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專欄:有時只是為了那麼一點的奇蒙子

[撰文:YIN]


對於購物血拼方面,男人理智(?)且快速,女人則是感性的貨比三家不吃虧。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同樣是已經選擇好要買什麼的男女,男人進了店裡、拿了東西、付了錢、離開,女人則是拿了東西、思考一下、再問問看、再看看其他顏色其他型號其他小差別,然後才付了錢(可能買原本想買的,也可能最後買到一個原本沒想到的)、離開。不過話雖這麼說,但所謂的奇蒙子經常會打亂這些消費流程。

例如遇到一個很棒或不在乎的銷售員。我不知道奇蒙子-情緒感覺在購物這件事上男生、女生各佔多少百分比,但我知道,女生佔的比例一定超高,高到可以因為遇到一個親切服務的銷售員,而不在乎價格超過自己原定水準,高興的買下來(甚至買了一堆原沒想要買的)。也會因為奇摩子問題,明知這家價格應該是最低的了,還是會忍痛跑到別家去買,因為奇蒙子受傷害的痛更痛。

(咦,寫到這裡,我怎麼突然感覺把奇蒙子改成正妹,男生所得到的答案也一樣?)

把你的問題當成是問題的銷售員,感覺很窩心;把你的問題當成是無所謂的銷售員,感覺很摧心。這就是服務業要請對人的原因吧。N年前有個朋友想買一台筆記型電腦,最高價格定在四萬多,我陪她一路逛一路看,甚至從NOVA又坐車到古亭站那附近的3C大賣場逛,結果最後她選了一台日系六萬多的筆電,很高興的刷卡付款,完全跟在NOVA選筆電時斤斤計較價格的差異甚大。

只因為在那裡我們遇到了一個很熱心的銷售員,不但不摒棄我那不懂電腦朋友的思考邏輯,還會運用很簡單的比較講解,來讓朋友知道不同點為何。專業的電腦術語人人會講,但是能用「普通話」就讓人理解,這就厲害了,總之這一切讓朋友的奇蒙子覺得很好,沒多久就付帳了。

這讓我又想起另外一個例子。記得去年去看台北設計週時,有個攤子賣著好多可愛的3C小物,心想,這若是拿來報導應該是很好的素材,於是便跟攤子裡的人詢問可否拍照,這時在攤後持手機玩遊戲還是看影片的人勉強站了起來,視線還是不離手機螢幕(正在破關還是看到緊要關頭?)。我問了幾個問題,他眼不離螢幕、略帶不煩的隨意回答,好似我打擾了他練功的時間,頓時澆滅了我對這些可愛產品的興趣,最後拍了幾張照後還自打圓場,說記得了品牌,會去官網找相關資訊。

這人可能是來代班或是臨時來顧攤子,當然也可能就是公司裡的職員,但他沒意識到正代表著該公司的形象,一切表現讓人奇蒙子不好,也間接著留下壞印象,這讓我以後只要看到此公司代理的產品,就會想起那不耐煩、只看螢幕的臉......所以有時真的不是產品的問題、價格高低也非絕對,能讓顧客奇蒙子良好才是王道,奇蒙子好了,就像是打開任督二脈,什麼都好談,但偏偏很多銷售員都以自己的專業為驕傲、挑戰顧客的奇蒙子為樂,完全不明瞭買賣之間,有時只是為了那麼一點的奇蒙子感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