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2010 秋)評測


不久前才見識了 MacBook Air 的開機速度,但是贏在起跑點,就能順利跑到終點嗎?11.6 吋的 MacBook Air 是否有帶來啥驚喜呢?完整的評測內容,請各位在跳轉後收看囉!



硬體設計

兩位新款的 MacBook Air(11.6 吋以及 13.3 吋)在外觀上並沒有太驚人的改變,受惠於一體成型鋁殼的製造過程,讓 MBA 在整體組裝上相當扎實,也讓他們的耐操程度,比先前的版本要好上一截;身材方面,13.3 吋的 MBA 的三圍現在是 33.5 x 22.7 x 0.3-1.7 cm,重量為 1.32 公斤,11.6 吋的 MBA 則為 29.95 x 19.2 x 0.3-1.7 cm,重量為 1.06 公斤。

外觀上面,13.3" MBA 跟前代相比,大小差沒多少,厚度也略薄一點點,不過稍微方正的周身加上切蛋糕更好用的邊緣設計,都讓他給人一種比前代來的更小的錯覺,另一個改變就是將觸控板也換成了大玻璃多點觸控板;不過也有些元件在新版的 MBA 上面消失,包括螢幕的光感應元件以及鍵盤的背光,前者問題不大,畢竟使用者或許更能夠掌握自己需要的螢幕亮度,後者就有點麻煩了,一旦在低光源、黑壓壓的環境中使用 MBA,就很難去辨識哪顆按鍵是哪顆(練盲打吧!)

如果說 11.6 吋的版本因為內部空間實在不多,而必須將鍵盤背光拿掉,那還說的過去,可是連 13.3 吋的 MBA 也沒有,就讓人感到有點不(能諒)解,畢竟前一代都做到的東西,相當多元件也都是縮小小的新版 13.3" MBA,沒能納入鍵盤背光著實是讓人感到相當失望;除了少了背光、螢幕光感應之外(當然還有厚度、I/O 等等),新版 MBA 跟其他也是以一體成型鋁殼打造的 MBs 們並沒有啥太大的差異,簡單說可以看出來是減肥太成功的紙片人兄弟,鍵盤跟觸控板的使用感覺上也跟其他人沒啥差別。

硬體規格 / 螢幕

很顯然,各位想要找遊戲筆電的朋友,可以先出門上班了,這裡的兩台紙片人,不是給你 Online 用的!13.3 吋方面,基本款的規格為時脈 1.86GHz 的 Core 2 Duo 處理器、NVIDIA GeForce 320M 整合式 GPU、2GB of RAM 、128GB SSD,最高可以衝到 2.13GHz CPU、4GB RAM、256GB SSD;11.6 吋版本則是 1.4GHz Core 2 Duo 處理器、同樣是 GeForce 320M、2GB RAM 以及 64GB SSD,要往上配則可以配到 1.6GHz C2D 處理器、4GB of RAM、128GB,另外要注意的部份,是說 SSD 並沒有以一般硬碟裝載的方式來處理,反而是跟 iPhone / iPad 上面的快閃儲存裝置比較接近,同時採用的是 mini-SATA 介面;主站拿來測試的兩台 MBA,分別內裝 1.4GHz CPU、2GB RAM 以及 128GB SSD 的 11.6 吋版本,13.3 吋為 1.83GHz CPU、2GB RAM、128GB SSD。

I/O 方面,13.3 吋多了 SD 卡槽,而其他部份都差不多,包括兩個 USB 埠(同時是放在兩邊,不會讓兩個 USB 裝置卡在一起)、MagSafe、Mini DisPlayPort 等,網路的部份,受限於乙太網路孔的缺乏、不想花錢買 USB 轉接頭等因素,透過 WiFi 上網大概是最好的辦法了;內部的一些重要元件,從電池、記憶體(RAM)到 SSD,都不是能夠讓使用者能夠輕易自行更換的東西,RAM 更是焊死在邏輯板上,SSD 也有特殊的連接介面。

螢幕方面,13.3 吋的解析度為 1440 x 900(跟目前 15" 的 MacBook Pro 一樣),鏡面外加 LED 背光,11.6 吋則為 1366 x 768,一樣是閃閃動人的鏡面加上 LED 背光;而在 11.6 吋 MBA 上頭用了 1366 x 768 這樣的解析度,則會讓螢幕上面顯示的東西略小,不過除非真的有視力上的問題,否則也不難去適應;至於螢幕本身來說,兩台的視角都不錯廣,同時色彩的重現也都是相當出色,另一個比較讓人驚訝的點,是說蘋果似乎有在新版 MBA 上面用了新的鏡面塗料,讓螢幕跟 MBP 相比時,看起來比較沒有那麼閃,看上去的感覺跟舊版 MBs、MBA 比較接近,色調上也偏紫一點;另外輸出顯示的部份,以 Mini DisplayPort 輸出,最高可以支援到 2560 x 1600。

