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遊記:中央氣象局99年局慶開放參觀活動

[撰文:龔獨陞]



雖然這幾年氣象預報準確率越來越來越讓人擔心,不過看到朋友捎來的活動海報(註:活動已經結束)還是讓我心動了一下,難得一窺氣象局的內部以及各式器材,這可是癮科技平時觸角難以伸入的地方,怎能不好好瞧瞧呢!


一到位於公園路的氣象局大門口,就看到外面這個超高的白色大球,


跟這個橘色的海上觀測用的大浮標。


也許是正值放暑假,九點不到已經一堆家長帶著小朋友在外面排隊等導覽,大概等了5~10分鐘,就有一位氣象局的導覽帶一批人進去參觀,當然如果只是想自由 行也可以,各個區域也分別有氣象局的人員負責站崗跟解說,同行的歐吉桑就逮到機會劈哩啪啦抱怨了一堆天氣預報不準的事情,看那個解說員臉都綠了。


第一站到的是星象觀測,這邊展示的是整個太陽系的相對模型,導覽員解釋節氣的由來跟一些節氣的觀念。


小朋友聽得整個出神了...



還有一些古董的天文觀測設備展示。



這個超帥氣的...古董級地震儀耶!導覽員說,現在雖然不用這種東西了,但它還是可以正常正常運作的。


然後這個像筒子的東西,是比較新式的地震儀了


現場還請民眾一起跳起來,試著製造震波讓這台機器偵測,後來大概十幾位民眾跳出3級地震XD


看完了天空跟大地,再來就是看海洋啦,尤其台灣四面環海,又是標準海島地形,海洋的脾氣也會影響到氣候的變化。這是觀察海浪用的的浮球。


這是解釋海嘯產生的模型,一整個夏威夷風。


也有外面浮標的完整模型,畢竟外面那顆的下半部份拆掉了,他可以同時徵測海浪、海溫、風向跟風速,然後透過衛星把資料即時送回。





海洋相關的展示看完就是溫濕度測試、輻射與風速測試的設備區。



這個是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計,上面是最高溫度計,裡面填充的是水銀,而頭部會比較細的原因,就是當溫度上升,水銀流過溫度計以後,不會因為溫度下降而快速縮回左方球端;最低溫度計則是填充酒精,酒精的揮發速度很快,溫度一下降就會馬上退回左方。


這兩個跟天空輻射相關的儀器很有趣,一個是最新的電子輻射偵測產品,另一個則是傳統透過玻璃球聚光燒紙的日照儀老古董,兩種現在都還在併用,根據解說員的講法是,老古董沒辦法在數據動手腳,一些申請當日照量的單位都還會指定要燒紙式的資料。


接下來一區就是在天空中偵測天氣的設備了,這個是小型熱氣球。


倒是頭上有個很大又很吸睛的東西...不過導覽員說...這邊逛完等一下就會知道了...


這個是小型戶外氣象觀測站的示意。


歐歐歐!原來外面的大白球是繞極軌道衛星天線阿!(不過還是不太懂...)



這個是台灣大概80年代之前的雷達氣象觀測站的儀器,當初的觀測員需要盯著中間的聲納然後不斷抄寫數據...超級像潛水艇的聲納中空臺...


這個是東亞氣象觀測蒐集大氣資料的方式,包括衛星、飛機跟熱氣球、地面、船、海上浮標


台灣之光呦!由國人自行研發的氣象觀測飛機(的模型)!


現在氣象局用的第三代超級電腦系統是富士通的。


現場還有模擬氣象主播台的情境,可以給參觀的民眾過過當氣象主播(胡亂報)的乾癮。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每小時一場的SOS(Science on a Sphere;從太空看地球展示系統)的Demo剛在一樓看到的頭頂大球就是SOS,採用內投影的方式,投射包括各行星的資料、銀河系的組成,地球衛星的掃描方式,還有天空中的飛機交通、地球的溫度變化等,這個真的很精彩,沒有親自聽過一場很難體會照片的意義!


看完SOS,最後是地震宣導區的介紹,下面的震波圖,是當年921當天的情況,據說也因為當年超過台灣6級的上限,自此後台灣地震又多了7級地震這一項...

這個活動真的是頗好玩的耶,裡面展示的東西多到會讓你忘記要跟播報員抱怨預測失準XDD,而且還有一些可以給小朋友動手做的勞作(抱歉我也拿了...),又可以增長見聞,只不過我不知道這篇稿何時會上,下次有機會開放的話我還想再更了解氣象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