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綠能發電仍不足




台灣主力發電廠沒效率又欠環保,占台灣7成發電量的火力發電廠其實不環保,在節能減碳同時,民眾更應要求推動乾淨且有效率的發電方式。

炎熱的酷暑,也是台灣的用電高峰。今年開始,行政院實行電費折扣獎勵,若家戶用電量低於去年同期,則電費可獲折扣。儘管節約用電以及能源危機喊得震天價響,對消費者來說是否真的如此呢?根據台電去年的數據顯示,2007年電價增加0.8%,遠比消費者物價指數(5年上升6.5%)穩定,且每家戶平均每月電費支出僅824元,占每戶家庭消費支出的1.43%而已。

回過頭來,政府鼓吹節約用電的同時,台灣的能源事業卻沒有顯著綠化,仍然「火力十足」。火力目前仍為台灣主要發電來源,台電(53%)加民營(17.5%)的火力電廠合占總發電量70.5%。第二大電力來源為核能,約占總發電量的2成。再生能源(含水力)的裝置容量為210.3萬瓩,僅占系統裝置容量5.5%,而實際發電量為36.8億度,不到全台發電量的2%。

新增電源仍以火力為主

不僅如此,在可見的未來,政府仍然選擇火力作為主要發電項目;在台電電源開發以及新增電源計畫中,也以火力為主。台電預計至2018年之前,火力裝置容量增加超過2000萬瓩,占新增裝置容量的76.6%。雖然火力發電成本低廉,但不符合未來能源發展趨勢,也無法達到節能減碳之效,可說是治標不治本的選擇。最有效率的核能發電,也因為環境評估和核廢料處理的問題,核四廠一度動工又停擺、停擺又動工,目前仍然處於懸置狀態。

能源事業未來的版圖需要全民關心,在努力於省電折扣的同時,民眾更應該積極要求乾淨且更有效率的發電方式。

撰文=張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