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tendo Wii U 主站評測


任天堂的遊戲主機設計其實在現在的市場中,一直以來都很有自己的創新風格, 近十年來他們將觸控筆、麥克風、3D 立體視覺以及體感遊戲的旋風帶到了我們的身邊,並且曾經一度叱吒整個遊戲市場。而這次,他們再度維持自己獨特的造機設計邏輯推出了這次的 Wii U,還帶來了十分有趣的新品種平板搖桿「GamePad」。先拋開那個相當有特色的平板搖桿,其實 Wii U 的主機本體設計跟老哥(或該說老爸?)Wii 很像,但它更長些 -- 大約長了 5.3 公分左變得更長方一點,邊角則是收的更為圓潤平滑了些,主機的背後具備一個 HDMI 埠,其餘部分則是與前代沒有太多差異,甚至假如將前後代機種放在一起的話,甚至還有可能會誤認呢。

如同以往,Wii U 也擁有向下相容前代主機的支援性,所以使用者若是對前代經典遊戲有所眷戀的話,還是可以順利地在新版的機型上使用 -- 不過只能往前支援一代,所以前前代的 GC 就無法支援囉。當然,Wii U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要屬 GamePad 這個平板搖桿了吧!任天堂將觸控與傳統的遊戲搖桿給結合在了一起(編按:有點像超大的 NDS...),也即將為其帶來新一代的「TVii」電視收看體驗,更把大家熟悉的超級馬力歐工人給推上了 HD 的畫質的電視螢幕,還能透過 GamePad 遊玩,貼心地把家中的電視讓給父母使用。

整體而言,Wii U 不論是在操作或是視覺體驗上,都有為這個新一代的遊戲主機增添了新的特點,至於這部新世代的任天堂主機實際上玩起來,是否還具備以往的魅力,再度佔據眾多遊戲玩家的心恢復以往的光輝呢?就請點擊繼續閱讀讓我們往下看看吧。

硬體部分



Wii U 主機


儘管變長了一點,Wii U 主機本體其實依然相當小巧,所以一般而言應該都能夠輕易地溜進你家中的電視櫃中沒問題,隨盒附上的立架(至少 Deluxe 豪華版是隨附的)可以讓你有將主機立起來的擺放選擇。不過在評測期間我們還是選擇將 Wii U 平放,感覺好像占的空間比較小一點點;同樣貼心隨盒附上的還有為你高畫質電視所準備的 HDMI 線(色差端子另售)。背後的端子部分基本上跟前代 Wii 十分相似,不過還是有一點小調整,像是 AC 電源的插頭被改成橫向,變壓器則是變得更大顆了一點 -- 反正應該就放在電視櫃後面了吧,但還是有點出乎意料的巨大。

拋開一些位置與顏色的不同,這次 Wii U 在連接埠上最大的改變是加入了 HDMI 的支援(不然幹嘛送線 XD)。內在部分則是以 IBM 的多核心處理器驅動,顯示晶片方面則是使用 AMD Radeon 的客制高畫質版 GPU。另外,你也可以直接透過標示著 Sensor Bar 埠,來沿用前代主機的配件(編按:少了這個感應條貌似舊款主機的二手價值也少了一大半了吧?)。任天堂提供了兩種內建儲存空間的選項,要價 US$300 的版本可擁有 8GB 的儲存空間;32GB 則是要價 US$350 -- 不過這部分應該是還好,因為除非你真的非常介意要把遊戲都放在內建的記憶體之中,不然 Wii U 都已經讓你可以使用一般的 USB 外接硬碟了,所以內建儲存空間不夠用的話應該很好解決的才是。

說到了外接的部分,Wii U 的主機前後分別搭載了兩對 USB 外接埠,相信應該很可以滿足外接的需要,而在護蓋下的老成員 SD 卡槽也依然在其中,所以在多塞進連接埠的狀況下 Wii U 前護蓋也跟主機本體一樣變長了一點,緊鄰一旁是光碟機的吸入孔。本體的外觀除了變得更長方一些外,材質也變得非常光滑,這代表著指紋將很容易沾上其表面 -- 坦白講主機本體因為不太會去觸摸所以沒啥問題 -- 但也具備相同質感的 GamePad 搖桿可就沒這麼幸運了 -- 加上這樣的亮面材質沾染上灰塵看起來似乎特別明顯,所以可能沒事還是要多多拿雞毛撣子照顧一下自己的寶貝 Wii U 囉。



