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的 OS X 10.7 Lion 在去年 7 月正式上市,其為 Mac OS 帶來類似 iOS 介面的 Launchpad之餘,更帶來更多多點觸控指法及程式全螢幕運作等將筆電操作平板化的特色,而且更是 Apple 有史以來第一次通過網路商店 Mac App Store 來販賣的升級管道。所以 OS 版本雖然只是由 10.6 升上 10.7,不過可說是在小變化裡有了大改變。而剛剛上市的 OS X 10.8 Mountain Lion 的變化雖然看似沒有 Snow Leopard 升上 Lion 那麼多,不過內裡其實還是蘊藏著不少的大變化,如新增 Notification Center、AirPlaying Mirroring 和 Facebook 整合和桌面版的 iMessage 等,而一直在默默耕耘的 Safari、電子郵件和 Finder 等軟體也有在默默地進化的。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價值 HK$158 或 NT$590 的 OS X 升級到底能為各位 Mac 用戶帶來什麼吧。升級方法
升級到 Mountain Lion 的方式「主要」跟 Lion 相同,也就是從 Mac App Store 下載了。它的大小為 4.34GB,要下載多久就視乎你家中的網路表現如何了。不過為什麼我們在前句要括著「主要」呢?就是因為 Mountain Lion 並不會推出 USB 版本,Apple 據 Lion 的經驗「發現從 App Store 下載這個新 OS 就足夠了。」在按下載之後固然是要等待吧,在下載完成並開始安裝,電腦自動重新啟動幾次之後就可以有新 OS 用了。在花費的時間方面,我們在一部 2010 年秋天推出、配備 Core 2 Duo 處理器的 MacBook Air 上測試過,大約要 30 分鐘;使用 Core i5 或 i7 等較新的 Mac 當然會安裝得比較快吧。
Finder
左邊為 Mountain Lion,右邊為 Lion
去年是 OS X 的十歲生日,它在多年間經歷過不少的大變動,幾乎每年都會獲得更新。Apple 指出在這次推出的 Mountain Lion 中加入了超過 200 項更新,不過其中只有少量的更新是可見的;怎樣說也不及 Windows 7 升 Windows 8 的變化大。在桌面方面,唯一可見的變化就是它的桌布,不過 Mountain Lion 跟 Lion 兩者所用的也是以藍色為主調的銀河,只是前者的銀河比較簡約。另外,在插入 USB 或光碟之後,Mountain Lion 跟 Lion 也是一樣預設將有關硬體的插入隱藏,要顯示的話只要改一改設定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檔案轉移或下載時引入了新的元素。在以往轉移檔案時,OS X 會彈出一個小視窗顯示轉移的進度。而現在不僅如此,檔案的圖示下方加入了一個小小的進度列,圖示的顏色也會加上一層半透明的灰色,表示轉移還沒完成的意思,就像大家在 iOS App Store 或 Mac App Store 下載東西時所看到那樣。在圖示的左上方還會有一個「X」字圖形,方便用戶在改變主意時取消轉移。
在 OS X 10.7 時不少用戶都曾經投訴過 Finder 左列客製化的空間不夠,所以 Apple 後來就加入了移動或加入資料夾的功能。而在 Mountain Lion 的 Finder 中加入的新功能就是將檔案加密,只要按下右鍵便會找到加密的選項,只要輸入自選的密碼就可以了。
在 Lion 中,用戶要預覽檔案或資料夾的資訊就需要按空白鍵,不過現在除了空白鍵之外,用三隻手指同時按觸控板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方法依然適用於多媒體檔案。在打開預覽的視窗後,以往右上角會有一個選擇以其他程式來開啟檔案的選項,不過現在則變了一個「分享」鍵,同樣的鍵在 Mountain Lion 的多個地方都會出現的,用戶可以透過電子郵件、iMessage 和 AirDrop 等途徑分享。
