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薑雜談:Logitech Revue 與 Google TV



羅技昨天發表的 Revue,是第一個採用 Google TV 的產品,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一窺「Google TV」實體化之後,會是什麼樣子。羅技的強項在周邊硬體上,Revue 也成功地整合了自家的鍵盤、Webcam 和 Harmony 等產品線的開發實力,產生出一個「介面」 -- 不僅是使用者與電視內容的介面,也是使用者與其他家庭娛樂硬體以及網路之間的介面。從硬體的角度來講羅技可以說是面面俱到,但是 Revue,或是廣義的說,Google TV 的成功,依賴的絕不只是硬體而已。做為硬體、軟體、電視和網路的結合,Google TV 真的準備好撼動現有的模式嗎?

我認為以 Revue 這樣的實作方式,難。


雖然可以用 Chrome 在 Google TV 上上網很酷,但Google TV 的本意,在於整合了多種不一樣的視訊來源,可能是播出中的電視節目、可能是錄下來的電視節目、可能是網路上的內容、可能是付費內容不論,而將它放在一個統一的介面下,靠著 Google 強大的搜尋能力,讓你能隨時看到想看的東西。問題是要做到這點不是光靠軟體或硬體就能達成的 -- Google 要能取得各種來源的節目資訊,並且和這些來源間有某種通訊協定,讓這些內容能夠以最無痛的方式在電視上播出。不幸的是,從 Revue 的表現上看來,Google TV 似乎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 大部份的內容都以獨立的 Widget 形式存在,進 Dish 的系統有 Dish 的介面;進 Netflix 有 Netflix 的介面;進 Logitech Vid 有 Vid 的介面,其中 Dish 的內容要讓 Revue 裡的 Google TV 搜尋,還要靠「專門的通訊協定」走 HDMI 的線路才行。在實際操作上看來,和現有的許多內建上網功能的電視,似乎沒兩樣啊?

再者,是價錢。299 美元折算下來是台幣 9000 多,以同樣的價位我可以買一台低階的 PC 放在電視旁邊,或多或少可以達到和 Revue 相同的功效。雖然在接受別的裝置的訊號輸入上會比較弱,但相對來說上網的彈性就大得多(BT、PPS)。小薑自已家裡就是在客廳放了一台淘汰下來的舊電腦,用 HDMI 連到電視上。在這台電腦上無論是上網看 Youtube、看網路電視、看硬碟中的檔案都很輕鬆,如果再多一張電視卡的話,甚至連錄電視節目都沒有問題。或許少了 Google TV 的內建搜尋,但畢竟是熟悉的 Windows 介面,除了坐沙發時有時會找不太到游標外,其實是很方便的,不然也可以花點功夫弄 MCE 啊!

Revue 可以做到的事很多,但沒有一項現有的技術無法達成的。或許 Revue 和 Google TV 的組合能夠進一步縮小電視和網路內容間的鴻溝,但做為一個 299 美元的第一代產品,可以想見接受度應該會是蠻有限的。不過我們倒也不必因此而絕望 -- Sony 自已做相當多電視相關的周邊電器,如果真的是把 Google TV 做在電視裡的話,至少和自家的 DVR 應該會有良好的溝通,再加上 Sony 做 Bravia Internet Video 的經驗,或許能詮釋出一個更整合的環境來。

只能說,羅技和 Google 呈現給我們的第一代產品,說穿了就是一個可以顯示網路內容、可以進行視訊會談的數位機上盒。除了 Chrome 瀏覽器和支援 Flash 10.1 之外,在實質上並沒有比現有的網路電視方案多出什麼來,在價位上更是直逼自已組一台 HTPC 。我們可以期待 Google TV 的 Marketplace 上線後帶來一些改變,但就目前來說,Google TV 和 Revue 的組合是潛力大於實際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