GamePad 平板控制器


Wii U 的 GamePad 平板搖桿的設計應該有取材自他們的掌上型主機,我們可以看到在 NDS 上可以找到的觸控筆,還帶來 6.2 吋 854 x 480 解析度的 16:9 電阻式觸控螢幕 -- 麥克風可以在螢幕下緣找到,而螢幕的正對面,也可以看到其與 DSi 一樣,都搭載了一顆前置視訊相機在螢幕之上。搖桿的左右上緣角落都放上了類比且可按壓的搖桿,右下角的加減按鈕,則是分別負責開始(Start)與選擇(Select)鈕 -- 看起來與 Wiimote 上的兩顆功能相同(但從 Wii 上的左右排列變成上下排列)。

至於從傳統 SNES 超任上一路沿用至今的四顆操作按鈕還有十字鍵,當然是依然保持在搖桿的中心兩側擔任重要的操控角色。上方用來調整內建揚聲器音量大小的調整桿與 Home 家按鈕,也多少聞得到其他任天堂機型的味道存在其上。此外,螢幕底部右側則是分別帶來了顯示電池狀況的指示燈(亮起表示須注意 / 閃爍代表真的快要沒電啦)、電視操控按鈕與電源鈕。



GamePad 的背面則是在左右分別給使用者一個板機的按鈕(ZR、ZL)-- 跟 Xbox 360 與 PlayStation 3 操控器上的板機鈕差不多。此外,這「塊」搖桿後方特有的突起線則是提供了相當舒適與穩固的握持手感,十分足以讓你可以手持這部重約 500g 重的搖桿遊玩達三個多小時了 -- 電池續航力也就差不多這樣了(除非你插著充電線玩囉)。在實際的續航力測試中,在螢幕亮度調至最暗、聲音 / 震動關閉的狀態下,基本上有撐到五小時的遊玩時間過,不過一般而言幾乎都是平均 3.5 小時差不多。

它也具備省電模式,可自動調整螢幕的亮度來為你的電池續航力幫上一點小忙,但我們認為盡可能地調低音量與螢幕亮度,感覺應該還是延長延長使用時間的不二法門啦 -- 還是建議大家遊玩一定時間之後還是要讓自己稍微休息一下,也因此,這個搖桿的 2.5 小時完全充電的時間,應該可以作為大家調整步調的好時機 -- 但想要急著破關的朋友應該幾乎都還是會二話不說插著電源線保持電力不中斷吧?

GamePad 也支援時下手機相當流行的 NFC 近場感應功能,但就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有支援此功能的遊戲或是服務的降臨 -- 總不可能要我們拿著這個搖桿去外面打卡領優惠吧...。這部平板搖桿還搭載了紅外線遙控的功能,提供使用者直接用其當成通用遙控器來操控電視換台的功能 -- 若是要體驗更進階的觀賞體驗,GamePad 若是連接上 HDTV(應該是大部分都有支援囉),也可以直接控制一些基礎的功能,甚至是將資訊導入小螢幕之上檢視使用。


電視控制功能也讓這部主機有機會更深入家庭娛樂中心的核心。任天堂也用其掌上型主機的經驗顛覆了一般人對於家用遊戲機的印象 -- 讓一般只能在大電視上遊玩的遊戲內容,可以相容搬到這部平板搖桿的 6.2 吋螢幕之上。某種程度也算是維持了家庭(搶遙控器)的和諧。讓家長不會因為孩子想要玩遊戲而不得不犧牲自己下班難得看球賽的時間。

而儘管任天堂十分主打平板資訊的功能,但目前而言,除了可以在看球賽的時候看到得分等資訊外,貌似使用其他獨立的網路服務時則是不見得都能獲得特別的支援,但確定的是,它可以提供玩家在遊戲中獲得獨立資訊的機能。這點在需要一些比較私人資訊的多人遊戲(牌類)中尤其重要,我們也可以從任天堂的演示影片中看到,其實有許多遊戲也是可以利用這顆螢幕,甚至加上體感功能達成仿佛透視電視一般的效果,讓你可以在遊戲中偵測敵人的動向克敵制勝。