Airplay
我們發現在鏡像的過程中,有少於一秒的延遲 -- 對看影片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但如果你是打算用 AirPlay 來玩遊戲的話,可能就會碰到一些操作上的麻煩了。此外,AirPlay 對硬體的要求出乎意料之外的高,像是兩年前的 MBA 就不太推得動。如果想要玩 AirPlay 的話,除了要有一台第二代的 Apple TV 之外,還要有以下四台電腦之一:
.iMac(2011 年中款或更新)
.Mac Mini(2011 年中款或更新)
.MacBook Air(2011 年中款或更新)
.MacBook Pro(2011 年初款或更新)
Sharing Button
蘋果為分享功能設計了一個 Share Sheet 介面,就如同下圖中你所看到的那樣,好像一張信紙,右上角是你要分享的圖片預覽。當你第一次啟動這個介面的時候,會提示你輸入相關的電子郵件或者 Twitter 帳號資訊,點之後設置功能表就會打開。只要輸入一次,其它的應用軟體都會調用你已經設置過的分享帳號資訊,一旦登陸,相關的資訊就會送達 Notification Center 通知中心。
分享功能是 Mountain Lion 系統從 iOS 中吸收的眾多新功能中的一項,如果你在 iPhone 或者是 iPad 上進行分享,比如看到一些圖片、視頻分享給朋友很實用,在年輕人中也很流行了;如果在桌面系統,分享功能就顯得不是特別必要了;不過我們還是樂於見到這個新功能,在社交網路日漸發達的今天,將分享功能納入平常的工作中,也算是個不小的幫助。
通知中心
看上圖就不難看出這 Notification Center 和 iOS 版的類似功能的淵源,從外觀上看來幾乎一模一樣。重要的訊息,諸如 Email、Twitter、Facebook(即將開放)、Messages、Calendar 事項、OS X 和 App 的更新、Safari、Game Center 等,都會出現在這裡,點選項目就會打開對應的軟體。
不想三不五時的就要滑開看看有沒有新消息?別擔心,在進入 Notification 的同時,訊息也會用一個小橫幅的方式顯示在畫面的右上角(如果你有裝 Growl 的話,就像那樣),停留個幾秒後再消失。嫌它們礙眼的話,也可以用觸控板將它們「掃」出畫面外。比較重要的訊息會以「警示(Alert)」的型式出現,這種東西基本上一樣,只是不點它們的話不會消失 -- 如此一來開會通知沒看到,就不能怪到它頭上囉!
當然,Banner / Alert 如何出現,出現的樣式都可以在 Settings 裡設定,每一個個別的軟體都可以獨立設定出現的型式,以及是否有聲音。Twitter 和 Facebook 另外還有兩個特別的功能,是可以直接在 Notification Center 裡發訊息,只是 FB 的部份要等到今年稍晚才會正式出現。
有了 Banner 和 Alerts 之後,不停地進進出出的訊息成為了 OS X 很重要的一部份。除非你硬是把它關掉,不然很難忽略它們的存在的。因為過幾秒它們就會消失不見,所以應該不會影響大部份人的使用習慣,但反正受不了的時候,只要進 Settings 關掉就好了。
Messages
在這年頭發短信可能已經成為很多人溝通的工具,而 Apple 也看到有革新旗下 IM 程式 – iChat 的需要,所以早前就推出一個比較易設置、能方便地在多裝置間互通的 Messages(或叫作 iMessage 吧)。在 Mountain Lion 中的 Messages UI 作出了小調整,例如撰寫新訊息的按鍵位置移動過,跟 iPad 的相同。對話列表的背景也由灰色變成灰色的格網,對話的氣泡顏色會預設成對方白色,自己藍色;跟之前一樣是可以自行改變的。在通知方面,如果用戶沒有打開程式的話,收到通知時就會在圖示的右上角出現通知;而在程式內收到通知則會以藍點作為未讀取的標記,很多功能都沒有改變。總的來說除了 UI 之外沒有大變化。
