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PEN E-P3 評測


大家久等的 Olympus PEN E-P3 終於在六月最後一天推出, 機身連 14-42mm f/3.5-5.6 鏡頭售價為港幣 $7,390 (NT $28,900)。這次終於擺脫 PEN 系列對焦慢的一貫「特性」,配合 MSC 鏡頭的對焦速度連升 3 倍,加上新增的觸控 OLED 螢幕,與其他 EVIL 相機一較高下的同時,又爭取原本想升級至 DSLR 的使用者選購。因為 PEN 最近分拆成三種不同定位的系列,所以 E-P3 並沒有因大勢多趨而變小,仍能保持舊有方便操作的特性,而且還增加了內置閃光燈,進一步增強競爭力。

外觀


E-P3 與前代 E-P2 的正面非常相似,機身尺寸並沒有縮小,但是握把可以更換其他款式,握把上方近鏡頭位置也終於加上對焦輔助燈。由於增設內置閃燈(GN10 ISO 200)的關係,機頂的模式轉盤改設於快門鍵旁邊,單手操作相機時相對方便。另外,機頂設有 Fn2 功能鍵,只要預先設定使用甚麼功能,調節該設定更快速。閃燈熱靴仍設於鏡頭上方 -- 顯然,E-P3 的內閃及熱靴分別讓一般使用者或專業攝影師使用。廠方保留了機背的兩個轉盤,按鈕位置則有些變動,例如新增了影片攝錄按鈕及播放模式按鈕等,顥示屏則改用 3 吋 61 萬像素 OLED 觸控螢幕,整個機身設計都帶出了 E-P3 作為 PEN 系列的旗艦型號。



機頂右方設置 Fn2 的自訂按鈕,可將最常用的功能預先設定好,一按即改,相當方便。


內閃設計不能作跳燈之用,幸好還支援外置閃光燈。


機背的影片攝錄按鈕頗順手。


手感

雖然沒有 DSLR 的外形,但 E-P3 的重量跟前代 E-P2 相差不遠,機身重量為 321g,加上金屬機身,拿在手中穩固扎實,實際上跟 E-P2 的手感不相伯仲。換上 14-150mm f/4.0-5.6 鏡頭後,平衡感並沒有因此降低,不過對於女生而言,一整天拿著的話,都會有點重喲;我們的幾位男生就說沒有這個問題,手感頗佳的。E-P3 與 Sony C3 及 Panasonic GF3 這些消費向的相機不同,又重又穩固,所以說 E-P3 接近 DSLR 多一點,看看其身價就知道吧。


用硬幣便可扭開握把。


操作

由於新增了數個按鈕的關係,一按就可轉到播放模式或作影片攝錄,操作上較從前更方便,與市場上近期推出的 EVIL 相機定位不同,設定時不需要多個步驟就能完成設定。模式轉盤及所有按鈕的位置都在右邊,讓 EVIL 相機單手操作的特性得以保留。

新增的內置閃光燈雖然是以按制彈出,但還是要在相機預先設定開啟閃光燈,否則無法使內閃啟動,有點耐人尋味。可能考慮到各位喜歡拍攝的大大會使用外置閃燈的關係,於是 E-P3 的內閃設計不能作跳燈使用,只能作直射補光之用,即使可調校閃燈輸出,內閃最多作不時之需,沒甚麼大作為吧。



除了拍攝介面可以設定閃燈的曝光值,在選單內都可以進行設定。


使用全新的操作介面,預設介面會將自訂選單收藏,要先在設定選單內開啟後才能進行自訂選單設定。仔細看過介面的選單後,我們認為設定較 E-P2 更細緻,而且介面亦較從前清晰一點。還有一項預設先要提及:E-P3 於拍攝後不會即時預覽相片,繼續處於拍攝介面,要進行連拍時更快捷,不過相信大部分使用者 -- 尤其是非專業的 -- 都有即時回看相片的習慣吧。



在設定選單內先將功能表顯示開啟,才能進行自訂設定。


拍攝上,由於改用了觸控螢幕,而且螢幕的靈敏度高,一按螢幕即時在 35 區對焦範圍內對焦拍攝,配合 MSC(Movie-Still-Compatible)鏡頭使用的話,對焦速度與 GF3 難分高下。還沒有習慣使用觸控對焦的朋友們不用擔心,拍攝介面的螢幕上提供了按鈕,不喜歡觸控對焦或觸控啟動快門,可按下這按鈕關閉此功能;觸控與否,任君選擇。



