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專欄:流通 - 電子雜誌的難言之隱

[撰文:Bobby]


台灣各大雜誌紛紛推出iPad版本(別問Android版何時推出,這有難度),當App實際上App Store販賣之後,許多問題才真正浮現出來。當出版商開始想要推出iPad版本時,第一個問題是:要怎麼做才好、怎麼表現才好看?但對於各位讀者來說,問題卻是:怎麼和紙本時間差這麼久?為什麼下載速度這麼慢?這後面是有許多心酸故事的......

紙本難過經銷商,數位難過Apple

一本雜誌除了要把內容做好之外,還有著相當多的問題,像是要怎麼推到讀者買得到的書店、便利商店等通路上。紙本雜誌得靠著大智通、高見之類的經銷與物流協助鋪貨,當然不是給出上架費,交給他們賣就行,要是銷量不夠好,還會被要求想辦法促銷、或者配上贈品、綁個商品提高售價,讓他們能多收上架費用、賣出時多賺一點。所以你會看到數位狂潮配著隨身碟、記憶卡、耳機賣,許多時候也會因為這些贈品、商品只有在7-11等特定通路搭售,造成訂閱戶抗議的狀況。為了提高銷量,有時候還得落人自己去銷售不佳的通路買回去,讓通路、經銷商能有點賺頭,這些都是紙本時代不為人知的苦楚。

數位化後第一件好事,就是能夠擺脫經銷與通路的控制(不過經銷商也不是傻瓜,像是MagV與高見、大智通體系也有點關係)。當然,這麼想就太天真了!問題從現在才真正開始。




對於雜誌來說,讀者當然希望能夠在發行日當天就看到通路上架,對於電子版也會有著相同的期待。電子雜誌的通路,不外乎Apple App StoreAndroid Market,以平板而言,於iPad獨大的現在,走有審查機制的App Store是必然之道。審查時間就會造成與紙本上市時間的不一致。

以目前賣得最好的男人幫(FHM)雜誌為例,如果每期雜誌是以獨立App單獨上架,就必須走App的標準審查程序,依照Apple提供的數據,新App想要在一週之內通過得看運氣好不好。審查時間要是遇到很多開發者提交App的熱潮時,就會延長;如果持續提交,Apple那頭對於你的App框架比較沒問題的話,就會縮短。但就算數位版本內容與紙本同時完成,紙本送印到上架大約5-7天,App想要同時間上,還得看運氣。

另外就是把App作成書架的方式,每期新刊利用In App Purchase的方式推出。由於僅需上傳一張截圖就能開啟審查過程,也能先提供部份內容提前送審,是相對能搶時效性的作法。但是要花多少錢呢...不要問,很可怕。

In App Purchase的下載流程

不管Apple App Store或者Google Android Market,App上下販賣都要抽成30%。有的人認為這是抽稅,但就成本來說,是相當合理的。畢竟對方幫你做到:

  1. 金流:信用卡收費機制要搞定,還有手續費

  2. 行銷:App曝光、排名機制與頁面製作的費用

  3. 流通:你不需要自行租空間、架Server讓人下載


所以電子雜誌單期作為一個App比較單純,讓Apple或Google抽個30%費用當作紙本通路的經銷費用、上架費用、統計結帳的成本就好。不過如果作成書架模式,可就不一樣了。



從上圖可以清楚看到In App Purchase的流程。如果你In App Purchase是應用在遊戲中購買貨幣、購買裝備等等,倒還不需要多餘的成本,但是如果要「下載」動輒以百MB計算的電子雜誌內容,這成本可就會讓傳統出版商呼天喊地了。

租用空間、購買伺服器、僱用IT人員這些固定成本不能少,但最重要的就是頻寬。一期300MB的電子雜誌,假設以1MB/s的速度下載,就得需要5分鐘,五分鐘下載一期雜誌,應該是一般讀者的耐性上限。但當雜誌剛上架時,假設有100人同時購買下載,要維持這樣的下載速度,機房的BURST(瞬間頻寬)就得到100MB/s,這又是另外一筆支出。也難怪有些雜誌新刊一上架就遇到下載緩慢的狀況,讓消費者不大爽快。

電子雜誌怎麼做?實際上動手做了以後才發現怎麼做不是問題所在,怎麼提供同步出刊、快速下載才是真正的問題。





如果要快的話,其實還是有辦法的。像是App Store、動新聞等需要大量頻寬遞送內容的提供者,會和如Akamai等業者租用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服務,透過在全球ISP背後的伺服器與骨幹網路連接來提供快速的下載方式。但是對於出版商而言,若要熟悉這些,還得花上不少時間。

所以各位購買電子雜誌時,遇到出刊比紙本慢、下載速度更慢的狀況,請多加擔待。畢竟各家傳統出版業者面對新的生意模式時,得多花些時間與網路、技術磨合。出版這一行,未來也不再是單純地處理內容而已,成為科技業的其中一員,是必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