郵件與通訊錄
電子郵件程式最大的變化就是加入了 VIP 的分類。在將某聯絡人設成 VIP 之後,他或她傳來的電郵就會置頂。同時,程式也另外設了一個 VIP 的鍵,按下去就可以將所有 VIP 傳來的郵件分隔出來了。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程式加入了一個很嚴密的垃圾郵件分隔系統,只要按一個鍵就可以啟動囉。
說到設置方面,所有用戶最近通訊過的聯絡人、簽署或列為重要郵件的標示都會被同步到 iCloud。尋求指定郵件也變得方便,只要在鍵盤輸入關鍵字,程式就會開始搜尋了。其次,OS X 的郵件程式也加入了 iOS 的操作方法,如果用戶想快速地從列表的底部返回頂部的話,只要按一下分類鍵旁邊的空白位置就可以了。在分享功能方面,如果用戶在 Safari 上看到有什麼網站(例如 Engadget 中文版啦 XD)是值得透過電郵跟朋友分享的話,在按下分享之後會有四個選擇:以閱讀模式、網頁的形式、PDF 形式或只以連結的形式發送。
在 Lion 中的「通訊錄」已經變成了 Mountain Lion 的「聯絡人」了,又再一次將 OS X 跟 iOS 的相似性增加呢。跟其他 Apple app 一樣,也是加入了一個無處不在的分享鍵,以不同的途徑將聯絡人卡片分享出去。同時,如圖所示,聯絡人的左邊「新增」了不同來源的選項;其實這個選項早已存在,只是之前要另外按紅色的書籤才會打開罷了。
行事曆及提醒事項
如同原本的通訊錄一樣,iCal 已經被改成 Calendar(行事曆),跟 iOS 上的一樣。在內容上,OS X 10.8 版的它幾乎跟上一代一樣。在小變化方面,左邊的行事曆分類變成長駐在界面中,不過按一下行事曆的按鍵也是可以將它收起來的。在建立事件時,日期不再需要手動選入,只要在日曆中點選一個就可以了。在建立之後,它也很自然地會在通知中心出現來提醒用戶的。在搜尋列方面,它加入了搜尋事項的類別,例如可以特定搜尋事項的名稱或內容。
跟 iOS 版一樣,提醒事項(Reminders)獨立於行事曆之外。就如上圖所示,這個新 OS X 的 app 跟 iPad 版的設計非常相似,不過前者的仿皮革邊框更加逼真,白紙的質感也造得更加好(當然觸摸不到的啦!)其次,比較大的分別就是桌面版左下方有一個日曆,不過可以透過按下面的日曆圖示將它收起來的;使用者可以透過它來觀看某一天的事件,也可以用分類的形式展示,用兩隻手指掃向左邊或右邊就可以將分類之間遊走了。
在按下左下角的三角形圖示之後,介面就會縮小到上圖那樣,很像 iPhone 版的呢。在事件的左邊同樣有一個方格供用戶在完成之時點選,也像 iOS 一樣,可以選取事件的「優次」,有「無」、「低」、「中」和「高」四個分類,三者會分別以一個至三個紅色驚嘆號來表示。以日期作為通知的「單位」固然是有的,而雖然 MacBook 沒有 3G / 4G 的功能,不過到達或離開通知的功能依然得到「繼承」。在使用到達或離開通知之前是需要首先在設定中容許地理位置的存取,我們主站就將事項設在離開紐約 Engadget 總部之後發出提醒。在走了一條街的距離之後,提醒果真響起來了,不過是在 iPhone 上出現的;很明顯地到達或離開通知得在以 OS X 上出現是因為它會將有關資訊傳到 iCloud 上供行動裝置之用呢。
文字編輯與備忘錄
「文字編輯」這個 OS X 的內建文字編輯軟體獲得的新功能是「兩指縮放」,不是個特別大的新功能,但反正觸控板那麼方便,何不善加利用一下呢?另外,自動存檔的功能也做了一點小改良,現在點一下最上方檔名的部份,就會出現一個含有「重新命名」、「移至」、「複製」、「鎖定」、和「回復」的選單。利用移至,你可以將檔案轉移到 iCloud 上,再進而分享給所有的 OS X 裝置。然而,這個檔案是不能共用到 iOS 上的,只限於在 OS X 之間分享。想要把 iOS 也加進來,就只能花錢靠 Pages 囉!