只要輕觸螢幕,就能即時對焦了。


對焦範圍還可縮小呢。

E-P3 有35 區對焦區域,配合觸控拍攝就更快了。


功能

E-P3 加入了 E-PL2 的眼部對焦功能,提供接近眼睛先決、左眼先決及右眼先決,使用人像鏡拍攝模特兒更得心應手,對焦眼部的速度較我們預期中快,因為配合 MSC 鏡頭拍攝吧。如果沒使用 MSC 鏡頭拍攝,對焦速度會稍慢一點,卻還是比 E-P2 的快一點。至於影片攝錄方面,E-P3 最高可拍攝全高清 1,920 x 1,080、30fps 的 AVCHD 影片,比 E-P2 的 720p 高得多,不過最多只能拍攝 29 分鐘的全高清片段,一套電視劇的時間都沒有呢!如果你不喜歡 AVCHD 的話,其實 E-P3 也支援比較普遍的 AVI Motion-JPEG 格式,只是解像度被限制於 1,280 x 720。另外,E-P3 的續航力仍維時在 CIPA 標準的 330 張,與一般消費機相差不遠,喜歡狂拍的使用者,還得多購一枚電池啊!

面對其他相機增設的濾鏡效果,Olympus 亦加強了 10 種藝術濾鏡的效果,包括濃化色調效果、柔焦、淡化及加光色調、柔光、懷舊相片粗粒子效果、針孔相機、模型透視、柔和懷舊、負片沖印及戲劇性的色調。其中的濃化色調、淡化及加光色調、懷舊相片粗粒子效果及針孔相機效果,分別有兩種或以上的色調或濃度設定,合共分為 16 種藝術濾鏡。另外,某些濾鏡更可添加白邊、黑角、星光及外框,若要在相同環境下使用全部濾鏡的話,相信五分鐘都不一定可以完成拍攝。看到這麼多變化的藝術濾鏡,讓人聯想到智能手機的攝影 App,沒有智能手機的朋友,相信會喜歡 E-P3 的藝術濾鏡吧。=P

除了影片攝錄模式可以使用(下面有示範影片),只要啟動包覆式藝術濾鏡,並設定要開敫哪些藝術濾鏡,在 PASM 模式下都能使用,拍攝時相機就會自動複製並套用那些濾鏡,一次最多可拍出 16 種不同效果的相片啊!



懷舊相片粗粒子效果分為兩種濃度,而且還可增加針孔效果、邊框及白邊。


加了邊框的效果,有如從前的相片。


戲劇性色調加上星光後的效果。


其中一種淡化及加光色調效果。


濃化色調效果之一,將紅色色調加強了。


在 E-PL1 的全導向拍攝功能都加到 E-P3 上,這功能無論在 iAuto ,還是在 PASM 模式的 Fn 鍵都能使用,只要選擇適當圖示,就可調校顏色鮮艷度、曝光度及景深等,更可配合觸控螢幕去設定。這個做法就如 Sony C3 及 Panasonic GF3 一樣,但 E-P3 的定位與這些相機不同,到底會有多少使用者會利用這功能作設定呢?



全導向拍攝功能的圖示較簡單,逐一點算才清楚。


速度

事實上 E-P3 的整體速度都有進步,採用 TruePic VI 雙核心影像處理器的確加快了相片處理的時間,在處理藝術濾鏡的拍攝效果時持別明顯。另外,使用全新的 FAST 對焦系統,配合跟機的 MSC 鏡頭,自動對焦速度有種煥然一新的快感,由半按快門開始,至完成對焦的時間,感覺與 Nikon D7000 相近。雖然廠方指出此系統能縮短釋放快門及啟動對焦的反應時間,並加快鏡頭對焦的速度,但當兩次連續對焦之間的主體相距較遠時,仍會出現「拉風琴」的迷焦現象。換上 14-150mm f/4.0-5.6 鏡頭後進行自動對焦拍攝,對焦所需的時間即時增加,不過還較 E-P2 快啊!

