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Mini 2011(年中)主站評測


對於熟悉去年的 Mac mini 的朋友,相信你們都不會對以上的機器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或者是覺得平淡無奇吧。實際上,Apple 並沒有為這台 2011 版的 Mac mini 作很大的設計改動,還有它去年才做過一次大整容,所以規格方面我們也沒有期望什麼大轉變。果然,我們所見的就是這樣。這台 mini 依然是 Apple 產品線上的一隻異類 -- 它差不多是整天泡在客廳的人所渴求的 HTPC(家庭影院電腦),但是它跟普遍的 mid-tower 機箱還差一大截距離。最大的問題,是對於電腦一竅不通的人來說,買了 Mac mini 並不是裝起來就能用 -- 他/她仍然要自已再採購螢幕、鍵盤和滑鼠,再回家找到對的插孔來插。此外,它在某重點上退了一大步。想知道是什麼嗎?那就請繼續讀我們的評測吧。

硬體和設計

外觀上,這部 Mac Mini 的確是非常漂亮的。再以它的價錢與前一代相比,這部 Mini 更加吸引人;而且,如果說它的外觀是一部電腦,倒不如說它像一件裝飾品吧!它的重量為2.7 磅,尺寸跟上一代的 7.7 x 7.7 x 1.4 吋相同,而蘋果的標誌、背後的連接埠位置和底部的黑色蓋子依然健在,簡言之就是一磚線條簡潔的銀色金屬。如果將它垂直站立的話,視覺效果的確不錯,不過此時,它底部凸出的蓋子會讓兩邊看起來不平衡,破壞了美觀。


說到它後面的連接埠位置,與前代沒有明顯的分別。由左至右看起,你會看見 AC 輸入、RJ-45、FireWire 800、HDMI(全尺寸)、Thunderbolt、四個 USB 2.0的連接埠和 SDXC 卡插槽;當然不少得的還有音訊輸入和 3.5mm 耳機插口。而 Thunderbolt 連接埠和 DisplayPort 螢幕的連接埠外觀是一樣的,所以連接 DisplayPort 螢幕或其他週邊設備的時候不用外加轉接器。蘋果還隨盒附送了 HDMI 對 DVI 的轉接器,奇怪的就是沒有送 Thunderbolt 的連接線啊。基本上,附送 Thunderbolt 連接線就是推廣這種新傳輸媒界的最好方法,但蘋果偏偏沒有做喔 -- 即使送的是 Thunderbolt 對 HDMI 或 DVI 的線也好吧。



對於拆解/維修機器有認識的人士來說,他們起初一定會喜歡這個簡單一轉就可以打開的底蓋,但之後可能會有點失望嚕。打開蓋子後,我們會看見 WiFi模組、散熱風扇、兩個 SODIMM 記憶體插槽;但其他組件則難以接觸到,自行維修或改裝變得困難。我們的測試小組找來一顆 1GB 的記憶體來試試這台 Mini 的「可換性」,發現了即使最少電腦維修經驗的人也可以輕易地替這台機器換另一顆記憶體。

不過,我們依然不明白為什麼蘋果要將 HDD 變為不可自行更換。如果用戶有選擇權的話,他們一定不會希望同一個的 HDD 和 Mac Mini「生死相伴」吧!同時不得不承認,我們對於蘋果(或是說 Intel?)沒有為這一代的 Mac 配備 USB 3.0 是有些不滿的,因為現在連初階的筆電也用 SuperSpeed USB 連接埠作為賣點了。Mac 的買家只能無奈地接受蘋果企圖以 Thunderbolt 作為 USB 2.0 取代品(或 USB 3.0 挑戰者)的現實吧!


Thunderbolt 是在 Mac Mini 上唯一的新連接埠,而且它的出現的確是值得一讚喔。它有能力以一條線之力去連接兩個螢幕和其他週邊設備,使到這部小小的桌上型電腦能擔當更多的角色。這個連接媒介還可以處理海量的像素(最高 2,560 x 1,600;HDMI 才1,920 x 1,200)和外置儲存器;有了更強的 CPU 後,處理上述的工作更變得輕而易舉。最後要一提的是,這機器的電源供應依然是內建的。


性能

我們測試的 US$599 (NT$17,300 / HK$4,670) Mac mini 備有最基本的規格:2.3GHz 的雙核 Core i5,2GB 的 1333MHz DDR3 記憶體,500GB 的 5,400RPM 硬碟,和 Intel HD Graphics 3000 圖像處理器(包含共享系統記憶的 288MB DDR3 SDRAM,)。從各方面考慮,這個規格都挺合理,再加上它比去年的最低規格型號還便宜了 US$100。但是,它確實是少了光碟機,有錢也買不到。軟體方面,Lion 和比較吃力的程式(就是你呀,Office!)都能順暢運行,只是有些重份量的程式在第一次運行的時候要多一點耐性。開機需時大概為 45 秒;當然,配上 SSD 的話它就會跑超快啦。