至於 Notes 就和 iOS 上的差不多,就根本上來說,蘋果的目的是讓你的筆記可以透過 iCloud 分享到任何裝置上,但是畢竟是電腦版,Notes 多了貼進圖片、檔案和連結的能力。Notes 應該是 OSX 和 iOS 共享的軟體當中最容易碰到的一個,方便在行動和桌上裝置間同步檔案。
Safari
有些長久以來使用 Mac 的朋友,最後好像都還是將自己愛用的瀏覽器集中在 Chrome 或是 Firefox 上,但每次 OS X 更新都 Apple 還是會帶來些令你想要嘗試看看的新功能 -- 而這次最令人感到有意思的應該就是他們的「智慧搜尋列(Smart Search)」功能了吧?不過坦白講,總覺得 Safari 也真是差不多該有點創新功能了吧。簡單地說,它是將搜尋預測的功能加入網址列當中 -- 這點如果你是 Chrome 的愛用者的話應該不陌生才是 -- 重點是原本分為兩欄的網址 / 搜尋列也理所當然地簡化成一條囉:一旦在 Safari 的上方打入想要搜尋的字串,Safari 便會自動開始進行關鍵字串的探索,並且給你一些根據你搜尋歷史所帶來的建議字串清單;在 Chrome 則是將你的書籤與歷史排列在建議字串清單中。不同的是,Apple 倒是將分類的工作做得相當不賴,也讓結果看起來清晰不少。
瀏覽器左側的空間因為功能列多了 iCloud 按鈕的關係,也變得稍微擁擠了些 -- 但要你在系統偏好設定中啓動它才會出現。智慧搜尋列旁邊新放上的分享(Share)按鈕,相信大家在 iOS 上早已經不陌生,在此你將可以加入網頁書籤與閱讀清單,並且在分享功能上還帶來了標準的分享至郵件 / 訊息 / Twitter 的功能(想必未來也會加入 Facebook 等社群網站吧?)。至於雲端的 iCloud 功能方面,則是有點強制地將 iCloud Tabs 功能加入,讓使用者在桌上系統與 iOS 行動裝置間的標籤頁與書籤都能得到同步。
Safari 在標籤頁的部分也有了新的總覽功能,只要使用雙指縮放的手勢,便可將標籤頁縮小為灰色底部的總覽模式,並且在頂部顯示目前翻轉到頁面的標題與網址資訊,在此,你便可快速地捲動所有分頁。這感覺是個相當方便的功能,但對於時常使用 Safair 的使用者,應該都早就把切換標籤頁的快速鍵都背的滾瓜爛熟了吧。
左上角中的小眼鏡所帶來的功能則是可以離線閱讀的「閱讀列表(Reading List)」功能,讓你即使是在無法取得網路連線的狀態之下,依然可以透過其將網頁與連結儲存後進行觀看。這個獨立於書籤之外的閱讀清單功能,只要在分享功能中即可將希望存成的網頁加入,而再加入的同時則需要稍等系統將圖文進行預存的程序。在此之後,便能在離線狀態下隨時閱讀這篇網頁的完整內容了。這點對於不一定隨時都有 Wi-Fi 或網路訊號在旁的朋友肯定非常有益處呢。
常常為了要記住很多密密麻麻的密碼而感到煩躁嗎?這次 Safari 倒是更用心的加強了密碼的管理功能。當你在每次開啓一個需要輸入賬號密碼的新網頁時,Safari 本來就會詢問你是否要儲存這樣的資訊,你可以選擇是否要讓它儲存你的密碼(或者是每次都選擇晚點再問我一次),總之,如果你使用的電腦並不會有其他人來碰,那麼這功能將可讓你減少很多次輸入帳密的時間。
針對這次的新版密碼介面,則是帶來了可以選擇將密碼顯示的功能 -- 當然,隨之而來的安全質疑則是需要系統的登入密碼才可以得到「顯示密碼」的授權。一旦輸入完密碼之後,你的 Safari 將會跳出一堆需要你允許存取的視窗,針對想要顯示的項目按下允許之後,便可以直接在這個設定功能的下方,看到列出網址與使用者帳號的列表後方,原本被遮蔽的密碼部分將全部顯示。
據官方的說法,瀏覽器效能方面這次也得到提升,特別針對硬體加速與 Javascript 方面都有提升。在使用一陣子之後,也覺得相當順暢 -- 特別是如果你用觸控板滾動網頁也感覺十分順暢。喔,而且此版的 Safari 總算可以直接在瀏覽器的工具列上重新命名書籤名稱了 -- 你只要在書籤上長按滑鼠左鍵,它便會自動進入可以變更書籤名稱的模式了(當然,直接按右鍵也行)。