儘管功能看起來如此強大,但 GamePad 平板搖桿的表現給予主站編輯的直接感受卻是給人較入門低階的印象;不論是看起來,或者是直接觸摸使用的感受,都很像個玩具(編按:要說它是玩具倒也不是不行啦...),四顆主要的按鍵感覺就像是小藥丸一樣,並沒有給人一種這是一部最新型電視遊戲機的感覺;比較特別採用亮面材質的 + / - 按鈕也對質感並沒有太多幫助。偏淺、軟質的類比搖桿按鈕與其它遊戲大廠的原廠搖桿相比要來的差一些,搖桿本身使用起來也有點過滑,也使他們的馬力歐在遊戲中遭遇了不少危機。

另外,搖桿本身的亮面表面依然還是得要提出來抱怨一下,與其使用這種易沾指紋且難保持乾淨的表面材質,真的建議不如使用噴砂霧面的材質,比較適合這種時常直接接觸的物品。不過這搖桿也不是沒有優點的,十字鍵的質感與手感如同以往的實在,而背後的兩顆板機按鈕表現也算突出(因為是按鍵式的,所以只要你不用它來玩 FPS 或賽車遊戲的話,就一切都很美好)。雖說 GamePad 的重量與尺寸比起一般的搖桿要來的特別了一些,但它握出來的感覺仍相當舒服,並且提供了約 26 呎的接收範圍。

沒錯,主站編輯還真的拎著 Wii U 的 GamePad 在屋內到處走了一下,但實際在邊透過 Wii U 無線傳送給 GamePad 播影片測試下,其實感應範圍不算太大所以並不能走得多遠 -- 除非你不在意斷線或斷斷續續的問題(廢話)。但這不代表它的收訊表現很糟,實際上,在一定的範圍內,其無線串流的表現都是相當不錯的。但如果你打算將主機放客廳偷偷在臥房中玩整夜,顯然是有點難達成的囉。其實若是比較開放空間下,Wii U 的收訓範圍應該是有機會達到官方的數據,但在主站編輯住處的公寓中,實際上僅能達到約 20 呎的收訊範圍。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至少在此範圍內的連線順暢程度都是十分良好的。

Pro Controller 控制器


這專用搖桿坦白講真的跟 PlayStation 3 的 DualShock 與 Xbox 360 的搖桿非常類似。重量方面表現相當剛好,並不會太重,但可惜的是,它與前段的 GamePad 都保持著一致的廉價按鈕與亮面外殻設計 -- 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任天堂希望自家產品保持一致性髒污的設計理念。手把的震動表現相當出色,提供了相當緊湊的遊戲感受。而更能期待的表現則是:電力續航的部分,畢竟少了顆螢幕,所以它能撐的時間比起 GamePad 要多了許多,可達 6 至 10 個小時的遊戲遊玩使用時間,而且也不需要專用的充電座與變壓器,只需要簡單地插上遊戲機上的 USB 即可開始充電,或是繼續遊玩。

充電座(charging cradle)


有點令人驚訝的是,其實還滿多人對於這個 Wii U 的 GamePad 專用充電座的便利性讚譽有嘉。比起每次充電都要對付那些煩人的充電線,直接將 GamePad 放上充電座開始充電,感覺上真的是優雅許多。尤其是它背後直接就附上了可以插上 AC 電源的插孔,所以你也不再需要去整線並且尋找機身上的充電孔了 -- 只要碰觸到充電座的接點便能開始充電,所以直接將 GamePad 放上去等待約 2.5 小時就能完成充電啦(當然,不能放歪啦)。

軟體部分


Wii U 的主選單還是保持著與前代相似的簡潔的介面 -- 主要畫面每頁可以放進 5 x 3 格的圓邊方塊(以往是比較長方形的設計),你依然可以移動排列這些方格。左上角的方框則是在你登入了 Mii 之後,會顯示自己的虛擬人物頭像在其中。在此也可以設定預設的登入帳號,要登出或登入別的 Mii 也能在此進行操作。整體而言的使用體驗相當快速、簡單與直覺。但不知道是否測試當下還是使用非市售版韌體的關係,Wii U 的應用程式啓動感覺有點慢 -- 基本上開啓 Mii 編輯器、每日記錄(Daily Log)、系統設定等頁面時,都需要等候大約 15 秒左右的時間才能啓動完成,甚至連退出程式也需要差不多的時間。