同時連續用 Photoshop、Word、Firefox、Chrome、TweetDeck 和 Lightroom 三個小時之後,我們發現系統開始慢下來。罪魁禍首應該就是那小得可憐的 2GB 記憶體。老實說,我們或許是把它推得有點過火,但是想用這台 Mac mini 來搞創作的朋友最好還是要投資更多的記憶體(還有閒錢的話,更高速的硬碟)。幸好,這 2GB 還足以應付 1080p 的檔案、高畫質 YouTube 和 Boxee / Hulu 的影片。

遊戲方面,測試結果非常可觀。我們在運行 Half Life 2: Episode 2 的時候調到高畫質、1,920 x 1,200 模式,結果竟然達到 31fps 的暢順度。 嗯,這個遊戲確實不算是剛剛上架的作品,但是我們的測試起碼證明這台 Mac mini 可以對應你去年的珍藏吧。來到 XBench 和 Geekbench 的部份,我們得出的數據也很理想。前者的得分為 291.21(整體)/ 228.84(處理器)/ 400.30(線程測試);後者則有 5,919 的分數。做為比較,去年的 Mac mini 於 Geekbench 只有 3,385,就證明我們這台 Core i5 機器的運算威力了。


所謂的 HTPC 元素...

無論怎麼看,Mac Mini 看來都像是作為一部 HTPC 的最佳選擇 -- 體積小、外型美觀、基本上支援全部高畫質電視等等,而且可以使用 iPhone 來作控制,餘下的就只有去找一套好的滑鼠和鍵盤了。最重要的是,不論如何折騰,Mac Mini 就是不讓大家在數米外的地方聽到風扇運作的聲音 -- 甚至在摸機殼時,頂多就只有那麼一點暖的感覺而已!

不過,作為一部(應該是)HTPC 的產品,因體積關系沒有加入電視天線還可以理解,但連上代本來有的光碟機都拿掉就有點奇怪,而且是大部分使用者所不願意看到的。雖然光碟可以說是漸漸失勢的產品,但在這個時間將還有一大班人使用的設備抽走,實在有點難以接受 -- 更何況在抽走光碟機後,機身的體積也沒有因此而下降啊。即使網上租借影片將會成為主流,但不少朋友還是會需要光碟機來觀看已購買影片的吧。



以往我們還可以用 Mac Mini 的光碟機來播放任何我們租借回來的影碟、安裝購買回來的程式、甚至將買回來的 CD 結集收藏,難道 Apple 認為,音樂可以經 iTunes 下載、影片可以串流、程式也可以由 Mac App Store 安裝了,就可以將光碟機取消了嗎?幸好,我們還可以透過選配的 SuperDrive 來補回這必需品 -- 但這曾經是免費包含在 Mac Mini 裡的啊。主站認為,與其將光碟機取消,倒不如將之升級為新世代主流的 Blu-ray 機。試想想,我們可以在 Mac Mini 內加配 256GB 的 SSD,但卻不能將光碟機塞回機身裡,這對於一部有潛力做為 HTPC 的機種來說,實在有點可笑。



就憑沒有光碟機這一點,已經足夠令人不推薦將 Mac Mini 作為一部 HTPC 去使用。不過 Mac Mini 通過 HDMI 支援了多聲道音頻輸出,也可以自動調整解像度,所以如果大家不介意只能透過串流來享受多媒體內容的話,作為串流專用 HTPC Mac Mini 還是不錯的。雖然可以選配遙控器,但我們還是比較建議使用 iPhone 來作遙控,因為 Apple 並沒有推出 HTPC 用的鍵盤 + 滑鼠,而市面上即使較好的還是很難用啊。

結論

講了這麼多,主站認為雖然蘋果鮮少有一代不如一代的例子,但在 Mac mini 上確實是 2010 年版的 mini 勝過剛發表的新版。不能否認地,2011 年版的效能更強,價格也向下壓了 $100 美元,但在價格上它和其他的 mini 一樣處在一個略微尷尬的位置 -- 螢幕、滑鼠和鍵盤都還要再另購,就算不求最好的,東加加西加加,NT$25,000 (HK$6,700)上下應該也是跑不掉的。但這在 PC 界已經是稍微偏貴的價格了,何況 mini 的規格也就是普普,也沒有光碟機,更沒有 USB 3.0。

撇開內部的硬體規格不談,OS X Lion 是個非常棒的作業系統,就外型和體積來說,mini 也毫無疑問仍然是世面上最引人注目的 SFF(small form factor,即微型)機器。同時,它安靜、不怎麼耗電,而且運算能力足夠大部份人使用,無論是 1080p 影片播放、基本的相片/影片編輯、甚至一點小遊戲,它都辦得到,只是除了 RAM 之外,其他的零件大多不能簡單的自行更換,讓它沒有什麼與時並進的可能。


單獨做為電腦來看,Mac mini 放在書房、放在客廳兩相宜,雖然和所有的 Mac 一樣,會抽一點蘋果稅,但對喜歡 OS X 和內建的 iLife 軟體的朋友來說,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想要把它拿來當家庭劇院的主機來說,就不得不面臨它並沒有 Blu-ray 播放機、又不容易升級的窘境,其實是件非常可惜的事。

主站最後的建議,還是去找找看去年的機種,不僅有降價的空間,而且還有光碟機。至於今年的 Mac mini,或許只是還沒有找到最適合它的角色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