連拍方面,我們使用 Class 4 4GB SDHC 以每秒 3 張的連拍速度,拍了十二張相片後便慢下來了,相較 GF3 的十四張有丁點遜色。


白平衡

我們於渡海小輪內進行人像拍攝,先是以自動白平衡去拍攝,現場環境的確有點黃,不過沒這張相片那麼黃。開啟內閃後以正常曝光拍攝,模特兒的臉部並不是完全受光,在 ISO 200 的情況下,只有 GN 10 的內閃需要經人手調校曝光。


使用自動白平衡拍出來的人像照。


這張人像照使用正常沒有設定的內閃所拍攝。


畫質

來到 TruePic VI 影像處理器,E-P3 在沒有開啟降噪功能下,感光度 ISO 1600 所拍攝相片的陰暗位置出現雜訊,在 ISO 3200 的雜訊仍可接受,更高感光度的相片則較難接受。幸好 E-P3 的內置閃燈還可作正負兩級 EV 設定,加上可外置閃燈,並支援飛閃功能,透過 TTL 控制最多三組外置閃燈,能媲美 DSLR 的功能,相信大家都不會太介懷 E-P3 的雜訊吧。最低感光度只有 ISO 200,好像有點不夠用呢!



使用 ISO 12800 拍攝的夜景


ISO 200,100%原大


ISO 400,100%原大


ISO 800,100%原大


ISO 1600,100%原大


ISO 3200,100%原大


ISO 6400,100%原大


ISO 12800,100%原大




影片

我們分別攝錄了三段影片,包括使用光圈先決模式、模型透視及戲劇性的色調藝術效果攝錄,我們以最大 1,280 x 1,080、30fps 的 AVCHD 影片格式攝錄,發現不同的模式所攝錄的短片都有些分別。第一段使用均一焦距及光圈先決模式攝錄,避免變焦影響片段流暢度,以 100% 去播放片段,發現片段的細緻度一般,雖然隱約看到浪花,但影片銳利度只是尚可接受,線條不太糼細。流暢度仍屬一般,色澤卻較預期理想,光暗度也準確。第二段使用藝術濾鏡的模型透視攝錄,與 Panasonic GF3 皆以更快的速度播放,在攝錄介面可看到針時位置的秒數轉變得較慢,好像把時間凝固了一樣,於是播放時就較正常的影片更快了,大約快三至四倍吧。最後以較多人會喜歡的戲劇性色調藝術效果進行拍攝,我們發現在藝術效果模式攝錄的影片,除了模型透視之外,其他效果都會讓影片的流暢度突然減少,變成 2fps ,感覺就像把漫畫連續播放一樣,的確很藝術啊!(誤)

正常使用光圈先決模式的測試片段:


影片流暢度不算很好,只能說尚可接受。影片偏暗的感覺其實是黃昏引致的,沒有失準。


使用藝術濾鏡的模型效果攝錄:

影片速度同樣較一般片段快幾倍,廠方就知道使用者會利用腳架協助保持穩定吧!


使用藝術濾鏡的戲劇性色調攝錄:

在影片攝錄以全高清攝錄藝術濾鏡的話,影片的流暢度會減低到不能接受,希望未來會改善此弊病吧!


建議售價:E-P3 連 14-42mm f/3.5-5.6 II 鏡頭 HK $7,390 、NT $28,900


總結

相信大家都了解到 E-P3 主要針對從前的 PEN 系列進行改進,無論在介面上,還是在對焦上都有明顯改善。單看套裝價錢都知道此機緊貼 DSLR 的價錢,加上香港的 E-P3 平面廣告以低調子突出此機的穩重感,E-P3 平穩地放在三腳架上,相機背後有一個穿著西裝的人(白色機身廣告的是女生,銀色機身的是男生),完全表達此機的專業感覺。

雖然說 E-P3 要爬向 DSLR 的領域,造工上以及手感上都能與單反相提並論,但是相片質素則還差一點點,而且重點是此機的續航力只有 CIPA 標準的 330 張,實在難與單反並列。如果常常作影片攝錄,或喜歡使用藝術濾鏡的話,相信電量很快就會耗盡了。要說此機略為優勝之處,莫過於小巧、有觸控螢幕幫助拍攝、多藝術濾鏡、全高清影片攝錄及對焦速度媲美單反(切記,要配合 MSC 鏡頭使用啊!)。我們還是期待 E-PL3 和 E-PM1 多一點,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