iCloud
iCloud 是 Apple 近年力捧之作,在最新的 OS X 中當然不會忽視它吧。在早前的 Mountain Lion Beta中,iCloud 仍然沒開放預覽,不過在這次的評測中我們發現它加入了一個文件資料庫,是 iCloud 的重點更新。在一個多裝置共用的 app ,如 Pages 中儲存檔案,檔案就會在資料庫中出現。打開它們的方法不變,也就是點兩下或在點選後按右下角的「開啟」就可以了。你依然可以在 iCloud 上修改、複製或將檔案重新命名;也跟 Mountain Lion 的其他地方一樣,iCloud 同樣加入了「分享」鍵(你是逃不掉的),能透過電子郵件、iMessage 和 AirDrop 等途徑傳開去。
聽寫
我們所說的原文如下:
This is me trying out dictation. It seems be working out pretty well so far. I'm not sure if I could type an entire paper using this however. But perhaps for short things this is a good idea. I don't know, people in my office [are] probably going to stare at me funny if I keep using this to type all of my things.
有一兩個小問題,不過總的來說還不錯(其實使用者說話也略有些含糊)。除了文字之外,對於標點符號和一些如「大寫」、「新段落」等指令的輸入也非常便捷,可以說非常容易上手吧。目前這項功能支援英語(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日語、德語和法語。
Mac App Store 與 Game Center
Mac App Store 這次也獲得了一些升級:App 的更新通知現在會在通知中心顯示,通過 trackpad 也可以流暢地在各個 App Store 的歷史頁面間切換。另外也新增了一個分享按鍵讓你可以把找到的好玩 App 通過 Twitter、Messages 或是 Facebook 分享給好友。另外所有的 OS X 升級也都會在 App Store 中進行,它們會自動完成下載更新。App 的升級亦是如此,而且你下載的所有新 App 也都會自動推送到其它使用你帳戶的電腦之上。
左為 Mountain Lion 中的 Game Center,右為新 iPad
10 年前你要是告訴別人說 Apple 有一天會在遊戲市場中站穩腳跟,別人應該會笑掉大牙吧,但事實是 Apple 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就成為了遊戲市場中最受歡迎的平台。雖然這一成績和他們的桌機系統關係不大,但從他們在 Mountain Lion 中加入 Game Center 的舉動來看,將行動設備遊戲領域所獲得的成功帶到桌機平台上來的企圖應該是很明顯的吧。
Apple 為 Mountain Lion 加入 Game Center 的主要原因,應該是為 OS X 的用戶創造與 iPhone、iPad 用戶共同參與多人遊戲的機會(在上個月的 WWDC 上 Apple 宣佈 Game Center 的註冊帳戶已經達到了 1.3 億個)。如果你已經是 iOS 上 Game Center 的用戶的話,只需在桌機版中登入原來的帳戶,就可以方便地把你的資訊轉移過來。在桌機版中你一樣可以找到朋友或對手,同時它還為你提供了遊戲中語音聊天、家長控制以及通知提醒(包括好友請求、邀請以及回合制遊戲中輪到你時的提醒等)的功能。