簡單介紹一下啟動頁面的幾個 Apps:Mii 編輯器其實與 3DS 上的功能相似,都能透過視訊鏡頭拍下你的臉孔,並且創出一個與玩家十分接近的 Mii 角色,也能直接匯入自己或其他人原先的 Mii 虛擬人物,在這部主機之上 -- 當然,為 Mii 做一些醫美調整的功能也是不會少的;每日記錄的部分則是會記錄你每次遊玩的資料;家長控制功能則是如字義所示,也就是控管內容是否可以被孩童觀看或使用的限制功能 -- 但總覺得最直接的做法好像還是把主機電源拔掉快一些(但也會得到孩子的怨恨吧 XD);系統設定的部分則是可以讓玩家管理主機的資料,像是傳送前代 Wii 的舊有資料等,也可以讓玩家針對主機的各種功能如無線網路連結、日期時間等進行選擇設定 -- 更重要的是,他也提供你校正 GamePad、Sensor Bar 感測器的功能。

市售版韌體更新


主站編輯在評測期間,也把這部從上市前便已經開始評測的機器在正式市售後更新到了最新的正式韌體版本。也因而新增了幾個線上應用程式,如 Miiverse、Nintendo Network、eShop、網路瀏覽器、Wii U 聊天室與跟我們地區比較沒關係的 Netflix 更新。也加入了最高可達 2TB 容量的外接硬碟支援,還有可模擬前代 Wii 主機遊玩舊遊戲的功能。單就主機本體而言,可說是加入了相當多的有意思功能,以下就讓我們看看正式市售版所帶來的幾項新功能介紹吧。

Miiverse / 朋友清單(Friends List)

這是個比較偏向社群網站的功能,讓你可以透過 Miiverse 找到志同道合的線上玩家好友,並且向彼此分享戰果或興趣等個人心得。它的形式有點偏向網路論壇的感覺,所以可以分門別類地針對不同遊戲讓玩家進行相關討論,而且此 App 的設計也算製做得非常「任天堂」-- 你可以在意見欄中直接塗鴉上自己的文字或畫作,但看起來其所提供的功能也僅此而已,如果想要使用視訊聊天的功能的話,則是要在別的 App 之中才能分別使用,而分享自己成就最基本的截圖或錄影功能都沒能提供,這方面倒是比較可惜之處。


既然是社群功能,那麼把加入好友的功能做好自然是非常重要 -- 任天堂屏棄了之前頗為麻煩的朋友碼邀請制,改採更簡單的 Nintendo Network ID 來讓玩家加入彼此:一旦加入了你的 Wi-Fi,Wii U 會給予玩家一個 NNID 來使用。有意思的是,這樣的需求到了「朋友清單」時(跟 Miiverse 是不同的 App),便不能直接邀請朋友,而是需要相互「註冊」後才能完成好友清單的加入。

這樣不一致的使用體驗實際上會讓人感到有點困惑 -- 你可以在 Miiverse 中「跟隨(follow)」最高達 1,000 位玩家的 ID;但在朋友清單中,卻只能有 100 個好友。跟隨的意義是可以在 Miiverse 中看到其他人在其中的動態,而加入朋友清單則是可以一起在線上進行多人連線對戰進行 Wii U Chat 聊天等功能的好友。所以在使用或加入之前,大家可以根據使用情況斟酌一下,整體而言兩者這樣的限制設計真的讓人覺得有點混亂。

任天堂線上商店 The eShop


這應該是這次 Wii U 所擁有的最出眾功能之一了,它將 3DS 上的 eShop 帶到了這個平台之上,提供了簡潔好用的購買流程,並且在 Storefront 主頁上提供了很多很棒的特色內容,其中包括許多遊戲強作 -- 這算是任天堂在數位遊戲線上商店所跨出的重大改進 -- 並可輕易地搜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內容。整體的介面其實與 Miiverse 極為接近,基本上提供了十分一致的操作體驗。

網頁瀏覽器

遊戲機上所內建的網頁瀏覽器普遍給人的印象就是不太可用,這點即使是在最近加入了 Internet Explorer 的 Xbox 360 上也沒有多大的差異,而且在 PlayStation 3 與任天堂的 Wii 上也沒好到哪去。而在 Wii U 上面的內建瀏覽器,比起上述的機型(包括自己人 XD)就要來的優秀不少 -- 提供了相當快速的反應與標籤頁的支援,並且支援網頁書籤與 Google / Yahoo 搜尋的功能。當然,其與平板與電腦上面的瀏覽器顯然是不太能相提並論,但既然任天堂只是希望我們可以在遊戲當中透過其做為上網找找攻略之類的用途,那麼對於它所能提供的功能官方想必是不會有太多的著墨才是。

