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專欄:在菜市場口快要開演的布袋戲

[撰文:YIN]


你到現在還會拿板凳坐在布袋戲棚下,看著掌上人偶口噴火光、360度翻跟斗嗎?你長大了,下了班懶得出門了,看看電視、打打電腦,耳聽窗外傳進來布袋戲的口白和激烈的配樂,這樣,也就夠了。不過,真的是夠了嗎?

那天經過板橋的黃石市場,時候下午近兩點。在靠近北門街這邊,看到了有布袋戲快要開演的模樣,布景都已經架好了,小是小了點,但是五臟齊全,不過再多走幾步,就看到了這情景。

我看過規模很小的布袋戲,但是沒看過就架在小貨車上的布袋戲棚。小貨車裡應該裝著布袋戲所有的景架、布偶,只要開到預定地,把景架往車體旁一架好,站上貨車頂,這場布袋戲就開演了。只是不知為何看到這場景,居然有點淡淡的憂傷。其實這是最便利最省錢省時的方法,再也不用靠大卡車或中型貨車運來支架、搭戲棚,一人(車)到全部到,不過總覺得布袋戲怎麼落寞成這樣呢?

話說連自己住的附近寺廟,有演布袋戲時自己都沒去看。不去看的原因除了懶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攤販賣東西。我總是會問著老媽,這回有人去賣像是糖葫蘆、辣螺肉、把餔、棉花糖還是打香腸之類的嗎?老媽總說,無,又沒幾個人看布袋戲,生意不好,所以沒人會來這裡賣。

沒有攤販的布袋戲或歌仔戲吸引不了長大的我。

記得小時候總是跑到戲棚後看演員換裝或吃飯,看演布袋戲的師傅在後台忙成一團,一人飾演多重角色,還會拿鐵圈用鐵棒激出火花。我更喜歡稍微彎著腰在戲棚下穿梭,戲棚下有人賣烤魷魚等東西,小孩們就蹲在攤邊等美食。有次在西門町漢中街那邊的歌仔戲棚下,還玩過自製碰餅,大鐵杓裡裝了黃糖,拿著筷子在木炭爐上攪啊攪,然後等到糖都融化變為濃稠冒泡泡時,老板會馬上放入一小杓蘇打粉,頓時融化的糖水會變身漲起硬化成餅乾。其實這碰餅對我而言並不好吃,但是這種經驗是十分難忘和好玩的。

我不喜歡唱對嘴的歌仔戲,更不喜歡邊演邊唱流行歌曲的歌仔戲。布袋戲近年則看到的少,根據老媽所言,看布袋戲的人比看歌仔戲的少,所以廟方都請歌仔戲下午演傳統劇、晚上演唱流行歌曲的劇。而我,我總是窩在家裡,用電腦工作著,或者一邊看電視一邊逛著網路,然後一邊聽著喇叭放送的台灣國語「我的一顆心,好像一把火...」。

每年總是想,為什麼不去親眼看看呢?於是也曾真的跑去坐板凳看歌仔戲、布袋戲,但沒幾分鐘就落跑了,那種小時候的回憶好像變色了,沒了攤販的廟會彩色不再。又或者,是我變了,歌仔戲和布袋戲也變了,我們變得不大想理睬對方,雖然心中偶而還會想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