不過有一個問題是,OS X 版的遊戲需要重新購買 / 下載,而且在我們寫下這篇評測的時候,Apple 提供給我們的遊戲選擇也還非常之少。我們相信許多人都希望看到桌機版的 Game Center 能作為一個補充讓整個 Apple 的遊戲生態圈變得更好,但目前來看桌機版要走的路還很長。
Gatekeeper 與安全性
當然你可以在系統偏好設定中的「安全性與隱私」下對其做出設定,最高級別為「只允許從 Mac App Store 下載 App」,最低為「允許從任何地方下載 App」(Apple 當然只希望你從 App Store 下載經過審核的內容啦)。不過即便是允許下載 App Store 以外擁有開發者 ID 的開發者所提供的 App,下載一些「合法」App 時還是會看到 Mountain Lion 的警告(如上圖的 Spotify)。但不管怎麼說,如果你覺得自己有一雙火眼金睛的話,也大可以把安全級別調至最低,喜歡從哪裡下載就從哪裡下載囉。
除了 Gatekeeper 之外,Apple 這次還為 Mountain Lion 加入了一些其它的安全功能。比如說 Mountain Lion 每天都會進行安全更新檢查;Safari、Mail、Reminders、FaceTime、Game Center、Notes 都採用了新的應用沙箱功能;還使用了 Kernel ASLR 提高對緩衝區溢位漏洞攻擊的防範;FileVault 管理工具也得到了改進(據稱正在努力取得 FIPS 140-2 認證,以達到美國政府的標準)。雖然 Mountain Lion 的安全性還未達到 Windows 的級別,但至少我們看到了 Apple 的努力(他們終於意識到 Mac 上也會有惡意軟體啦)。
Power Nap
在 Mountain Lion 中 Apple 加入了全新的 Power Nap 技術,通過它你的電腦在睡眠、插電、電池電量低等情況下都能完成各項工作,Mail、Notes、Reminders、Messages 都會持續更新;它還能通過 Time Machine 下載軟體更新並創建備份。最厲害的是在這一切進行的過程中系統是靜默的,不會有任何風扇轉動或亮燈的情況出現。當然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這項功能只支援 MacBook Air(二代之後)和 Retina MacBook Pro 等採用 SSD 作為儲存介面的 Mac 電腦。
針對中國大陸市場開發的新功能
Apple 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那爲了吸引更多的桌機用戶 Apple 在 Mountain Lion 中也加入不少的大陸元素。比如說在電郵支援方面加入了 3 種大陸留下的電郵服務:163、126 以及 QQ;大陸版的 Twitter 新浪微博也被整合入了系統;線上影片服務方面加入了優酷和土豆(不過奇怪的是通過 QuickTime 而非 iMovie 來分享,不知未來 Apple 會否做出改進)。
另外在中文輸入方面也有了一些改進,加入了手寫識別和對拼音的支援。一個比較好用的改變是現在在拼音輸入模式下無需切換到英語輸入模式就可以直接在一句中文句子中輸入英語了(輸入的英語會作為候選出現在文字選擇列表中)。
另外在詞組輸入建議方面 Mountain Lion 也有了一些改進,詞庫變得更大,同時也加入了英語輸入中已經有的 iCloud 字典同步。另外這次還加入了簡體中文字典釋義功能,如果有哪個漢字你看不懂的話,只要選中後用 3 個手指在 trackpad 上輕擊就會出現釋義啦(如果系統語言為英語的話需要在設定中啓動此一功能)。不過要提醒的一句是這是一本簡體中文 - 簡體中文的字典,所以使用繁體中文或其它語言的朋友們暫時還是要求助於第三方字典囉。