Wii U Chat 視訊聊天

做為遊戲機上內建的視訊聊天功能,Wii U Chat 算是相當有「特色」。像是視訊的通話都必須要雙方開啓了此 App 才能啓動,所以單方面是無法透過響鈴的方式讓好友清單中的朋友在啟動 Apps 之前得知你正需要啓動視訊聊天,甚至,想留下訊息相約再聊也不行。不過至少 Miiverse 會在你好友那邊記錄下通知失敗的歷程囉。

正式連上視訊聊天之後,你將可以選擇要將好友影像顯示的位置,並且可以在好友的臉上進行有趣的彩色塗鴉。視訊的影片則是會記錄在 Wii U 的儲存空間中,但由於不支援短片訊息,所以可能必須要透過別的途徑來跟好友分享這些有趣片段了。

前代機型支援

想玩前代主機 Wii 的遊戲懷舊一下?那麼你可能需要累積多一點玩興再說,畢竟每次啓動模擬前代 Wii 環境時,都需要花 30 秒的時間才能將 Wii U 重新啓動進入前代的環境。不過在此環境下 Wii Shop Channel 等功能都會完整的再次出現在死忠玩家的面前,而再度塞入之前的遊戲光碟後,也可以立即享有以往的遊戲樂趣。

WaraWara Plaza


雖說 WaraWara Plaza 並不是個在韌體更新完後才出現的新功能,但它基本上是在發售後才真正活了過來 -- 畢竟這是個需要人氣的有趣功能,所以還是得要等到大家都上來了才會好玩。它能給你真的有把主機連上線的真實感,給你多些機會接觸同樣愛好這部主機遊戲的同好,也可以上去發洩分享一下自己的遊戲心得等。在此介面中你也可以縮放自己的視野,看看別人在談論什麼,也可以點擊特定玩家看到他正在遊玩的遊戲或訊息等。

遊戲部分


遊戲當然是遊戲機的重頭戲囉!主站編輯當然有在評測期間玩了很多款主機發售初期的有趣遊戲,其中不乏任天堂的當家馬力歐兄弟 New Super Mario Bros. U,還有任天堂樂園(Nintendo Land)等遊戲。首先最先體會到的就是 HD 的優異畫質表現,Nintendo Land 也帶來了很大的遊戲樂趣,將類似 Wii Sports 的許多小遊戲帶來供玩家體驗,並將 Game Pad 的用途發揮得淋漓盡致。由其他主機所移植過來的大作也表現不錯,重點是許多遊戲也為 Wii U 帶來了新的內容,整體而言,即使是在其它平台遊玩過的玩家,應該也能在任天堂的最新主機上得到一些新樂趣。

總結


任天堂承諾為其死忠玩家帶來具備 HD 解析度的高畫質遊戲主機,而 Wii U 也如約達到了這樣的規格,至少... 就某些方面而言。遊戲的畫質看起來相當華麗(HD 的馬力歐!),並且再次帶給玩家新一代的創新遊戲搖桿等眾多更新。但卻在 Miiverse 與朋友列表上感覺有點弄錯方向,而且還少了一些對手所擁有的基本功能,像是群組聊天、遊戲成就、播放多媒體光碟,而且主要的手把頂多只能撐個 3.5 小時的遊玩時間,都是比較可惜之處。

而因為上述的種種原因,我們其實不太建議大家現在就馬上下手購買這部主機。Wii U 是一部有點複雜且革新的遊戲主機,雖說它的出現真的十分引人注目,但感覺還沒有真的準備好,也因此減少了其推出的吸引度。不過既然任天堂表示 TVii 的新一代電視互動功能將會在下個月正式上線,那就需要一點時間來觀察這樣的功能是否真的可以為 Wii U 帶來更具決定性的優勢了。目前而言,我們建議各位或許再等個一或兩個月觀察看看任天堂將新一代主機的完整功能上線後的表現再說,而且到時候供貨應該也比較穩定了吧。

經由: Enga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