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款名字變長的第二代Core i CPU發表,據說內建顯示很好很強大


Intel第二世代Core i,也就是Sandy Bridge平台終於正式發表,洋洋灑灑共29款桌機與筆電平台處理器一起共襄盛舉,為2011的PC市場注入一些活力,並且公佈了許多先前流出訊息中沒有的細節(也是一般人根本不會去看的那些部份。),比較重要的還是號稱超越目前HD Graphic 2倍效能的新一代內建顯示(AMD表示,APU的內建顯示效能已經有低階獨立顯示等級,然而因為市場需要,AMD仍會持續生產低階獨立顯示卡。),跳轉後有Sandy Bridge的重點整理。

創新亮點:


相較於第一世代Capella的Core i處理器,Sandy Bridge採用32nm製程,並且首度將記憶體控制、處理器以及GPU包裝在同一個DIE中,進而得到更小的封裝尺寸,並且更有利於處理器直接控制記憶體存取,以及將CPU與GPU透過動態時脈,針對工作量調整時脈達到更好的節能效果。內建新一代的HD2000以及HD3000顯示效能仍不足以與獨立顯示卡抗衡,不過在效能方面,至少比Capella上的HD Graphic提昇至少2倍。

另外,再次進化的動態時脈,也是Intel的Turbo Boost技術,以同樣4核心的行動處理器,能夠提昇60%以上的效能,並且擁有更好的省電效果。並且對於週邊I/O控制能力更佳,例如能夠直接關閉未使用的光碟機,以便省下更多電力。(這個好像一些商用筆電都有類似的能力?)

處理器細節:


這次一同發表的新世代Core i家族包括29個型號,橫跨i3、i5以及i7,簡單的分類方式請看上圖。當然新平台、新架構,也要來個全新的命名方式,從本來的3位數變成4位數。本週首波主打的是4核心i7處理器,但像市場主力的雙核心產品則需要等到二月後才會陸續推出。而針對超可攜平台的超低電壓版處理器還需要等到2011下半年才會推出,至於熱愛超頻的玩家也別擔心,Intel仍會推出家用的K系列超頻處理器,還有專用的P67超頻主機板晶片,給一些不超頻好像渾身不對勁的玩家購買。

新功能:


其實筆者個人是比較想叫這些為"新花招"的,反正這次Sandy Bridge平台主打的就是上圖的幾項功能,不過這幾項能力看來會是Intel在CES的主打。

Quick Sync:

這個跟泡麵一樣封面與內容不符的名稱,其實指的是提供更快的影音編碼、譯碼速度,包括與軟體商如CyberLink、Corel、ArcSoft合作,提供更快的H.264與MPEG2轉碼能力。(這名稱是誰想的阿...)

InTru 3D、Clear Video HD:

反正這個就是最近很熱門的3D以及HD影像,不過Intel還是沒有明講,它們到底是靠處理器軟解還是終於整合HD硬體解碼,反正辦不到的部份,想必AMD跟NVIDIA會很樂意幫忙的...

Wireless Display:

這項限定行動平台的技術,應該是利用Wi-Fi作為媒介的WiDi技術,目前已經能傳送1080p的影像,並將影像串流到能夠接收無線訊號的顯示器,不過問題是有多少家用顯示器已經內建這項技術的接收器的...?

Sandy Bridge王朝即位:

根據Intel新聞稿的訊息,Sandy Bridge平台已經獲得至少500款新產品的青睞(相較於只有35款的平板嗎...?),這意味著2011年將是Sandy Bridge平台主導的新世代,CES也會充斥大量搭載Sandy Bridge的新PC,不過筆者個人比較好奇的是,會有多少款產品搭載獨立顯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