效能 / 續航力

CPU 的效能部份,以 Geekbench 和 Xbench 測試的結果,都沒有特別出色,這點也沒啥意外,但也不能說他們的效能不佳;1.4GHz 版本的 11.6" MBA 看起來確實是比較讓人擔心一點,雖然他在實際操作上,大部分的軟體、日常使用都相當順暢,Expose 的操作也沒啥問題,不過在『內容豐富』的網站上,或是瀏覽大量圖片的時候,似乎他都會不由自主的延遲一下,另外在播放 YouTube HD 影片的時候,也容易遇到卡卡的狀況;然而在 13.3 吋的 MBA 上頭,就比較沒有那些問題,1080p Flash 影片播放也都很順暢,連蘋果官網的 1080p H.264 預告片也可以順利解決。

事實上,部份數據來說,13.3 吋的 MBA 甚至可以緊緊跟在低階的 13.3 吋 MBP(2.4GHz Core 2 Duo CPU + GeForce 320M GPU + 一般 HDD);遊戲方面,以 Portal 在 13.3 吋 MBA 上面測試,結果大概是在 30-60fps 跑,雖然跟其他人相比不怎樣,但是已經算是超越了原先的預期,同時遊戲才剛載入沒多久,風扇就開始轉了,雖然風扇的聲音不是很大,但是跟日常使用相比,大概可以聽到這傢伙在哀鳴。

CPU / GPU

GeekBench

XBench CPU

XBenchDisk

XBench Quartz

11.6-inch MacBook Air (late 2010)

1.4GHz Core 2 Duo / GeForce 320m

2036

99.05

229.45

100.21

13.3-inch MacBook Air (late 2010)

1.83GHz Core 2 Duo / GeForce 320m

2717

132.54

231.87

143.04

15-inch MacBook Pro (mid 2009)

2.66GHz Core 2 Duo / GeForce 9600m GT

3735

188.93

39.07

202.69

Mac Mini (mid 2010)

2.4GHz Core 2 Duo, GeForce 320M

3385

/

/

/

15-inch MacBook Pro (mid 2010)

2.66GHz Core i7 / GeForce GT 330m

5395

218.96

/

/

15-inch MacBook Pro (mid 2009) (SSD)

3.06GHz Core 2 Duo / GeForce 9400m

4619

237.27

205.05

229.97

13-inch MacBook Pro (mid 2009) (SSD)

2.26GHz Core 2 Duo / GeForce 9400m

3234

159.97

211.41

176.37


如果使用者沒打算用 MBA 來玩 HD 影片剪輯、最新版的 Quake,那目前看上去 MBA 應該還算能夠符合需求,犧牲效能來延長使用時間,也算是能夠被部份使用者所接受。


所以說續航力的部份,實際上如何呢?11.6 吋的部份,在單一次完整充電、沒有很操的狀況下(WiFi 上網、看 Flash 影片、螢幕背光全開)大概是有到六個小時,如果又拿來進行一些比較耗電的工作,則大概可以撐到官方說法的五個小時(實際上是四個小時多);13.3 吋方面,一般使用下為 7.5 小時,一旦操起來(狂放影片),大概是六個小時左右。

結論

整體來說,主站編輯還是認為這兩款新版 MBA 可以算是相當好的產品,雖然在玩遊戲的砲瓦、執行效能上面明顯不太夠,但是換來的則是扎實的組裝跟更長的續航力;另外螢幕、SSD、OS X 也都會是他的賣點,只不過跟同等級的 Windows 筆電來說,確實要多貼不少錢。

但就 11.6 吋來說,目前看來很難把他當作主要工具機使用,他可以當作枕邊玩物、配電視、短期旅行等來使用,不過卻難以撼動其他主流筆電(Mac 的話就是 MBP)在個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最後論是否需要 MBA 的話,如果對於品牌有一定的堅持,那當然就沒得選,不過要是不堅持用水果,那市面上同等級(論 11 吋附近)還有一大票好用的筆電可選,一如 Lenovo ThinkPad Edge 11Alienware M11xInspiron M101z.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