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3億元推出企業版「智方便」 目標2026年年底完成

【on.cc東網專訊】財政預算案今日(28日)公布,當中提及數字經濟。「數字人民幣」會在香港擴大試點範圍,市民將可便捷開立和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並通過「轉數快」進行增值。政府將建立「數碼企業身分」平台,即企業版「智方便」,讓企業在使用電子政府服務或進行網上交易時可以安全、便捷地認證企業身分及核對企業簽署,免卻繁瑣流程,減省時間及人為錯誤。有關預算約3億港元,目標是於2026年年底起逐步推出。

「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過去兩年針對如何推進數字經濟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委員會的報告涵蓋多個範疇的建議,包括推進數字政策、加強數字基礎建設、促進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和使用、加速企業數字轉型的步伐和培育人才。港府已委託專家組,就如何為香港構建良好的數據交易生態進行深入研究,範圍包括香港在數據交易中作為超級連接人的角色,以及推動國際數據貿易規則制定等。

金管局去年10月完成「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第一階段試驗,研究多個範疇的本地零售用例,例如可編程支付、離線支付、代幣化存款等。第二階段試驗即將啓動,進一步研究新用例。另一重點計劃「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亦取得進展,第一階段服務預計可在今年推出,將成為全球其中一個率先以多種央行數碼貨幣為企業跨境交易進行結算的項目。

推動數據跨境流動方面,創科局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於去年12月推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的先行先試安排。首階段邀請銀行業、徵信業及醫療業參與,業界反應非常正面。港府會參考首階段試行的實施效果,逐步擴展便利措施,讓兩地的各行業可利用流動性更高的跨境數據,提供更多便利市民和企業的跨境服務。

有關Web3.0生態圈,數碼港目前有超過220家從事相關技術的企業,包括三家獨角獸。數碼港去年舉辦了多個推廣及教育活動,吸引超過2.9萬人次參加,亦推出資助計劃,鼓勵企業進行概念驗證,加快相關技術的市場應用。網絡安全及投資者和消費者保障對Web3.0發展至為重要。本着「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原則,證監會去年6月起實施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發牌制度,讓投資者在持牌交易平台上進行買賣,既符合有關國際標準並對投資者提供保障,讓香港領先於不少主要司法管轄區。為加強對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保障,港府正就監管虛擬資產的場外交易服務展開諮詢。金管局將會在短期內推出「沙盒」,讓有意發行穩定幣的機構在可控範圍內測試穩定幣的發行流程、業務模式、投資者保障和風險管理制度,以及就日後的監管要求進行溝通。

政府會在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撥款1億港元,在未來3年為全港60歲或以上的長者,提供數碼培訓課程和技術支援的項目,讓他們更容易融入數碼時代,得到數碼科技帶來的好處。首批項目預計最快於今年第四季開展,惠及至少5萬名長者。港府已在廣州市、深圳前海及福田增設「智方便」登記服務櫃位,並於廣州市推出首部香港「跨境通辦」自助服務機,方便身處大灣區城市的香港居民和企業使用「跨境通辦」服務和辦理「智方便」登記。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