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位配置上的變化,可以提的東西非常多,不同的國家有不一樣的配置(甚至同一個國家,也會出現不同的配置,如Enter的設計);環境空間大小不同,也有 大小不同的鍵盤。甚至桌上型鍵盤與筆電鍵盤也都有歧異(光是筆電鍵盤的歧異,在配置上也都有很大的落差)。而本篇這次所要探討的,是鍵盤體積的大小與相關 鍵位發展的相對關係。比標準鍵盤小的鍵盤蓬勃發展的原因:
這點從鍵盤整個發展方向來看,能夠看出一點痕跡。尤其是桌上型鍵盤,可以看得出來,不再是只有標準的,大大的鍵盤。體積發展也有愈來愈小趨勢(也許應該這樣說,體積較小的鍵盤愈來愈多)。
當然,會發展出小鍵盤,固然與現在使用電腦的空間變小有關,事實上另一方面由於筆電愈來愈普及,一來人們愈來愈可以適應使用小的鍵盤,二來讓桌上型鍵盤也有行動發展的可能性。換成另一個普遍的說法,就是所謂的筆電外接用鍵盤。
比標準鍵盤小的鍵盤發展時,並沒有適當的稱呼
而事實上,由標準鍵盤逐漸縮小,勢必會減少按鍵數量,而這按鍵的減少,該怎樣配置,才是最佳化的想法,這點在各廠商眼中,似乎看法都有所不同。也就有了各 式不同配置產生。不過在這過程當中,稱呼並沒有跟上,除了標準鍵盤的名稱是很確定之外,在發展上廠商幾乎沒有很明確定義這樣的體積,這樣的鍵位配置,是什 麼樣類型的鍵盤(稱呼Mini的最多)。也因此造成了稱呼上的混淆,舉個簡單的例子,鍵談坊就有人對於Mini KB定義感到疑惑。
應該要有個適當的稱呼來區別鍵盤才好
隨著鍵盤大小不同的發展,因此也出現了一些稱呼,希望能夠有較好的描述來進行溝通。除了Mini名稱之外,像compact(緊湊、緊緻)、 Tenkeyless(沒有數字鍵區的鍵盤),其實也就是形容這些比標準鍵盤還要小的種類。但即便是這樣,還是沒辦法完整描述現今鍵盤的發展,而且有些稱 呼又不是很直覺。
之前曾經過某廠商講的稱呼法,將打字區、編輯區以及數字鍵稱之為三區。因此標準鍵盤就是三區鍵盤,所以才會有兩區鍵盤,1.5區鍵盤等等稱呼。不過個人認為,這樣的描述方式雖然統一了,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但總覺得不是那麼理想。
一直到了鍵盤玩家alps.tw在鍵談坊提出了一個名詞,他把沒有數字鍵區的鍵盤稱為80%(目前能找到最早的是在2007年9月24日,因時間有點久 了,不確定他還有沒有更早的發文)。原因是數字鍵區大約佔了鍵盤的20%。隨後alps.tw這位玩家,又定義了85%、60%鍵盤。
因為這樣的稱呼出現,而且能夠有效描述現今鍵位配置的發展,再加上又直覺,也因此被玩家甚或是廠商廣為使用,而這也是個人認為目前最理想的分類:
‧具備打字區、編輯鍵區、數字鍵區,完整的三個區塊,稱為標準鍵盤(100%)
‧具備打字區、編輯鍵區,但無數字鍵區,稱為80%鍵盤
‧具備打字區,沒有編輯鍵區(通常會以另外加數個按鍵或是用複合鍵處理)、數字鍵區,稱為60%鍵盤
‧具備打字區、數字鍵區,但編輯鍵區被取消或是打散,稱為85%鍵盤
‧數字鍵盤,也有被稱為20%鍵盤
‧以上所提的稱呼,是在鍵帽大小與鍵距符合我們一般使用習慣的前提下所產生的。
所以,看到這兒,你就會知道Majestouch Mini我們會怎麼稱呼了,就直接稱為85%鍵盤,而在溝通與討論時,看到85%鍵盤字眼,大概也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就是指稱鍵帽與鍵距符合我們一般的 使用習慣的鍵盤,但編輯鍵區被打掉,卻保留了數字鍵區的設計。那Mini鍵盤是什麼意思呢?鍵帽以及鍵距很明顯小於我們所習慣使用的情形下,不管是幾區塊 的配置(通常鍵位配置都是能省則省啦),都稱之為Mini鍵盤。而這也就是Majestouch Mini其實並不是很適合稱之為Mini鍵盤的原因。
100%-20%鍵盤以及Mini鍵盤,更詳細的解說
‧標準鍵盤(100%鍵盤):
這樣的配置不必多說,絕大部分的使用者所用的鍵盤就是標準鍵盤。
.80%鍵盤:
