指識別系統。Apple 加入這個系統的原意是因為 mini 左右邊框窄了,所以用戶在手持它的時候(特別是單手),拇指指頭更易點觸到螢幕。由於筆者是一位重度的閱讀者,所以經常碰到「使用」這個系統的機會,經驗告訴筆者它的啟動機制的確不錯,但條件是用戶只能將半隻拇指頭的範圍觸碰到螢幕的邊緣,另外一半要碰著邊框,不然系統很有機會將指頭的擺放當作為操作。續航力方面,由於 mini 的重點硬體跟 iPad 2 差不多,也沒有 Retina 螢幕,所以按比例電池容量沒有需要如 iPad 3 / 4 那麼大,但仍保持十小時的續航力。不過感覺上,如果要以它跟本來有的 iPad 2 比較的話,總覺得 mini 的續航力是差一點,充電的頻率較高。

另外 iPad mini 版 Smart Cover 只有膠製版,使用感覺跟大 iPad 的皮製版使用經驗分別很大。首先是因為 mini 版 Smart Cover 不再使用金屬零件連接磁石模組,而採用了一塊式的連接方法,所以整個 Cover 都是用膠製造,Cover 部分跟磁石模組之間的連接好像沒有那麼可靠。更甚的是,由於膠是有彈性的關係,所以 Cover 蓋著 iPad mini 之後依然會左搖右擺。還有,皮具用舊了就是有「味道」(就好像 LV 手袋的皮邊變成蜜糖色啊 XD),而膠製產品用舊了,就真的只代表殘舊而已;啊... 真想念 iPad 2 那個皮製 Smart Cover。

最後,為什麼筆者沒選擇同期推出的第四代 iPad 呢?答案其實很簡單:視乎個人需要。上文已經說得很清楚,筆者是重度閱讀者,iPad mini 一款遊戲也沒有安裝,所以不需要規格較強的 iPad 4,要的是輕、薄和可攜帶性。至於沒有 Retina 螢幕是不是一個遺憾?是,但感覺不強烈,大概是因為一直使用 iPad 2,習慣了 1,024 x 768 的解像度,而且其實 iPad mini 的 ppi 還要高一點(好吧,自我安慰...),所以對於從來沒有擁有過 Retina iPad 的筆者來說:沒有得,沒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