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界之書06:手感的奧秘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購買鍵盤,手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當然,價格是另一個重點)。不過,手感這樣的條件雖然重要,但很遺憾的是,手感是非常主觀的一件事情,很難用一個客觀的標準來評定這是好的手感,那是不好的手感。所以,你覺得好,我覺得不一定好;我覺得好,你又可能非常嫌,這種事情常常會發生。

因此,在購買鍵盤,將手感列為重要的條件時,通常就只有兩種辦法,一種就是上網看看別人對於這把鍵盤的評價;若找不到心中想要的,可能說個預算,請大家推薦一下。另一種就是找到這把鍵盤,親自試試看。

雖然鍵盤手感是個很主觀的感受,但個人也曾為手感這樣的事情,想要做個分類。雖然沒辦法真正做到百分之百,依照描述就可以想像到手感是如何,但如果抓幾個大項,並且將描述盡量具體一些,讓買的人在下手之前有個想像,個人認為是可能做得到的。不過這件事情我沒有貫徹去做,半途而廢了Orz。將來找個適當的機會,再把個人所想的完成下去。言歸正傳,即便是手感是非常主觀的一件事,但因為手感畢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還是有廠商找出辦法,來形容描述手感。像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提過桌上型剪刀腳鍵盤有走兩個大方向:一個是廠商強調與筆電鍵盤使用經驗一模一樣,就是利用曾經用過筆電或是針對筆電使用者的感官經驗來進行說明(同時也會說明,剪刀腳因為結構的關係,即便是按壓到按鍵的邊邊角角,也依然能夠很順利下壓一類的手感)。另一個則是加高按鍵下壓的距離,按鍵行程較長的剪刀腳鍵盤,在現今的筆電上沒有出現。所以這是再加上利用你曾用過傳統薄膜的經驗,告訴你較長的按鍵行程,再加上筆電鍵盤的使用經驗,形成一個新的手感感受。

不過,以上的方式,廠商花了這麼多的力氣來描述,仍然是主觀的角度,只是說訴求使用族群之前就有的經驗,比單純說明手感來得更有說服力就是。

不過對於手感的描述,廠商仍然還是有客觀的數據可以參考,就是利用所謂的「按鍵行程圖」來說明。至於什麼是按鍵行程呢,相信看完以下的概念圖以及個人的說明,應該就可以理解了。




現今絕大多數的鍵盤,按鍵行程大概都是如上圖的呈現,包括筆電鍵盤、桌上型剪刀腳、傳統薄膜等等,主要是採用矽膠帽的按鍵所畫出的圖形(哭哭,用小畫家畫的,手抖得厲害,不過講概念還堪用啦),大約就是會這樣子。

在說明之前,個人提一下上面手繪抖抖圖所標示的東西:

「零」為原點,「一」是在黑線最高處,「二」是在黑線最低處,「三」是在藍線最低處,「四」是在藍線最高處,「五」則是黑線與藍線交會處,「A」則是指從原點至黑線(藍線)的距離。關於底下的說明,你可以拿起你的手指放在按鍵上想像一下,這樣會比較具體。

此外,黑線的部分是下壓力量,而藍線的部分則是回彈力道

這概念圖,所要表達的,其實很單純,就是一個按鍵下去之後再上來,一個周期的動作。底下是這樣動作的狀態說明:


甲‧在鍵盤整個未受力的狀態,是在左下角原點「零」。當按鍵開始受力,隨著下壓力量的增加,下壓距離也隨之增加(線往右上跑)。

乙‧當力量到達「一」這個地方時,力量達到最大,這是按鍵中的矽膠帽斜壁不彎曲所能承受最大的力量,過了之後,矽膠帽斜壁就會彎曲,此時除了按鍵會急速下移外,這個時候所需的下壓力量也會減少。

丙‧急速下移以及減少下壓力量這樣的狀況,會一直持續到觸底那一瞬間,也就是在「二」之處。就實際的狀況而言,此時我們正藉由按鍵,透過按壓機制,將矽膠帽下壓至薄膜,觸發了訊號。

‧我們把由原點「零」至「二」之處的距離,也就是「A」這段,稱為之按鍵「行程」

‧在觸底之後,若繼續施加力量,下壓力量會急速增加,但仍然會增加一點距離,主要是因為壓縮矽膠帽所致。到「五」之處,力量無限大,距離也幾乎不會增加。

‧接下來請看藍線的部分,藍線為回彈力量,所以請逆回來看,從「五」處開始看起。當下壓力道鬆開之後(你可以想像你把手的力量釋放出來),會釋出原先被壓制的矽膠帽力量。一直到「三」之處,正是矽膠帽與底下薄膜接觸的地方。

‧從「三」之後,反彈力道變大,至矽膠帽斜壁回復到沒有彎曲中的過程,會經歷反彈力道的最高值,為「四」之處。

‧過了「四」之後,幾乎沒有什麼反彈力,一直回歸到「零」之處。

以上就是下壓一個按鍵至回復的狀況。也是鍵盤目前談到手感,能夠用客觀數據的唯一方式。那怎樣才能算是有好的手感呢?主要是看「一」和「二」的比值,還有這個波形是不是漂亮,以及各按鍵所呈現的圖形差異大不大。



既然主要是談到矽膠帽,那麼也應該提一下矽膠帽的樣子。我想讀者多夕少少都有看過,就算沒有自己拆開看,其實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比如上圖,就是筆電鍵帽拆開後,底下的矽膠帽。


當然,上面的可能看不清楚,所以我自己又找了某把桌上型鍵盤的矽膠帽,這樣應該就很明確了。


我想對半切,弄個剖面圖會更清晰。



下壓後,矽膠帽所呈現的擠壓狀況。如果覺得上面概念圖抽象的朋友,希望透過具體矽膠帽的圖片,能夠帶給大家更清楚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