另外在 Safari 中也加入了百度搜尋作為備選的搜尋引擎,同時還有 8 種全新的中文字型(其中 4 種包括繁體中文)。
效能表現
蘋果有暗示他們已經做了一些較小的性能提升,不過並沒有將其做為 10.8 系統的賣點。我們發現性能還是有小幅的改善,在運行了OS X 性能測試、 Geekbench 和 Xbench 這幾個跑分軟體之後,比起之前同樣運行 Lion 系統的 Retina MacBook Pro ,分數上有了一些提升。雖然並不算是很大的改善,但是有進步就是好,管它幅度有多麼小。
其他
• Photo Booth 開始支援分享,可以用到的選項包括 AirDrop、 Messages、Mail 電子郵件、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Flickr 和 Vimeo。同時分享功能表中還加入了對 Twitter 個人頭像快捷選取的支援,可以直接從 Photo Booth 相冊中選擇一張來使用。
• 內建的 QuickTime 軟體版本提升到了 10.2,這個版本也做了一些改進,增強了 H.264 檔的解碼能力。 同樣也加入了分享功能,你可以通過電子郵件、 Message、AirDrop、Facebook、 YouTube、Vimeo 和 Flickr 進行分享。
• Time Machine 的加密功能更加便捷,可以直接在安裝的時候點擊 Encrypt Backups 來啟用。現在可以在 Time Machine 選擇多個備份位置,可把你的資料備份到家庭硬碟或者是工作硬碟上。
• Dictionary 字典功能對觸控板的支援更加友好,現在你可以在搜索的時候使用兩指來滑動切換上一頁和後一頁;這個方式就好比如看書時候的上下翻頁,體驗更好點,下面的截圖可以讓你更加直觀地看到。可惜的是,這個功能沒有加入分享功能表。
總結
讓我們先把大家最想知道的結論先說清楚:到底 Mountain Lion 值不值這 HK$158 / NT$590?是的,我們認為它值。如果你是 OSX 的使用者,同時擁有還算新的硬體配備的話,不妨現在就按下確定鍵升級吧!Mountain Lion 提供了超過 200 個新功能,不管你的使用習慣是什麼,裡面總有一兩個你會喜歡的新功能,對我們來說,AirPlay 鏡像、Messages 和 Notification 是最重要的幾個。我們測試的期間並沒有碰到什麼嚴重的大問題,只有一些可以輕易地用系統更新解決掉的小問題。相信蘋果的粉絲們會對這次的更新滿意的,何況如果你是在 6/11 號之後買的電腦的話,還可以免費升級呢!
整體來說,Mountain Lion 很努力地將 OS X 向 iOS 靠攏,繼續著自 Snow Leopard 上推出 Mac App Store 以來的趨勢。這當中除了介面上的改變之外,更重要的是 Gatekeeper 的導入 -- 雖然還沒有到像 iOS 那樣完全封閉的地步,但顯然蘋果正在一步步加緊控制。我們只能希望蘋果能在未來繼續讓使用者自由下載想抓的東西。
至於介面的新奇程度呢?這部份 Lion 到 Mountain Lion 之間的改變自然是比不上 Windows 7 到 8 之間的變化,但是雖然 OS X 整體的外觀一直保持著相當的一致性,畢竟蘋果還是差不多每年都有點新更新,這十來年累積下來,從裡到外還是跟最早的 OS X 有了非常大的區別。不過話是這麼說,我們認為該是到了蘋果在桌上型電腦這一塊做出大變動的時候了。感覺起來該公司最近的精力都放在了行動裝置上 -- 這不難理解,畢竟 iPhone 和 iPad 對蘋果的影響顯而易見,在短短五年間讓蘋果成為電腦界數一數二的重量級大鱷,但這不免會讓 OS X 的使用者覺得被忽略的感覺,好像新功能都是在撿 iOS 掉下來的碎渣渣一般。
希望到了明年這時候,能看到一個非常不一樣,全新的 Mac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