不具備數字鍵區的設計,但其他的設計,都與標準鍵盤無異。雖然沒有數字鍵區,但這樣設計的鍵盤,其實還滿受鍵盤玩家的歡迎。最近才有站友lowe510 說,有人在露天上面賣自改的80%鍵盤,也著實讓個人驚訝,畢竟自改的鍵盤由於要花工夫切割,賣的比本體含有數字鍵區的鍵盤要貴上不少,而且自改再怎樣 強,外觀總有切割的痕跡。
(本文一開始無70%說明,但因馬克蘇讀者說的有道理,因此將追加70%與60%之區別。感謝馬克蘇讀者所提之修正)
‧70%鍵盤:
沒有編輯鍵區,沒有數字鍵區,主要存在打字區的鍵盤,就稱之為70%設計。由於筆電風潮的影響,70%鍵盤也愈來愈多了。但因體積顯然與標準鍵盤小上許 多,也有不少廠商出這種鍵盤稱之為Mini鍵盤。不過把這樣的鍵盤稱之為Mini其實並不理想。畢竟是保留了正常鍵帽大小以及鍵距的打字區設計,與 Mini鍵盤有相當的差異。基本上筆電鍵盤的鍵位配置,往往就是桌上型70%鍵盤配置。
‧60%鍵盤
桌上型鍵盤,也有追求極少鍵數,但又能符合打字需求的概念。將這概念發揮 到極致的產品,目前最有名的,就是HHKB。在某個層次上,個人是認為很虐待使用者XD,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追求極致實在是很厲害。HHKB是一把有經過相當詳實的研究後,所推出的極少鍵數的鍵盤。鍵數遠比一般鍵盤少,又能夠符合大部分所用。可謂是60%鍵盤的經典。其後廠商所出的60%鍵盤,HHKB基本上就是一把很重要的參考設計對象。
上圖就是HHKB PRO日語配列鍵盤(也有英文配列的)。比起70%,60%鍵盤是連F功能鍵都看不到的設計,F1-F12都還需要以切換的方式來進行。可說是極少鍵數的經典鍵盤。
‧20%鍵盤(數字鍵盤):
會使用20%鍵盤的稱呼,也是一個意外。由於80%鍵盤已經被廣為使用。之前有個朋友跟我聊鍵盤時,突然一句的20%鍵盤插入。在當下我還沒有想這麼多, 就反問他什麼是20%鍵盤。他就說,既然80%鍵盤指的是沒有數字鍵區的鍵盤,那20%鍵盤自然指的是數字鍵盤啦。想一想也覺得很妙,就使用起來了。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有數字鍵盤的稱呼,那幹嘛還要有20%鍵盤的講法?其實這是有道理的,除了口語講很順外(由於前提都知道是在聊鍵盤,所以在口語的時 候,都會把20%鍵盤念成20趴,這比數字鍵盤四個字好講多了),最主要的原因是講20%鍵盤時,已經是預設了鍵帽與鍵距是我們所習慣使用的大小,還有就 是電腦鍵盤形態的設計。
‧85%鍵盤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要特意把85%鍵盤放到最後,明明依表面上的數字來看,好歹也放在標準鍵盤之下。會這樣擺的原因,是因為85%發展的變 化有些趣味。所謂的85%鍵盤,就是打掉(散)了編輯鍵區,但卻有數字鍵區的設計。而這樣產生了兩種特別的現象:一來由於打掉(散)了編輯鍵區,所以在鍵 盤配置上,與60%鍵盤的情形類似,各家都不是很統一(不像80%鍵盤很確定就是這樣的配置);二來因為有數字鍵區,所以在實務上與標準鍵盤的使用不會有 太大的差異。而事實上,有些廠商,已經有意無意把85%定位在標準鍵盤的使用上。
其實這樣的變化也滿可以理解的,前面也提到過,標準鍵盤也有盡量縮小體積的設計。而犧牲最大的,就是編輯鍵區。這種型態的標準鍵盤,說起來與85%鍵盤也就一線之隔。
如果說,85%鍵盤日後的定位,就是打算走標準鍵盤的方向(要取代當然是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那麼有一個最重要的,那就是鍵位配置能夠有最佳化的可能性。目前各家都有各家的想法。個人的手上有3款85%設計,但3款的鍵位配置都不一樣
還有這把elecom的「一打九」鍵盤
隨意舉出三把,三把配置都沒有一樣,就知道這樣的配置還真是有得發展了。(主要是編輯鍵區的位置,Enter不同的設計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Mini鍵盤
將100%-20%鍵盤定義清楚後,其實Mini鍵盤這樣的概念也就可以很清楚了。只要是鍵帽以及鍵距都比我們所習慣的小,就稱為Mini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