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同時在意料之內的,Canon 的第一台無反光鏡單眼相機選擇了從低階機入手。雖然很遺憾 Canon 沒有一出閘門就和對手們的高階機強碰,至仔細想一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 -- 和 Nikon 一樣,Canon 終究是有自己的低階 DSLR 可以佔住等同於高階無反光鏡單眼這塊,自然就不必出類似的機器和自己人強碰。

其實認真的說,EOS M 究竟該和誰拿來比,確實是讓我們傷了一下腦筋。單就規格來說,18MP 的 APS-C 感光器就已經超出同類甚多,但考慮到它無比簡單的操作介面(沒有模式轉盤、沒有一顆旋鈕,感覺比 G12 還簡單),似乎應該是被歸類於以從小 DC 升上來的人為目標的低階機種才是。22mm Kit 鏡組的預定售價為 800 美元,在這類的相機中偏高,不過 Canon 本來在訂價上就是比較向上看的,所以這個划分應該沒問題才是。

因此,這裡我們選了 GF5、NEX-F3 和 Nikon J1 一起來比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的規格吧!

Canon
EOS M


Panasonic
GF5

Sony
NEX-F3


Nikon
J1


畫素 18MP 12.1MP 16.1MP 10.1MP
感光元件系統 EF-M Micro 4/3 APS-C Nikon 1 (1")
影像引擎 DIGIC V Venus Engine FHD Bionz EXPEED 3
對焦區 不明 (650D 是 9 點) 23 25 41
對焦模式 複合對比/相位 AF 對比 AF 對比 AF 複合對比/相位 AF
快門 1/4000 - 30 秒 1/4000 - 60 秒 1/4000 -30 秒 1/16000 - 30 秒
連拍 4.3fps 2、3 或 4 fps 2.5 或 5.5fps 電子:10、30、60fps
標準:5fps
LCD 3 吋、104 萬點、觸控 3 吋、92 萬點、觸控 3 吋、92 萬點 3 吋、46 萬點
ISO 100-12800 160-12800 200-16000 100-3200
錄影 最大 1080/30p
MPEG-4 / H.264
最大 1080/60i AVCHD 最大 1080/60i
MPEG-4、AVCHD
最大 1080/60i
MPEG-4 / H.264
麥克風 雙聲道 雙聲道 雙聲道 雙聲道
閃燈 標準外接 內建 (GN:6.3) 內建 (GN:6) 內建 (GN:5)
記憶卡支援 SD、SDHC、SDXC SD、SDHC、SDXC SD、SDHC、SDXC、MS Pro Duo / Pro-HG Duo SD、SDHC、SDXC
尺寸 109 x 66 x 32mm 108 x 67 x 37mm 117 x 67 x 42mm 112 x 61 x 30mm
重量(無電池、無鏡頭) 298g(含電池) 267g(含電池) 225g 277g

如同前面說過的,就規格上 EOS M 是一點也不含糊的,因為幾乎每一樣都是都是從 650D 那邊繼承過來,自然在紙面上看起來和 650D 並沒啥兩樣。如果撇開鏡頭的因素(EF-M 鏡頭的表現還有待評測)不論的話,透過接鏡轉接的 EOS M,應該要有和 650D 類似的表現才對,這對其他競爭對手來說不啻是個相當大的壓力。同時由於 Canon 選擇了 APS-C 做為感光器尺寸,有意拿這台當備用機的 Canon DSLR 使用者也能對它的裁切比例有個比較直觀的認識,不會像 Nikon 1 那樣跳得那麼大。

Canon 最大的直接對手將是 NEX 系列,畢竟兩者都是 APS-C 的感光器,不論是鏡頭還是畫質,都很有比較的空間。單就規格表來看,似乎是 EOS M 略勝一籌,在畫素數、螢幕點數和觸控操作這三方面佔優,但另一邊,EOS M 也是比一比中唯一一台沒有內建閃光燈的機種,在這個人人都在加閃光燈(Sony 也是到了 F3 才加的)的時候,EOS M 選擇給一個標準的熱靴,就不知道能不能讓買家們滿足了。

最後,看起來 EOS M 反而在各方面和 GF5 最相像,但 GF5 卻有個決定性的優勢 -- 鏡頭。雖然 Canon 有大批 EF 鏡頭群在背後撐腰,但先不說有轉接的麻煩,大部份的鏡頭都大到讓整個組合小不起來。或許只有拿 EOS M 當備用機的人才會有這樣的需求吧!反之,Panasonic(和 Olympus)在 m4/3 這塊耕耘已久,Panny 最近的 14-42X 和 45-175X、45-150 更是令人驚豔的微型化之作。Canon 目前只有兩顆 EF-M 的鏡頭,要在鏡頭群方面和 m4/3 家族比拼,似乎還有不短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