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專欄:電視盒,何其多?順便談談壹電視

[撰文:Bobby Tung]

想先問問各位讀者,您的電視機附近有著幾個電視相關的盒子呢?TiVO、DishHD等都算在內。而也請您想想,有多少時間你是直接利用這些盒子看內容,還是依舊習慣看有線電視?

延伸閱讀:Apple TV
延伸閱讀:Google TV
延伸閱讀:壹電視

你需要多一個訊號箱嗎?

對於六、七年級生而言,家中突然有人來接線,電視上多了個盒子,然後能看的頻道突然從三台多到十數甚至數十台,想必是共同的經驗。從非法的第四台到合法的有線電視經過了數年的時間與改變,成為我們的收視習慣。而有線電視的普及,各位可能記得、可能記不得,電視上那選台器,就在家中某時換電視時消失了。

有線電視占據臺灣家庭電視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價格低廉、安裝方便、台數爆多。前陣子Google TV與Apple TV上市,對於本土科技媒體來說,真是報心酸的,一來台灣不曉得何時上市,二來就算到手,也沒內容(Apple TV相對較好)。台灣網路的發展畢竟不比美國,無論市場規模、法規限制、成本,都無法讓我們如國外科技媒體一般能大聲說出:和你的有線電視解約吧!只是,並不代表使用者沒跟上這趨勢。

我們沒有Netflix與Hulu,但是有PPS,所以劇院電腦(HTPC)並未退燒;我們沒有iTunes Store與類似的付費購買服務,但有著BT大神與字幕組和迅雷,於是支援各種格式的播放器還是好賣。只是,這些畢竟還是家中老人家眼裡年輕人的玩意兒,和電視的方便一比,還是差多了。

壹電視在申請執照頻頻受挫後,預計在下個月以數億購買電視盒搶進家庭,但是,這樣真的會成功嗎?提出個人經驗前,先說個MOD的故事。


讓我全家 + α挫折的MOD


前幾年我搬家時,從僅能安裝2Mbps ADSL的老舊房舍搬到能申請光世代的新建大樓,中華電信也就升級之便,和我推銷免費的MOD。有一天回到家時,欣喜的是網路總算安裝完畢,苦惱的是,中華電信由我家中ATU-R所在的房間,接了一條數公尺長的RJ-45網路線,釘在新裝潢好的門框、踢腳版上頭,一路拉到客廳的電視前。

為了讓家裏電線少一點,搬家前我還因此幫每台電腦裝上無線網卡,打造全無線環境。一看到那MOD電視盒,直覺一想就是:為什麼不支援無線網路?這是硬體設計的問題,爾後還有著使用上的問題。

MOD有著當時難以取得的HD內容,對於我來說當然打開電視就切換到MOD,但沒想到因此造成家人的麻煩。家父年過一甲,光是教他放個DVD都要不少時間。有一次人在上班,收到父親的電話問說:「等會兒Discovery頻道要播放二戰紀錄片,但電視打開來找不到Discovery頻道,要怎麼轉回第四台?」經過半小時溝通後,雖然總算讓父親看到紀錄片,但回家以後,為了避免造成家人麻煩,就拆下數公尺長的線,把MOD抱回房間自己看。之後因為工作忙碌,免費期間一過,也就退辦還給中華電信了。

當然,我有位友人家中就是以MOD取代有線電視,雖然家裡的老人家能夠接受,但是這位朋友卻是抱怨連連,時常往其他朋友家跑,就是為了看動物星球的...呃...爬蟲節目。雖然說「電視數百台,可看無一台」是個問題,但要看時少一台,更是令人頭大的問題。


壹電視機上盒會遇到相同的狀況嘛?



壹電視目前於網路開播?到底有多少人看呢?就筆者的生活圈來說,的確有人看,而且看的人不少。像是在辦公室沒有電視的環境,中午休息時就會直接利用網頁介面看看新聞;之前菲律賓香港旅遊團被挾持事件,Twitter上的朋友們更是都透過壹電視看現場直播。黎智英為壹電視規劃的清流路線,加上壹傳媒集團不分藍綠(但立場偏反共與自由經濟)、不做置入的態度,對於痛恨台灣媒體惡質環境的朋友們來說,更是願意接受。

這樣的一群人:都會區、高知識,甚至可以說是菁英分子,也理應是壹電視主打的對象。就像蘋果日報以零售路線,主打都市區週邊具備消費能力的族群一樣,定位清晰。同時對於高科技的接受力較高,免費提供網路電視機上盒給他們,是真的有可能替換掉家中原有的有線電視等等訊號源的。只不過,若想接觸到這群眾,提供3G、Wi-Fi都能收看的iPhone、iPad、Android Apps,甚至Google TV上的App,穿透到MOD等等既有的網路電視,在NCC不發照的狀況下達成「每個螢幕都能看到壹電視,只有NCC管轄的螢幕看不到」就非常理想了。最好加上重大新聞推播通知、電子節目表、隨選視訊等等,就更理想了。

但十億百萬台廣發機上盒的作法,似乎就超過這族群之外了。會遇到的問題是:

  1. 遇上如我一般的Geek:拿到機上盒會嘗鮮,但是還是會報怨:為什麼沒支援Wi-Fi?3000元的Apple TV都內建802.11n了,難道要我買組電力線網路?
    (編按:電力線網路是以兩個為一組,所以要買兩個)

  2. 遇上一般使用者:如果有到府安裝可以,但是就和MOD一樣,壹電視除非把新聞台、資訊綜合、娛樂、體育、電影五台做到能夠如黎智英所說:「Quality is the king」,足以讓人當作主要資訊來源,不然簡單的「切換訊號源」這動作,都會讓這發出去百萬台機上盒變成沒人要用,就可惜了。


整體來說,電視機前的那些盒子,總是隨科技一個個出現,再一個個整併。有線電視選台器出現在僅有三台的時代,後來的電視整合入其中;數位電視先以機上盒出現,沒多久也內建於電視中;高畫質影片下載大量引起了DLNA、RVMB等等等等視訊盒出現,也就有著電視直接支援這些功能;TiVO錄影、Netflix、Hulu等網路串流內容越來越多,Google TV也打算一舉整併、納入電視。(Apple TV除外,那是屬於Apple產品生態圈的一環。)

就我的看法,壹電視推出電視盒,雖然說是搭著IPTV的科技而生,但是它並不是這麼的高科技。它的出現其實和Apple TV、Google TV一樣讓台灣的觀眾感到難過。Apple TV讓人難過的是:我們市場不夠大;Google TV讓人難過的是:我們網路影音串流的發展和美國相比還遠得很;壹電視電視盒讓人難過的是:我們沒有一個足以讓網路影音串流能更為發達的法規、環境外,還有著一個阻礙發展的、擋下壹電視這樣一個優質媒體進入競爭的、防人如賊的NCC。以至於太平洋另一岸的電視開始整併網路內容時,台灣還有電視台要想辦法透過網路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