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科技談3D(08)3D技術應用-電影篇


3D 電影是最近非常火熱的一個話題,從阿凡達到玩具總動員 3 都有專門的 3D 版本和 2D 版本同步上映。但是你知道嗎?3D 電影的興起不是最近的事,早在 1950 年代的時候,就曾經興盛過一次。不過那個時代的 3D 電影要靠兩條膠卷在兩台不同的放映機裡放映,如果兩卷膠卷有一點點的不同步,3D 效果喪失還算是小事,頭暈頭痛才是真正讓那個年代的 3D 影片陷入沒落的主因。在那之後的五十年左右,3D 一直未能再回到電影的主流,頂多只能在遊樂場和博物館的 IMAX 電影院中苟延殘喘,直到 2004 年的第一部 IMAX 3D 電影「北極特快車」才開啟了又一波的 3D 熱潮。

3D 電影再度興起背後的原因很簡單 -- 除了科技的進步讓左右眼的同步不再是問題外,3D 電影現在噱頭十足,而且票可也可以收得貴一點,對於已經很難再調高票價的電影院和成本愈來愈高的製片廠來說,3D 化是賺錢的捷徑。問題是,3D 電影拍起來非常的不容易,要拍一部 3D 電影需要的技巧對機具、對攝影師、對導演來說,都是有些不同的,因此相對來說做 3D 的動畫片要容易非常多,這也是為什麼現有的 3D 電影都以動畫片為主的原因。


「真人」的 3D 電影目前分成兩種,一是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就是採用 3D(以阿凡達為代表),另一是在拍攝過程中使用正常的 2D 手法拍攝,只有到後製時才將它用一些技術「3D 化」。今年有許多部號稱 3D 的電影其實都是用傳統的 2D 設備拍的,例如「魔境夢遊」和「創世紀封神榜」。許多影評認為因為在拍的時候並沒有把立體的 Z 軸考慮進去,這類電影並沒有真正將 3D 的潛力發揮出來。


但不論是真 3D 還是假 3D,3D 電影已經蔚為風尚已經是毫無疑問的了。許多的電影院都已經安裝了專門的 3D 播映設備,而這些設備分成三個互相競爭的系統:主動式快門、偏光鏡和三色濾鏡技術。主動式快門技術以 XpanD 為代表,是目前採用最多的技術,其優勢在於殘影會比較少,但缺點是鏡片鏡片面積比較小,戴眼鏡的人會容易看到四周的邊框;其次是 RealD 和 MasterImages 的偏光鏡技術,這種技術有可能會看到一點殘影(特別是邊緣的地方),但是鏡片可以做得比較大,而且因為相對於主動式快門眼鏡要便宜得多,不小心弄壞了賠起來也比較不心痛。相較於這兩種常見技術,採用 Dolby 的三色濾鏡就比較少見,筆者也還沒有機會比較它和另外兩家的分別。

這一波的 3D 電影熱潮能持續多久呢?目前看起來,應該能持續蠻久的才對,因為動畫片做成 3D 的額外成本並不高,而普通電影如果從頭就用 3D 來做成本雖然很恐怖,但還是有 2D 轉 3D 的技術可以拿來用的。真正的關鍵是,電影的 3D 化,究竟能為這種娛樂媒體帶來什麼樣的變革?阿凡達是第一部全 3D 的大型動作片,當然是能讓大家看得下巴都掉下來,但是「第一部」只能有一個,當觀眾的胃口被愈養愈大時,3D 電影還能拿出符合票價的額外價值來嗎?我想這會是這一波 3D 電影是否能繼續榮景的重要關鍵。

延伸閱讀:

鐵達尼號將於 2012 年重新上映,3D 版的

癮科技小薑雜談:阿凡達
杜比也將提供3D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